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月,清風'這些字眼哪首唐詩宋詞有提到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明月別枝驚鵲”中的“別枝”,古詩詞選本都注為:別枝,旁枝,與“主干”相對而言;一說另一枝。我們認為:“別”字應作動詞講,是“上”的意思。該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詞人夜行在黃沙嶺的山間小道上,此時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于月光被山嶺所擋,詞人所處的位置及鵲兒所在的枝頭還是比較昏暗的。隨著月亮的上升,月光越過山頂瀉向詞人,詞人忽然覺得眼前亮了起來,抬頭一看,一輪皎潔的明月已然掛上了枝頭,樹枝上的鵲兒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驚動不安起來。
出自辛棄疾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這里便有清風明月。
2. 關于清風的詩詞有哪些
1.《清風戒寒》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蕭颯清風至,悠然發思端。
入林翻別葉,繞樹敗紅蘭。曉拂輕霜度,宵分遠籟攢。
稍依簾隙靜,遍覺座隅寒。乍逐驚蓬振,偏催急漏殘。
遙知洞庭水,此夕起波瀾。 2.《清風長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宇宙中和氣,清泠無比方。
與時蠲疾病,為歲造豐穰。起自青蘋末,來從翠樹傍。
得逢明月夜,便入故人鄉。密葉搖重幄,殷花舞靚妝。
兩三聲逈笛,千萬縷垂陽。細度絲桐韻,深傳蘭蕙香。
樓臺臨遠水,軒檻近修篁。盛夏驅煩暑,初晴送晚涼。
輕披綠荷芰,緩透薄衣裳。浪走翻翩袂,波生瀲滟觴。
閑愁難著莫,幽思易飛揚。快若乘天馬,醒如沃蔗漿。
面前游閬苑,坐上泛瀟湘。不可將錢買,焉能用斗理。
依馮全藉德,收貯豈須倉。無患兼并取,寧憂寇盜攘。
以茲為樂事,未始有憂傷。 3.《穆穆清風至》 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
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 4.《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漁家傲·葉有清風花有露》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葉有清風花有露。
葉籠花罩鴛鴦侶。白錦頂絲紅錦羽。
蓮女妒。驚飛不許長相聚。
日腳沈紅天色暮。青涼傘上微微雨。
早是水寒無宿處。須回步。
枉教雨里分飛去。
3. 有關于清風的詩詞嗎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2.黃花落盡清風瑟, 殘枝枯舞月光寒。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5.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6.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7. 怨風多事吹滄海,怪雪無情擾素心。
8.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9.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10.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11.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12.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3.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14.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15.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
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16.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
唐·楊凌《句》
17.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信:消息。露:顯示。
宋·蘇軾《一叢花》
18.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意謂春雨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滿山彌漫著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19.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柳眼:柳葉。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戀花》
20.洛陽城里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宋·陳與義《虞美人》
21.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宋·陸游《豆葉黃》
22.東風吹雨細于塵
宋·辛棄疾《浣溪沙》
23.東風輕扇春寒
輕扇:輕輕地吹動。
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24.風聲撼山翻怒濤,雨點飛空射強弩。
25.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26.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27.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28.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29.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