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現代文閱讀:如何分析散文的表達方式 通用
知識梳理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能力的最重要體現。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輸出。面對一篇作品,要讀懂它,必須從題目入手,從詞語入手,進而擴 大到句子,再到篇章,將其思想實際與感情核心拽住。
高考在此設考點有: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重要詞語包括指代詞、比喻詞、含義深刻的詞語等,有時就是全文所陳述的對象詞(如轉基因作物、沙塵暴等);重要句子包括比喻句(如暴發戶造譜牒等)、議論句、抒情句、含義深刻的句子等,有時就是全文主旨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按一定標準找到相關語句,并按要求將其整理合并以符合答題材要求的句子;[常見題型]分客觀題與主觀題兩種。
客觀題設四小題12分,一般是從詞語、句子、信息和對根據文本所列信息所作的推斷評判四個方面命題。主觀題側重對文意的理解,對信息的篩選歸納整合,對表達手法的分析評價,對作品形象的鑒賞,對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等。
客觀題注重于對文意的理解,主觀題偏重于對文意把握之后的表達。復習方法 主要是讀,帶問題去讀,有意識去讀,可以將泛讀與精讀結合起來,可以在認真研讀了一兩篇文章的解題思路之后有意識地去嘗試讀。
解題方法 步驟與方法,第一步是初讀全文,整體把握,這一步要細讀,要清楚到每一段講什么,命題中所指在哪一段要立馬能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邊讀邊試命題,考生要有意識地按照高考試題格式對文章的重要詞語、重要句子、信息篩選與梳理、語言、形象、表達技巧等方面試著命題,這樣看完文章后,再按題索答就輕松多了;第三步要將“一塊塊”讀成“一條線”,就是先抓住全文所述對象,然后將此對象的特點用自己的話歸納成一句話;第四步是認真讀懂所設問題的本質,它到底要問什么,我該答什么,問題的關鍵詞是什么,等等。有人說,作現代文閱讀要找準三點,我認為是頗有道理的。
第一點是找準命題點,就是要明確命題所指大致范圍,是指詞、句、信息篩選還是鑒賞評價,是在文題、文首、文尾還是文中哪幾段;第二是找準相關點,在上述基礎上,明確與命題相關的哪些部位;第三是找準選擇點,就是進一步落實命題要求答案的相關語句。這三點范圍上有一個從大到小,思路上有一個由粗到精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答案的過程。
組織答題語言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充分利用原文詞句,二是用自己的話概括。下面是一位老師總結的關于現代文閱讀高考復習時的方法,我試了以后也有較大收獲。
現附于此,供大家參考現代文閱讀復習的教與學一、現代文閱讀教學,我也嘗試過一些方法,先公布如下,旨在拋磚引玉: 1 學生讀千字文,談整體感受,只讀,不做題——一周時間; 2 學生讀文章,看題,對答案,想明白答案的理由——一周時間; 3 學生看題,讀文章,作題,教師講答案——一周時間; 4 學生看題,讀文章,作題,學生講答案——一周時間。自己覺得挺有成效的,雖然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收效顯著。
二、怎樣引導學生組織語言并完整、準確、簡潔、規范地“寫”出答案,我是這樣做的: 1、先看題目要求,從題目的指令中找到啟發點和感受點; 2、按答題要求切分文段為若干個表意單位,區分主要信息和非主要信息; 3、篩選主要信息,概括主要信息(即縮寫),用自己的俗語來說; 4、設計適合題目要求的表達句式,修改3中的句子。組織語言的整體原則: 1、文中有原句決不自己造; 2、文中無原句先搞文中詞語的組合; 3、實在什么相關的信息找不到,就只有自己按上面四步走。
三、題中沒有特別要求的,盡量用原文語句回答。題中要求“用自己的話”,可以用原文的詞或短語組織語句回答。
原文沒有可用詞或短語時也應有原文語句作依據來組織語句回答。題中要求用原文回答的,不用說,一定要一絲不茍哦復習方法 主要是讀,帶問題去讀,有意識去讀,可以將泛讀與精讀結合起來,可以在認真研讀了一兩篇文章的解題思路之后有意識地去嘗試讀。
解題方法 步驟與方法,第一步是初讀全文,整體把握,這一步要細讀,要清楚到每一段講什么,命題中所指在哪一段要立馬能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邊讀邊試命題,考生要有意識地按照高考試題格式對文章的重要詞語、重要句子、信息篩選與梳理、語言、形象、表達技巧等方面試著命題,這樣看完文章后,再按題索答就輕松多了;第三步要將“一塊塊”讀成“一條線”,就是先抓住全文所述對象,然后將此對象的特點用自己的話歸納成一句話;第四步是認真讀懂所設問題的本質,它到底要問什么,我該答什么,問題的關鍵詞是什么,等等。有人說,作現代文閱讀要找準三點,我認為是頗有道理的。
第一點是找準命題點,就是要明確命題所指大致范圍,是指詞、句、信息篩選還是鑒賞評價,是在文題、文首、文尾還是文中哪幾段;第二是找準相關點,在上述基礎上,明確與命題相關的哪些部位;第三是找準選擇點,就是進一步落實命題要求答案的相關語句。這三點范圍上有一個從大到小,思路上有一個由粗到精的過程,是一個漸進。
散文答題技巧
先大致看一下文章。
然后看問題。帶著問題再看文章。
然后大多問題都是在文章中找到的。所以。
再認認真真回答問題。就OK咯。
常見公式(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形容詞:不行。
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望樓主采納。
高考語文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有哪些
表達技巧有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結構模式等共四個層面的內容
表達方式
一、抒 情方 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總論——情與景的關系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基本形式:
①觸景生情(景→情):
②以景結情(情→景):
③緣情布景:
④寓情于景(有景無情):
⑤景略情在:
(3)情景與哀樂的四種關系:
①以樂景寫樂情
②以哀景寫哀情:
③以樂景襯哀情
④以哀景寫樂情
2、借物抒情
(1)定義及舉例
(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區別:
①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
(三)直接與間接抒情的相關范疇
1、點染2、曲直3、隱顯4、移情
二、描寫方式(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一)基本概念:
(二) 考試重心
(三) 正面描寫命題角度。
1、虛實結合
(1)定義(虛實的內涵)
(2)“虛”的三類內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3)虛實結合的作用——“虛實相生”
①相反相成
②相輔相成
(4)“虛”與聯想、想象
2、動靜結合
(1) 基本概念
(2) 常用方式——以動襯靜
3、點面結合
4、細節描寫
5、色彩的渲染
6、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7、白描
8、疏密
9、詩中有畫:
二、議論
三、記敘
修辭手法
一、比喻 四、借代 七、設問
二、比擬 五、夸張 八、反問
三、雙關 六、對偶 九、互文
十、列錦
(一)定義
(二)作用(藝術效果)
1、凝煉美。2、簡遠美。3、含蓄美。
十一、迭字
表 現手法
一、象征:
(一)定義 (二)條件與特征
(三)作用:
1、把抽象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二、聯想和想象
三、抑揚
(一)概念:
(二)分類
1、欲揚先抑
2、欲抑先揚
(三)相關范疇——褒貶
1、似貶實褒 2、似褒實貶
四、襯托
(一)概念:
(二)分類:
1、性質分類
(1)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
(2)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
2、內容分類:
(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3、特別提醒——烘托實際上是一種側面描寫。
五、對比
渲染
六、用典
(1)用語 (2)用事①引用神話故事。②運用歷史故事。
方式類型 (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
七、照應
八、以少總多、以小見大
結構模式
一、層層渲染、鋪墊
二、伏筆、照應
三、結構對比:
四、卒章顯志
(基本上就是這樣了,如有問題請追問,樂意解答。)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高考散文表達技巧知識點,高考復習現代文閱讀:如何分析散文的表達方式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