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的作文

    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的作文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

    尤其以勇敢聞名。

    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

    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贈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

    先任大理寺評事,后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愿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后,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

    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么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

    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

    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

    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

    父母不愿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

    歷史書上并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并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

    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范。

    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

    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

    **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

    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

    **事母至孝,每逢假日,**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

    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的作文

    散文

    從我做起,說話文明有禮1000字作文

    閱讀(494)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在社會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一種習慣。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中國素有“禮儀之

    散文

    現代禮貌待人的事例

    閱讀(424)

    原來以為上了幼兒園,睿睿小朋友的壞脾氣能收斂一些,行為能規矩一些,結果這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雖然多多少少對他有些正面的影響,但是感覺小家伙現在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越來真沒分寸,越來越沒禮貌,有時達到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當然并不是說因

    散文

    禮貌待人的事例

    閱讀(391)

    一、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后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

    散文

    文明禮儀小故事

    閱讀(480)

    文明禮儀小故事如下:1、程門立雪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后,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

    散文

    禮在現代的意義作文

    閱讀(478)

    論禮的重要性“禮”的意思是什么呢?中國自古以來素為“禮儀之邦”,可以想見我們對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十分講究“禮”,而這個禮的源頭我們就可以追溯到中國長遠的歷史。在歷史中,各各朝代、各各年代都十分注重禮,無論是典故中的禮記、論語都有

    散文

    以禮待人,以誠相見中國古代故事

    閱讀(1138)

    程門立雪的典故“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

    散文

    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哪八大家

    閱讀(443)

    以散文著稱的八位文學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合稱三蘇)、王安石、曾鞏八人。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散文

    想去西雙版納旅游大概要準備多少盤纏

    閱讀(410)

    從我們這里做火車要做70個小時左右。大約五百塊,來回一千。。路上花銷200。西雙版納各旅游景點門票報價西雙版納東線的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園、城區的熱帶花卉園以及西線打洛的3A級景區勐景來。套票:120元/人;西雙版納傣族園:50元原始森林公

    散文

    西雙版納景點門票價格

    閱讀(449)

    各個景點門票價格不同。像西雙版納東線的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園、城區的熱帶花卉園以及西線打洛的3A級景區勐景來。套票:120元/人;西雙版納傣族園:50元原始森林公園:50元野象谷景區:60元野象谷索道單程:40元,往返:60元熱帶花卉園:40元勐泐園:30元曼

    散文

    西雙版納各旅游景點門票報價

    閱讀(401)

    這是我前段時間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西雙版納傣王宮(勐泐文化園)80元/人距市區6公里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120元/人距市區4公里4路公車,公車費2元,打的15元西雙版納基諾山寨120元/人距市區28公里乘坐景洪—基諾山的公車8元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

    散文

    不要太傷感的敘事性散文

    閱讀(449)

    《陽光下的藤椅》“吱咯,吱咯”,一陣熟悉的響聲飄入耳鼓,我知道姥爺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賞那些花了。八十出頭的姥爺,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卻還挺得直。頭發已經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皺紋爬滿了臉頰,姥爺常常感嘆,“歲月不留人哪!”我一直有點畏懼姥

    散文

    尋《冬》的散文初二的

    閱讀(417)

    初冬的感覺文霧濕樓臺又來到故鄉,又來到那棵老槐樹下,仰頭不見了枝繁葉茂的倩影,唯見一些空枝,空枝上,棲息著幾只麻雀,靜臥枝頭,任憑凜冽的寒風悄悄梳理著它們的羽毛。胸前的羽毛被晨風吹散,透露出寒風的氣息,更透露出一種別樣的美。很難見到這么

    散文

    有哪些優美的散文給介紹哈~~

    閱讀(435)

    馮德英《苦菜花》冬天的傍晚當我走出小屋的時候,冬日的黃昏,已降落在灰白的原野,雪停了,風兒不大,但寒氣襲人。西邊的天空,從濃密的云層,散出幾片玫瑰色的彩霞,單薄而清麗,東方有一顆星星,時隱時現。原野上數間泥屋,有淡淡的暮靄,在它上面輕輕地拂動

    散文

    關于厚德載物的事例和自強不息的事例

    閱讀(1190)

    自強不息事例:1、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后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

    散文

    從我做起,說話文明有禮1000字作文

    閱讀(494)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在社會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一種習慣。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中國素有“禮儀之

    散文

    現代禮貌待人的事例

    閱讀(424)

    原來以為上了幼兒園,睿睿小朋友的壞脾氣能收斂一些,行為能規矩一些,結果這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雖然多多少少對他有些正面的影響,但是感覺小家伙現在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越來真沒分寸,越來越沒禮貌,有時達到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當然并不是說因

    散文

    禮貌待人的事例

    閱讀(391)

    一、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后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

    散文

    禮在現代的意義作文

    閱讀(478)

    論禮的重要性“禮”的意思是什么呢?中國自古以來素為“禮儀之邦”,可以想見我們對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十分講究“禮”,而這個禮的源頭我們就可以追溯到中國長遠的歷史。在歷史中,各各朝代、各各年代都十分注重禮,無論是典故中的禮記、論語都有

    散文

    以禮待人,以誠相見中國古代故事

    閱讀(1138)

    程門立雪的典故“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

    散文

    關于太陽的作文

    閱讀(498)

    有這樣一種陽光每天都伴隨著日升月浮來享受著陽光的洗禮……有這樣一種陽光叫溫馨,有這樣一種陽光叫鼓勵,有這樣一種陽光叫友誼,有這樣一種陽光叫關心,人生有太多的難關要過,每過一種難關便體會到一種陽光。失敗的天空中有這樣一種陽光,它帶你

    散文

    追求與不求800字作文

    閱讀(468)

    人們的人生追求大致可分為兩種,因此向往過上富足的生活并非是貪欲、慢著點”,而非庸庸碌碌地過一生,自圓其說。正如居里夫人本就長著一張美麗動人的臉從而幼年時受人關注,不能因求功而失去這片凈土,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文學大家托

    散文

    作文提綱怎么寫

    閱讀(423)

    編輯本段1.標題式提綱這種提綱比較簡單,只寫出行文各段的標題,這種標題類似一個版塊的概括。相當于寫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這是一個標題式的作文提綱,用簡潔的文字標出了各段的寫作要點。它的特點是文字簡潔、速度較快,適合于對寫作內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