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關于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模式

    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

    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

    就古詩鑒賞題而言,大體上可歸納出五種問答模式,本文對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

    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答題示例: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

    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

    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

    (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

    (3)對比。

    (4)白描。

    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

    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

    (2)比喻。

    (3)擬人。

    (4)夸張。

    (5)雙關。

    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

    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 反襯出

    陳與義 環境的寂靜(步驟二)。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

    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怨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

    “啼時驚妾夢,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

    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答:同意。

    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

    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

    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2002年高考題)

    古典詩歌鑒賞答題模式

    1、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或作者的思想意趣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步驟 ①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

    步驟 ②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

    步驟 ③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

    2、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其他見前面講義內容。

    ☆答題步驟:

    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②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驟① 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步驟② 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步驟③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3、分析語言特色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

    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

    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

    步驟① 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

    步驟② “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

    步驟③ 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4、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

    步驟① 同意。

    看,在詩中指回望只一“看”字。

    步驟②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

    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驟③ 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

    5、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提問變體:人們認為某詞是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原因?

    解答分析:

    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①解釋該詞在詩中的寓意。

    ②指出突出了什么主旨。

    ③從構思上考慮。

    也就是詩人是怎樣把該詞與主旨聯系起來的。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

    步驟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

    步驟② 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

    步驟③ 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

    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6、鑒賞景物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景物的?

    提問變體:這首詩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畫面?是如何展示的?

    解答分析:

    古代詩人常用一定的描寫方法和修辭手法來描繪景物(參見題型1);同時注意十分寫景的角度,或動靜結合,或由遠到近,或形、聲、色兼俱,或視覺、聽覺、嗅覺綜合運用,使畫面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和諧感,體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答題步驟:

    ①準確說出表現手法和寫景的角度。

    ②抓住主要景物具體描述畫面,要適當展開聯想與想象。

    ③概括畫面特征或分析思想感情。

    木 蘭 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

    綠揚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晚照。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

    答:

    步驟① 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景由近到遠,富有層次感。

    步驟② 詩人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光粼粼,如細皺沙紋;然后是綠楊初醒,嫩黃淺翠,遙望一片輕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

    步驟③ 這些景物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7、體會詩句型

    提問方法:這句詩好在哪里?

    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何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何特點?或簡析這句詩的作用和藝術效果。

    解答分析:

    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

    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

    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系上下句結合全詩進行。

    ☆答題步驟:

    ①指明表現手法。

    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

    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謁金門 馮延已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按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舉頭聞鵲喜。

    試簡析“碧玉搔頭斜墜”的好處。

    答:

    步驟① 通過描寫女子頭上的裝飾(細節描寫)。

    步驟② 反映女子久等情人不來的心緒不寧和慵懶。

    步驟③ 詩人沒有直接刻畫人物心理 ,而是借助形象的描寫,因此使這首詞含蓄而不直白,令人產生無限遐。

    8、分析構思(結構思路)型

    提問方法: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

    解答分析:

    詩歌思有路,一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

    那么,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

    有的詩先寫景后抒情,有的先敘事后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答題步驟:

    ①逐句概述詩句的內容。

    ②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

    ③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么思想感情。

    山房春事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請簡析本詩的構思之妙。

    答:

    步驟① 一、二句寫梁園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亂鴉翻飛,遙望前方一片蕭條;三、四句以“舊時花開”反襯現在的人去園空。

    步驟② 這樣,一、二句烘托出凄涼的氣氛,為全詩奠定了感情的基調,三、四句就在此基礎上抒發感慨,顯示主旨。

    步驟③ 從而表達了物是人非世事滄桑的悲涼之感。

    關于高考的現代散文閱讀(從命題看答題)

    現代散文閱讀無疑是影響學生高考得分的瓶頸,也是高考復習備考的重點與難點。

    在平常的復習中,常用的指導學生閱讀的思路主要有兩種:一是從“考點”的角度逐一指導閱讀訓練,二是從“閱讀”的角度指導學生閱讀訓練。

    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一直在探討第三種思路,從“命題”的角度歸類來指導答題,即以審讀題干為起點進行閱讀,因為題干中至少包含了四個信息:答什么、怎么答、答多少、在哪里找答題的依據。

    從這里入手,可以迅速把握命題的方向,抓住命題的關鍵,使答題更快捷,也更準確。

    下面以部分高考試卷現代散文閱讀試題為例,談談我們對“命題歸類答題”作的一些探討:

    【命題類型一】 如何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或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個詞?如何理解文章標題?為什么要以此為題或以此為題有什么作用?

    【答題要旨】 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一是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做到詞不離句,從所在及相關語句中去尋找答題的依據。

    二是要注意詞語的多義性(如虛實義、雙關義、象征義、比喻義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夸張等),必要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答題。

    鑒賞所用詞語,則應結合語句,理解詞語的意思,然后從準確性、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等方面著手賞析其妙處。

    文章標題的理解或賞析,一般來說重點也是對詞語的理解,即使是短語,也要從理解詞語著手。

    同時要掌握標題的意義和作用:①有的標題作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題的作用;

    ②有的標題從結構上看有文章線索的作用;

    ③有的標題對文中的人物和主題有象征作用;

    ④有的標題有比喻作用;

    ⑤有的標題有虛實或雙關兩層含義。

    因此,理解或鑒賞標題時,一是要分析詞語,二是要注意修辭,三是要注意虛實,四是要聯系全文內容和結構,五是要結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做到了這幾點,也就不難了。

    【命題類型二】 理解文中句子的含義或對文中的句子進行賞析。

    【答題要旨】 理解句子的含義,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所用修辭和句式特點結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同時要注意被理解的句子有什么特點,不同特點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重點。

    哲理句: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有時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感情句:即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貶抑揚,則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突破口,有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理解。

    變式句:根據句式變換的特點,這樣的句子往往有強調意味,強調的點就在位置改變的那一部分上。

    修辭句:結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來判斷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矛盾句:貌似矛盾,實際上卻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

    這樣的句子往往含有兩方面的意思,但卻側重一面。

    含蓄句:要通過句子的字面意義來思考它沒有明說出來的意義。

    賞析句子則應在抓住句子的關鍵性詞語的同時從句式特點、修辭手法、內容和情感等方面欣賞其妙處或表達效果。

    答題時,先作具體分析然后進行整合。

    【命題類型三】 指出文中某個句子,然后問為什么這樣說或這樣說的原因(根據、依據、理由等)是什么?

    【答題要旨】 這種“句子”類題目與理解句子的含義題不同,這類題目,一般都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答題的依據,但其答題依據不在句子本身,而在其上下文中。

    作答時先分析“句子”的性質,觀點句還是結論句(主要有這兩種)。

    觀點句,理由在后;結論句,理由在前。

    其次分析該句子所涉及(或管轄)的范圍,確定信息的來源。

    然后在有效區內捕捉、篩選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合。

    一般不要直接抄寫句子。

    【命題類型四】 文中引用某些文字或詩詞有何作用或為什么要引用這些文字或詩詞?

    【答題要旨】 答此類題重要的是掌握引用的作用。

    引用,可證明觀點,使說理更具有說服力;

    充實論據,豐富內容,深化文章主題;

    增添文章意趣、文采和文化底蘊,增強文章感染力;

    點明題意,文題相應,鋪墊對比,結構嚴謹;

    詩文相間,生動活潑,文采斐然,使語言更雅趣或更具文采和文化底蘊。

    【命題類型五】 文章用第幾人稱,有什么作用或為什么要用第幾人稱?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技巧、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答題要旨】 前者要了解所使用的人稱和不同的人稱在行文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或效果,并結合文章內容作答。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

    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第二人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顯得親切;

    便于對話,自由靈活;

    便于抒情,加強感染力;

    有時具有呼告的作用;

    用于對外物,有擬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后者首先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達技巧(象征、鋪墊與照應、烘托和襯托、對比與對照,抑揚、細節、白描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對比、排比、借代、夸張、反復、反語、雙關等)及其作用,然后結合具體內容作答。

    (常見表達技巧和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可以印發給學生)

    【命題類型六】 文章如何安排結構?為什么要寫某事物或從某事物寫起?或指出文章結構上的某一點(開頭、結尾)有何作用或能否刪去?

    【答題要旨】 文章結構安排常常與全文的總體思路及各個部分有關系,與文章內容及其所用表現手法也有一定的聯系。

    因此既要分析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如對比、抑揚、鋪墊、烘托等),又要注意文章的主體內容和線索。

    就其作用而言,用在開頭導入正題或引起下文,有鋪墊、烘托、反襯、抑揚、形成對比等作用;

    放在中間主要起承上啟下、自然過渡的作用;

    放在結尾呼應開頭或文題,使結構嚴謹;

    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總結深化或進一步強調突出主題,直接表達思想感情。

    至于開頭或結尾是否有必要,決定因素是表達主題是否需要。

    如果具有上面所說的作用,則是必要的;如果與主題關系不大,不要也未嘗不可,它可以使行文更簡潔,主題更集中;文意更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有時還可以給讀者留下再創造的空間。

    注意對于“好不好”“要不要”之類的問題,一般應正面回答,如果從反面回答,一定要找到充足的理由。

    【命題類型七】 文中寫某句話或某事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作者寫某事物或某段落表達了怎樣的意思(內涵)?

    【答題要旨】 “情感”與文章主題有著密切的聯系。

    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對所寫的內容做具體的分析,看它本身寫的是什么,是用來說明(或證明)什么的,與文章主旨是什么關系,再結合所在段落、前后段內容、作者所處的壞境以及文章主旨分析其寫作的目的、用意。

    “表達的意思”的確定既要抓住段落的中心,又要抓住段落中的關鍵句并且要結合上下文才能準確把握。

    要注意的是“情感”是就作者而言,而“意思”是就文章而言的。

    【命題類型八】 文章寫某事物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或從哪幾方面來寫某事(物)的?或概括文章寫某事物的內容和特點。

    【答題要旨】 這一類考題,既涉及到篩選信息,又涉及到歸納概括。

    總體來說要做兩方面的思考準備:①所寫內容如果有幾個方面就從內容方面分析概括;

    ②如果內容集中寫某一方面,無法從內容上分成幾個方面時,則應考慮從手法(正反、虛實、點面)方面分店概括。

    具體答題時,先要“定位”,即找準閱讀有效區,然后確定答題對應點。

    信息篩選出來以后,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相應的歸納與概括的方法——

    中心完善法(原文本身有中心句,只要我們根據需要加以整理和提煉)、

    摘要整合法(摘取文中關鍵詞語、重要語句進行整合)、

    分層歸納法(先弄清文章每個層次的內容要點,然后抓住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全局角度進行綜合行整合)、

    揣摩提煉法(如果需要概括的內容是形象的、隱晦含蓄的,找不到能夠直接用來概括的詞語,就需要就需要在揣摩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提煉)

    ——進行整合,擬寫答案時,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有時還應講究句式的一致性。

    【命題九類型】 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評價,就文章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進行賞析。

    【答題要旨】 評價作者觀點態度,作者的觀點就是作者的見解和主張,作者的態度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傾向。

    對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評價,通常指對作者的觀點態度作出中肯的適當的評述,判斷其正誤,分析其意義和價值。

    因此在評價時要進行辯證的、全面的、發展的分析,并體現考生的態度和認識。

    鑒賞首先是明確鑒賞點,或形象、或語言、或表達技巧、或布局謀篇、或作品主題等。

    其次是抓住特點,找出實例并賞析其妙處。

    鑒賞形象要抓住典型特征、刻畫方法和典型意義等進行。

    鑒賞語言,要區別語言特色和語言風格。

    語言特色主要從準確、鮮明、生動、形象方面賞析,并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效果;語言風格帶有作者本人語言運用方面的明顯的特征,主要有平實、華麗、明快、自然、含蓄、深沉、幽默、辛辣等。

    鑒賞內容,要抓住主題,從深刻、透徹以及給人的啟示等方面賞析。

    鑒賞構思,要抓住結構特點(一波三折、首尾呼應、伏筆、照應)和表達技巧(烘托、鋪墊、抑揚、映襯、象征等)。

    總之用語要講究分寸、態度要辯證。

    如果要求寫鑒賞短文,結構安排上采用“總—分—總”的形式,總說明確提出觀點;分說結合原文對中心觀點進行分解并各自舉一到兩例進行分析;最后總說再次點題。

    當然,這只是我們就現代散文閱讀試題中的帶共性的命題所作的歸納和分析,它肯定不能覆蓋所有命題,因為命題是不受“規律”限制的。

    這也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思考、探究、總結。

    倘能如此,也許會為突破“現代散文閱讀”這一難點尋找出一條新的路徑。

    關于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模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模式

    散文

    散文集求推薦傷感愛情

    閱讀(373)

    雪小禪的《煙花那么涼》和《不是我,而是風》很贊!文風我很喜歡是那種有點清新傷感又帶著點頹廢的那種!而且作者的觀點非常迎合我.目前就看過這兩本特別好!

    散文

    如何給作文寫評語

    閱讀(309)

    ,簡單交待時間,地點和結果…語言簡練,規范,開篇吸引人.…以…開頭,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來.開篇簡明扼要,精煉有序;重點描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景喻情,開頭頗有新意;倒敘開頭,渲染意境.開頭直奔主題,也是一種寫法.開頭很活潑.擬人

    散文

    把《蝴蝶泉》改成散文

    閱讀(350)

    蝴蝶泉春意的水,冬時的雪,又逢落葉卷枯草,誰人憐?淅淅瀝瀝,未名湖水,此時滴水點堅冰,苦寒襲。夕陽欲歸,在那浪漫晚霞中,留下一片影,孤雁哀鳴。寒月雨水,在這凄寒殘夜里,遺棄我自己,痛心不已。冬時蝴蝶,雪中影,冥冥相見于新春,只惜朱顏已不復……暖泉流川

    散文

    誰能幫我把柳永的玉蝴蝶改成散文??

    閱讀(372)

    憑欄眺望,雨吹云散,我目送著秋光。傍晚的景色蕭條疏曠,足令宋玉一樣多愁善感的詩人更覺悲涼。水面上風輕輕的吹,憑花漸漸枯萎,月光下露水漸涼,梧桐葉變得枯黃。這情景更人悲傷,老朋友都不知道在何處,眼前只見煙水茫茫。實在難忘,當年與朋友在一起

    散文

    與蝴蝶有關的散文

    閱讀(381)

    永遠的蝴蝶臺灣·陳啟佑那時候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爍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我們就在騎樓下躲雨,看綠色的郵筒孤獨的站在街的對面,我白色的風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我默

    散文

    來自蝴蝶的一個吻觸是什么散文

    閱讀(310)

    抒情散文。①瓦檐上小小的水滴把她面上的石頭滴得凹陷下去。讓我明白了目標始終如一,秉持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②一只小蜜蜂忙碌于萬花叢中。讓我懂得了甜美的生活一定是付出了勤勞和智慧。③公交車上漂亮的女士

    散文

    中學生必讀的30部短篇小說

    閱讀(1293)

    《黑奴吁天錄》斯陀夫人《飄》瑪格麗特·密契兒《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馬克·吐溫《戰地鐘聲》厄納斯特·海明威《紅字》納撒尼爾·霍桑《最后的一葉》歐·亨利《麥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馬丁·伊登》杰克·倫敦《玩偶之家》易卜生(挪

    散文

    高中生必讀的散文有哪些

    閱讀(479)

    《菜根譚》“咬得菜根,方可為人”,人不一定非要讓自己去吃苦,但一定要做好隨時應對吃苦的準備。這本明代的小書除了飽含人生處世的哲理,更是一種精神境界的圖騰。其中很多句子都已經流傳為廣為人知的名言警句,不僅有益與個人欣賞,偶有其它必要

    散文

    家鄉游記作文600字

    閱讀(486)

    家鄉游記作文600字我的家鄉位于市的三亞市,以前的名字叫做“三亞埔”,“埔”的意思就是平原。三亞是第三個開發的平原。這塊土地第一塊被開發的稱為“頭前”,第二塊稱作“二亞”,第三塊就是“三亞”了,這就是家鄉的地名由來。你想知道三亞的

    散文

    600字作文游記

    閱讀(416)

    一《西游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回體小說,這部小說記載了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種的困難,他們為了取到真經,挑戰了八十一種的困難,還受了許多傷呢……師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豬八

    散文

    游記作文600字帶有提綱

    閱讀(587)

    游北京故宮今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期盼已久的北京旅游。7月23日早上,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我和哥哥姐姐,還有爸爸媽媽、二姨三姨一起興致勃勃地來到故宮。天安門前,人山人海,我們和很多的游客一樣,搶著時間,擠著空位,擺著姿勢照相留影。跨過金水橋,

    散文

    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

    閱讀(507)

    屈辱:清政府與外國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就:新中國在國防、空間技術、醫學、農業、政治、經濟等方面取得了全方面的突破,使新中國活躍在世界舞臺之上。屈辱: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

    散文

    求一篇600字作文

    閱讀(410)

    秋,露寒風冷,寒蟬凄徹,北風肆無忌憚地搖撼著老樹,在光禿禿的樹梢上怪叫,地上枯黃的落葉,被風卷起,在空中打著旋兒,剛落下又被卷起……人的臉上盡是寒意。我和媽媽走在清靜的街上。天很冷,即使穿著厚厚的毛衣,北風依然從毛衣的小孔里鉆進來,直逼人心

    散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答謝中書書》解釋

    閱讀(683)

    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答:回復。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山川:山河。之:的。共談:共同談賞的。五色

    散文

    初中階段語文現代文閱讀最好的訓練輔導書籍

    閱讀(575)

    黃岡經典閱讀初中現代文閱讀練習7七年級8八年級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練習全國通用版就是針對現代文閱讀訓練的,這本書40多元,很不錯,肯定能幫助你提高現代文閱讀水平,加油!祝你考上一個好高中!追問為什么這些書都找不到?還有別的么?追答在淘寶中找黃

    短句

    求一些適合高中生摘抄的古詩文詩經能夠靜心的

    閱讀(614)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一切都是過眼云煙放下我執即得解脫。。。六祖有言:「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又云:「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心迷則心生,心悟

    散文

    初中做語文閱讀題的技巧有什么格式也寫下來謝謝了

    閱讀(367)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散文

    語文閱讀答案鄉情周同賓

    閱讀(316)

    鄉情周同賓(1)我的家鄉,在偏僻的農村。沒畫山繡水,沒茂林修竹。地薄,人也憨。據說五百年前,家鄉出產的紅高粱曾被征去給皇帝做過御酒,此外,別無稀罕物兒。據說五十年前,出了一個補鍋匠,曾以他的技藝譽滿鄉里,此外,別無能人兒。(2)家鄉用紅薯干兒養活我

    短句

    汪曾祺五味鑒賞

    閱讀(728)

    一直很喜歡飲食的文化,買過好幾本關于吃的書。汪老落筆,平淡處見收放。最早讀汪老的文章是《胡同文化》,選在高中課本里。后來讀到《受戒》,為之絕倒。那種清新樸實唯美淡婉除了汪曾祺,更有誰呢?汪曾祺師從沈從文,受老師的影響很大。但若沈從文

    短句

    描寫兒童的古詩句有哪些

    閱讀(311)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