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怎樣寫好高中散文

    怎樣寫好高中散文

    對于高中生來說,議論文寫作較其它文體缺乏寫作經驗,寫出來的議論文存在較多的弊病。

    其中最為典型的有下列三種錯誤:一是三要素不鮮明,下筆神侃,離題萬里,與中心論點南轅北轍;二是有論點,但論證只能圍繞論點轉圈圈,不能條分縷析,深入淺出,論證缺乏邏輯性;三是論點加論據,以敘代議,論據沒能起到論證的作用。

    針對學生寫作中存在的錯誤,我選擇高中生怎樣寫好議論文作為研究論題。

    在教學中我首先對學生進行寫作入格引導,先入格,然后逐步達到合格。

    寫議論文的確是個難點。

    他們盡管容易弄懂什么是論點、論據、論證,但真正在寫作實際中,仍很難寫出一篇象樣的議論文來。

    一、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目的

    學生之所以寫不出高質量的議論文,就是因為他們接觸和寫作最多的是記敘和說明兩種文體,不明白議論文的寫作目的究竟是什么。

    于是,我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反復讓學生明白這一點:不管什么議論文它始終是服務于生活的。

    不管是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張,還是反駁某些錯誤看法和作法,都是針對實際問題而發。

    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看法和主張為他人或社會所了解,并使之不得不信服和承認,從而發揮積極的影響。

    當然,在教學中還要對每一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所在作反復的提示和強調,反復將這種寫作目的的突出作用與他們的寫作實際相結合。

    這樣舉一反三,寫作議論文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二、幫助學生尋找寫作源泉,幫助學生建設信息倉庫

    在明確了寫作目的之后,學生的又一難題是找不到寫的東西。

    即使老師出一個命題作文,他們仍然是空談幾句,無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

    我認為:就中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言,不管是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還是社會生活之中,值得議論的問題都很多,就叫他們重點議論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這就是很好的寫作源泉。

    第一,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和積累自己感受最直接、最深的寫作素材。

    其實,這個觀察與寫記敘文和說明文的觀察沒有根本的區別,只是對這個觀察所得重在議論罷了。

    不是重點觀察某件事的起始和經過情況,而是重點著眼于對它的看法,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主張上進行觀察。

    第二、為了幫助學生盡快找到寫作的源泉,老師要切實地作好引導,深入實際與學生共同尋找。

    然后將尋找所得,利用放學前后很短的時間,在黑板上公布出來,啟發大家尋找,或幫助找不到寫作契機的同學指點迷津。

    如本期開學幾周以來,我和同學們共同選取了《中學生打工利弊談》、《淺談中學生上網》、《作業完不成加倍懲罰有沒有好處》、談男女生的交往》等議題,由于這些都是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想,所以絕大多數學生都寫出了水平。

    再在班上宣讀一些代表作,大家都覺得并不是找不到寫作內容,而是許許多多的議論話題就在自己的身邊,就在自己的眼前。

    他們打開了自己生活的閘門和生產的窗戶,這些豐富的素材便源源不斷地流向筆端,他們再也不會說議論文找不到寫頭了。

    幫助學生建設信息倉庫,以解除他們“無米之炊”的苦惱。

    秦牧說,寫文章“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材料的倉庫裝從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

    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比較容易”。

    我們這里所說的信息倉庫,主要指前兩個倉庫,即直接材料的倉庫和間接材料的倉庫。

    有了信息倉庫,寫起議論文提取材料如囊中取物,自然會順手得多。

    然而,建設信息倉庫卻是一項看似平常實則非凡而艱巨的工程,只有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積腋成裘,才可能真正建成。

    我選擇了這么幾種方法指導學生收集材料:在課內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信息(含語文課本中可供寫作的材料);要求學生在課外積累寫作素材;并且堅持定時檢查,然后互相交流,發揮最大的信息效應。

    課外的信息固然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但作為一個人,他的接觸面總是有限的。

    如果教師能夠讓全班幾十個學生把各自采集到的信息拿出來交流,那么每個學生所獲得的信息量無疑將大大增多。

    肖伯納曾經說過:你我是朋友,各拿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交換后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交流是獲得信息的有效方法。

    全班幾十種“思想”互相交流,那每個人將擁有多少種“思想”啊!它無疑將大大加快了信息倉庫的建設。

    為了激發學生建設信息倉庫的興趣,可以把收集信息跟議論文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嘗到甜頭,從而更自覺地收集信息。

    這里捎帶提及一點,教會學生多角度地使用材料做論據,盡一材多用之妙,無形中會大大增加信息倉庫的儲量,對開拓學生的思路也不無好處。

    三、指導寫作

    有了寫作素材,不等于就有了作文,這好比有了磚頭、水泥和鋼筋等建筑材料,不等于有了房子。

    建筑材料要變成房子,還要經過設計與加工。

    同樣,寫作素材要變成作文,還得進行提煉加工,恰當采用表達方式。

    記敘文是以形象生動的事實和感情來打動人、感染人,它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敘,而議論文則是以議論為主,其中的記敘只是為了引出議論,使議論更有針對性,它是為議論服務的。

    議論文是通過議論表明作者的態度、看法、提示出道理來。

    所以除了采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外,更重要的就是論據要有力,論證要有方,要使三要素達到和諧統一,能被人接受。

    論據有力,就是說選用的論據,無論是事實還是理論,都要有強大的說服力,別人讀了你的文章,會從內心折服,舉雙手贊同你的觀點。

    論證有方,就是說證明論點的方法要有嚴密的邏輯性,要合情合理,能恰到好處地幫助論據證明論點。

    要做到論據有力,具體論證時,所選論據必須具有普遍意義,必須為大多數人所理解并樂于接受。

    還必須具有代表性,能集中地證明論點的實質。

    使用的論證方法必須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必須能將論據同論點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架在兩者之間的“橋梁”。

    但高中生的議論文大多停留在“三段論”式的套路上:開頭指出論點+中間羅列事例+結尾重復論點。

    老師們作了種種努力,但收效甚微。

    如果在規范化的要求下,以漸進的序列訓練,就可以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激發學生“攀登”的欲望,可以“更上一層樓”了。

    這種訓練在形式上是要求建立起議論文漸進的各層面的框架,其實卻是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因為分析能力在議論文中是最見功底的能力。

    到高一下學期或高二上學期,應進一步要求建立起議論文的內部整體框架。

    前階段的“三段論”式文章,不管羅列的材料怎么多,文章怎么長,其實只有一個層次。

    現在則要求分二三個層次,即提煉二三個分論點來闡述或證明中心論點。

    要使學生懂得,作文不是頭腦里固有的,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現實生活在頭腦中的反映。

    如老師說:“你們說學生的校服很好,為什么好?”學生很快 會說:“一是色彩鮮艷,表現青年朝氣蓬勃的風貌;二是款式簡潔、寬松,適合青年好動的特點;三是質地牢 固,穿三年不會磨損。

    ”那如果寫成議論文,“我們的校服好”就是中心論點,三點理由就是證明中心論點的分論點。

    這使學生懂得:提煉分論點并不神秘,是對現實生活分析的結果,證明性的議論文是一個以果(中心 論點)推因(分論點)的思維過程。

    但分論點畢竟是對生活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后抽象出來的,它用以揭示論據和中心論點的內在邏輯聯系,是個需要正確使用概念、恰當運用判斷、合理進行推理的復雜的思維過程。

    作為高中生,宜化難為易,刪繁就簡。

    下面介紹一下議論文寫作中的論點分解與結構安排。

    (一)論點分解

    本論是議論文的主體,議論文的結構布局主要是本論部分的結構安排。

    本論部分的結構安排,一種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論點,然后用幾個分論點(實際已作了中心論點的論據)依次對中心論點進行論證或闡述,下面對中心論點的分解方法作全面的介紹,以供同學們在具體的作文中,針對作文的特點選擇而用。

    1、 對論點修飾語作分析。

    如:

    論點:學生應在德、智、體在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A. 德育對學生非常重要,它關系到為哪個階級培養接班人的問題。

    B. 衡量學生將來有沒有為社會服務的本領的重要標志是智育。

    C. 體育是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標志。

    D. 德、智、體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2、分析提出論點的意義。

    論點: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叫好。

    A.“勝于藍”是學生努力的結果,標志著他們的發奮取得了成績。

    B.“勝于藍”是老師的期望。

    教師不但希望學生有真才實學,更重要的還希望學生能打破前人(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學術,有所創新。

    C.“勝于藍”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社會要發展,時代要前進,就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強。

    3、按意義上由淺入深的順序對論點進行分析。

    論點: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

    A. 首先要承認困難。

    B. 其次是不怕困難。

    C. 再次是千方百計戰勝困難。

    (二)整體布局

    文無定法,但有常規。

    中學生寫議論文,先要掌握基本常規,由一而始,舉一反三,然后再千變萬化。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①材料(由頭)

    引論—→方法 ②過渡

    ③論點

    ①立(分論點)

    第一層→方法 ②擺(論據)

    ③講(道理)

    本論 ①立(分論點)

    第二層→方法 ②擺(論據)

    ③講(道理)

    ①總結上文

    結論-→方法

    ②發出號召 (說明:本論部分通常在兩至三個論證段,如果有第三個論證段,寫法同上。

    )

    又如高考議論文“雄鷹四步走”式:

    一立、引述點題(立意要新巧)。

    二析、論據分析(分析古今中外的理論或事實論據,論據要真實典型)。

    三聯、聯系實際(聯系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與事件及自身現實等)。

    四結、結論點題。

    還如六步層進式論證結構。

    1,點:點明中心論點(字數約占文章的1/10)

    2,正:正面舉例論述 。

    3,反:反面舉例論述(2,3字數約占文章的2/10)。

    4,深:深入開掘 (字數約占文章的3/10)。

    5,聯:聯系現實 (字數約占文章的3/10)。

    6,總:總收全文 (字數約占文章的1/10)。

    (三)實例分析

    論點:學會寬容。

    按“什么是——為什么——怎么樣”,從三個層次對“學會寬容”進行設問。

    A. 寬容不是懦弱和退讓,是大度的表現。

    B1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2寬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B3寬容既給別人以鼓勵,同時也使自己有所收獲(融洽了人際關系,你會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C1學會寬容,就是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C2學會寬容,需要培養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分析材料——嚴密論證 如果只會提煉分論點,不會對所引述的材料進行分析,很可能只從整篇文章的材料堆砌到文章各層次內的材料堆砌,還沒有揭示層次內材料與分論點的內在邏輯關系,因而也不能揭示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的內在關系。

    這就進而需要建立內部層段的框架,即對材料進行評析,嚴密論證。

    這是寫議論文要攻破的又一個難點。

    以上只是初學者在寫作前應起碼明確的幾點。

    其實,要真正寫好議論文,還必須加強寫作訓練,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常用記人散文寫作格式

    記寫人物的方法種種,而常用的不過如下五種:引聯式、轉情式、議證式、尋訪式、紀傳式。

    1.引聯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聯想回憶→睹物議人,總結全篇。

    如《一件珍貴的襯衫》就是這一式的典范篇目。

    使用這一套路的關鍵是聯想回憶的觸發物應找好,如:一張照片、一本日記、一封書信等,凡是一件記錄著被回憶者品格與某些特殊經歷的物品,均可作為引起聯想的觸發物。

    其次是所回憶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某些品質,并且要與引起你產生聯想的觸發物相照應。

    切莫寫成觸發物是觸發物,主體部分人物的行為與觸發物無干。

    第三是結尾“睹物議人”,它的作用之一是總結全篇點出文旨;作用之二是與開頭照應。

    因此,從什么地方聯想開去還應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圖實質上是一種倒敘的形式。

    只不過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轉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恨的產生→恨的淡化→愛的萌生→愛的發展→愛的深化。

    或者反過來:愛的產生→愛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發展→恨的深化。

    這一式是高中生必修式,因為用這一式寫出的文章就是復雜的記敘。

    用這一式去落實大綱中有關復雜記敘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這一式又是記事、抒情、記人三種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寫“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師”,“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應手的。

    可以說,這一式不僅在記人套路中,甚至在整個記敘、抒情套路中都屬于當家套路。

    運用這一式應注意四點:①開始的貶抑應適度,為下文由恨轉愛留余地,埋伏筆,不然下文就無法轉了。

    因此開始的恨一定是誤解,是偏見一類的東西。

    ②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變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

    ③要注意結尾的褒揚升華要有方,楊朔是做了個夢,當別人都在做夢時,你就可以清醒地寫篇日記,沉思著凝望遠方等待。

    ④要注意加工題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個階段構成,初學習時,一定要對材料進行補充。

    缺少的部分,可根據已占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適當用虛構來補充。

    這一式,初、高中學生經過兩三次訓練就可以熟練掌握。

    掌握了這一式,學生作文的思路會有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3.議證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闡明中心→敘寫事實→總結照應。

    運用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筆調,表露你對所寫人物的總評價,點明文旨。

    第二步是從三個不同方面具體敘寫人物事跡,落實文旨。

    第三部是總結全文的記敘,照應文章開頭,再一次抒情議論、升華中心。

    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誰是最可愛的人》,這一式的設計,意在落實大綱中關于學會夾敘夾議的寫法的要求。

    4.尋訪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尋訪緣由→尋訪經過→尋訪結果→尋訪感想。

    本式是以尋訪為由頭,用尋訪經過去歌頌主人翁。

    這一式又可細分為定點尋訪和移步尋訪。

    如《驛路梨花》就是定點尋訪,尋訪的揚所就是小茅屋。

    移步尋訪的典型篇目是《獵戶》,本來要尋訪A——董昆,由此回憶起B——幼年記憶中的尚二叔,順路先訪百中老人,最后才去見打豹英雄董昆。

    由此引發出保衛家鄉、保衛豐收果實的感想。

    這一式的特點是多線索,在一主線之上,支線橫生。

    以此落實大綱中關于多線索記敘的要求。

    5.紀傳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簡介概況→重點記敘→今日概況或卒年,卒后有關情況→簡要評價。

    簡介的概況包括:姓名、生平、籍貫、家境、學業建樹等。

    重點的記敘是介紹其主要成就,一個成就一段。

    如果所記之人尚存,就寫其今日概況,如果所寫之人已故,就寫卒年情況與逝后有關情況,如影響等。

    最后是對其一生做簡要評價。

    這一式的典范篇目很多,如《柔石小傳》、《陳涉世家》、《張衡傳》等等。

    設計這一式,主要是為了實用,在日常工作中,時常會遇到記寫人物生平的情況,學會了這一式,對將來的實際工作很有意義。

    總之,記人的文章是常用體裁,要想打好基礎,必須明確地學會幾樣,然后才能談得上靈活運用。

    只要學會了這四樣,一般情況下,寫人的題目是不會難住你的。

    常用敘事散文寫作格式

    1.倒敘式。

    本式的特定含義不同于平常所說的倒敘,是專指以事開頭的倒敘,如《火刑》、《為了六十一個階段弟兄》都是以事開頭的,而《一件珍貴的襯衫》平常人們也稱倒敘,但它是以物開頭的。

    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詳細介紹了。

    只強調兩點,一是從什么地方開篇的,結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開篇之事要能帶動全篇。

    2.領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親歷一事→悟出哲理。

    劉白羽親歷長江三峽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們只要從洶涌的浪濤中掌握了一條前進的途徑,也就戰勝大自然了”的道理。

    這一式應用率很高,凡生活學習中的事,動動腦筋,都很有悟頭。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為甲而去→因乙失甲→悵然若失→轉念領悟,所獲甚大。

    如寫買書,由于遇一兒童迷路而哭,同學硬拉他幫助兒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書卻沒買上,悵然而歸的途中,細細想來,今天確實有所得,從同學的行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難的道理,這是買不到的生活教科書啊!這一式往往可以別開生面的立出新意,開人眼界。

    使用這一式要注意兩點: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決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棄本來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辦完再回到去辦甲事上,從甲事未辦成的失中尋得,應感情細膩而真實,自然合理。

    4.懸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設置懸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試》。

    陳伊玲初試成績優異,才氣過人,而復試為什么落差極大,前后判若兩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是設置懸念,造成疑問。

    于是蘇林教授決定去探個究竟。

    一路所見,都是為突出陳伊玲的精神。

    這是探因的過程。

    原因找到了,原來她為救災,不顧自己明天就將考試的處境,寧肯失去個人的機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顧。

    疑問排除了,陳伊玲的品質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問題是開篇的懸念,一是懸念設置要自然,結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懸念要能帶動全篇。

    5.集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交代文旨→

    其主要特點是開頭有個引子,引出話頭,然后從幾個不同角度記寫幾件事,這幾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質,或反映開頭點明的文旨。

    這一式無論記事、記人和抒情均可通用。

    記人可用來寫《我的×××》一類文章,記事可寫《×××市場行》一類文章,抒情可寫景物,如《××景物記》。

    6.對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①甲的高大←→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個人行為幾個階段的對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 如《變色龍》。

    總的說來,記事套路多半也可用來記人,有的還可用來寫抒情散文。

    設計這些套路,意在指導學生入敘事之門,克服敘事的簡單化和單一化。

    既有利于參加各種考試,又有利于將來工作中的應用。

    常用抒情散文寫作格式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類。

    以事抒情課本中多劃為記敘文范疇,因而只設計了借景抒情的四式和借物抒情的兩式。

    1.參游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參游起因→參游見聞

    本式的特點,作者是文中的穿線人,由作者的目擊聯想來描寫景物、抒發感情。

    典型篇目:《難老泉》、《雨中登泰山》(兼有兩式特點)等等。

    使用本式,題旨有的在行文中顯出,如《難老泉》,有的在文末點明,如《雨中登泰山》。

    選用哪種形式,主要據個人行文的習慣而定了。

    使用本式應注意三點:一要注意眾多的景物應以作者行蹤為線串聯起來,移走換景,景不離步;二要注意每進一步,地點要交代明確,描寫要虛實相間,這樣才能清晰而深廣;三要注意描寫手法的使用,眾多的景物要詳略得當,詳處著力描寫,略處簡要概述。

    2.靜賞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進入景點→依次靜賞→賞景聯想→離開景點。

    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荷塘月色》。

    作者由于心里不寧靜而想起荷塘,經過小煤屑路進入荷塘,這是進入靜景的欣賞地點。

    接下來依次先賞月下荷塘,次觀塘上月色,再覽塘周樹影。

    這是從下到上,從中間到四周地賞景。

    賞景之后觸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又由江南水鄉的采蓮,想起《西洲曲》中的句子,相比今天游荷塘,卻沒有當年采蓮的生氣。

    這是賞景的聯想,以加深寫景的含義。

    用這一式應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進入景點的緣由要自然,最好能點到主題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寫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個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聯想,旨在與開頭所交代的緣由相照應,用抒發情感的方式來深化主題。

    忽視了這三點,這篇文章就成為一張簡單的多鏡頭照片了。

    本式多用于寫靜景,故稱靜賞式。

    可用來寫山寫水,畫雨繪云,草原樹林都可如法去寫。

    3.象征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本式的代表篇目是《白楊禮贊》、《茶花賦》等。

    其主要特征是用物來象征人,形在寫物,旨左象征之人;二是卒章顯志,篇末點旨。

    用白楊象征抗日精神,用童子面象征祖國新貌。

    4.情索式。

    所謂情索,就是以情為線索,來連綴景物。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情的緣起→情的積蓄→由情至人→情的歸結。

    如朱自清的《春》,這一式看似處處寫景物,實是處處借景抒情,只是為情感找一個假托物而已。

    運用這一式的關鍵是要善于將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個方面,從若干個點上來抒情。

    這一式還可稱并列式,因為幾幅畫或幾個方面是平列關系。

    如《井岡翠竹》。

    5.懷念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睹眼前景→思從前景→抒懷念情。

    這一式實質上是借聯想來寫懷念中的景物,表達寄寓在這一景物上的情思。

    鄭振鐸的《海燕》應用這一式時應抓住它的主要特點,即從一景聯想到相關、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

    另一景中寄寓著作者的主要情感。

    這樣,就使文章內容的含量增大,不至于無話可說,寥寥幾語就把話說完。

    運用這一式抒寫懷念家鄉、母校、親友之情均可。

    6.敘史式。

    這一式難度較大,只作為一般了解,其套路模式為:一語統篇→分敘史實→撫今抒情。

    《土地》和《內蒙訪古》等都是本式的典型篇目。

    總的說來,抒情套路旨在教給學生在行文思路和結構柜架上扎實的學會怎樣將感情寄托于景物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怎樣寫好高中散文

    散文

    高中高考都寫什么類型的作文

    閱讀(488)

    一般都是以議論文為主,其次是記敘文。像散文之類的,由于很容易就偏題,所以一般老師都不會建議學生去寫散文的,除非你功底達到水平了。議論文相對而言最好寫些,只要有論據,就能成為文章。所以要多積累新聞上的點點滴滴的事情,這樣高考的時候寫作

    散文

    值得高中生讀的散文篇目

    閱讀(418)

    樓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考必背篇目我給你推薦《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圍城》、《談美書簡》、《哈姆雷特》、《堂·吉柯德》、《歌德談話錄》、《巴黎圣母院》、《歐

    散文

    有關“秋天”的小散文有哪些

    閱讀(418)

    收獲的秋季打開屋門,一夜之間,外面的世界被刷子般的秋風染成了金燦燦的海洋。首先呈現在我眼前的是樹上的葉子全變黃了,幾乎整個地面都是樹葉。那樹上大大的蘋果也漲紅了臉,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從樹上頑皮地跳下來。那一片片金色的葉子也

    散文

    仿寫課文秋天的散文200字.

    閱讀(427)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的飄出幽谷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見肥碩的瓜果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盡管這里是,但我仍從間讀到了你的消息.那藍天的明凈,白云的淺淡悠閑,隱約仍有北方那乍起、初零的.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閑明澈

    散文

    關于秋天的作文小學三年級300字以上

    閱讀(399)

    秋天的樹葉雪白的隆冬、嫩綠的新春、火紅的盛夏……沿著大自然的蹤跡,我稚嫩的心又融進了金色的秋天。清晨,我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凋落的梧桐枯葉。踩在上面有一種“卡擦卡擦”的聲音,這聲音清脆悅耳,像一支樹葉交響曲。這是,一個

    散文

    小學三年級描寫秋天的作文130字

    閱讀(456)

    秋秋天,是位化妝師,把世界裝扮得格外迷人;秋天,是位魔術師,把田野染成了一片金黃;秋天,是位溫柔的女子,迎面而來的秋風是如此的輕,如此的柔.秋天,嬌嫩的花兒都已凋謝,那誰才是秋天里的主角呢那就是樹葉.漫步在兩旁皆是樹木的小路上,滿眼

    散文

    秋的散文小學生寫的

    閱讀(370)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藍藍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正排著“人”字形的隊伍往南飛去。秋天到了,莊稼成熟了。田地里,高粱紅了,稻子黃了,棉花白了,農民伯伯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熟了。枝頭的蘋果紅了,梨子黃了,桔子黃了。

    散文

    豐子愷的散文可分哪幾類

    閱讀(466)

    豐子愷的散文從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劃分為四類:①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奧秘,帶有玄思的色彩。②描寫兒童的情趣。③回憶自己的創作歷程。④取材于日常生活見聞,反映世態人情。這一類的散文也是豐子愷散文創作的主體部分,能夠代表其散文創作的基本特

    散文

    十七歲終于來了作文記敘文

    閱讀(450)

    十七歲,我多了一個份執著十七歲的我,是一個真實的我:喜歡寂寞與眼淚、遐想與向往、文學與音樂、不羈與瘋狂、流浪與自由。我像只雛鷹在十七歲的天空下練習著飛的動作,遍體鱗傷的我還在飛的路上摸索著。不知道何時才能成功的沖進云霄,只是一

    散文

    生命中的傷口作文500字(散文)

    閱讀(386)

    有些在我們的生活中埋的淺容易挖掘,而有些在我們的生活中埋的很深,不易發現,那一次我尋覓到了一份價值不菲的寶藏——那就是父愛。我的父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從小父親對我就要求嚴格,很少看見父親對我微笑,更不用說會像媽媽一樣偶爾抱抱

    散文

    求一篇散文越傷感越好

    閱讀(431)

    以為在深秋中醉過,將不再感受孤獨,癡情在那淡淡憂郁的落葉上殘留的唇香,經過很多年的洗禮變得蒼白。我無法去形容那是一種怎樣的凄美,那驚艷的淚水滴落在眉心上的顫抖,讓兩顆糾纏了五十年的心隨風破碎,塵封在灰色的記憶中。經過掙扎,幾度回眸,眼

    散文

    3.8婦女節詩歌

    閱讀(400)

    1、三八婦女節——獻給母親的歌踏著春的氣息這個美好的日子走向您,走向我我的心潮像大海一樣激情磅礴好想為您唱一曲頌歌我不是歌唱家,我不是詩人我不會把動人的旋律譜寫,詩篇吟哦我缺少閃光的靈感,天才的思維我慚愧最深沉的愛不能用涓涓細

    散文

    3.8節祝福散文詩

    閱讀(411)

    這個可以嗎?女人是春天的花,淡雅而芬芳;女人是夏天的風,清涼而舒心;女人是秋天的雨,細膩而詩意;女人是冬天的梅,純潔而挺立!無論你身在何方,祝福永遠在你身邊。祝天下女神節快樂!一生幸福,平安,健康

    散文

    高中高考都寫什么類型的作文

    閱讀(488)

    一般都是以議論文為主,其次是記敘文。像散文之類的,由于很容易就偏題,所以一般老師都不會建議學生去寫散文的,除非你功底達到水平了。議論文相對而言最好寫些,只要有論據,就能成為文章。所以要多積累新聞上的點點滴滴的事情,這樣高考的時候寫作

    散文

    值得高中生讀的散文篇目

    閱讀(418)

    樓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考必背篇目我給你推薦《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圍城》、《談美書簡》、《哈姆雷特》、《堂·吉柯德》、《歌德談話錄》、《巴黎圣母院》、《歐

    散文

    有關“秋天”的小散文有哪些

    閱讀(418)

    收獲的秋季打開屋門,一夜之間,外面的世界被刷子般的秋風染成了金燦燦的海洋。首先呈現在我眼前的是樹上的葉子全變黃了,幾乎整個地面都是樹葉。那樹上大大的蘋果也漲紅了臉,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從樹上頑皮地跳下來。那一片片金色的葉子也

    散文

    仿寫課文秋天的散文200字.

    閱讀(427)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的飄出幽谷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見肥碩的瓜果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盡管這里是,但我仍從間讀到了你的消息.那藍天的明凈,白云的淺淡悠閑,隱約仍有北方那乍起、初零的.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閑明澈

    散文

    秋的散文小學生寫的

    閱讀(370)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藍藍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正排著“人”字形的隊伍往南飛去。秋天到了,莊稼成熟了。田地里,高粱紅了,稻子黃了,棉花白了,農民伯伯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熟了。枝頭的蘋果紅了,梨子黃了,桔子黃了。

    散文

    初中生善行河北美德傳承散文800字

    閱讀(405)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

    散文

    善行河北美德傳承散文三百字左右

    閱讀(352)

    團結友愛互助共建和諧社會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團結、互助、友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有機結合起來,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在校園,就在我們身邊,團結互助友愛的

    散文

    我是一棵小草可是有大樹的夢想散文詩

    閱讀(330)

    我是一棵小草,有成為大樹的夢想,但風雨的襲擊,暴雪的欺虐,使我傷痕累累,欲哭無淚......春天來了,百花爭艷,可我還是一棵小草,突然有一天,大樹向我伸出大手,將我抱起來,親切地撫摸著我說,你想成為一棵大樹?我點點頭,忽然一陣大風將我連根拔起又摔在了地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