•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怎得浮生半日閑賞析

    1、怎得浮生半日閑——又得浮生半日閑。

    出自唐代詩人李涉《題鶴林寺壁》,千家詩把原標題簡化為《登山》。

    2、附原文:

    登山

    (唐)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

    又得浮生半日閑。

    注釋:

    鶴林寺: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始建于晉代,原名古竹院。

    唐開元、天寶年間為鎮江南郊著名古寺之一,僧元素主持寺院始改為禪寺。

    強:勉強。

    因:由于。

    過:游覽,拜訪。

    竹院:即寺院。

    浮生:虛浮奔波的人生。

    語出《莊子》“其生若浮”。

    意為人生漂浮無定,如無根之浮萍,不受自身之力所控,故謂之“浮生”。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名句: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兩句是說,終日勞累奔波,偶而偷得半日清閑,經過一個種滿竹子的寺院,與一僧人攀談許久,才覺得自己在這虛浮奔波的人生路上,得到了半日的清閑。

    僅此半日,也是值得珍惜的。

    言簡意明,生活氣息很濃,韻味亦足。

    譯文:

    長時間來一直處于混沌醉夢之中,無端地耗費著人生這點有限的時光。

    有一天,忽然發現春天即將過去了,于是便強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賞春色。

    在游覽寺院的時候,無意中與一位高僧閑聊了很久,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

    賞析:

    本詩描寫了詩人李涉在流放期間,偶在鎮江南山的鶴林寺中與一僧人閑聊后,麻木苦悲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解脫了自己,自身的修養也得到了升華,從而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

    詩人李涉在唐憲宗時被貶謫為陜川司倉參軍,文宗時應召為太學博士,后來又被流放南方。

    在他遭遇流放期間,用他詩中的話說就是“終日昏昏醉夢間”,情緒極其消沉。

    然而,在“忽聞春盡強登山”與鶴林寺高僧的閑聊之中,無意中解開了苦悶的心結,化解了沉溺于世俗之憂煩,體驗了直面現實及人生的輕松感受,才得以使自己麻木已久的心靈增添了些許的愉快,于是欣然題詩本篇于寺院墻壁之上,以抒發其內心“又得浮生半日閑”之感慨。

    “終日昏昏醉夢間”,這一句是詩人對自己遭遇流放時的內在情緒與外在情態的真實描述。

    詩人從“抑”起筆,首先抒寫其消極渾噩的內心情態。

    在“醉夢”前面修飾以“終日昏昏”,可見詩人面對流放遭遇所表現出來的極度消沉和一蹶不振。

    從寫法上這是采取了先抑后揚的寫法,為下文的“揚”做了一個很好的蓄勢和鋪墊。

    “忽聞春盡強登山”,這句是寫詩人在百無聊賴之際,渾渾噩噩之中,忽然發現明媚的春光已經快要離他而遠去了,于是強打精神走出戶外,登上南山,想借欣賞春色以排遣積郁已久的愁苦與不快。

    這里的“春盡”我們應該不僅僅理解為自然界的春天將要過去了,還應該想到人生青春歲月之有限。

    詩人不甘心就此消沉下去,不能就這樣枉費青春,不甘心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因此才在“忽聞春盡”之后振作精神“強登山”。

    這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也不失為一句人生啟迪之難能可貴的箴言。

    “因過竹院逢僧話”,“因”,當為介詞,有“由于”之意;“竹院”,就是寺院,僧人參禪悟道修行之地。

    詩人來這里干什么?有意來的也好,無意路過也罷,總之,人還是進去了,并且與寺內的高僧談禪悟道閑聊了很久。

    “逢僧話”之“逢”字告訴讀者是無意之中碰到的;“話”,即與老和尚談禪悟道,聊天,吐露心中的苦悶與不快,探討人生之喜怒哀樂,等等等等。

    我們都知道,作為佛家,對待人生的觀念自古多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緒心態,面對慘淡現實,視若罔聞,處變不驚。

    不論有多大的煩惱與不快,學會深藏于心底,這樣才能忘記過去,笑對人生,憧憬未來。

    “又得浮生半日閑”,點睛之筆。

    浮生半日閑,是因為過竹院逢僧話。

    此句深深禪意,揭示了無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閑最難得。

    3、作者簡介: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

    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

    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

    后出山作幕僚。

    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

    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

    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

    著有《李涉詩》一卷。

    存詞六首。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怎得浮生半日閑賞析

    散文

    有關于浮生若夢的句子60字左右

    閱讀(549)

    【唯美句子】總以為,那些散落的芬芳,是愛的流轉,是對華年最美的深銘。直到眉宇間,再也尋不見一絲青春的痕跡。才知曉,過往許多純凈的恩寵,都還給了流光。【唯美句子】時間太瘦,指尖太寬,欣然于每一程山水,釋懷于每一次回眸,一些遇見,已然很美,不負韶

    散文

    偷得人生半日閑

    閱讀(489)

    偷得人生半日閑——偷得浮生半日閑這句詩的意思是: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偷得浮生半日閑”,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涉的七言絕句《題鶴林寺僧舍》,原文是: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散文

    唐宋八大家順口溜

    閱讀(784)

    “唐宋八大家”順口溜:韓柳是對好朋友,曾攜王歐訪三蘇。韓柳加歐陽,三蘇并曾王。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

    散文

    有沒有贊頌國旗的詩

    閱讀(474)

    國旗詩:美麗的旗莊嚴的旗革命的旗團結的旗四顆金星朝向一顆火星萬眾一心朝向人民革命我們愛五星紅旗像愛自己的心沒有了心就沒有了生命我們守衛它它是我們的尊嚴我們跟隨它它引我們前進革命的旗團結的旗旗到哪里哪里就勝利著名詩人艾青

    散文

    以祖國在我心中為題的詩歌或散文

    閱讀(484)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灘上的駁船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祖國啊!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

    散文

    丁耶的《湖邊》散文

    閱讀(508)

    因陌生而靜。面對著我不識的湖、樹、路,心已不知放在何處,身在這個地方,平緩的走著,沒有好奇,沒有欣悅,只靜靜看著眼前;車流從身邊駛過,鳥兒飛向遠處,湖邊坐著三兩垂釣者;這和諧的畫面又像夾雜著些許陌生,卻說不出。路過這個地方,卻沒有目的地作終點

    散文

    尋求適合小學三年級孩子朗誦的愛國詩歌

    閱讀(862)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落葉在空中盤旋飄蕩,描繪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大樹感恩大地對她的滋養浪花在大海中翻騰歌唱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樂章那時浪花對哺育塔的大海的頌揚不要抱怨上蒼給予你太多的坎坷與滄桑也不要悲嘆命運中有太多的曲折

    散文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剪紙的作文330字

    閱讀(645)

    僅供參考——第1篇: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

    散文

    以誠信為話題的議論文

    閱讀(543)

    論點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張看法和觀點;論據基本要求是:事實論據(名人事例)和道理論據(有權威性的名言,格言,詩句和俗句);論證的基本要求是:對比說理、比喻說理和引證法。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么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后得出結論。它可

    散文

    王安憶的母親叫什么,代表作是什么

    閱讀(812)

    1、王安憶母親是茹志鵑。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靜靜的禪院》(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楊樹》(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等。新時期以來發表的主要作品有《離不開你》(載1978年11月5日《人民日報》)、《剪

    散文

    關于王安憶

    閱讀(596)

    http://baike.baidu.com/view/28603.htm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8603.htm

    散文

    王安憶的性格特點

    閱讀(599)

    王安憶同張愛玲一樣同為海派文筆不辛辣很溫婉是小家碧玉式的氣場王安憶創作的題材主要是:對現代都市的文化性格的追問和探索、對現代男女情感關系的描述與剖析1、以女性體現都市的文化和變遷。(1)題材的選擇與張愛玲相似,創作視點受張愛玲的

    散文

    關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閱讀(607)

    1、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2、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3、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郭小川4、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散文

    怎樣理解《當你老了》最后二句詩的蘊意

    閱讀(777)

    詩人寫道:“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詩人的愛情并沒有煙消云散,而是在頭頂的山上流連,不忍離去,最后在一群星星之間,隱藏了自己。這兩句中的“山”和“星星”的意象,拓展了詩的意境和空間,讓人感到一種圣潔的美

    散文

    有關于浮生若夢的句子60字左右

    閱讀(549)

    【唯美句子】總以為,那些散落的芬芳,是愛的流轉,是對華年最美的深銘。直到眉宇間,再也尋不見一絲青春的痕跡。才知曉,過往許多純凈的恩寵,都還給了流光。【唯美句子】時間太瘦,指尖太寬,欣然于每一程山水,釋懷于每一次回眸,一些遇見,已然很美,不負韶

    散文

    偷得人生半日閑

    閱讀(489)

    偷得人生半日閑——偷得浮生半日閑這句詩的意思是: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偷得浮生半日閑”,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涉的七言絕句《題鶴林寺僧舍》,原文是: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短句

    水經注江水譯文及賞析

    閱讀(1094)

    原文: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既高,加以江湍紆洄,雖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叁朝叁暮,黃牛如故。”言水路紆深,回望如一

    短句

    求《三峽》水經注全文解釋及其賞析

    閱讀(525)

    譯文在三峽的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層層疊疊的山巖峰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

    散文

    寫一篇關于紅樓夢的賞析性文章

    閱讀(446)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一部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長期艱辛勞動才給子孫后世留傳下來的一件寶貴的藝術珍品。《紅樓夢》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藝術力量,立刻驚動了當時的社會。人們讀它

    短句

    《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中好詞好句片段的賞析

    閱讀(719)

    在我心中,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傳奇人物,不僅因為他一生那些偉大的作品,還有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影響力。所以我在翻開米開朗琪羅傳時,用的是一種崇敬的心態。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我若是他,會有怎樣的宿命,他艱辛痛苦德顛沛流離和他的美德給這個世

    散文

    豐樂亭游春其一de賞析

    閱讀(626)

    賞析:《豐樂亭游春其一》頭兩句說:綠影婆娑的樹木,枝葉連成一片,鳥兒在山上林間愉快地歌唱。陽光下和煦的春風輕輕吹拂著樹枝,不少落花隨風飛舞。“交加”,意為樹木枝葉繁茂,種植緊密,所以枝葉交叉重疊,形成一片綠陰。“蕩漾”兩字寫出春風在青山

    散文

    初一課外優美散文+賞析

    閱讀(504)

    秋夜--------------------------------------------------------------------------------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