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秦朝詩句

    秦朝詩句

    一、關于秦朝的詩

    1、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譯文

    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黃鸝上下在飛翔,飛落棲息灌木上,鳴叫婉轉聲清麗。

    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織麻忙,織細布啊織粗布,做衣穿著不厭棄。

    告訴管家心理話,說我心想回娘家。快把內衣洗干凈。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2、樛木

    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譯文

    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葛藟爬上這根樹枝,并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一位快樂的君子,他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撫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葛藟爬上這根樹枝,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并且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蓋了。一位快樂的君子,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好幾根葛藟爬上這根樹枝,纏繞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一位快樂的君子,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3、國風·召南·鵲巢

    先秦:佚名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譯文

    喜鵲筑成巢,鳲鳩來住它。這人要出嫁,車隊來迎她。

    喜鵲筑成巢,鳲鳩占有它。這人要出嫁,車隊送走她。

    喜鵲筑成巢,鳲鳩住滿它。這人要出嫁.車隊成全她。

    4、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手家和睦。

    5、小星

    先秦:佚名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譯文

    小小星辰光朦朧,三個五個閃天東。天還未亮就出征,從早到晚都為公。彼此命運真不同。

    小小星辰光幽幽,原來那是參和柳。天還未亮就出征,拋撇香衾與暖裯。命不如人莫怨尤。

    二、有誰知道秦朝的詩歌

    【原詩】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出處】 秦·項羽《垓下歌》

    【鑒賞】 我的力量可以拔起一整座的山!我的氣魄可以壓倒全世界的人!“力拔山兮氣蓋世”這是一代豪杰項羽,在垓下被圍時所唱的第一句悲歌。力可以拔山,氣足以蓋世,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現今常用“力拔山兮氣蓋世”來形容一個人氣勢雄偉,威猛過人。

    【原詩】 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出處】 秦·虞姬 《和項羽垓下歌》

    【鑒賞】 漢軍已攻下所有的土地,將楚軍完全包圍起來,四面唱的全是楚國地方的歌聲。楚漢相爭,項羽垓下被圍,乃作“垓下歌”。他的愛妾虞姬作此詩相應和。英雄末路,佳人相對,感慨萬千。“四面楚歌”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到處碰壁,到哪里都不受歡迎。

    三、關于秦始皇的古風句子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出自

    古風(其三)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千古江山,憑祖龍,談笑指點。秦橋在,雪浪裂岸,刻石依然。天有盡頭謬傳世,海無神仙水連天。惟江山一統說偉業,雄名傳。

    車騎奔,豪情現。旌旗獵,龍氣還。有世代傳人,國泰民安。風流論興觀日出,巨輪乘風領千帆。看碧波萬頃旭日照,換人間。--林均建《滿江紅.成山頭懷古》

    四、關于秦始皇的詩句 要快

    常聞漢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術,延年竟不長。金臺既摧折,沙丘遂滅亡。

    茂陵與驪岳,今日草茫茫。 寒山 【詩三百三首】 六合已橫掃,何須地下軍?干戈區宇息,圖匕夢魂驚。

    嗣子鹿迷馬,遺尸臭雜腥。徒憑黔首力,奇跡世無倫。

    這首題作《詠秦始皇兵馬俑》的五律,是我于1982年參觀兵馬俑時的即景之作。我不大做舊體詩,那陣子因為讀聶紺駑的《三草》受了傳染而效顰。

    我曾將此詩抄示紺駑,承他謬賞,說詠史詩寫到這樣也很夠味了。不瞞讀者說,我自己也認為寫得還不錯。

    瞧,我這人就是這樣,從來不會假謙虛。 在這之前,1979年我還作了一首七律《詠秦史》,那是因為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供職,審讀一部評論秦史的書稿,此稿可用可不用,當時稿擠,就割愛退還給了作者;似乎對作者有那么一點歉意吧,我寫了一封很長的退稿信,附去了這首詩。

    以后又寫了一篇《詠史三首并跋》的短文,《詠秦史》便是三首中之一。短文收在拙集《畫虎十年》里,那詩道: 鮑魚臭亂祖龍尸,巧設機關鞠李斯。

    馴致嗣君迷鹿馬,遑論黔首竭膏脂!防微杜漸真難事,吹齏懲羹莫笑癡。勘破因緣尋響應,不忘前事即先知。

    這詩是應和著那部書稿的內容而發的,開頭兩聯和《詠秦始皇兵馬俑》的頸聯意思相同,“防微杜漸”以下指趙高漸次竊權,使秦朝局面不可收拾,隱指當時剛過去的“四人幫”弄權。詠史大抵要關合現實,這也是老套。

    秦始皇是很惹得后人議論紛紛的歷史人物,歷來毀多而譽少。詠史詩中,有名的如李白這樣的曠達之士,在《古風·三》“秦王掃六合”一首中,前半首盛贊其雄武,后半首也譴責其暴虐和求仙的荒愚,更不說許多正統文人的議論一味歸罪了。

    可是也頗有些對歷史有卓識的學者對秦始皇做了相當肯定的評價,甚至頌之為“千古一帝”。近代學者如章太炎,就作過《秦獻記》、《秦政記》等篇,對秦始皇做了正面的論斷,說秦政功大于過。

    但綜觀之,在秦派畢竟不是主流輿論。 使秦始皇負千古暴君惡名的是儒家,儒家又恰是漢代以后兩千多年來中國統治性的學派,儒門子弟幾乎是全體知識分子的代稱;而儒家在秦始皇統治下最為倒霉。

    講秦始皇的暴政,首舉的是焚書坑儒。焚書,焚的是儒家經籍;坑儒,坑的是六國儒生。

    這口氣憋了幾千年,使成了知識分子主流的儒家永遠記恨,咒罵秦始皇是千古第一暴君就勢所必至了。 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起,歷代論秦史詠秦史的詩文,總是壞話多好話少。

    大抵愈是正統亦即愈是迂腐的儒生,對秦始皇的譴責便愈發苛厲。剛才看到一條河北正在修繕長城的消息,就順便來談歷來關于秦始皇修長城一事吧,便有不少頗背公允的評價。

    最普通的是發些“在德不在險”一類的空論,譏斥秦始皇造長城之徒勞,而不顧當時抵御匈奴入侵的實際戰爭需要。須知在古代冷兵器對壘的戰爭條件下,城嶄防御是管用的,對付慣用騎兵馳的胡人入寇尤其有效。

    中土主要戰力是步兵。如無城垣設防便不得了。

    這本是常識范圍內的事,可是為了要苛責秦始皇,常識也顧不得了。古代通信落后,不像今天一個電話或發個手機短信就可聯系,城堞上舉烽火示警或發號令也是當時條件下的必需,除非你不要保境安民,聽任人民生命財產遭外敵損害。

    否則,筑長城何罪之有? 長城還有另一種良性效應恐怕不大為人所注意,這是我上世紀50年代后期被遣發到寧夏時親歷目見的。在甘肅、寧夏一帶邊塞,長城已經塌圮,留下了一段一段的斷垣。

    十分顯眼的是,凡有城墻存在之處,墻內畦町成行的綠色可耕地,墻外則是荒砂亂石,寸草不生。可證這是不起眼的城墻擋住了塞外的風沙,給居民造成了生息養殖的環境,原來這長城對保護生態環境也有功勞。

    詠秦史的詩涉及長城者很多,有一聯句意頗“光新”的詩常在我腦中閃過,那是我少年時讀袁枚《隨園詩話》留下的記憶。詩為袁枚同時人所作,詩人的名字忘了,袁枚是欣賞詩句的誓跋而錄入詩話的。

    那兩句是:“項劉生長長城里,枉用民膏筑萬里。”乍一讀,這兩句確很俏皮:您陛下是為了保衛秦王朝的萬世基業修筑長城的,可是滅您江山的項羽、劉邦卻偏是長城內生長的人,陛下您白費勁了!(袁枚錄在《隨園詩話》里的,我還記得另一聯,調門和提到長城的一聯相同:“詩書何苦遭焚劫,劉項都非識字人。”

    )但仔細一推敲,卻是沒話找話的東拉西扯,或四文不對題。造長城是為了御外侮,原意就不是對付境內的造反。

    造長城和防內患是根本不搭界的兩碼事,一個政權垮臺,原因多多,該垮的不造長城也要垮,唐亡宋滅,這兩朝何曾造過長城來? 再一深探,則人們之所以忽然要議論起某件史事來,大抵是由于現實的刺激,選擇的歷史人物也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召喚亡靈”,是為現實的需要找對象。袁枚那一代的知識分子,懾于和憤慨于雍乾兩個暴君的虐政,特別是頻興的糟踐知識分子的文字獄,于是選了“焚書坑儒”的秦始皇,來指桑罵槐地作曲折發泄的對象。

    詩人們這樣干或許是自覺的,也或許是并不自覺。這事有點微妙,只有寫詩的人自己心里有數。

    談歷史總是為現實刺激而發,魯迅《準風月談》中有《華德焚書異同論》一篇,也因納粹頭子希特勒的焚書。

    五、寫秦始皇的古詩詞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草茫茫-懲厚葬也〗(白居易) 草茫茫,土蒼蒼。蒼蒼茫茫在何處,驪山腳下秦皇墓。墓中下涸二重泉,當時自以為深固。下流水銀象江海,上綴珠光作烏兔。別為天地于其間,擬將富貴隨身去。一朝盜掘墳陵破,龍槨神堂三月火。可憐寶玉歸人間,暫借泉中買身禍。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霸陵原。

    〖幸秦始皇陵〗(李顯) 眷言君失德,驪邑想秦馀。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阿房久已滅,閣道遂成墟。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六、描寫秦國的詩

    《詩經·秦風·小戎》

    東周初年,西戎騷擾不斷,于是秦襄公奉周天子之命,率兵討伐西戎,奪地數百里,既解除了西戎的威脅,又增強了秦國的勢力范圍。《小戎》所寫內容,雖與上面所說史實有關,但不等于說本詩就是直接贊美秦襄公,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這是一首妻子懷念征夫的詩。秦師出征時,家人必往送行,征人之妻當在其中。事后,她回憶起當時丈夫出征時的壯觀場面,進而聯想到丈夫離家后的情景,回味丈夫給她留下的美好形象,希望他建功立業,博得好名聲,凱旋歸來。字里行間,充滿著仰慕之心和思念之情。

    原 文 譯 文

    小戎俴收1, 輕型戰車淺車廂,

    五楘梁辀2。 五條皮帶扎轅上。

    游環脅驅3, 馬背有環脅有扣,

    陰靷鋈續4。 引車帶環白銅鑲。

    文茵暢轂5, 虎皮褥子長車轂,

    駕我騏馵6。 花馬駕車白蹄揚。

    言念君子7, 思念夫君人品好,

    溫其如玉8。 性情溫和玉一樣。

    在其板屋9, 他去從軍住板屋,

    亂我心曲10。 使我心亂真惆悵。

    四牡孔阜11, 四匹公馬壯又高,

    六轡在手12。 手中韁繩攥六條。

    騏騮是中13, 青馬紅馬中間駕,

    騧驪是驂14。 黃馬黑馬兩邊跑。

    龍盾之合15, 龍紋盾牌雙合起,

    鋈以觼軜16。 內側轡繩銅環套。

    言念君子, 思念夫君人品好,

    溫其在邑17。 溫馨但恨邊邑遙。

    方何為期18? 幾時才能回家來?

    胡然我念之19! 怎能想他不心焦?

    俴駟孔群20, 四馬合群披甲輕,

    厹矛鋈錞21。 三棱矛柄套銅鐓。

    蒙伐有苑22, 盾牌上面繪鳥羽,

    虎韔鏤膺23。 虎皮弓囊雕花紋。

    交韔二弓24, 兩弓相交插囊中,

    竹閉緄縢25。 竹制弓架纏緊繩。

    言念君子, 思念夫君人品好,

    載寢載興26。 睡下坐起心不定。

    厭厭良人27, 溫良文靜我夫君,

    秩秩德音28。 明慧有禮傳美名。

    注 釋

    1.小戎:兵車。因車廂較小,故稱小戎。俴(jiàn劍)收:淺的車廂。俴,淺;收,軫。四面束輿之木謂之軫。2.五楘(mù木):用皮革纏在車轅成X形,起加固和修飾作用。五,古文作X。梁辀(zhōu周):曲轅。3.游環:活動的環。設于轅馬背上。協驅:一皮條,上系于衡,后系于軫,限制驂馬內入。4.靷(yìn印):引車前行的皮革。鋈(wù誤)續:以白銅鍍的環緊緊扣住皮帶。鋈,白銅;續,連續。5.文茵:虎皮坐墊。暢轂(ɡǔ古):長轂。轂,車輪中心的圓木,中有圓孔,用以插軸。6.騏:青黑色如棋盤格子紋的馬。馵(zhù住):左后蹄白或四蹄皆白的馬。7.言:乃。君子:指從軍的丈夫。8.溫其如玉:女子形容丈夫性情溫潤如玉。9.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秦國多林,故以木房為多。此處代指西戎(今甘肅一帶)。10.心曲:心靈深處。

    11.牡:公馬。孔:甚。阜:肥大。12.轡:韁繩。一車四馬,內二馬各一轡,外二馬各二轡,共六轡。13.騮(líu留):赤身黑鬣的馬,即棗騮馬。14.騧(ɡuā瓜):黃馬黑嘴。驪:黑馬。驂:車轅外側二馬稱驂。15.龍盾:畫龍的盾牌。合:兩只盾合掛于車上。16.觼(jué決):有舌的環。軜(nà納):內側二馬的轡繩。以舌穿過皮帶,使驂馬內轡繩固定。

    17.邑:秦國的屬邑。

    18.方:將。期:指歸期。

    19.胡然:為什么。

    20.俴駟:披薄金甲的四馬。孔群:群馬很協調。21.厹(qíu求)矛:頭有三棱鋒刃的長矛。錞(duì隊):矛柄下端金屬套。22.蒙:畫雜亂的羽紋。伐:盾。苑(yūn暈):花紋。23.虎韔(chànɡ唱):虎皮弓囊。鏤膺:在弓囊前刻花紋。24.交韔二弓:兩張弓,一弓向左,一弓向右,交錯放在袋中。交:互相交錯;韔:用作動詞,作"藏"講。25.閉:弓檠。竹制,弓卸弦后縛在弓里防損傷的用具。緄(ɡǔn滾):繩。縢(滕):纏束。

    26.載寢載興:又寢又興,起臥不寧。27.厭厭:安靜柔和貌。良人:指女子的丈夫。28.秩秩:有禮節,一說聰明多智貌。德音:好聲譽。

    七、秦朝詩歌

    秦朝的詩歌多是民謠和樂府詩。

    【標題】:三秦民謠 【年代】:秦【作者】:秦無名氏【內容】:--------------------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兩角,去天一握。

    山水險阻,黃金子午。蛇盤鳥櫳,勢與天通。

    【標題】:卿云歌 【年代】:先秦【作者】:先秦無名【內容】:--------------------卿云爛兮。乣縵縵兮。

    明明天上。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遷于賢圣。莫不咸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日月光華。弘于一人。

    于予論樂。配天之靈。

    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標題】:越人歌 【年代】:先秦【作者】:先秦無名【體裁】:樂府【內容】:--------------------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知不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秦朝詩句

    詩句

    形容工作難干的詩句

    閱讀(765)

    一、求找工作難的詩句 詩歌一:找工作打油詩一二三四五,工作找得好辛苦,二三四五六,沒有面試真難受,三四五六七,下了樓梯坐電梯,四五六七八,躺在床上累趴趴,五六七八九,為了面試全市走,

    詩句

    慕涵出自哪個詩句

    閱讀(396)

    一、可凡二字出自什么詩詞 這出自唐 孟郊的《結交》,原文如下: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結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 鑄鏡圖鑒微,結交圖相依。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還有說出自宋朝

    詩句

    關于狂風暴雨的詩句

    閱讀(501)

    形容狂風暴雨的詩句 1、宋代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釋義: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

    詩句

    花期短暫的詩句

    閱讀(238)

    感嘆“花期短暫”的詩句有哪些1.《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清代:張惠言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2.《漢宮春·梅》宋代:晁沖之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

    詩句

    記敘的詩句

    閱讀(218)

    一、敘事詩2首 《格薩爾王傳》是藏族長篇英雄史詩,也是迄今為世界上最長的敘事詩。它主要流傳于藏族地區。在蒙古族、土族、納西族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國家的某些地區也有流傳。

    詩句

    鼓勵唱歌人的詩句

    閱讀(327)

    贊美唱歌的詩句1: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懷·其三》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4:《正月十五夜》(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

    詩句

    追求名利的詩句

    閱讀(267)

    古人追求名利的詩句 1、借問路旁名利客唐崔顥 《行經華陰》2、借問路傍名利客唐崔顥 《行經華陰》3、借問路旁名利客唐崔顥 《行經華陰》4、東都少名利唐白居易 《詠懷》5、浮名利宋柳永 《其二》6、名利往來人盡老宋黃庭堅 《定風波·

    詩句

    觀刈麥寫出農民艱苦勞作的詩句

    閱讀(242)

    觀刈麥中描寫農民辛苦勞作的句子 表明勞作艱辛的詩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解釋:白居易的《觀刈麥》:①表現作者對農家的同情和關心、同時也表達作者深深自責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②

    詩句

    贊美漢武帝的詩句

    閱讀(270)

    贊美漢武帝的詩句1、當時漢武帝唐李賀 《仙人》2、漢武帝唐白居易 《李夫人》3、傷心不獨漢武帝唐白居易 《李夫人》4、遙思漢武帝唐崔國輔 《七夕》5、傾國傾城漢武帝唐劉希夷 《公子行》6、若逢漢武帝唐梁锽 《戲贈歌者》7、恭惟漢武

    詩句

    商山早行的詩句分別情感

    閱讀(413)

    一、商山早行這首詩抒發的是游子思鄉的情感,這樣的情感是人是怎樣表達 《商山早行》系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的作品。這是一首五律,描寫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

    詩句

    秋天的重陽節詩句

    閱讀(229)

    一、關于秋天重陽節的詩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

    詩句

    描李世民的詩句

    閱讀(235)

    關于描寫李世民的的詩句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有的是,比如: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滿十八歲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征扣住不發.唐太宗催了幾次,魏征還是扣住不發.唐太宗大

    詩句

    最無情的詩句

    閱讀(234)

    求有關無情的詩句 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總被無情惱。昨夕有意耐紛紛,今宵無情好淡淡。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贈別二首 杜牧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風物可無情?——拋球樂 馮延巳云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王。——贈人 李群玉

    詩句

    古人剪發的詩句

    閱讀(258)

    形容頭發的詩句 1.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2.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前一句句你可能用得著)4.鬢似烏云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

    詩句

    形容工作難干的詩句

    閱讀(765)

    一、求找工作難的詩句 詩歌一:找工作打油詩一二三四五,工作找得好辛苦,二三四五六,沒有面試真難受,三四五六七,下了樓梯坐電梯,四五六七八,躺在床上累趴趴,五六七八九,為了面試全市走,

    詩句

    慕涵出自哪個詩句

    閱讀(396)

    一、可凡二字出自什么詩詞 這出自唐 孟郊的《結交》,原文如下: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結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 鑄鏡圖鑒微,結交圖相依。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還有說出自宋朝

    詩句

    關于狂風暴雨的詩句

    閱讀(501)

    形容狂風暴雨的詩句 1、宋代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釋義: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

    詩句

    花期短暫的詩句

    閱讀(238)

    感嘆“花期短暫”的詩句有哪些1.《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清代:張惠言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2.《漢宮春·梅》宋代:晁沖之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

    詩句

    記敘的詩句

    閱讀(218)

    一、敘事詩2首 《格薩爾王傳》是藏族長篇英雄史詩,也是迄今為世界上最長的敘事詩。它主要流傳于藏族地區。在蒙古族、土族、納西族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國家的某些地區也有流傳。

    詩句

    鼓勵唱歌人的詩句

    閱讀(327)

    贊美唱歌的詩句1: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懷·其三》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4:《正月十五夜》(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

    詩句

    有關于風珍的詩句

    閱讀(200)

    帶有風的詩句有哪些 《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

    詩句

    追求名利的詩句

    閱讀(267)

    古人追求名利的詩句 1、借問路旁名利客唐崔顥 《行經華陰》2、借問路傍名利客唐崔顥 《行經華陰》3、借問路旁名利客唐崔顥 《行經華陰》4、東都少名利唐白居易 《詠懷》5、浮名利宋柳永 《其二》6、名利往來人盡老宋黃庭堅 《定風波·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