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登高遠眺的詩句
《九月十日即事》——唐代詩人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
前兩句說重陽剛登高完畢,小重陽又再來飲酒賞菊。后兩句說菊花為何這樣命苦,遇到兩次重陽,遭到兩次采摘。
實際是借菊花聯想自己遭饞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蘊深遠。
擴展資料: “安史之亂”爆發,李白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九月十日即事。
二、關于“登高遠望”的詩句有哪些
1、《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2、《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云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
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4、《秋登蘭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5、《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
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愿乘那清風而去,飛行于那浮云之間。
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么時候才能回還呢?。
三、登高遠望的詩句
1、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
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司空圖《九月八日》 3、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
今日登高望不見,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倫《湘川野望》 4、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5、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6、巖磴列云旗,吾君訪道時。
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
愿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孫逖《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7、秋葉風吹黃颯颯,晴云日照白鱗鱗。
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張諤《九日宴》 8、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
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申歡《兜玄國懷歸詩》 9、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司空圖《重陽阻雨》 10、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簡》 11、登高迎送遠,春恨并依依。
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崔涂《送友人》 12、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
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3、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14、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15、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16、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王縉《九日作》 17、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歐陽詹《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18、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藥,今朝第七十重陽。——司空圖《白菊三首》 19、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
(以上并見《海錄碎事》。——李賀《句》 20、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21、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
(以上并見《海錄碎事》。)——李賀《句》 22、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
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
——高適《宋中十首》 23、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武元衡《登闔閭古城》 24、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云樹重傷魂。
——武元衡《塞上春懷》 25、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
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張琰《春詞二首》 26、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7、崔國輔《九日》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28、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秦系《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29、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鄭絪《九日登高懷邵二》 30、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羊士諤《寄裴校書》 3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 32、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張說《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33、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臥在長沙。
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由學區房拍賣網提供)。
四、關于“登高望遠”的五言詩句有哪些
1、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李白《九日》 【釋義】:這里山石偏僻,松樹古遠,快樂的管弦樂隨風飄灑。 2、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釋義】: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 3、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李商隱《晚晴》 【釋義】:登上高閣,憑欄遠眺,天高地迥,夕陽冉冉的余暉透過窗欞。 4、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釋義】: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5、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文森《九日》 【釋義】: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的蹤影。
6、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李白《登太白峰》 【釋義】: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
7、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陳子昂《峴山懷古》 【釋義】:喂飽馬兒來到城郊野外,登上高處眺望古城襄陽。
8、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釋義】:清晨登上巴丘山,極目遠眺,四方的景物無不盡收眼底。
9、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釋義】:登上慈恩寺塔極目遠馳,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構思佳作,探尋勝境。
10、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釋義】:重陽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這與傳統的習俗是一樣的。
五、描述秋季“登高遠眺”的詩句有哪些
1.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唐代:杜甫
2. 寂寞風蟬至,連翩霜雁來。
山棠紅葉下,岸菊紫花開。——《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唐代:陰行先
3.臺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九日登高臺寺》清代:沈輅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
5.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代:柳永
6.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代:岑參
7.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采桑子·九日》清代:納蘭性德
8.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魏晉:陶淵明》
9.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秋登蘭山寄張五》唐代:孟浩然
10.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唐代:李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描寫登高遠眺的古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