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詩圣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分別是誰

    詩圣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分別是誰

    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魔白居易,詩神蘇軾,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鬼李賀。

    1、詩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

    杜甫的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運用的藝術手法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

    杜甫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

    死后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

    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

    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后。

    王禹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

    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

    2、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3、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

    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4、詩神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

    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

    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5、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會稽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

    少時即以詩文知名。

    唐武后證圣元年(695)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

    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

    后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賀知章詩文精佳,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當世稱重”,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十字,共傳寶之。

    他常醉輒屬籍,常與張旭、李白飲酒賦詩,切磋詩藝,時稱“醉中八仙”,又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結為“吳中四士。

    6、詩佛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

    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

    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

    長安收復后,被責授太子中允。

    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7、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

    ”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后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杜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詩圣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分別是誰

    散文

    《好一朵木槿花》原文謝謝

    閱讀(1222)

    好一朵木槿花又是一年秋來,潔白的玉簪花挾著涼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這時開放了。紅的黃的花,聳立在闊大的綠葉上,一點兒也不在乎秋的肅殺。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說法,現在很想收回。接下來該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這以草為主的

    散文

    那些詩人被后人譽為什么(比如詩仙)

    閱讀(711)

    李白被譽為詩仙;杜甫被譽為詩圣;王維被譽為詩佛。1、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

    散文

    賞析朱自清《看花》

    閱讀(954)

    賞析:朱自清這篇《看花》的散文,寫揚州人家是如何種花、買花、賞花的。朱先生是揚州人,他對家鄉的生活習俗是很了解的。在揚州人家的住宅小院里,的確如朱先生所描述的那樣,常常是筑上一座花臺,養上幾十盆花木。應該說,這院子里一定有一位愛花的

    散文

    高爾基寫過一首散文詩是?

    閱讀(385)

    在1901年,他創建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形勇敢的象征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革命家中風風擊浪燕子圖像預覽的革命風暴的到來,鼓勵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斗,這是一個號召人們拿起武器無產階級革命戰斗的贊美列寧的熱情頌歌。

    散文

    求《勇氣是什么》散文詩一篇

    閱讀(361)

    勇氣是什么?勇氣是遇事內心慌張感的減少;勇氣是什么?勇氣是做決定內心冷靜感的增加;勇氣是什么?她是你成長過程中的良性產物,是你邁向人生坦途的天然正氣。勇氣的成長就如我們自身的成長。各個階段的勇氣,匯聚成一瓶五味皆有的老酒,芳香四溢。童

    散文

    作文《給親人的一封信》400字

    閱讀(397)

    親愛的表姐:你好!翻開記憶的畫冊,依然記得在3年前我們一起玩耍的情景,往事雖然歷歷在目,可是3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機會回去探望你,你身體還好嗎?初三的課業負擔很重的,你要多注意身體。今年我上六年級了,還有20天就要考試了,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

    散文

    求寫關于老屋、古巷的作文最好散文

    閱讀(409)

    再要追問深深的、蓄積了歷史滄桑的小巷,靜靜地躺在城市的深處,曲折著,延伸著,柔曼處像一條隨手拋去的絲帶,不過這是一條褪了色的古色古香的絲帶,它維系著遙遠的時光;

    散文

    八年級語文新概念閱讀現代文答案

    閱讀(311)

    撥動心弦的微笑馬德那天,我到火車站去接漢口來的客人。清晨的車站廣場上,稀稀拉拉的,沒有幾個人。我正要走進售票大廳去買一張站臺票,門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個男人,他向前跨了兩步,有些猶豫地朝我喊了聲:“大哥”。起初,我以為聽錯了,因為我并不

    散文

    八年級下冊語文書現代文有哪些

    閱讀(406)

    1、藤野先生2、我的母親3、我的第一本書4、列夫。托爾斯泰5、再塑生命6、雪7、雷電頌8、短文兩篇9、海燕10、組歌11、敬畏自然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13、旅鼠之謎14、大雁歸來15、喂——出來16、云南的歌會17、端午的鴨蛋18、吆喝19、春

    散文

    什么是游記

    閱讀(564)

    游記:是對旅行進行記錄的一種文體,現在也多指記錄游覽經歷的文章,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有帶科學色彩的,有帶抒情色彩的。1、讀音:yóujì2、例子: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王安石的《游褒禪

    散文

    愛祖國愛家鄉作文

    閱讀(380)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她美麗而寬廣;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民族,她勤勞而堅強;在世界的東方,有一片廣闊的沃土,她神奇而遼闊。奔騰不息的黃河是她的血脈;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國—中國。從

    散文

    古代哪些聰明機智的少年故事

    閱讀(690)

    1、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后,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有

    散文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愛情

    閱讀(332)

    一、二人愛情起緣于一次美好的邂逅。一日,趙明誠與李清照從兄李迥外出游玩,在元宵節相國寺賞花燈時與李清照相識。趙明誠早就讀過李清照的詩詞,本已贊賞不已,此時一見,便產生了愛慕之意。趙明誠回去后,便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的字謎

    散文

    有關文明的小故事

    閱讀(332)

    孔融讓梨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

    散文

    那些詩人被后人譽為什么(比如詩仙)

    閱讀(711)

    李白被譽為詩仙;杜甫被譽為詩圣;王維被譽為詩佛。1、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