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求有關阮籍的一切

    求有關阮籍的一切

    阮籍(210~263)

    三國魏詩人。

    字嗣宗。

    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

    生平阮籍4歲喪父,家境清苦,勤學而成才。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

    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

    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

    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鐘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

    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

    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

    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

    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稱之為“阮步兵”。

    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

    因此,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

    在思想上,阮籍崇奉老、莊。

    這一方面是鑒于當時險惡的政治情勢,他需要采取謙退沖虛的處世態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也是受了當時盛行的玄學的影響。

    阮籍也是魏晉玄學中的重要人物。

    他曾寫過兩篇著名的論文《通老論》、《達莊論》。

    不過阮籍并非純宗道家,他對儒學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樂論》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禮作樂對于“移風易俗”的必要性,認為“禮定其象,樂平其心,禮治其外,樂化其內,禮樂正而天下平”。

    阮籍像南朝墓磚畫

    賦、文創作阮籍作品今存賦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余首。

    他的賦都是短篇小賦,或詠物,或述志,內容不一。

    《清思賦》中說“清虛廖廓,則神物來集;飄□恍惚,則洞幽貫冥;冰心玉質,則激潔思存;恬淡無□,則泰志適情”,寫出了超凡絕塵的“清思”境界。

    《首陽山賦》頌贊了伯夷、叔齊重視名節、清虛自守的精神,賦末說“托言于夷、齊,其思長,其旨遠”,顯示了作者與古人冥合的意思。

    《鴆賦》以鴆被犬所害為題材,寄寓了作者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懼禍心情。

    《獼猴賦》則以獼猴作為鵠的,批判了社會上的勢利小人,此賦明顯帶有諷刺“禮法之士”的意味。

    以上兩篇詠物賦,篇帙短小,語言簡潔明練,而且全篇用托喻寫法,意象生動,現實針對性又強,是阮籍賦中的佳作。

    阮籍的論說文,都是闡述其哲學觀念的,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論》、《達莊論》、《通易論》、《樂論》等。

    這些論說文,都是采用“答客問”的辯難式寫法,主人公則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

    所以讀者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為自己塑造的玄學家形象。

    文章注重結構上的邏輯層次,一般都首尾照應,論證逐層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質的分析,體現了魏晉時期思辯方式的進步。

    它們的語言風格比較樸素凝重,不尚華飾,稍有駢化的痕跡。

    《大人先生傳》是阮籍今存最長的作品,4000余字。

    據《晉書·阮籍傳》載,這篇作品作于阮籍游蘇門山見仙人孫登之后。

    所謂“大人”即仙人,用司馬相如《大人賦》意。

    文體與他的論說文近似,也采取辯難的方式展開,不過主人公已不是“阮先生”,而是改為“與自然齊光”、“變化神微”的“大人先生”了。

    文章一方面闡發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旨趣,一方面也對世俗庸人作了譏諷,特別是在第一段與“君子”的對話中,其思想鋒芒之銳利,是阮籍著作中僅見的。

    從藝術上看,此文也是阮籍散文中最出色的。

    特別是“虱處□中”這一寓言故事,形象生動,寓理深刻,顯然是受了《莊子》文風的影響。

    在這段故事之末,作者寫道:“汝君子之處區之內,亦何異夫虱之處□之中乎!”強烈表達了對“禮法君子”的憎惡。

    在語言運用上,此文音節整齊,而且基本都用韻,時見對偶文句,有的地方鋪排較多,接近于賦的風格。

    詠懷詩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

    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詠懷詩》82首。

    此外還有四言《詠懷詩》,今存13首。

    這些詩的具體寫作時間及背景已難確考,一般認為它們不是一時之作,而是包括了平生不同時期的作品,總題為“詠懷”。

    《詠懷詩》全都是抒情述懷作品。

    由于阮籍生活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中,加上他獨特的性格和處世態度,使他的詩歌面貌很有個人特色。

    《文選》李善注引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

    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

    ”指出了它在內容上以感嘆身世為主,也包含著譏刺時事的成分,在表現方式上則曲折隱晦。

    《詠懷詩》中的身世之感,可分兩個方面。

    一是自述生平經歷及理想志向,一是表現懼禍憂生心情。

    這兩方面有時分寫,有時合說,并無定規。

    主要寫生平經歷志向的,如第5首敘述“平生少年時”放志游樂情形,以及事后自悔歲月蹉跎的苦惱。

    第15首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詩書”,曾以顏回、閔子騫自期,但后來則又自己覺得榮名皆空、萬念俱灰。

    又如第29首述“昔余游大梁”情狀,第61首述自己“少年學擊劍”等事,都可歸入此類。

    此外,某些篇章主要是寫詩人求仙及隱逸思想的,如第81首“昔有神仙者”、第74首“猗□上世士”,略同于游仙詩或招隱詩,反映了阮籍要堅持志節、不想同流合污的內心愿望,表現了他對解脫矛盾苦悶途徑的尋求,基本上也可算在這一類里。

    主要寫懼禍憂生心情的,如第1首,述詩人徹夜不寐,對著清風、明月起坐彈琴,耳中傳來孤鴻悲鳴,不禁使他“憂思獨傷心”。

    第3首“嘉樹下成蹊”就比較明白地說出了在秋冬萬物凋零時節中“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的沉重心情。

    此外如第11首“湛湛長江水”、第47首“生命辰安在”、第71首“木槿榮丘墓”等,都有較明顯的憂生情緒。

    在詩歌中嗟嘆人生不永,《古詩》和建安詩歌中就有不少。

    謝靈運就曾說曹植“頗有憂生之嗟”(《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阮籍父親阮□也好作這一類詩。

    不過到阮籍的時代,政治形勢更為險惡,他結合著自己的身世,不論在思想深度和表現技巧上又都有所發展。

    “譏刺時事”,是阮籍詩中相當“隱避”因而頗難坐實的內容。

    前人曾在這方面下過很多勾稽考索的功夫,所說紛紜而大部分還難作定論。

    只有少部分篇章,能夠體味出確有涉于時事,或者蘊含著對某種事實的看法。

    如第31首“駕言發魏都”,是寫戰國時梁惠王耽樂而軍敗身亡事的,陳沆以為此“借古以寓今也。

    明帝末路,歌舞荒淫,而不求賢講武,……不亡于敵國,則亡于權□,豈非百世殷鑒哉!”(《詩比興箋》)其說近是。

    不過詩篇所暴露的,恐不止是明帝末年,還應包括整個魏末時期。

    又如第67首“洪生資制度”,是寫“洪生”即鴻儒的,詩中說他們憑借著禮樂制度和次序紀綱,擺出道貌岸然姿態,但他們的言論行為,都是虛偽的,末二句說“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表示了詩人對這些“禮法之士”的批判態度。

    《詠懷詩》在藝術上具有很大魅力。

    它的風格渾樸、灑脫、含蓄。

    形成這種風格的原因是,詩人在寫作時不去刻意雕琢煅煉,而是憑著自己的感情所至,來驅遣才力,自然成文。

    這就是劉勰所說的“阮籍使氣以命詩”(《文心雕龍·才略》)。

    另外,這種風格的形成,與描寫上的不拘執實事、多用比興也有關系。

    阮籍詩中的比興,運用極為普遍,幾乎無篇不比興。

    比興的素材很廣泛,包括歷史故事、典籍載記、神話傳說,直到眼前景物,信手拈來,皆成文章。

    如第2首“二妃游江濱”,通篇以鄭交甫遇二妃的傳說作譬,抒發詩人與某友人“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的感慨。

    第6首“昔聞東陵瓜”,又以漢代召平行跡為喻,烘托出詩人“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的胸臆。

    第21首“于心懷寸陰”,又寫沖天的玄鶴不與鵪鶉游于中庭,來表示詩人不屑與禮法之士為伍的決心。

    諸如此類的比興,使詩篇呈現出一種才藻艷逸的風貌。

    又由于阮詩的比興在意念上往往不是很切近的,而是比較悠遠、曠放,給讀者以較為寬廣的聯想余地,這就增強了詩篇“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鐘嶸《詩品》上)的含蓄效果。

    影響及作品流傳阮籍這樣的文人,在封建時代里有一定代表性。

    他的《詠懷詩》繼承了建安詩歌的傳統,在五言詩的領域里作了新的開拓,并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后世的廣泛重視。

    文學史上有不少詩人都仿效作《詠懷詩》。

    陶淵明、庾信、陳子昂、李白等優秀詩人,都從阮籍的詩歌作品中汲取養料,從而豐富了他們的詩歌風格。

    阮籍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3卷。

    原集已佚。

    不過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詩歌為例,《晉書·阮籍傳》說他“作《詠懷詩》八十余篇”,看來全部流傳了下來。

    明代曾出現多種輯本,張溥輯《阮步兵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

    注本有近人黃節的《阮步兵詠懷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有關阮籍的一切

    散文

    初中生經典美文朗誦大概五分鐘左右的

    閱讀(404)

    心泉丁冬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生命。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夜闌人靜,天籟無聲。每逢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你終

    散文

    適合初中朗誦的詩歌

    閱讀(413)

    一.《中華少年》從巍峨的高原走來,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蓮;從碧波環抱的寶島走來,我是海風中的一只乳燕;從蒼蒼茫茫的草原走來,我是藍天下翱(áo)翔的雛鷹;從七溝八梁的黃土坡走來,我是黃河邊鮮嫩的山丹丹。啊!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我們是中華的少年!九

    散文

    初中生朗誦比賽的文章

    閱讀(331)

    1.鄉愁余光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2.沁園春·國慶萬里晴空,

    散文

    關于大自然的400字的散文

    閱讀(339)

    雪魯迅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

    散文

    名家寫自然理趣的散文

    閱讀(282)

    名家短篇散文梧桐樹豐子愷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的距離,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恐怕始

    散文

    關于環保的作文80~100字

    閱讀(306)

    現在地球的環境越來越差了,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把他當回事。垃圾漫天飄揚,飄到樹枝上、小河里,到處都是,污染了小河,曾經在河里嬉戲的小魚小蝦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曾經在樹枝上唱歌的小鳥也沒了蹤影。人們大量的砍伐樹木,中國目前每年生產和丟棄四百

    散文

    寫幾份運動會加油稿拜托了

    閱讀(297)

    至200米運動員百米跑道雖不長,運動健兒志高揚。摸拳擦掌躍欲試,分秒必爭勇奪魁。實驗學校有勇女,巾幗豈將須眉讓。古有木蘭沖殺場,今有郎萍跑百米。立志創新校記錄,勇奪奧運第一枚。至800米運動員迎接你的,是800米跑道等待你的,是漫漫征途勇敢

    散文

    跪求余秋雨的《中國文脈》的讀后感

    閱讀(432)

    來自網上,僅供參考:《中國文脈》讀后感讀完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425頁。期間的感受很難用我笨拙的文字去表達,最深刻的感覺該是:酣暢淋漓,蕩氣回腸,溫暖熨貼。一個字,爽!借《中國文脈》,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學淺如我,

    散文

    余秋雨經典語錄的解析

    閱讀(319)

    在歷史的腳印上漫步——讀《秋雨散文》有感讀完秋雨先生的這部自選集,徹底被他那恢弘的文氣和庸容的氣魄所折服,也被他沉痛而深邃的哲理反思和文章中流露出的哀婉﹑悲愴與無奈所震撼和感憾。平淡中的震撼,來源于退盡狂熱回歸生命本質的心靈,蒼

    散文

    沈從文的文章好還是余秋雨的文章好

    閱讀(315)

    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后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園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

    散文

    余秋雨《遙遠的絕響》第九的評價

    閱讀(356)

    《遙遠的絕響》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描寫了魏晉時期兩位名士——阮籍和嵇康,文筆優美,意蘊深刻。尤其是對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分析評價,客觀冷靜,又意味深長。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國浙江余姚人,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曾任上海戲劇學

    散文

    阮籍是個怎樣的人阮籍的性格特點

    閱讀(330)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人士,家鄉位于現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頗為著名的詩人,著有眾多優秀的詩作,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還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頗有成就。阮籍的父親是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頗為出名的詩人、散文家

    散文

    請推薦一些散文和隨筆

    閱讀(454)

    隨筆:夢溪筆談容齋隨筆隨園詩話六一詩話詩歌么,你讀讀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屈原曹植阮籍的,這些都是基礎的尷尬風流:每一篇都很短,很好玩,不說教卻充滿人生哲理人生若只如初見:很唯美的散文陌上花開緩緩歸撒哈拉的故事:很精彩的生活,

    散文

    林青玄的散文詩

    閱讀(401)

    《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http://read.anhuinews.com/system/2007/06/12/001764964.shtml上面那個網站,都是關于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