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命若琴弦文章

    命若琴弦文章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了黑的草帽起伏躦動,匆匆忙忙,象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

    無所謂從哪兒來,也無所謂到哪兒去,每人帶一把三弦琴,說書為生。

    方圓幾百上千里的這片大山中,峰巒疊嶂,溝壑縱橫,人煙稀疏,走一天才能見一片開闊地,有幾個村落。

    荒草叢中隨時會飛起一對山雞,跳出一只野兔、狐貍、或者其它小野獸。

    山谷中常有鷂鷹盤旋。

    寂靜的群山沒有一點陰影,太陽正熱得兇。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間震起回聲。

    “抓在手里呢。

    ”小瞎子回答。

    “操心身上的汗把三弦子弄濕了。

    弄濕了晚上彈你的肋條?”

    “抓在手里呢。”

    老少二人都赤著上身,各自拎了一條木棍探路。

    纏在腰間的粗布小褂已經被汗水洇濕了一大片。

    蹚起來的黃土干得嗆人。

    這正是說書的旺季。

    天長,村子里的人吃罷晚飯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飯也不在家里吃,捧上碗到路邊去,或者到場院里。

    老瞎子想趕著多說書,整個熱季領著小瞎子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緊走,一晚上一晚上緊說。

    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緊張,激動,心里算定:彈斷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這個夏天了,說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陽這會兒正平靜下來,光線開始變得深沉。

    遠遠近近的蟬鳴也舒緩了許多。

    “小子!你不能走快點嗎?”老瞎子在前面喊,不回頭也不放慢腳步。

    小瞎子緊跑幾步,吊在屁股上的一只大挎包叮啷哐啷地響,離老瞎子仍有幾丈遠。

    “野鴿子都往窩里飛啦。”

    “什么?”小瞎子又緊走幾步。

    “我說野鴿子都回窩了,你還不快走!”

    “噢。”

    “你又鼓搗我那電匣子呢。”

    “噫——!鬼動來。”

    “那耳機子快讓你鼓搗壞了。”

    “鬼動來!”

    老瞎子暗笑:你小子才活了幾天?“螞蟻打架我也聽得著,”老瞎子說。

    小瞎子不爭辯了,悄悄把耳機子塞到挎包里去,跟在師父身后悶悶地走路。

    無盡無休的無聊的路。

    走了一陣子,小瞎子聽見有只獾在地里啃莊稼,就使勁學狗叫,那只獾連滾帶爬地逃走了,他覺得有點開心,輕聲哼了幾句小調兒,哥哥呀妹妹的。

    師父不讓他養狗,怕受村子里的狗欺負,也怕欺負了別人家的狗,誤了生意。

    又走了一會,小瞎子又聽見不遠處有條蛇在游動,彎腰摸了塊石頭砍過去,“嘩啦啦”一陣高粱葉子響。

    老瞎子有點可憐他了,停下來等他。

    “除了獾就是蛇,”小瞎子趕忙說,擔心師父罵他。

    “有了莊稼地了,不遠了。

    ”老瞎子把一個水壺遞給徒弟。

    “干咱們這營生的,一輩子就是走,”老瞎子又說。

    “累不?”

    小瞎子不回答,知道師父最討厭他說累。

    “我師父才冤呢。

    就是你師爺,才冤呢,東奔西走—輩子,到了沒彈夠一千根琴弦。”

    小瞎子聽出師父這會兒心緒好,就問:“什么是綠色的長乙(椅)?”

    “什么?噢,八成是一把椅子吧。”

    “曲折的油狼(游廊)呢?”

    “油狼?什么油狼?”

    “曲折的油狼。”

    “不知道。”

    “匣子里說的。”

    “你就愛瞎聽那些玩藝兒。

    聽那些玩藝兒有什么用?天底下的好東西多啦,跟咱們有什么關系?”

    “我就沒聽您說過,什么跟咱們有關系。

    ”小瞎子把“有”字說得重。

    “琴!三弦子!你爹讓你跟了我來,是為讓你彈好三弦子,學會說書。”

    小瞎子故意把水喝得咕嚕嚕響。

    再上路時小瞎子走在前頭。

    大山的陰影在溝谷里鋪開來。

    地勢也漸漸的平緩,開闊。

    接近村子的時候,老瞎子喊住小瞎子,在背陰的山腳下找到一個小泉眼。

    細細的泉水從石縫里往外冒,淌下來,積成臉盆大的小洼,周圍的野草長得茂盛,水流出去幾十米便被干渴的土地吸干。

    “過來洗洗吧,洗洗你那身臭汗味。”

    小瞎子撥開野草在水洼邊蹲下,心里還在猜想著“曲折的油狼”。

    “把渾身都洗洗。

    你那樣兒準象個小叫花子。”

    “那您不就是個老叫花子了?”小瞎子把手按在水里,嘻嘻地笑。

    老瞎子也笑,雙手掏起水往臉上潑。

    “可咱們不是叫花子,咱們有手藝。”

    “這地方咱們好像來過。

    ”小瞎子側耳聽著四周的動靜。

    “可你的心思總不在學藝上。

    你這小子心太野。

    老人的話你從來不著耳朵聽。”

    “咱們準是來過這兒。”

    “別打岔!你那三弦子彈得還差著遠呢。

    咱這命就在這幾根琴弦上,我師父當年就這么跟我說。”

    泉水清涼涼的。

    小瞎子又哥哥呀妹妹的哼起來。

    老瞎子挺來氣:“我說什么你聽見了嗎?”

    “咱這命就在這幾根琴弦上,您師父我師爺說的。

    我都聽過八百遍了。

    您師父還給您留下一張藥方,您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吃了藥您就能看見東西了。

    我聽您說過一千遍了。”

    “你不信?”

    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說:“干嘛非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呢?”

    “那是藥引子。

    機靈鬼兒,吃藥得有藥引子!”

    “一千根斷了的琴弦還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斷了的才成。”

    小瞎子不敢吱聲了,聽出師父又要動氣。

    每回都是這樣,師父容不得對這件事有懷疑。

    老瞎子也沒再作聲,顯得有些激動,雙手搭在膝蓋上,兩顆骨頭一樣的眼珠對著蒼天,象是一根一根地回憶著那些彈斷的琴弦。

    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曬,挨了多少回凍,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

    一晚上一晚上地彈,心里總記著,得真正是一根一根盡心盡力地彈斷的才成。

    現在快盼到了,絕出不了這個夏天了。

    老瞎子知道自己又沒什么能要命的病,活過這個夏天一點不成問題。

    “我比我師父可運氣多了,”他說,“我師父到了沒能睜開眼睛看一回。”

    “咳!我知道這地方是哪兒了!”小瞎子忽然喊起來。

    老瞎子這才動了動,抓起自己的琴來搖了搖,疊好的紙片碰在蛇皮上發出細微的響聲,那張藥方就在琴槽里。

    “師父,這兒不是野羊嶺嗎?”小瞎子問。

    老瞎子沒搭理他,聽出這小子又不安穩了。

    “前頭就是野羊坳,是不是,師父?”

    “小子,過來給我擦擦背,”老瞎子說,把弓一樣的脊背彎給他。

    “是不是野羊坳,師父?”

    “是!干什么?你別又鬧貓似的。”

    小瞎子的心撲通撲通跳,老老實實地給師父擦背。

    老瞎子覺出他擦得很有勁。

    “野羊坳怎么了?你別又叫驢似的會聞味兒。”

    小瞎子心虛,不吭聲,不讓自己顯出興奮。

    “又想什么呢?別當我不知道你那點心思。”

    “又怎么了,我?”

    “怎么了你?上回你在這兒瘋得不夠?那妮子是什么好貨!”老瞎子心想,也許不該再帶他到野羊坳來。

    可是野羊坳是個大村子,年年在這兒生意都好,能說上半個多月。

    老瞎子恨不能立刻彈斷最后幾根琴弦。

    小瞎子嘴上嘟嘟囔囔的,心卻飄飄的,想著野羊坳里那個尖聲細氣的小妮子。

    “聽我一句話,不害你,”老瞎子說,“那號事靠不住。”

    “什么事?”

    “少跟我貧嘴。

    你明白我說的什么事。”

    “我就沒聽您說過,什么事靠得住。

    ”小瞎子又偷偷地笑。

    老瞎子沒理他,骨頭一樣的眼珠又對著蒼天。

    那兒,太陽正變成一汪血。

    兩面脊背和山是一樣的黃褐色。

    一座已經老了,嶙峋瘦骨象是山根下裸露的基石。

    另一座正年青。

    老瞎子七十歲,小瞎子才十七。

    小瞎子十四歲上父親把他送到老瞎子這兒來,為的是讓他學說書,這輩子好有個本事;將來可以獨自在世上活下去。

    老瞎子說書已經說了五十多年。

    這一片偏僻荒涼的大山里的人們都知道他:頭發一天天變白,背一天天變駝,年年月月背一把三弦琴滿世界走,逢上有愿意出錢的地方就撥動琴弦唱一晚上,給寂寞的山村帶來歡樂。

    開頭常是這么幾句:“自從盤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無道君王害黎民。

    輕輕彈響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論,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動人心。

    ”于是聽書的眾人喊起來,老的要聽董永賣身葬父,小的要聽武二郎夜走蜈蚣嶺,女人們想聽秦香蓮。

    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勞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卻,不慌不忙地喝幾口水,待眾人的吵嚷聲鼎沸,便把琴弦一陣緊撥,唱道:“今日不把別人唱,單表公子小羅成。

    ”或者:“茶也喝來煙也吸,唱一回哭倒長城的孟姜女。

    ”滿場立刻鴉雀無聲,老瞎子也全心沉到自己所說的書中去。

    他會的老書數不盡。

    他還有一個電匣子,據說是花了大價錢從一個山外人手里買來,為的是學些新詞兒,編些新曲兒。

    其實山里人倒不太在乎他說什么唱什么。

    人人都稱贊他那三弦子彈得講究,輕輕漫漫的,飄飄灑灑的,瘋顛狂放的,那里頭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靈。

    老瞎子的嗓子能學出世上所有的聲音,男人、女人、刮風下雨,獸啼禽鳴。

    不知道他腦子里能呈現出什么景象,他一落生就瞎了眼睛,從沒見過這個世界。

    小瞎子可以算見過世界,但只有三年,那時還不懂事。

    他對說書和彈琴并無多少興趣,父親把他送來的時候費盡了唇舌,好說歹說連哄帶騙,最后不如說是那個電匣子把他留住。

    他抱著電匣子聽得入神,甚至沒發覺父親什么時候離去。

    這只神奇的匣子永遠令他著迷,遙遠的地方和稀奇古怪的事物使他幻想不絕,憑著三年朦朧的記憶,補充著萬物的色彩和形象,譬如海,匣子里說藍天就象大海,他記得藍天,于是想象出海;匣子里說海是無邊無際的水,他記得鍋里的水,于是想象出滿天排開的水鍋。

    再譬如漂亮的姑娘,匣子里說就像盛開的花朵,他實在不相信會是那樣,母親的靈柩被抬到遠山上去的時候,路上正開通著野花,他永遠記得卻永遠不愿意去想。

    但他愿意想姑娘,越來越愿意想;尤其是野羊坳的那個尖聲細氣的小妮子,總讓他心里蕩起波瀾。

    直到有一回匣子里唱道,“姑娘的眼睛就像太陽”,這下他才找到了一個貼切的形象,想起母親在紅透的夕陽中向他走來的樣子,其實人人都是根據自己的所知猜測著無窮的未知,以自己的感情勾畫出世界。

    每個人的世界就都不同。

    也總有一些東西小瞎子無從想象,譬如“曲折的油狼”。

    這天晚上,小瞎子跟著師父在野羊坳說書,又聽見那小妮子站在離他不遠處尖聲細氣地說笑。

    書正說到緊要處——“羅成回馬再交戰,大膽蘇烈又興兵。

    蘇烈大刀如流水,羅成長槍似騰云,好似海中龍吊寶,猶如深山虎爭林。

    又戰七日并七夜,羅成清茶無點唇……”老瞎子把琴彈得如雨驟風疾,字字句句唱得鏗鏘。

    小瞎子卻心猿意馬,手底下早亂了套數……

    野羊嶺上有一座小廟,離野羊坳村二里地,師徒二人就在這里住下。

    石頭砌的院墻已經殘斷不全,幾間小殿堂也歪斜欲傾百孔千瘡,唯正中一間尚可遮蔽風雨,大約是因為這一間中畢竟還供奉著神靈。

    三尊泥像早脫盡了塵世的彩飾,還一身黃土本色返樸歸真了;認不出是佛是道。

    院里院外、房頂墻頭都長滿荒藤野草,蓊蓊郁郁倒有生氣。

    老瞎子每回到野羊坳說書都住這兒,不出房錢又不惹是非。

    小瞎子是第二次住在這兒。

    散了書已經不早,老瞎子在正殿里安頓行李,小瞎子在側殿的檐下生火燒水。

    去年砌下的灶稍加修整就可以用。

    小瞎子蹶著屁股吹火,柴草不干,嗆得他滿院里轉著圈咳嗽。

    老瞎子在正殿里數叨他:“我看你能干好什么。”

    “柴濕嘛。”

    “我沒說這事。

    我說的是你的琴,今兒晚上的琴你彈成了什么。”

    小瞎子不敢接這話茬,吸足了幾口氣又跪到灶火前去,鼓著腮幫子一通猛吹。

    “你要是不想干這行,就趁早給你爹捎信把你領回去。

    老這么鬧貓鬧狗的可不行,要鬧回家鬧去。

    小瞎子咳嗽著從灶火邊跳開,幾步躥到院子另一頭,呼嗤呼嗤大喘氣,嘴里一邊罵。

    “說什么呢?”

    “我罵這火。”

    “有你那么吹火的?”

    “那怎么吹?”

    “怎么吹?哼,”老瞎子頓了頓,又說:“你就當這灶火是那妮子的臉!”

    小瞎子又不敢搭腔了,跪到灶火前去再吹,心想:真的,不知道蘭秀兒的臉什么樣。

    那個尖聲細氣的小妮子叫蘭秀兒。

    “那要是妮子的臉,我看你不用教也會吹。

    ”老瞎子說。

    小瞎子笑起來,越笑越咳嗽。

    “笑什么笑!”

    “您吹過妮子臉?”

    老瞎子一時語塞。

    小瞎子笑得坐在地上。

    “日他媽。

    ”老瞎子罵道,笑笑,然后變了臉色,再不言語。

    灶膛里騰的一聲,火旺起來。

    小瞎子再去添柴,一心想著蘭秀兒。

    才散了書的那會兒,蘭秀兒擠到他跟前來小聲說:“哎,上回你答應我什么來?”師父就在旁邊,他沒敢吭聲。

    人群擠來擠去,一會兒又把蘭秀兒擠到他身邊。

    “噫,上回吃了人家的煮雞蛋倒白吃了?”蘭秀兒說,聲音比上回大。

    這時候師父正忙著跟幾個老漢拉話,他趕緊說:“噓——,我記著呢。

    ”蘭秀兒又把聲音壓低:“你答應給我聽電匣子你還沒給我聽。

    ”“噓——,我記著呢。

    ”幸虧那會兒入聲嘈雜。

    正殿里好半天沒有動靜。

    之后,琴聲響了,老瞎子又上好了一根新弦。

    他本來應該高興的,來野羊坳頭一晚上就又彈斷了一根琴弦。

    可是那琴聲卻低沉、零亂。

    小瞎子漸漸聽出琴聲不對,在院里喊:“水開了,師父。”

    沒有回答。

    琴聲一陣緊似一陣了。

    小瞎子端了一盆熱水進來,放在師父跟前,故意嘻嘻笑著說:“您今兒晚還想彈斷一根是怎么著?”

    老瞎子沒聽見,這會兒他自己的往事都在心中,琴聲煩躁不安,象是年年曠野里的風雨,象是日夜山谷中的流溪,象是奔奔忙忙不知所歸的腳步聲。

    小瞎子有點害怕了:師父很久不這樣了,師父一這樣就要犯病,頭疼、心口疼、渾身疼,會幾個月爬不起炕來。

    “師父,您先洗腳吧。”

    琴聲不停。

    “師父,您該洗腳了。

    ”小瞎子的聲音發抖。

    琴聲不停。

    “師父!”

    琴聲嘎然而止,老瞎子嘆了口氣。

    小瞎子松了口氣。

    老瞎子洗腳,小瞎子乖乖地坐在他身邊。

    “睡去吧,”老瞎子說,“今兒格夠累的了。”

    “您呢?”

    “你先睡,我得好好泡泡腳。

    人上了歲數毛病多。

    ”老瞎子故意說得輕松。

    “我等您一塊兒睡。”

    山深夜靜。

    有了一點風,墻頭的草葉子響。

    夜貓子在遠處哀哀地叫。

    聽得見野羊場里偶爾有幾聲狗吠,又引得孩子哭。

    月亮升起來,白光透過殘損的窗欞進了殿堂,照見兩個瞎子和三尊神像。

    “等我干嘛,時候不早了。”

    “你甭擔心我,我怎么也不怎么。

    ”老瞎子又說。

    “聽見沒有,小子?”

    小瞎子到底年輕,已經睡著。

    老瞎子推推他讓他躺好,他嘴里咕嚷了幾句倒頭睡去。

    老瞎子給他蓋被時,從那身日漸發育的筋肉上覺出,這孩子到了要想那些事的年齡,非得有一段苦日子過不可了。

    唉,這事誰也替不了誰。

    老瞎子再把琴抱在懷里,摩挲著根根繃緊的琴弦,心里使勁念叨:又斷了一根了,又斷了一根了。

    再搖搖琴槽、有輕微的紙和蛇皮的磨擦聲。

    唯獨這事能為他排憂解煩。

    一輩子的愿望。

    小瞎子作了一個好夢,醒來嚇了一跳,雞已經叫了。

    他一骨碌爬起來聽聽,師父正睡得香,心說還好。

    他摸到那個大挎包,悄悄地掏出電匣子,躡手躡腳出了門。

    往野羊坳方向走了一會兒,他才覺出不對頭,雞叫聲漸漸停歇,野羊坳里還是靜靜的沒有人聲。

    他楞了一會兒,雞才叫頭遍嗎?靈機一動扭開電匣子。

    電匣子里也是靜悄悄。

    現在是半夜。

    他半夜里聽過匣子,什么都沒有。

    這匣子對他來說還是個表,只要扭開一聽,便知道是幾點鐘,什么時候有什么節目都是一定的。

    小瞎子回到廟里,老瞎子正翻身。

    “干嘛哪?”

    “撒尿去了。

    ”小瞎子說。

    一上午,師父逼著他練琴。

    直到晌午飯后,小瞎子才瞅機會溜出廟來,溜進野羊坳。

    雞也在樹蔭下打盹,豬也在墻根下說著夢話,太陽又熱得兇,村子里很安靜。

    小瞎子踩著磨盤,扒著蘭秀兒家的墻頭輕聲喊:“蘭秀兒——蘭秀兒——”

    屋里傳出雷似的鼾聲。

    他猶豫了片刻,把聲音稍稍抬高:“蘭秀兒——!蘭秀兒——!”

    狗叫起來。

    屋里的鼾聲停了,一個悶聲悶氣的聲音問:“誰呀?”

    小瞎子不敢回答,把腦袋從墻頭上縮下來。

    屋里吧唧了一陣嘴,又響起鼾聲。

    他嘆口氣,從磨盤上下來,快快地往回走。

    忽聽見身后嘎吱一聲院門響,隨即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向他跑來。

    “猜是誰?”尖聲細氣。

    小瞎子的眼睛被一雙柔軟的小手捂上了。

    ——這才多余呢。

    蘭秀兒不到十五歲,認真說還是個孩子。

    “蘭秀兒!”

    “電匣子拿來沒?”

    小瞎子掀開衣襟,匣子掛在腰上。

    “噓——,別在這兒,找個沒人的地方聽去。”

    “咋啦?”

    “回頭招好些人。”

    “咋啦?”

    “那么多人聽,費電。”

    兩個人東拐西彎,來到山背后那眼小泉邊。

    小瞎子忽然想起件事,問蘭秀兒:“你見過曲折的油狼嗎?”

    “啥?”

    “曲折的油狼。”

    “曲折的油狼?”

    “知道嗎?”

    “你知道?”

    “當然。

    還有綠色的長椅。

    就是一把椅子。”

    “椅子誰不知道。”

    “那曲折的油狼呢?”

    蘭秀兒搖搖頭,有點崇拜小瞎子了。

    小瞎子這才鄭重其事地扭開電匣子,一支歡快的樂曲在山溝里飄蕩。

    這地方又涼快又沒有人來打擾。

    “這是‘步步高’。

    ”小瞎子說,跟著哼。

    一會兒又換了支曲子,叫“旱天雷”,小瞎子還能跟著哼。

    蘭秀兒覺得很慚愧。

    “這曲子也叫‘和尚思妻’。”

    蘭秀兒笑起來:“瞎騙人!”

    “你不信?”

    “不信。”

    “愛信不信。

    這匣子里說的古怪事多啦。

    ”小瞎子玩著涼涼的泉水,想了一會兒。

    “你知道什么叫接吻嗎?”

    “你說什么叫?”

    這回輪到小瞎子笑,光笑不答。

    蘭秀兒明白準不是好話,紅著臉不再問。

    音樂播完了,一個女人說,“現在是講衛生節目。”

    “啥?”蘭秀兒沒聽清。

    “講衛生。”

    “是什么?”

    “嗯——,你頭發上有虱子嗎?”

    “去——,別動!”

    小瞎子趕忙縮回手來,趕忙解釋:“要有就是不講衛生。”

    “我才沒有。

    ”蘭秀兒抓抓頭,覺得有些刺癢。

    “噫——,瞧你自個兒吧!”蘭秀兒一把搬過小瞎子的頭。

    “看我捉幾個大的。”

    這時候聽見老瞎子在半山上喊:“小子,還不給我回來!該做飯了,吃罷飯還得去說書!”他已經站在那兒聽了好一會兒了。

    野羊坳里已經昏暗,羊叫、驢叫、狗叫、孩子們叫,處處起了炊煙。

    野羊嶺上還有一線殘陽,小廟正在那淡薄的光中,沒有聲響。

    小瞎子又蹶著屁股燒火。

    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憑著聽覺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撿出來。

    “今天的柴挺干。

    ”小瞎子說。

    “嗯。”

    “還是燜飯?”

    “嗯。”

    小瞎子這會兒精神百倍,很想找些話說,但是知道師父的氣還沒消,心說還是少找罵。

    兩個人默默地干著自己的事,又默默地一塊兒把飯做熟。

    嶺上也沒了陽光。

    小瞎子盛了一碗小米飯,先給師父:“您吃吧。

    ”聲音怯怯的,無比馴順。

    老瞎子終于開了腔:“小子,你聽我一句行不?”

    “嗯。

    ”小瞎子往嘴里扒拉飯,回答得含糊。

    “你要是不愿意聽,我就不說。”

    “誰說不愿意聽了?我說‘嗯’!”

    “我是過來人,總比你知道的多。”

    小瞎子悶頭扒拉飯。

    “我經過那號事。”

    “什么事?”

    “又跟我貧嘴!”老瞎子把筷子往灶臺上一摔。

    “蘭秀兒光是想聽聽電匣子。

    我們光是一塊兒聽電匣子來。”

    “還有呢?”

    “沒有了。”

    “沒有了?”

    “我還問她見沒見過曲折的油狼。”

    “我沒問你這個!”

    “后來,后來,”小瞎子不那么氣壯了。

    “不知怎么一下就說起了虱子……”

    “還有呢?”

    “沒了,真沒了!”

    兩個人又默默地吃飯 。

    老瞎子帶了這徒弟好幾年,知道這孩子不會撒謊,這孩子最讓人放心的地方就是誠實、厚道。

    “聽我一句話,保準對你沒壞處。

    以后離她遠點好。

    早年你師爺這么跟我說,我也不相信……”

    “師爺?說蘭秀兒?”

    “什么蘭秀兒,那 會兒還沒她呢,那會兒有你們呢……”老瞎子陰郁的臉又轉向暮色濃重的天際,骨頭一樣白色的眼珠不住地轉動,不知道在那兒他想能“看”見什么。

    許久,小瞎子說:“今兒晚上您多半又能彈斷一根琴弦,”想讓師父高興些。

    這天晚上師徒在野羊坳說書。

    “上回說到羅成死,三魂七魄赴幽冥,聽歌君子莫嘈 嚷,列位蝗我道下文。

    羅成陰魂出地府,一陣旋風就起身,旋風一陣來得快,長安不遠面前存……”老瞎子的琴聲也亂,小瞎子的琴聲也亂,小瞎子回憶著那比柔軟的小手捂在自己臉上的感覺,還有自己 的頭被蘭秀兒搬過去的滋味。

    老瞎子想起的事情更多……

    夜里老瞎子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多少往事在他耳邊喧器,在他心頭動蕩,身體里仿佛有什么東西要爆炸。

    壞了,要犯病,他想。

    頭昏,胸口憋悶,渾身緊巴巴的難受。

    他坐起來,對自己叨咕:“可別犯病,一犯病今年不甭想彈夠那 些琴弦了。

    ”他又摸到琴。

    要能叮叮當當隨心所欲地瘋彈一陣,心頭的憂傷或許就能平息耳邊的往事或許 就會消散。

    可是小瞎子正睡得香甜。

    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 張藥方和琴弦:還剩下幾根,還只剩最后幾根了。

    那時就可以去抓藥了,然后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他無數次爬過的山,無數次走過的路,無數次感到過她的溫暖和熾熱的太陽 ,無數次夢想著的藍天和月亮和星星……還有呢?還有什么?他朦朧中所盼望的東西似乎比這要多得多……

    夜風在山里游蕩。

    貓頭鷹又在凄哀地叫。

    不過現在他老了,無論如何沒年活頭了,失去的,已經永遠失去了,他象是剛剛意識到這一點。

    七十年中所受的全部辛苦就為了最后能看一眼世界,這值得嗎?他問自己。

    小瞎子在夢里笑,在夢里說:“那是一把椅子,蘭秀兒……”

    老瞎子靜靜地坐著,靜靜地坐著的還有那三尊分不清是佛是道的泥像。

    雞叫頭遍的時候老瞎子決定,天一亮就帶這孩子離開野羊坳。

    否則這孩子受不了,他自己也受不了。

    蘭秀兒不壞,可這事會怎么結局,老瞎子比誰都“看”得清楚。

    雞叫二遍,老瞎子開始收拾行李。

    可是一早起來小瞎子病了,肚子疼,隨即又發燒。

    老瞎子只好把行期推遲。

    一連好幾天,老瞎子無論是燒火、淘米、撿柴,還是給小瞎子挖藥、煎藥,心里總在說:“值得,當然值得。

    ”要是不這么反反復復對自己說身上的力氣幾乎就要垮掉。

    “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

    ”“要不怎么著?就這么死了去?”“再說就只剩下最后幾根了。

    ”后面三句都是理由。

    老瞎子又冷靜下來,天天晚還到野羊坳去說書。

    這一下小瞎子倒來了福氣。

    每天晚上師父到嶺下去了,蘭秀兒就貓似的輕輕跳進廟里來聽匣子。

    蘭秀兒還帶來熟的雞蛋,條件是得讓她親手去扭那匣子的開關。

    “往哪邊扭?”“往右”“扭不動。

    ”“往右,笨貨,不知道哪邊是右哇?”?“咔噠”一下,無論是什么便響起來,無論是什么倆人都愛聽。

    又過了幾天,老瞎子又彈斷了三根弦。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命若琴弦文章

    散文

    楓葉的文化150字的小作文

    閱讀(339)

    一陣涼爽的秋風迎面吹來,無數秋葉隨風飄蕩,紅的、黃的、綠的……,每片樹葉都在爭先恐后地展示著自己的色彩,表達著對秋的思念。我想:百花爭艷的春天固然美麗,但秋天的樹葉也有絢麗的色彩。瞧,許多樹葉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掙脫

    散文

    秋天的作文500字

    閱讀(376)

    秋風像一只神奇的畫筆,一夜功夫,就把碧波蕩漾的林帶染成金燦燦的了。登上山頭,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細觀察,便看到金黃中夾帶著一片片紅、一片片綠的。紅的得像瑪瑙,綠得像翡翠。還有山下那水平如鏡的池塘,倒映著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散文

    描寫秋天的作文350字

    閱讀(431)

    秋天的樹林秋風,送來了涼爽;秋風,送來了沉甸甸的果實;秋風,使樹葉翩翩起舞。而秋天的樹林,更是美不勝收,令人陶醉!秋姑娘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人間,她漫步在麥地,麥子熟了;漫步果園,果實熟了;她又飛到樹林里,樹葉就猶如千萬只蝴蝶在林中漫舞。吸引著我和一

    散文

    求描寫楓的散文

    閱讀(533)

    楓葉贊即使在陰霾的心境中在秋風嘯嘯的呼喊拼殺聲中你也笑談歲月波瀾你像一面面勝利的旗幟迎風招展風景里有你憂愁的篇章在風霜雨露的剝蝕中也有你愛意的情懷你像一朵朵紅紅燃燒的火焰縱然生命已老故事飄落你用熾熱的紅色濡染秋的生活但

    散文

    傳統童謠有什么

    閱讀(428)

    傳統童謠:一、拉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姑娘,請女婿,小外孫,你也去。二、張奶奶張奶奶,李奶奶,俺家有個小嬰孩兒,站得穩,坐不歪,好吃餑餑不吃奶。三、保護眼睛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好孩子,講衛生,不用臟手揉眼睛。四、剪指甲手指

    散文

    繁星春水的全部資料

    閱讀(367)

    《繁星》是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贊歌。她最熱衷于贊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她在后來寫作的

    散文

    關于天安門升旗....

    閱讀(362)

    到現場去感受感受去吧~~多莊嚴阿,也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呢。由于人太多,所以對于個人拍攝來講,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

    散文

    命若琴弦的內容梗概

    閱讀(1750)

    《命若琴弦》是一部散文集。生命的聲音,在輕輕地飛揚,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張藥方和琴弦,還剩下幾根,還只剩最后幾根了。那時就可以去抓藥了,然后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他無數次爬過的山,無數次走過的路,無數次感到過他的溫暖和熾熱的太陽,無數次夢想著

    散文

    命若琴弦的作者簡介

    閱讀(603)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

    散文

    史鐵生的簡介資料100字

    閱讀(2982)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當代作家,電影編劇,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史鐵生年輕時就雙腿癱瘓,后又患上尿毒癥,需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

    散文

    史鐵生命若琴弦

    閱讀(359)

    兩個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一前一后,一老一小,后者追尋著前者的足跡,也追尋著前者的命運,行走在黑暗的旅程中。史鐵生的《命若琴弦》描述的,就是這么兩個人物

    散文

    “錢鐘書與楊絳”的故事

    閱讀(430)

    1932年,22歲的楊絳在清華園偶然碰見了錢鐘書。若干年后,楊絳說,“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一點也不翩翩。”(楊絳《記錢鐘書與<圍城>》)楊絳本來是東吳大學的學生,因東吳大停課,學生借讀北平高校,楊絳才來得到清華。這般的

    散文

    關于忘情的句子

    閱讀(509)

    .一座山,隔不了兩兩相思,一天涯,斷不了兩兩無言,我用三生把你思念,獨飲那一碗夢婆湯,把自己葬于山骨間,靜聽那涓涓流水,那清風伴著落花飛舞!且聽風吟,吟不完我一生思念,細水長流,流不完我一世情深。2.彈指流年,拂歌塵散,消瘦了思念;輕觸琴弦,如風之纖細,

    散文

    讓人落淚的古韻美文

    閱讀(522)

    今生,風煙流年,執手紅塵,朝朝暮暮,凝字為愛。兩相依,如花眷戀,你是我獨守的暖,不相負,繁華唇語纏綿。那日,長空陰晦,如我的心情。踩著碎碎的感傷,兩眼含霜,有風吹過,寒依然。閉上眼簾,記不起你完整的笑容,千年紅塵,就在這一刻泛起綿綿情愁,我的世界開始

    散文

    稻草人(散文)青年版文章

    閱讀(376)

    稻草人葉圣陶田野里白天的風景和情形,有詩人把它寫成美妙的詩,有畫家把它畫成生動的畫。到了夜間,詩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畫家呢,正在抱著精致的樂器低低地唱:都沒有工夫到田野里來。那么,還有誰把田野里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有,還有,就是稻草

    散文

    《采漿果的人》遲子建文章解讀

    閱讀(478)

    不著一字風流盡顯遲子建的小說,有著濃厚的詩情畫意。她不以情節取勝,總是在看似散淡的布局中,從生活原色中提練出可親可敬的藝術形象,以語言的魅力,征服著讀者的心。這是一種歷經磨練而形成的無技巧的技巧,也可以說是遲子建作為小說家有別于他

    散文

    有沒有關于越劇的文章提供一下

    閱讀(334)

    誰翻樂府舊謠文/蘇枕書喜歡越劇,因為愛那份溫柔纏綿輕靈動人。眼波流轉,水袖輕揚,云步輕點,溫柔喟嘆。山水清秀的江南孕育了越劇的詩情畫意。滬劇太蕪雜,黃梅戲忒土,揚劇過于煙塵氣,至于河北梆子河南梆子更與靈動無緣。越劇的桃紅柳綠癡男怨女

    散文

    什么是網評文章

    閱讀(2786)

    1、網評文章概念網評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新聞中的事實、新聞中表現出的及其隱藏的問題,發表的個人或集體的見解,或者歸納、整理出新的結論或觀點。通俗點講或者不那么嚴格地講,就是你看到一則新聞,會產生個人看法,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看法?那

    散文

    幫我寫篇文章:給你的愛一直很安靜

    閱讀(346)

    愛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愛情開始的時候都很美麗、、像向日葵一樣充滿希望、、而結束的就像把一個不會水的人扔進海里、、不管分的多平靜、、還是讓人覺得措手不及、、不管怎么說服自己輸要輸的起、、還是依然心痛的不能呼吸、、于

    散文

    追女孩的文章

    閱讀(353)

    你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好,你只是什么地方都讓我忘不掉,我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壞,只是我愿意為你把壞的地方更改,人無完人,我要感謝上天給我與你相遇的幸運,心有真心,讓我們一起走進向往中的春你能走出我的視野,卻永遠走不出我對你的殷殷思念。山水阻隔

    散文

    仿《列夫托爾斯泰》寫一篇文章描寫人

    閱讀(763)

    寫魯迅吧~少年魯迅:光溜溜滑滑的皮膚,大大俏皮的眼睛,白白的臉頰,烏黑的長辮,頭戴一頂小小的棉帽,構成了一個聰明活潑的他——少年魯迅。他穿著光亮的絲綢長袍,衣服上繡著龍鳳圖案,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人,希望自家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那時,他還

    散文

    《列夫·托爾斯泰》的文章主旨

    閱讀(1033)

    《列夫·托爾斯泰》的主旨可以概括為:展現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揭示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這篇課文節選自傳記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主要運用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作者用他力透紙背而又妙趣橫生的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文豪托爾斯泰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