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詠老子的詩句

    一、老子的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36.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1.靜勝躁,寒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53.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5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5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二、老子名言翻譯 百度知道

    路可以走出來,但不一定非得按常規的方法走出來;名氣可以掙出來,但不一定非得按常規掙出來。沒有名氣,只能回到萬物開始的原始社會,有了名氣,大家都像看媽一樣圍著你。

    “道”是可以進行論述和說明的,然而本文所要專門討論的“道”是“非常道”。“名”是可以進行命名和稱呼的,然而本文所要專門討論的“名”是“非常名”。“無名”可以認為是天地的開始,“有名”可以認為是萬物的來源。所以,可以用“常無欲”的方式去觀察天地萬物的“妙”也就是“小”,可以用“常有欲”的方式去觀察天地萬物的“徼”也就是“大”。“常無欲”和“常有欲”或者說“小”和“大”其來源相同,但名稱不同。這個來源可以叫做“玄”。然而,“玄”之中還有“玄”,這就是“眾妙之門”:所謂“眾妙”就是造成天地萬物的種種最微小的因素;所謂“門”,是比喻這些種種最微小的因素所必然經過的路徑。

    三、老子的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說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稱,不是永恒的名稱。

    中國人的真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這種態度不利于科學的發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來源于人的永不滿足的探索與創造精神,倘若象小農社會“小富即安”,滿足于“三分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進取精神沒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憂了。 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會,人權、個人財產權皆不受保護,災禍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勸戒世人韜光養晦,功成身退。 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它一方面表現了國人的不競爭心理,另一方面不爭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現了國人的狡猾謀略。

    5、“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中國的學問多是“玄學”,不是科學。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此話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謹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榮耀的一面,但自己寧守卑辱的一面。

    中國人以柔克剛,太富有計謀了。 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人治社會,注定了人際關系復雜,注定了修身處世學問深厚。

    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人治社會一切無保障,為了保護自己,不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國人就應當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9、“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老子此話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

    因此,圣人往往是穿著粗衣,卻懷揣著美玉,有貨不能為人所識。的確,老子提出以柔克剛、無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無為而治思想僅為統治者暴政過后的與民休息政策的依據。

    10、“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意即挫掉銳氣,超脫糾紛,含斂光耀,混同塵俗。昏昏噩噩的中國社會把人的生氣、個性、菱角和創造性全要磨滅、消解。

    11、“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中國人有點小聰明,于是統治者竭盡心智折騰老百姓,何知摒棄個人智能,發揮法治、市場的作用?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統治人民,就先用言辭表達對人民的謙虛;要領導人民,就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見,封建統治者總是在利用人民、欺騙人民。

    13、“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中國乃戰爭之國,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為每一朝代興起、每一次接班人之爭的必然。中國人幾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權平穩過渡的辦法,這是我們的智力的缺陷。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中國歷來兵權最重要,“槍桿子里出政權”,而不是“選票箱里出政權”。有了槍桿子,統治者則應自覺克制不濫殺,恬淡為上,因為沒有法制約束。

    15、“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類似于市場經濟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歷代統治者只知擾民,只知私欲膨脹,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樸素呢? 16、“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中國人于瑣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領,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敗,保護自己的人權方面卻沒有這樣的智慧。 17、“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治理大國的道理,與炸一條小魚的道理一樣貴靜,不可折騰。

    “**”中有人卻說,天下大亂,越亂越好,怪哉。 1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治社會一切隨人的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禍福不測。

    19、“無名,天地之始(開始);有名,萬物之母(根本)”––––––有人說,“無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潛在的物質,“有名”是原始的物質,大爆炸后形成萬物。中國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論。

    不過,中國的學問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狀的,幾千年都沒有發展。 2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是壞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為善,這是惡事)–––––––老子憧憬的是人們不辯美丑、善惡的渾沌之世,這是倒退的思想。

    21“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說,圣賢高人處事應當以無為為要領,教化人民應當以不言為準則)––––––––無為成為絕對的準則,就不對了。人文科學新定律:現代社會既要無為(市場經濟),又要有為(實行法治)。

    22、“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養了萬物,但不居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國人的保身之道。

    說明人治社會是多么的兇險和莫測。 2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推重有賢才的人,免得人民競爭;不。

    四、老子的名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8、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9、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的確,優勢和劣勢有時候并不是絕對。把自己放在劣勢,就是給自己壓力,為自己注入進去的動力。敢于把自己放在劣勢的人,最終就有可能把劣勢轉換成優勢,從而取得勝利。”這句話可以想到老子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五、老子經典句子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六、老子的名言有那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恒無欲,以觀其妙;恒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說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稱,不是永恒的名稱。)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自然而然為法則)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4柔弱勝剛強(柔弱能戰勝剛強)

    5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后制成;最大的聲音,恰恰是沒有什么聲音;最大的形象,看來反而無形)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產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質,宇宙原始混沌物質分裂成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產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產生千差萬別的事物)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則不會遭到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則不會遇到危險)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最圓滿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會敗壞;最充實的好似空虛,但它的用處不會窮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辯的好似口齒木訥)

    9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從事學問,知識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識要天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后達到無為,雖然無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亂說,亂說的人不是真懂)

    11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做天下的難事,一定要從做易事開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從做小事開始)

    12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勢而情愿采取守勢,我不愿前進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13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兩軍對壘時,悲憤的一方獲勝)

    14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國小人希,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輕易冒險,不向遠方遷移)

    15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各小國之間踮腳可望,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詠老子的詩句

    詩句

    形容大雨來臨前的詩句

    閱讀(347)

    形容大雨的詩句古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游《大風

    詩句

    藏詩句

    閱讀(255)

    一、作文藏在詩句里的精彩 流傳至今的古詩詞,題材廣泛,內涵豐富,稱得上是“佳作中的佳作”. 精彩在自然之中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古詩詞讓我眼前一亮,時而攀臨

    詩句

    詩句畫相對應的詞

    閱讀(926)

    古詩畫中花、山、鳥相對應的詞 詩中山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3。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

    詩句

    藏名的詩句

    閱讀(225)

    一、關于名字的藏頭詩 兩個字藏頭?兩句不能成詩,還是四句吧我給你藏“佳麗文倩”如何?女孩子嘛,誰不希望自己漂亮些呢。佳人難覓千百度麗影婆娑桃花間文比紅瘦妙工書倩若西施踏

    詩句

    以金鑲玉為詩句

    閱讀(457)

    一、形容金鑲玉的詞語 “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典出《韓非子·和氏》《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

    詩句

    感恩和幸福的詩句

    閱讀(225)

    有關感恩或幸福的句子或段落,作文亦可,急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更加愛父母,更加孝順他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使我們能夠在人世間經風雨,見世面,建功立業,這一切都是父母所賜。《詩經》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

    詩句

    表達對親人思念的詩句

    閱讀(245)

    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的詩句是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

    詩句

    受傷的小鳥想到白居易的詩句

    閱讀(255)

    一、白居易的傷情詩句 感傷的詩化表達──白居易《長恨歌》 白居易《長恨歌》因其所包含巨大的意義潛勢,致使對它的歷史理解和現代詮釋異彩紛呈,尤其是其主題之爭,千載以還,聚訟

    詩句

    詩句四時田園雜興

    閱讀(249)

    《四時田園雜興》兩首詩帶意思我不要晝出耘田夜績麻的和梅子金黃杏1.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意思:白天要除去田里的雜草,夜晚還要在燈下把麻搓成線,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自都為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小

    詩句

    杜甫祝賀故人升遷的詩句

    閱讀(303)

    古人祝賀升官的詩詞有哪些古人祝賀升官的詩詞有:一、《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出自杜甫。“大雅何寥闊,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爾精靈。二子聲同日,諸生困一經。文章開穾奧,遷擢潤

    詩句

    廈門好詩句

    閱讀(209)

    一、描寫廈門的好詞好句 七絕·廈門八景虎溪夜月日觀洪,五老凌霄萬壽中。白鹿含煙雞曉唱,員當鼓浪洞天隆。七律·廈門行(六首)題記:辛未春到此,庚寅秋重游,時過二十年矣。(一)又見廈

    詩句

    王勃可以表達豪邁的送別詩句

    閱讀(424)

    朋友遠行用王勃的詩句送別來表達一種豪邁的情感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

    詩句

    凍的詩句

    閱讀(231)

    描寫"春夏秋凍"的詩句各5句.并注名景物.景物.OK詩中春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燒不盡

    詩句

    形容大雨來臨前的詩句

    閱讀(347)

    形容大雨的詩句古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游《大風

    詩句

    藏詩句

    閱讀(255)

    一、作文藏在詩句里的精彩 流傳至今的古詩詞,題材廣泛,內涵豐富,稱得上是“佳作中的佳作”. 精彩在自然之中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古詩詞讓我眼前一亮,時而攀臨

    詩句

    詩句畫相對應的詞

    閱讀(926)

    古詩畫中花、山、鳥相對應的詞 詩中山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3。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

    詩句

    藏名的詩句

    閱讀(225)

    一、關于名字的藏頭詩 兩個字藏頭?兩句不能成詩,還是四句吧我給你藏“佳麗文倩”如何?女孩子嘛,誰不希望自己漂亮些呢。佳人難覓千百度麗影婆娑桃花間文比紅瘦妙工書倩若西施踏

    詩句

    表達對親人思念的詩句

    閱讀(245)

    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的詩句是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

    詩句

    感恩和幸福的詩句

    閱讀(225)

    有關感恩或幸福的句子或段落,作文亦可,急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更加愛父母,更加孝順他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使我們能夠在人世間經風雨,見世面,建功立業,這一切都是父母所賜。《詩經》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

    詩句

    以金鑲玉為詩句

    閱讀(457)

    一、形容金鑲玉的詞語 “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典出《韓非子·和氏》《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

    詩句

    關于鏟雪的詩句

    閱讀(312)

    一、描寫清潔工冬天鏟雪的句子 參考:大冬天,清潔工在掃雪。城市的美容師,值得我們敬佩的人值得敬佩的人之一:清潔工,我們城市的美容師相信大家都熟悉一個默默無聞的身影——清潔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