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唐宋八大家在歷史上的地位?

    據不才所知“唐宋八大家”這個名稱最早是明朝的散文家茅坤提出來的。

    他編了一部《唐宋八家文鈔》選取了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的文章,從此“唐宋八大家”既成定說。

    “唐宋八大家”一提出就為人們所接受,經受了時間的檢驗,劉大魁認為八大家之外無文。

    這種看法的確有些片面,八大家不能代替唐宋散文,但若要了解唐宋古文特點,八大家之文確實不可不讀。

    在一定程度上,八大家代表了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們的文章也可以作為中國古代散文的楷試和范文。

    不才認為“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極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有如下兩點值得注意:

    首先,八大家都是“古文運動的領導者和中堅人物”,他們有著大體一致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傾向。

    他們都反對駢文,不滿浮華的文風,提倡恢復和發展秦漢散文的優良傳統。

    他們以自己卓越的創作實踐,摧毀了駢文在文壇的統治地位,為把散文從駢文中解放出來,確立散句單行、自由書寫的新型散文“古文”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們的散文作品就是這種古文的典范,是唐宋古文運動的光輝結晶。

    正是由于他們的努力,使古代散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因此,“唐宋八大家”在整個散文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作用,具有崇高的地位。

    其次,八大家都在創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

    大體上來說唐代兩家之文,雄健奔放,奇崛峭厲。

    宋代六家之文平易暢通,委曲遷徐。

    這也是唐宋散文主要區別所在。

    細而言之,不才認為同屬唐代的韓、柳,同屬宋代的歐、曾、王,甚至同屬一家的蘇氏父子,其文風也各有特點。

    宋人李涂說:“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

    青人吳振乾說:“奧若韓、崤若柳、逸若歐陽、醇原若曾,峻浩若王,既已分流而別派唉。

    既眉山蘇氏父子兄弟相師友,而明允之豪橫,子瞻之暢達,子由之折,亦有人樹一幟,各不相襲者”。

    他們的話雖不一定確切,但都看到八大家之文的不同特征有可取之處。

    下面鄙人就針對八位文學宗師發表一下愚見。

    韓愈(768~824)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

    其賦、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志、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

    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篇和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

    一些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

    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

    如書信體《答李翊書》、《與馮宿論文書》,贈序體《送孟東野序》、《送高閑上人序》等,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

    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

    其中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許多人物,寫法脫化于《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

    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后序》,熔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

    學習《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清河張君墓志銘》等。

    為友情深厚的文學家而作,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銘》等 。

    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銘中 ,也有一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

    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完全出于虛構,接近傳奇小說。

    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的駢儷文風。

    他善于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推陳出新。

    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對后世有深遠影響。

    后人對韓愈評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劉開言“韓子冠于八家之首而猶屈”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代古文的發展道路。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是思想深邃的哲學家、文學家,他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為“道”應于國于民有利,切實可行。

    他注重文學的社會能,強調文須有益于世。

    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柳宗元一生留下 600多篇詩文作品,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云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

    古文大致為5 類:① 論說。

    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

    筆鋒犀利,論證精確。

    《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

    《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 。

    《桐葉封弟辯》等為短篇政論代表。

    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

    但也受佛教影響,尤其在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

    ②寓言。

    繼承并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

    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 。

    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蝜蝂傳》等篇。

    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③傳記。

    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

    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捕蛇者說》等。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

    如《種樹郭橐駝傳》。

    ④山水游記。

    最為膾炙人口,均寫于被貶后,以永州之作更勝。

    典范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托。

    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⑤騷賦。

    獨具特色。

    《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

    《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

    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等作品,對禪宗、天臺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

    歐陽修(1007~1072)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的一代宗師,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理論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

    他所講的道,主要不在于倫理綱常,而在于關心百事,他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

    他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自己又以造詣很高的創作實績起了示范作用。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余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

    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

    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

    章法結構既能曲折變化而又十分嚴密。

    《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

    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

    他的筆記文,有《歸田錄》、《筆說》、《試筆》等。

    歐陽修的賦也很有特色。

    《秋聲賦》運用各種比喻,把無形的秋聲描摹得非常生動形象,使人仿佛可聞。

    這篇賦變唐代以來的“律體”為“散體”,對于賦的發展具有開拓義。

    曾鞏(1019~1083)

    曾鞏是歐陽修古文運動的支持者和參與者。

    主張先道而后文。

    其文自然淳樸,不甚講究文采。

    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較少的一個。

    他的文章絕少抒情作品,多為議論文和記敘文。

    他的散文以議論見長,立論精策。

    如《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論歷代治亂得失,感慨深切。

    《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傾吐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文風質樸,縱橫開闔,有搖曳曲盡之妙。

    《越州趙公救災記 》,將紛繁雜亂的事項寫得條理分明,練達曉暢。

    其記敘文中偶有寫景之作,刻畫極工。

    如《道山亭記》述山川之險,精雕細刻。

    《墨池記》談古論今,不無卓見。

    《宋史·曾鞏傳》評其文“立言于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

    王安石(1021~1086)

    王安石是偉大的政治家兼文學家,他的散文如其為人,崎嶇挺拔,剛勁有力雄健簡古。

    其政治文觀點鮮明,言詞犀利,見解卓越,如《讀孟嘗君傳》短短24字卻否定了歷朝的觀點實屬千秋傳誦之名篇。

    蘇洵(1009~1066)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次肆,很有說服力。

    藝術風格雄奇為主,而又富于變化。

    蘇洵的文章多為政論和軍事論著。

    如《衡論》、《上皇帝書》等文,以古鑒今,明確提出治國興邦的政治革新主張;在《審敵》、《六國論》中,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賄秦。

    實為借古諷今,指責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同時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將才等主張。

    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之作,如《張益州畫像記》、《木假山記》等。

    蘇軾(1037~1101)

    “三蘇”之中文學成就是蘇軾。

    蘇軾對文藝創作傾注了畢生精力。

    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反對“貴華而賤實”,強調作者要有充實的生活感受。

    他認為為文應“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要敢于革新獨創。

    蘇軾重視文藝創作技巧的探討,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進一步“了然于口與手”來解釋“辭達”(《答謝民師書》),已經觸及了文藝創作的特殊規律。

    蘇軾的創作實踐體現了他的文藝觀。

    他是有多方面創作才能的大家,在詩、詞、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獨到的成就。

    蘇軾的議論文觀點獨特,其《范曾論》、《留侯論》、《賈宜論》和《錯論》被收入《古文大觀》這四篇論文的觀點都獨樹一幟,鄙人最喜愛《賈宜論》,在此文中蘇軾認為“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最終造成悲劇,因為“非漢文不能用生,生不能自用漢文也”。

    這顯然與歷代文人觀點背道而馳。

    蘇轍(1039~1112)

    蘇轍的散文表現出遷洋泊的風格和秀杰深醇之氣,他在古文寫作上有自已的主張。

    其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提出了“文氣”說,所謂“文者,氣之所形”,并論及“養氣”之法。

    他擅長政論和史論。

    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如《新論》、《上皇帝書》、《六國論》、《三國論》等,皆能以古鑒今,針砭時弊,在革新政事上頗有見地。

    此外,賦也寫得相當出色,如《墨竹賦》,描摹竹子的情態細致*真,富于詩意。

    其文風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氣,如《黃州快哉亭記》,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 ,鮮明地體現了蘇轍散文的風格。

    他對散文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后談心得

    通過這次研究,我不僅在不斷地查閱資料中豐富了自我,而且對我國唐宋散文的發展,和“唐宋八大家”的寫作風格及文學成就都有了更深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我感到我國文學博大精深,這是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今天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鄙人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為我們祖先留下的遺產而驕傲,為我們能繼承和發揚這種遺產而驕傲,更為我是一名炎黃子孫而無比自豪!

    參考資料:http://**bbs/*?boardid=1&rootid=328&id=328

    唐宋八大家在歷史上的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唐宋八大家在歷史上的地位?

    散文

    求將《錢塘湖春行》改為300字左右的散文

    閱讀(1006)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里,我來到了錢塘湖畔。在孤山寺北面的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云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

    散文

    描寫春天的散文(20∼30字)

    閱讀(561)

    1、冬爺爺剛走,春姑娘就提著百花籃,伴著春風,帶著春雨,悄悄地來到了人間,頓時,大地萬物復蘇,烏語花香,呈現出一派生氣。2、春風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萬物呈現一片生機,形成一幅秀麗的山水圖。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

    散文

    要一些唯美的可以朗誦的現代詩歌或現代詩文

    閱讀(491)

    1、《再別康橋》——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

    散文

    心愿散文

    閱讀(366)

    心愿心愿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它蘊含著人生的祈求與精神寄托。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了生活下去,不懈地拼搏奮斗,祈求達到追求的目標,實現美好的人生愿望。這種心愿是支撐我們向前運動的動力所在。我們把所有的奮斗變成生活的基礎,變成一種精

    散文

    愿什么正好,你我什么的一個散文是哪句話?

    閱讀(434)

    時光,好時光你覺得啥時是好時光好友問我什么時候是好時光。我笑笑開玩笑道: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其實我也不知道,于我們,什么時候是好時光。總是覺得,歲月的花枝上,定藏著唇紅齒白的時光。所以,一直對時光有美好的向往,一直對生活有很

    散文

    幫我找夏天(散文)大班詳案

    閱讀(369)

    1、《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2、《渭川田家》【唐】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句

    散文

    《陳太丘與友期》的文章主旨

    閱讀(1442)

    本文給我們的主旨是:做人要誠實守信,重視禮儀。先分析一下這三個人物的言行:陳太丘:太丘舍去——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后果。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慚,下車引之——無信無禮,缺乏修養,然知錯能改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與

    散文

    唐宋散文八大家哪八位?分別是哪個朝代?

    閱讀(505)

    一、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分為唐二家,宋六家)。二、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

    散文

    急求~請問有沒有名家的精美散文詩

    閱讀(439)

    魯迅《野草》中的散文詩都很好,也都不長。下面摘抄了幾句,喜歡的話去看看原文。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活著。死亡的生命已經腐朽。我對于這腐朽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未空虛。極小的粉紅花,瑟

    散文

    關于社區的詩歌

    閱讀(479)

    和諧社會,美麗家園一朵朵美麗的鮮花,一顆顆高大的樹木.一陣陣清香的空氣,一條條清澈的小溪.它們交織在一起,這是我們美麗的祖國.看,樹木用那健美的臂膀,指向遠處的東方.小花在那高大的樹下,向我們頻頻微笑.聽,這一條條小溪流水的聲音,化

    散文

    2011年暑假我想寫些文字發表請問往哪投稿好

    閱讀(464)

    由此要根據lz的性別年齡判定。如果是御姐蘿莉,建議去《天使。com》投稿,字數8000~一萬字左右,內容涉及愛情即可,題材不限。采納率還是比較高的,我幫女朋友投過,第一次就中了。如果你年齡在12~16歲之間,而又比較單純,建議投稿《兒童文學》,雖然沒

    散文

    原創詩歌可以到哪里投稿

    閱讀(519)

    散文報刊投稿信箱《散文》月刊sanwenyuekan@sohu.com《美文》meiwen@meiwen.com《散文百家》雜志swbjzzs@163.net《中華散文》雜志zhsw166@eyou.com《散文選刊》雜志sanwenxuankan@yahoo.com.cn《

    散文

    哪里可以原創詩歌投稿有稿酬的那種

    閱讀(390)

    《散文》月刊sanwenyuekan@sohu.com《美文》meiwen@meiwen.com《散文百家》雜志swbjzzs@163.net《中華散文》雜志zhsw166@eyou.com《散文選刊》雜志sanwenxuankan@yahoo.com.cn《海燕·都市美文》

    散文

    三袁的文化地位

    閱讀(385)

    三袁(又稱公安三袁)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們分別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長安里(今中國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明代后期文壇沉寂,三袁勇於革新文學,糾正過往「前后七

    散文

    語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的全部翻譯下載

    閱讀(483)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蘇軾,蘇洵,蘇轍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拜歐陽修為師)。(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

    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目錄

    閱讀(423)

    唐朝:韓愈——以尊儒反佛為主的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有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文祭十二郎文》;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

    散文

    唐宋著名茶詩體現了中國古代茶文化的哪些突出特征

    閱讀(416)

    《茶經》面世標志著茶學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蘇虞的《十六湯品》、溫庭筠的《采茶錄》、王敷的《茶酒論》、毛文錫的《茶譜》亦從不同的側面共同塑造唐代茶

    散文

    周作人的散文在文學史上的意義和地位

    閱讀(959)

    周作人的散文繼承了詩經、六朝和晚明文學的內蘊,充滿著平淡如水、自然如風的語言色彩。其沖淡平和的散文風格展現出空靈的人生境界,可說是中國散文的一個高峰。

    散文

    舉例說說如何在運用課件的情況下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

    閱讀(369)

    舉例?列條:1、教師擔當一個連接知識點傳達課件內容的角色;2、教師負責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或好奇心,希望了解所學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在講臺上一座不起);3、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記住,課件是工具,自身才是主導。其實熟練就好了,老師自己要自信,準

    短句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三句話的含義地位

    閱讀(583)

    含義: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蕩中的國家,真像桓溫所說樹也已經長得這么大了!地位:這三句是全首詞的核心。到這里,作者的感情經過層層推進已經發展到最高潮。出自南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原文節選:休說鱸魚堪膾,盡西

    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簡介

    閱讀(586)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韓愈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