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歷史上先有鐵器,還是先有青銅器?

    一、青銅器。

    青銅器早在殷商時期就出現了,而鐵器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才被開始應用,由此可見,歷史上青銅器的出現時間比鐵器的出現時間要早得多。

    二、延伸:

    1、青銅時代(或稱青銅器時代或青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

    青銅時代必須具備這樣一個特點:青銅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銅器的時代不能認定為青銅時代。

    青銅時代是 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青銅是紅銅(純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為顏色青灰,故名青銅,熔點在700~900℃之間,比紅銅的熔點(1083℃)低。

    含錫10%的青銅,硬度為紅銅的 4.7倍,性能良好。

    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具比重較小,甚或以石器為主;進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

    自有了青銅器和隨之的增加,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物質生活條件也漸漸豐富。

    青銅出現后,對提高社會生產力起了劃時代的作用。

    商代四羊方尊

    2、青銅器歷史: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于黃河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于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于文獻記載的炎黃時代,及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

    這與中國奴隸制國家的產生、發展及衰亡相始終。

    有學者把中國青銅時代從商周至戰國劃分為鼎盛期、頹敗期、中興期、衰落期 4 個階段。

    也有學者將這一時期劃分為殷商前期、殷商后期、西周期、東周前期、東周后期 5個階段 。

    中國各地的青銅文化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區類型。

    中國步入青銅時代,大體經歷了早、中、晚期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早期。

    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為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間。

    加上山西夏縣東下馮、山東岳石文化、遼寧長城東邊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黃河上游的四壩文化等,都相繼出現了品類繁雜的青銅制品,在一些墓葬中還發現了人殉和 人牲。

    上述遺址的放射性碳 素 斷 代(見考古年代學)年代,正好在歷史記載的夏王朝紀年范圍內,這些遺址應是夏王朝時期的奴隸制文化類型 ,標志著中國奴隸制國家已經形成。

    ② 中期。

    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

    此時期的前一段,是商代早期,約當公元前16~13世紀,以河南鄭州二里岡文化為代表 ,此時期奴 隸 制 國 家進一步發展,青銅器數量大增,常伴有成套禮器,貝幣大量出現,人殉、人牲更為普遍。

    后一階段 ,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約當公元前13~前10世紀(穆王以前)。

    此時中國青銅時代達于鼎盛,也是奴隸制發展的典型時期。

    青銅鑄造工藝相當成熟 ,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銅禮器、武器與工具 。

    這時的青銅文化以安陽殷墟為代表,這里是商王朝的政治統治中心,也是青銅鑄造業的中心。

    此時興建了大規模的宮殿及陵墓,有發達的金文與甲骨文,人殉與人牲成為一種制度極為盛行,凡此種種反映出奴隸制社會的繁榮。

    西周的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中,發掘出周王朝的宮殿 、宗廟和墓 葬 ,發現了大量的青銅禮器,反映出中國古代社會的禮制已成熟。

    ③晚期。

    從西周后期至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逐漸走向衰落的階段。

    此時期列國都城形成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金屬貨幣大量流通。

    青銅鑄造工藝取得突出發展,出現了分鑄法、失蠟法等先進工藝技術。

    湖北銅綠山發現的古銅礦,證明當時在采礦、配礦、冶爐砌筑及冶煉方面均達較高水平(見銅綠山古礦冶遺址)。

    到戰國時期,隨著鐵器的推廣,青銅制造業才逐漸衰落。

     

    在中國的邊遠地區,當時還存在著若干具有地方特點的青銅文化。

    如甘青地區,由于民族雜居,文化復雜多樣,有辛店文化、沙井文化與寺洼文化等,其中寺洼文化與西周文化有密切的淵源關系。

    北方地區有夏家店上層文化,出土的青銅短劍具有地方特點,還出土帶有相當濃厚的中原文化特征的青銅禮器。

    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從商周至秦漢,流行著鄂爾多斯式青 銅 器 。

    東南地區的浙江、福建至臺灣等地,至西周末期才產生青銅文化,出土的青銅武器等與西周的相同。

    兩廣 、四川、云南等地區的青銅文化 ,既有地方特征,又有中原文化的風格。

    總之,各地區的青銅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同時具有本地的特色。

    此外,中國的青銅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還與周圍地區存在接觸,如曾與北方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亞的青銅文化進行過交流,晚期與東南亞青銅文化有過密切聯系。

    中國的青銅時代為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

    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

    在商前期的煉銅遺址中,從可辨認的鑄范中,镢范為數不少,雖然青銅的生產工具在早期的隨葬物中較少,但我們在出土的商初青銅器中,仍看到生產工具占相當比重,說明在商代的手工業中,青銅工具如斧、鋸、鑿、錐等已廣泛使用,青銅兵器也日益增多,至于青銅農具,雖然奴隸主不會為奴隸們提供,但在當時,還有一部分作為自由民的農民都會擁有,歷年出土的青銅農具有鋤、鏟、 等,這說明青銅的大量使用主要還是從事制作工具。

    青銅工具在生產中的效用,使青銅冶鑄技術日益重要,因而能獲得飛速的發展。

     

    在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郭沫若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是奴隸制國家,有爭論),有了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并且漢字也已經發展成熟。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青銅冶煉鑄造技術,是在紅銅冶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國是世界上鐵器和青銅器發明最早的地區之一。

    中國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青銅藝術品,顯示了綿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國青銅器的萌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歷史上先有鐵器,還是先有青銅器?

    散文

    關于“愛我中華”的文章

    閱讀(417)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長江,聽到你的名字,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你蜿蜒不絕的身姿。“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唐古拉山是你的發源地,東海是你的最終歸宿。南京、上海等城市正是你的

    散文

    這是什么

    閱讀(287)

    后母戊方鼎又叫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大的青銅器。后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后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勢華麗,工藝高超,又稱后母戊大方鼎。

    散文

    云頂山游記作文700字

    閱讀(419)

    十月的一天,秋高氣爽。我們一家三口和爸爸的朋友們去爬云頂山。車緩緩地開著,望著窗外的景象,聽著“卡拉揚”指揮的“維瓦爾蒂”的《四季》CD,別提有多高興了!當車駛入山區,兩邊的樹木、散發著清香的果園、樸實的農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圖畫

    散文

    告別春天走進高考作文

    閱讀(424)

    在我心中,高中生活就是一部交響曲。它演奏著生活琴弦上的一個個音符,使生命的旋律變得豐富而多彩。它無時無刻不記錄著學生的一言一行,它無時無刻不表現著人世間的每一種真情。高中生活是多色紛呈的,它像姹紫嫣紅的鮮花點綴著人生美麗的春天

    散文

    一篇寫春天的作文500字

    閱讀(341)

    春天到了,初春的太陽像個大姑娘似的,惱羞地露著半個紅通通的臉蛋向我微笑。過了一會兒,太陽出現了,光芒四射,把金色的光輝灑向人間。霎時間,整個大地充滿了光明、溫暖。初春的陽光灑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像慈母般的溫暖、親切。郊外,伴著小鳥的歡唱

    散文

    在這個告別童年的春天里寫一篇有線索的作文

    閱讀(392)

    告別童年,迎接新的挑戰童年中我快樂成長,無憂無慮.回味童年的酸甜苦辣,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年.童年里我常坐在窗邊,望著皎潔的明月,盼望自己快點長大.歲月如梭,我從只會簡單的算術到能解答復雜的應用題,從只會漢語拼音到能寫出幾百字的好文

    散文

    關于春天的作文459字

    閱讀(350)

    春天,萬物告別了白色的荒涼,在土地里悄悄地萌發。樹木重新抽出了新枝;小草重新露出了嫩芽;花朵重新穿華麗的禮服;動物們紛紛從家里跑出來,一邊呼吸著難得的清新空氣,一邊為家里尋找著這一年四季中的第一頓飯。人們脫去了厚重的棉衣,穿上了輕巧的

    散文

    關于家鄉河南的貴跡的一篇散文500字散文!!!

    閱讀(493)

    河南省是偉大祖國的一個省,位于祖國中部平原上,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南省古稱豫州,又叫“中州”、“中原”。河南省是連接祖國東西南北鐵路交通的大樞紐。這里盛產小麥,是中國著名的“大糧倉”。舉世聞名的古都‘安陽、洛陽、開封

    散文

    以“形象”為話題寫作文

    閱讀(356)

    議論文看第2篇一個人的形象是由內在的品質決定的。如想擁有一個文明自律朝氣蓬勃的形象,首先要從思想上樹立一個良好的觀念,其次要從行為上一點一滴做起。形象有正面、反面之分。各個領域各種職業也有不同的形象要求,單就文學上來講,歷來的

    散文

    《青春》席慕蓉的創作背景

    閱讀(1417)

    《青春》這首詩作者的創作背景,作者主要是想要表達青春歲月的無怨無悔,美好無瑕。它是一篇與消沉無關的生命感嘆。詩歌開篇僅用一句“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都已啟程”就傳達了作者心中對青春遠逝的無限傷感,對生命短暫的無窮幽怨,仿

    散文

    關于“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散文

    閱讀(432)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時光匆匆,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也許曾經一見傾心,但是再見之時,也許會是傷心之時。若是如此,不如初

    散文

    求余秋雨我在等你全文

    閱讀(589)

    全文:《我在等你》余秋雨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憂傷,正如我藏不住愛你的喜悅,藏不住分離時的彷徨。我就是這樣坦然,你舍得傷,就傷。如果有一天,你要離開我,我不會留你,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說還愛我,我會告訴你,其實我一直在等你;如果有

    散文

    三毛寫了哪些歌

    閱讀(588)

    三毛進行歌曲填詞有以下歌曲:1、《不要告別》的作曲:逸之青,演唱:楊坤2、《說給自己聽》的作曲:李泰銘,演唱:齊豫和潘越云3、《說時依舊》的作曲:梁文福,演唱:林慧萍4、《一條日光的大道》的作曲:李泰祥,演唱:三毛5、《迷》的作曲:翁孝良,演唱:齊豫和潘

    散文

    三毛簡介

    閱讀(417)

    三毛本名陳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縣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后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并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臺后,曾在文化大學任教,一九八四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

    散文

    河北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閱讀(468)

    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于

    散文

    中國歷史上喜歡喝茶的名人

    閱讀(446)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淵遠流長。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我國人民生活關系密切,自古至今,有許多名人與茶結緣,不僅寫有許多對茶吟詠稱道的詩章,還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趣事軼聞。唐代陸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經》,流傳千古,后世尊為

    散文

    歷史上沈姓的名人有哪些

    閱讀(540)

    沈括、沈約、沈萬三、沈鈞儒、沈周。1、沈括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

    散文

    歷史上寫曹操的詩詞有哪些

    閱讀(711)

    曹操的詩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內容大體上可分三類。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為主的,一類是游仙詩。與時事有某種關聯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等。以表述理想為主的詩歌有《度關山》

    散文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名書名篇名散文名詩……的名字

    閱讀(484)

    名書:《史記》,《資治通鑒》,《顏氏家訓》,《世說新語》,《古文觀止》,《詩經》······名篇:《岳陽樓記》,《出師表》······名詩的話就太多了,建議去看看什么必背優秀詩文之類的,名篇和名詩也有很多

    散文

    歷史上姓姚的人的故事

    閱讀(478)

    姚廣孝的故事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

    散文

    歷史上的柳永是怎樣的一個人

    閱讀(456)

    柳永出身儒宦,幼時即顯聰穎,作文、音律精通,加之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少年時代就嶄露頭角,少有名氣。不單親友對他寄予厚望,他自己也對前程滿懷信心。宋朝立國標榜文治,影響所及,朝野成風。“學而優則仕”,讀書考學成為許多青年才俊施展抱負、實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