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巴金的父親

    巴金的父親

    父親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

    巴金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誕生

    〔成都〕

    11月25日(農歷甲辰年10月19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本名李堯棠、字芾甘,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

    從1928年寫完《滅亡》時起,開始使用筆名“巴金”,沿用至今。

    原籍浙江嘉興。

    高祖李介庵作為“幕友”從浙江到四川定居。

    曾祖李王番,著有《醉墨山房僅存稿》。

    祖父李鏞(號皖云),也做過官,后閑居在家,為大家庭的家長,有五子一女(子:李道河、李道溥、李道洋、李道沛、李道鴻;女:李道沆)。

    他印過一冊《秋棠山館詩鈔》送人。

    父親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

    巴金有同胞兩兄、兩姊、兩弟、三妹:大哥李堯枚(1897——1931),三哥李堯林(1903——1945);二姐李堯楨(1898——1915),三姐李堯彩(1899——1924);十四弟李堯椽(1913——),十七弟李堯集(繼母生,1917——);九妹李瓊如(1909——),十妹(1910——1917),十二妹李瑞玨(繼母生,1916——)。

    (以上兄弟姊妹均按大排行)。

    整個大家庭有長輩近二十人,兄弟姐妹三十余人,男女仆人四、五十人。

    1909年(清宣統元年)

    〔成都——廣元〕 五歲

    父親出任四川北部廣元縣知縣,隨父母前往。

    在廣元縣衙門內和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讀,先生姓劉。

    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背誦《古文觀止》,并在晚間從母親學讀《白香詞譜》中的詞。

    在書房由六十歲的老書僮賈福服侍,生活起居由楊嫂照料,十二、三歲的姑娘香兒陪伴玩耍。

    大妹(九妹)瓊如生。

    一九一年(清宣統二年)

    〔廣元〕 六歲

    夏 二妹(十妹)生。

    從母親房里搬出,由女傭楊嫂照護。

    十二月 26日(農歷庚戌年11月25日)為慶祝祖父生日敬神,因討厭禮節不肯磕頭,第一次挨母親的鞭子。

    約本年,對父親坐堂用刑、犯人受刑后叩頭謝恩不解,對母親命人用皮鞭抽打在十妹出痘期間偷吃“發物”黃瓜的奶媽一事,亦產生不快。

    這期間,初步感覺到世上許多事情的不合理。

    約本年,留學日本的二叔李道溥、三叔李道洋回四川。

    二叔在家開辦“律師事務所”,三叔曾任南充縣知縣。

    一九一一年(清宣統三年)

    〔廣元——成都〕 七歲

    上半年,女傭楊嫂久病而死,留下很深的印象,后以她為原型創作了短篇小說《楊嫂》。

    父親辭官,隨父母回成都。

    繼續在家塾就讀,先生姓龍(或姓鄧),具有“新黨”思想。

    六月 中旬,川漢鐵路“保路同志會”成立,四川掀起保路斗爭高潮。

    至7月初,成都保路會開會十余次,群眾愛國保路情緒高漲。

    8月25日起成都罷市,9月7日、8日四川總督趙爾豐制造成都血案,此后,四川各地紛紛發生武裝起義。

    十月 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

    十一月 22日重慶獨立,建立蜀軍政府。

    27日,成都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

    家中制做大漢旗。

    十二月 8日(農歷10月18日)成都發生軍隊嘩變,城中秩序大亂。

    父親和大哥留家,母親帶其他兒女到外祖母家避難,翌日回家。

    22日趙爾豐被軍政府捕殺,這消息使龍(鄧?)先生高興,在家里成為大人們許多天的話題。

    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辮子。

    29日,孫中山在南京當選臨時大總統。

    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

    〔成都〕 八歲

    一月 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家中做五色旗。

    二月 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

    祖父因革命而感悲哀,父親沒有表示什么意見,二叔、三叔頗感幻滅。

    本年,大哥進中學。

    約本年起,常參加大哥和姐姐、堂姐、表姐們的聚會和游戲,踢毽子、拍皮球、擲大觀園圖、行各種酒令。

    還和三哥堯林及其他兄弟組織新劇團,充任配角;他們自己編劇,復寫戲票贈人,在家中竹林里演出。

    他還常到劇場或在家中看川劇、京劇。

    這一時期,受家庭熏陶,熟知《紅樓夢》中的人物和情節。

    約本年,二姐患病,母親曾請四圣祠醫院的外國女醫生來家治療。

    第一次見到外國人,印象頗深。

    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 九歲

    大弟(十四弟)堯椽生。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 十歲

    〔成都〕

    七月(農歷) 母親病故,安葬于成都市郊磨盤山。

    此后,深深感到沒有母親的孩子的悲哀。

    母親“愛一切人”的教誨,對巴金有很大影響,后來稱母親為自己的“第一個先生”。

    在母親的允許下,返成都后,常與“下人”在一起,同他們的友誼一直持續到離開成都。

    在這些人中,得到了近于原始的正義的信仰和直爽的性格。

    轎夫老周教他真誠地做人,給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后來稱他為自己的“第二個先生”。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 十一歲

    〔成都〕

    一月 15日(農歷甲寅年12月1日)二姐堯楨死于肺病。

    本年,父親娶繼母(鄧景遂)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 十二歲

    〔成都〕

    大哥堯枚中學畢業,由家庭包辦完婚,并到成都商業場股份有限公司當職員。

    繼母生三妹(十二妹)瑞玨。

    約本年,六叔李道鴻、二哥李堯林、香表哥濮季云合辦復寫的小說雜志《十日》,三個月共出九期,巴金是第一個訂戶。

    他對其中千篇一律的哀情小說感不到興趣,但佩服他們經營雜志的苦心。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十三歲

    〔成都〕

    一月 4日陳蘊珍(肖珊)生于浙江鄞縣(寧波)迎鳳橋。

    春 成都發生巷戰,川軍、滇軍混戰七天。

    這期間,二叔的兩個兒子病死。

    巴金和三哥也患喉癥。

    戰事剛停止,父親李道河病逝。

    父親死后,更感空虛,向書本尋找慰藉,讀了《說岳全傳》、《施公案》、《彭公案》、《水滸》等許多古典小說。

    父親死后,大哥挑起了長房的生活擔子,以忍受和讓步來應付其他各房的仇視、攻擊,大家庭內的矛盾加劇。

    繼母生二弟(十七弟)堯集(遺腹子)。

    三哥堯林進中學讀書。

    二妹(十妹)病死。

    從本年起,利用晚間跟在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的香表哥學習英文。

    香表哥是對巴金的智力的最初發展有幫助的人。

    一九一八年(民國七年) 十四歲

    〔成都〕

    秋 進成都青年會英文補習學校,一月后因病輟止,繼續在家跟香表哥學習,持續兩年。

    這期間,第一次直接通過英文閱讀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和史蒂文森的《寶島》。

    這兩本書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使他受到教益。

    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 十五歲

    〔成都〕

    “五四”運動爆發后,新思潮涌入四川。

    大哥從成都市內唯一的一家代售新書報的書鋪——“華陽書報流通處”買來《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后來在該處存放一百元專購新書報。

    巴金得以讀到《新青年》、《每周評論》、《星期評論》、《少年中國》、《少年世界》、《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等北京、上海出版的許多新刊物,和成都出版的刊物《星期日》、《學生潮》、《威克烈》等,他如饑似渴地接受各種新的思想,并常和兄姊們聚在一起討論其中論及的各種問題。

    本年,曾向留學日本的兩個叔叔學過日語,并頗有興趣地聽他們講日本的一些情況。

    1920年(民國九年) 十六歲

    〔成都〕

    二月 19日(農歷已未年12月30日)祖父病故。

    因祖父逝世,大嫂搬至城外生產。

    祖父死后,大家庭內部的爭斗和傾軋更加劇了,造成的悲劇更多了。

    下半年起,讀到克魯泡特金《告少年》中譯本,異常激動,給翻印此書的新青年社的陳獨秀寫信,尋求指導,未接到回信。

    后又讀到廖亢夫的劇本《夜未央》中譯本,深受感動。

    北京大學實社出版的《實社自由錄》第一集中刊登的流亡美國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愛瑪·高德曼富于煽動性的文章,使他第一次了解到無政府主義的要義,開始有了獻身社會革命的明確信仰;后來,稱高德曼為“精神上的母親”。

    九月 同三哥堯林一道考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從補習班到預科、本科,在該校讀書兩年半。

    冬 成都學界為反對軍閥劉存厚開展請愿活動和集體罷課,巴金亦參與,這是他第一次參與社會斗爭。

    冬 大哥堯枚因在家庭中受刺激患神經病,時有發作。

    本年起,開始向成都師范學校學生、朝鮮人高自性學習世界語,不久輟止。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 十七歲

    〔成都〕

    二月 20日成都《半月》刊第14號出版,讀到該刊登載的《適社的旨趣和大綱》后,很感興趣,寫信給《半月》編輯部要求加入。

    三天后,編輯來訪,說明適社在重慶;此后便參與《半月》刊的工作。

    編輯部的青年朋友吳先憂以實行“自食其力”的行動,教給巴金“自我犧牲”精神,后來巴金稱他為自己的“第三個先生”。

    四月 1日出版的《半月》刊第17號刊載《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這是目前所見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

    《半月》刊17號《本社社員錄》中列出他的名字:芾甘。

    五月 參加紀念“五一”活動,第一次上街散發鼓吹“社會革命”的傳單。

    參加組織帶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秘密團體“均社”,并發表《均社宣言》。

    他們辦刊物、通訊、散傳單、印書、開秘密會議。

    自此,開始自稱為“安那其主義者”。

    七月 《半月》第24號于15日出版,因發表文章反對軍閥政府禁止女子剪發,被禁止發行。

    秋 參加《警群》月刊編輯工作,第一期出版后,因與《警群》原籌辦者發生爭執,原《半月》刊同人聯名發表聲明,集體脫離該刊,《警群》亦停刊。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十八歲

    〔成都〕

    上半年 參加創辦成都無政府主義者聯盟主辦的《平民之聲》周刊,主持編輯事務,通訊處設在自己家中,印一千份。

    第一期出版后即被警察廳禁止發售,但仍半公開地發行;此后用各種辦法對付警察廳檢查員的干涉和限制。

    該刊共出十期。

    在此期間,結識《學生潮》主編之一袁詩堯。

    袁當時也信仰無政府主義,后來成為**員,1928年被四川軍閥殺害。

    七月 21日,在上海《時事新報》副刊《文學旬刊》(鄭振鐸編)第44期上發表新詩《被虐〔待〕者底哭聲》(共十二首),這是目前所見到的他最早發表的文學作品。

    本年及次年,先后在《文學旬刊》、《婦女雜志》發表新詩九題二十首、散文一篇,這是他最早創作的一批文學作品。

    八月 23日,給《文學旬刊》編者寫信,對鴛鴦蝴蝶派文學表示不滿。

    該信署名李芾甘,載9月11日《文學旬刊》第49期“通信”欄,同欄還刊出編者的答復,表示贊同他的意見。

    一九二三年(民國十二年) 十九歲

    〔成都——上海——南京〕

    四月 三姐堯彩出嫁作繼室,參加婚禮。

    五月 和三哥堯林一起,離開成都乘木船去重慶,由重慶沿長江至上海。

    此時得到大哥的幫助和繼母的允許。

    離開四川的原因,是渴望沖破封建家庭的牢籠,投身到新的廣闊的天地中去;另一方面,也因無中學畢業文憑,被外專改為旁聽生,失去了獲得該校畢業文憑的資格。

    秋 進上海南洋中學。

    年底 去南京,住北門橋魚市街21號。

    進東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補習班學習。

    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 二十歲

    〔南京〕

    五月 在廣州真社的刊物《春雷》第3期上發表詩作《悼橘宗一》和《偉大的殉者——呈同志大杉榮君之靈》。

    秋 結束東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補習班的半年補習,進入該校高中三年級。

    接大哥信,獲知三姐堯彩因難產而死。

    本年至1925年在課余認真學習世界語,向上海世界語書店函購書籍自修,并開始據世界語翻譯文章。

    本年,兩次回原籍浙江嘉興,住在一位年過八十仍在家中作私塾老師的伯祖父家中。

    本年,發表譯文等近十篇。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 二十一歲

    〔南京——北京——上海〕

    年初 經友人秦抱樸介紹,開始給愛瑪·高德曼寫信,并收到復信。

    六月 五卅慘案在上海發生后,南京學生開展聲援活動,巴金亦參加。

    這段生活后來寫進了中篇小說《死去的太陽》。

    八月 畢業于東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隨即前往北京,準備投考北京大學。

    在北京結識曾通信聯系的朝鮮流亡青年沈茹秋等,經沈介紹住北河沿同興公寓。

    在北京住半月左右,因患肺結核未進考場,在寓中讀魯迅的《吶喊》,得到慰藉。

    下旬返回上海養病。

    三哥堯林進蘇州私立東吳大學念書。

    九月 參與發起創辦無政府主義刊物《民眾》半月刊。

    發起人共十六人,為:真恒、健民、仲九、三木、培心、惠林、芾甘、禪林、呂千、索非、一波、茹秋、種因、劍波、抱樸、不如。

    本年,發表各種譯文、論文約二十篇。

    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 二十二歲

    〔上海〕

    在上海住康悌路康益里,后遷法租界馬浪路和友人同住,直至次年一月離滬赴法。

    一月 為紀念被軍閥政府殺害的工人領袖黃愛、龐人銓,撰寫《黃、龐死后的第四年》。

    一月至三月 在《時事新報·學燈》、《洪水》等報刊上撰文,就“國家消亡”等問題批評郭沫若。

    四月 《五一運動史》出版,這本小冊子是目前所見的第一本單行出版的書。

    上半年 曾和法國巴黎《新世紀》發行人、無政府主義者格拉佛通信。

    十一月 譯完克魯泡特金的《面包略取》。

    本年,向友人衛惠林學習日語。

    讀斯捷普尼雅克的《地下的俄羅斯》日譯本。

    本年,發表各種政論文二十余篇。

    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 二十三歲

    〔上海——巴黎——沙多——吉里〕

    一月 15日乘法國郵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國學生計九人。

    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濟學,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運動。

    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

    赴巴黎沿途寫《海行雜記》三十八則。

    二月 18日抵達馬賽。

    19日抵巴黎,住Blanville街五號旅館,后又搬至Tournefrt街的旅館。

    上午常到盧森堡公園散步,晚上去法國文化協會附設的夜校學習法文,不久,家里破產的消息傳來,便停止了正式學習。

    三月 為排遣寂寞心情,寫下《滅亡》第一至第四章。

    四月 與君毅、惠林合寫的《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一書,由上海民鐘社出版。

    該書在法國寫成寄回上海印行,主要討論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與無政府主義的關系。

    1930年2月被國民黨政府以“煽惑軍隊”的罪名查禁。

    五月 用文言補譯李石曾譯《獄中與逃獄》(克魯泡特金著)由廣州革新書局出版。

    該書共52頁,后12頁原譯稿遺失,書局請巴金補譯。

    本月 參加救援凡宰地、薩珂的活動,給獄中的凡宰地寫信。

    凡、薩是流亡美國的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被美國當局誣陷犯搶劫、殺人罪判死刑。

    這件事當時成為轟動歐美的大事件,法朗士、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都參加救援,形成國際性援救活動。

    七月 上旬收到凡宰地的回信和一包書,11日給凡寫第二封信,并在此后幾天內,激動地寫下《滅亡》第十一章“立誓獻身的一瞬間”。

    夏初 因健康惡化遷至巴黎以東約一百公里馬倫河畔的小城沙多椉??又譯作蒂埃里堡)休養,住在拉封丹中學,并學法文,同時根據英文本(參照內山賢次的日譯本)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

    在翻譯過程中,閱讀了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斯賓諾莎、叔本華等人的著作和《圣經》等。

    這時,還系統地研究法國大革命,閱讀了大量史料和著作,如《吉隆特的黨史》(拉馬丁著)、《法國革命》(L?馬德楞著)、《四個法國婦人》(道布生著)、《大革命史》(J?米席勒著)、《1789?804年的法國革命》(W?布洛斯著)等。

    對民眾在法國大革命中的作用十分重視,對馬拉等資產階級革命家亦極推崇。

    開始撰寫俄國民粹派女革命者蘇菲亞、妃格念爾等的傳記,后來編成《俄羅斯十女杰》一書。

    這期間獲悉一些關于國內“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消息,就國內政局在《平等》月刊(美國舊金山華僑工人鐘時主編的無政府主義刊物)上發表一些短論,批評國民黨和其他反動政客,并宣布同贊成“清黨”的無政府主義刊物《革命周報》(系李石曾出資創辦)斷絕關系。

    八月 上旬在沙多椉?鍤盞椒蒼椎?月23日寫的回信。

    24日,下午從報紙上得知凡宰地、薩珂兩人已于22日午夜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查理斯頓監獄中被電椅燒死,整天激動地寫信寄往各處,探訴美國政府。

    此后幾天內,連續寫下《滅亡》中的若干片斷。

    十一月 8日,譯完凡宰地的自傳。

    譯作《面包略取》(克魯泡特金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這是他單行出版的第一本譯著。

    本年,還發表各種政論文章二十余篇。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 二十四歲

    〔沙多——吉里——巴黎——馬賽——上海〕

    一月 翻譯高德曼的《易卜生的四大社會劇》和《斯特林堡的三本婦女問題劇》。

    二月 5日收到美國倫敦《自由》雜志主編*寄來的赫爾岑《往事與隨想》英譯本(康·嘉爾納特夫人譯)。

    參與編譯的《克魯泡特金學說概要》(柏克曼等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

    三月 參與翻譯的《蘇俄革命慘史》(柏克曼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

    四月 參與翻譯的《革命之路》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

    譯完克魯泡特金《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上冊,同年九月以《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為題出版。

    五月 由于《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中涉及與國民黨合作問題,“四·一二”政變后受到一部分無政府主義者的誤解和攻擊,因而寫《答誣我者書》作自我辯護。

    夏 收到大哥來信,更深切地意識到自己與大哥在思想上的嚴重分歧,決定完成《滅亡》,使大哥更了解自己要走的路。

    八月 經過半個月時間,于月初整理和補寫完《滅亡》全書二十一章,并抄寫在五大本硬紙面練習簿上。

    將書稿寄給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的周索非,打算自費印刷。

    在該書稿上第一次署筆名巴金。

    寄出書稿后從沙多——吉里回到巴黎。

    九月 翻譯托洛茨基的論文《托爾斯泰論》,亦署名巴金,寄回上海,載于10月18日《東方雜志》第25卷第19號。

    由于該文發表較《滅亡》早將近三個月,因而,是以馬金的署名最早披露于報刊的一篇文章。

    十月 17日辦理回國手續。

    18日到馬賽,因海員工人罷工,滯留十二天,住馬賽海濱的美景旅館,此期間讀左拉的《盧貢一馬加爾家族》。

    30日乘船離馬賽回國。

    在船上產生創作描寫自己家庭生活的小說的想法,并擬題《春夢》。

    本年,在巴黎翻譯廖亢夫的劇本《前夜》(即《夜未央》),譯稿在寄回上海的郵途中丟失。

    在法國期間,常用世界語與朋友通信。

    在法國期間,曾與高德曼和柏克曼見面。

    柏克曼是流亡西歐后加入美國籍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

    十二月 月初回到上海。

    應友人索非之邀,在鴻興坊七十五號上海世界語學會住半個月。

    本月 譯作《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凡宰地自傳)出版。

    本年,寫研究俄國社會運動及革命人物的一些文章,1935年整理后收入《俄國社會運動史話》一書。

    本年,還發表論文、譯文二十余篇。

    一九二九年(民國十八年) 二十五歲

    〔上海〕

    一月 從鴻興坊搬至閘北寶山路寶光里十四號,與索非同住一樓。

    直至1932年1月下旬離開,共住三年。

    在這里創作了《家》、《霧》、《新生》(第一稿),翻譯了《秋天里的春天》等作品。

    本月 中篇小說《滅亡》開始在《小說月報》連載,至四月載完,在文壇引起反響。

    決定發表《滅亡》的是當時《小說月報》的編者葉圣陶。

    《滅亡》的發表使巴金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本月 加入上海世界語學會(號數為317),并任上海世界語函授學校教員,后當選為上海世界語學會執行委員(理事),直至1932年初才離開世界語運動。

    先后據世界語翻譯過許多文章和作品,比較重要的有劇本《過客之花》(意大利亞米契斯著)、《丹東之死》(蘇聯阿·托爾斯泰著)、《骷髏的跳舞》(日本秋田雨雀著),中篇小說《秋天里的春天》(匈牙利尤利·巴基著)等。

    本月 譯著《斷頭臺上》出版。

    本月 開始參加無政府主義者創辦的自由書店的編輯工作,以“馬拉”之名編輯五期《自由月刊》。

    自由書店主要出版克魯泡特金的著作。

    因書店負責人朱永邦與巴金等意見不合,加之朱賭博造成經濟虧空,書店于次年停辦。

    四月 在本月出版的《自由月刊》一卷四期發表文章,就托爾斯泰的評價問題批評錢杏屯。

    五月 譯著《蒲魯東底人生哲學》(克魯泡特金著)出版。

    本月譯完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下冊。

    春夏之際,在寶光里索非家結識翻譯家馬宗融,九月下旬見到其未婚妻羅世彌(羅淑)。

    六月 14日寫《克氏〈人生哲學〉之解說》,系統論述克魯泡特金的道德觀。

    七月 大哥堯枚從成都來上海,住一月左右,閑談中,巴金提到寫《春夢》的想法,得到大哥支持。

    三哥堯林是時在北平燕京大學念書。

    本月 譯作《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下篇)出版。

    八月 譯作《地底下的俄羅斯》(斯捷普尼雅克著)出版。

    十月 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單行本由微明學社編、開明書店出版。

    此書1934年被國民黨當局禁止發賣。

    年底,創作第一個短篇小說《房東太太》。

    本年,譯完克魯泡特金的《我的自傳》,托索非請豐子愷題寫書名。

    本年,還發表各種譯作、文章四十余篇。

    其中《〈工女馬德蘭〉之考察》、《〈黨人魂〉及〈火榴〉之考察》、《〈黑暗之勢力〉之考察》等文,是他最早的文藝評論文章。

    參考資料:http://**question/*?si=2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巴金的父親

    散文

    把握小說的主題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閱讀(1016)

    小說的主題是作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小說的題旨和思想內容的集中體現。換言之小說的主題就是對社會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實質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節的構思、環境的設置最終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

    散文

    彭公案屬于哪一類書

    閱讀(352)

    公案小說,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由宋話本公案類演義而成,盛行于明清。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案小說是清代《三俠五義》。先秦兩漢法律文獻中的案例與史書中的清官循吏的傳記,是公案小說的先導,或者說是它的醞釀期。

    散文

    彭公案是散文么

    閱讀(353)

    不是,是小說述清代紹興府俠士黃三太聞清帝康熙貌丑,欲一睹。赴京,得九門提督飛天豹武七之助,于康熙出獵時假充武弁隨行。康熙遇虎,三太金鏢打虎相救,得欽賜黃馬褂。三太返鄉,邀江湖好漢慶賞。楊香武聞而不服,夜入皇宮盜得九龍杯,欲持往紹興與黃爭

    散文

    關于空氣污染的小文章

    閱讀(299)

    空氣污染有主要的三種,一種是物理污染,就是空氣中懸浮的顆粒物污染,也就是通俗的灰塵污染,此類污染主要影響的是肺功能,2.5微米的顆粒物可以直接滲透到細胞里面,造成一些“煤炭肺”,“棉絮肺”,“石灰肺”。二種是生物污染,就是病菌通過空氣的傳

    散文

    污染環境的作文600字

    閱讀(313)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越來越惡劣,災難頻發,旱災、洪澇災害、土地沙漠化、地震、全球氣溫上升、海嘯等等過去,以我所受到的信息宣傳,簡單以為環境污染只是濃煙滾滾,或者水面上漂浮著垃圾、發出惡臭,蚊蟲成堆、塵土飛揚等等

    散文

    求遲到檢討書2500字左右

    閱讀(296)

    這次犯錯誤,自己想了很多東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氣自己,去觸犯學校的鐵律,也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了羞愧。學校一開學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校規校紀,提醒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可我卻沒有把學校和老師的

    散文

    宿舍午休期間玩手機1000字檢討書

    閱讀(255)

    百度知道>煩惱>校園生活添加到搜藏已解決檢舉剛開學因犯錯被開,急求一封檢討。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懸賞分:0-解決時間:2010-9-512:27因為誹謗學校被開,故求一封萬分深刻的檢討書、提問者:深深邪笑-一級最佳答案學校一開學就三令

    散文

    武俠起源

    閱讀(387)

    武俠小說的起源中國武俠小說起源于起源于先秦,其最初的是作用是,記人,記俠義之人,敘述他們的事跡。在《左傳》、《戰國策》等史傳散文和《韓非子》先秦諸子散文中都可以知道武俠小說的影子,這個時候最著名的就是《荊柯刺秦王》。時間來到了西

    散文

    林清玄散文集中季節十二貼一月的讀后感

    閱讀(440)

    讀后感的格式與寫法一、格式和寫法讀后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后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后感》,也可以用《讀×××有感》。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后感

    散文

    林清玄散文精選·青少卷主要內容

    閱讀(485)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因修行的緣故,林清玄的很多文章涉及禪理。雖意境豁達通透,但對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而言,略顯深奧,適合有更多人生閱歷的讀者品讀。除此之外,林先生還有一些文章,或懷念少年時光、故鄉親人,或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抒情達意,皆

    散文

    什么是緣事說理的寫作手法?

    閱讀(351)

    緣事說理的寫作手法所謂“緣事說理”,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先敘述事情,然后自然生發議論,并在議論中揭示主題。這種技法常以精辟的語言來闡發一個深刻的道理,讓讀者折服于作者對人與事的獨特參悟。運用“緣事說理”法關鍵在于兩點:一是角度要新穎

    散文

    林清玄生命的化妝賞析

    閱讀(1123)

    《生命的化妝》先從自己對化妝的錯誤認識談起,認為“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就引發了下文對化妝師的詢問,問“到底什么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化妝師的回答讓林先生感嘆不已,并

    散文

    三毛林清玄

    閱讀(370)

    我很喜歡林清玄的作品.三毛的不曾涉足.我不喜歡那種類型的小說.林清玄的作品大多是散文,詩歌等抒情文體.后期的作品更貼近于禪理.他的文字比較清新柔和優美,很好理解.他的作品里有很多說理或抒情的散文.他的說理文章并不像有些議論文一

    散文

    看風景人林清玄讀后感

    閱讀(368)

    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體會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賞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夠了,因為最

    散文

    《謝謝你,我的父親母親》作文200字

    閱讀(505)

    讀完感謝那只手后我的視線模糊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位小朋友,要感謝的是那位普通的鄉村老師的手,在別人心中,老師握著學生的手是很平凡的,可主人公確認為這是一只超凡的手,在心中支持他。說起我,可真是丟臉,父母為了我操勞了一輩子,可我卻認為我

    散文

    我的父親母親作文1000字左右

    閱讀(521)

    母親很能干,既能持家又能處理好各方面的事務與關系。她很節儉,但對我和姐姐很好,物質上的東西她盡力滿足我們,疼愛但不溺愛,對自己節儉對對孩子對他人卻很真誠大方。母親做事也很細心,考慮問題也比較周全。她還會很多針線活,小時候我很貪玩,衣服

    散文

    求《我的父親母親》影評1000字

    閱讀(519)

    ———賞析《我的父親母親》在跨越新世紀的時候,張藝謀導演為我們奉獻出了一部感人至深的,融唯美主義與浪漫主義于一體的“詩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海明威曾說過:“世界上只有愛情和戰爭值得一寫。”法國著名

    散文

    父親愛母親的文章

    閱讀(431)

    有,我在書上看到的:26年前,父親去鎮上拉煤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孩。那時父親在村里辦的磚廠里開拖拉機,每個星期都要去鎮上拉一次煤。那天父親在煤廠裝好煤,正要開動拖拉機的時候,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女孩子一把拉住父親,說父親開的單據有問題。父親

    散文

    作文600字有關父親或母親的愛

    閱讀(462)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愛,有長輩對晚輩的愛,有老師對學生的愛,有醫生對病人的愛,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同學之愛,有朋友只愛,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得到過許多愛,但得到的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是媽媽的愛。媽媽的愛是涼爽的風。有一次,快要到期末考試了,我正在為

    散文

    回憶父親的愛作文600字作文怎么寫

    閱讀(427)

    我的父親一直陪伴著我長大,對我無私的付出了他所有的愛。爸爸告訴我在我還是嬰兒的時候經常趴在他的身上睡覺,就像一只可愛的小青蛙,為了讓我安心睡覺,他可以幾個小時都一動不動。在我碰到困難時,爸爸總是鼓勵我支持我。在我做題遇到困難時,爸

    散文

    回憶父親對我愛的故事作文

    閱讀(478)

    記憶中小時候爸爸總是微笑的,即使有時媽媽跟他吵他也總是笑著迎過去。有次我媽氣得不行,轉身進屋就要關門,爸爸把三歲的我推到門縫中間。我見爸爸笑吟吟的,沒明白要干什么,呆乎乎的站在門口抬眼望著媽媽,又回頭看看爸爸。媽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散文

    求一篇關于父親的散文

    閱讀(347)

    永生永世的永遠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十一年了,當年的創傷也隨著歲月的流失似乎也越來越淡忘了。轉眼自己也早過了不惑,近來卻時常在夢里與父親相見。二十多年前看過這樣一段話,現在只記住了大意。說的是兒子眼中的父親:十歲的兒子:父親簡直就是整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