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宋詞平仄和押韻

    1. 求簡介古詩平仄和押韻

    關于押韻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詞中的用韻叫做押韻(壓韻),也叫“葉(xié)韻”,是語音學上的名詞.從《詩經》、《楚辭》到后來的詩、詞、曲,包括民歌、歌詞、戲曲,只要是吟詠歌唱的,沒有不押韻的.韻又叫“轍”,押韻又叫“合轍”,所以人們常說“合轍押韻”.所謂韻,大體就是漢語拼音音節中的韻母,押韻就是把同一個韻部(韻母相同)中的字,放在詩歌(包括詞曲)規定的固定位置,一般都用在偶數句最后一個字末尾,這樣就構成了押韻,所以又叫韻腳.漢字大都是拼音字母拼出來的,一個字(音節)一般都有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聲在前,韻在后,比如“忠”字,用拼音字母表示,寫成“zhōng”,還有一些字和它的韻母是相同的,如“童”(tōng)、“弓”(gōng)、“空”(kóng)等,所以它們都是同一韻部里的同韻字.凡是同韻字就可以用為韻腳押韻.(字下帶點的字是入聲字,下同)例如: 陸游(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āi),尚思為國戍輪臺(tái).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lái).句中的“哀”、“臺”、“來”,它們的韻母都是“āi”,構成押韻.第三句按格律是不押韻的.在漢語語音單韻母a、o、e的前面,還可以有i、u、ü這些韻頭,有了韻頭又可以組成若干韻母: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它們雖然韻頭不同,但主要的韻母(韻腹)相同,也是同韻字.例如: 范成大(宋)《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耕田夜績麻(má),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彷桑陰學種瓜(guā)杜牧(唐)《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chén),流水無情草自春(chūn). 日暮東風怨啼鳥, 落花猶似墜樓人(rén).“塵”、“春”、“人”,都是押韻的平聲字.其中“春”(chūn)字的韻母“ūn”是“uēn”的略式.都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十一真”里的字,讀起來也是押韻的.押韻是為了聲韻的和諧,構成詩詞的音樂美,也便于吟詠、歌唱、記憶和傳誦.但是有時候我們誦讀古詩時,覺得詩中的韻腳讀起來并不押韻,感到有些別扭.應該知道這是因為語言的發展,語音有了變化的緣故,如果按過去的語音讀,那是押韻的、合轍的.當然今天讓現代漢語誦讀,自然就覺得不押韻了.詩歌押韻自古就有,但將它格律化是從齊梁時期講究四聲開始,逐漸形成的,到了唐代,更是達到了高峰.同韻相押(即音節中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是詩人根據當時的語音用韻,后來語音的變化越來越大,用韻也就有所不同了.古人寫近體詩是嚴格依照韻書用韻的,漢字的音節,都有三個重要的因素:聲、韻、調.韻書就是依照音節聲、韻、調的不同情況把漢字編排起來的工具書.按字韻分部編排,每一個韻部收有若干同韻的字,以便寫作用韻時查閱,這樣的韻書實際上就是查閱詩韻的字典.關于韻書據文獻考證,我國最早的一些韻書,因為歷史的原因多已散失,并未流傳下來.到了隋代,陸發言繼承和總結了前代韻書的精華,編寫了《切韻》一書,盛行于世.這部書共二百零六韻,因太繁細,不便于使用.唐人孫緬把《切韻》改為《唐韻》,規定相近的韻可以同用,成了當時作詩用韻的官書,用韻的標準.到南宋時平水劉淵把同用的韻和并起來,編成一部《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分成一百零七韻.其后又有金人王文郁(山西平水)合并為一百零六韻,被稱為“平水韻”,也就是一般人說的《詩韻》,成為后世用韻的依據.康熙時代編輯的《佩文詩韻》和后來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都是根據“平水韻”整理而成的.“平水韻”(佩文詩韻〉的韻目,共有一百零六個韻部,現分列如下: 上平聲(十五韻)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十五韻)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上 聲(二十九韻)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紙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薺 九蟹 十賄 十一珍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筱(筱)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ge) 二十一馬 二十二養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寢 二十七感 二十八琰 二十九豏(xian) 去 聲(三十韻)一送 二宋 三絳 四置 五未 六御 七迂 八霽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二十一個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徑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艷 三十陷 入 聲(十七韻)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物 六月 七曷(he) 八黠 九屑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說明:(一)在韻書里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這是因為平聲字多,故分為上下兩卷,無其他含義.(二)韻部表示韻母的分類(種類),把同韻母的字歸在一起,找出其中一個字做為代表,就是所謂的韻部,如“一東”、“二冬”等等.“平水韻”在金、元以后的知識界,影響很大,直到今天寫近體詩有時還要按照“平水韻”用韻.至于某一韻部中有哪些常用字,可參考后面的附錄《古詩韻常用字簡表》.詩韻有寬有窄,韻部里同韻字數量多的是寬韻,使用時有更多選擇的余地,用韻方便.字數少的叫窄韻,也叫險韻。

    2. 求唐詩宋詞的平仄押韻格式

    律詩的平仄規則:(一)五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這兩聯的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 。(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三、四、五、七、八開頭第一個韻可平可仄)(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二、三、五、六、七開頭可平本仄)

    (二)七律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特定格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平平仄平仄”;七言中可用“仄仄平平仄平仄”

    (三)古體詩的平仄

    a)平平平

    b)平仄平

    c)仄仄仄

    d)仄平仄

    (四)詞的平仄 (同律句,不多說了),詳細請參閱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一書(中華書局出版)

    3. 宋詞怎么押韻

    我來回答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詞牌: 詞是韻文文體之一,又稱"曲子詞",即歌詞。它本來是為配樂歌唱而寫的詩。由于它是配樂歌唱的,所以每首詞都有或至少曾經有過一個樂譜。每個樂譜都必定屬于某種宮調(類似今天的C調、G調之類),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東西的總和就是詞調。每種詞調都有一個名稱(如《西江月》、《清平樂》),這個名稱就叫詞牌。可見,詞牌的押韻之類要看具體的詞牌

    關于平仄: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實際上,古代的平仄可以大致上和現在的“四聲”對應起來。一般來講,“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當然,這種說法并不是太科學、太準確,但基本上還是正確的。

    現在,我把你需要的詞牌給你寫下來:(括號內以及⊙表示可平可仄)

    釵頭鳳(又名《折紅英》)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二韻),平平仄(二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二韻)。仄,仄(疊二韻),仄(疊二韻)。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二韻),平平仄(二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二韻)。仄,仄(疊二韻),仄(疊二韻)。

    鶯啼序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平仄(韻)。

    雨霖鈴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沁園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疏影

    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句),⊙仄平仄(韻)。⊙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暗香

    暗香

    ⊙平⊙仄(韻)

    仄⊙平⊙仄(句)

    ⊙平平仄(韻)

    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豆)

    ⊙平平仄(韻)

    仄⊙⊙(豆)

    ⊙仄平平(句)

    平仄仄平仄(韻)

    平仄(韻)

    仄⊙仄(韻)

    仄仄⊙仄平(句)

    仄⊙平仄(韻)

    仄平仄仄(韻)

    平仄⊙平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豆)

    平平平仄(韻)

    仄仄仄(豆)

    平仄仄(句)

    仄平仄仄(韻)

    長相思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4. 詩詞中的押韻和平仄是怎么一回事

    學習格律就不能不了解漢字的四聲及平仄。

    簡單的說,四聲及平仄就是漢字發音的抑揚頓挫。至于是怎么出現的,就只能說是古人在經過長時間的寫作以及對漢語發音規律的總結出來的。

    我們現在所說的“平上去入”的古音劃分是到了齊、梁時期才被文人發現的。“平上去入”構成了古漢語的四聲,平聲包括陰平、陽平,分別對應現代漢語普通話的1聲和2聲;上、去、入合起來叫仄聲,上、去聲分別對應現代漢語普通話的3聲和4聲,入聲在現代已經消失,被劃分到其他的三聲中。

    因此: 古代漢語中:平聲即平聲, 仄聲:上、去、入聲現代漢語中:平聲:1、2聲, 仄聲:3、4聲。1、規則 (1)每兩字為一個節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兩種格式,七字句則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個節拍段,形成2/2/2/1/和2/2/1/2兩種格式 (2)同句內平仄交替,對句內平仄對立。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相鄰兩聯中,前一聯的下句和后一聯的上句必須平仄相粘(niān)。

    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4)“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一口訣是指處在奇數位置的字可違拗平仄要求,但處在偶數位置的字必須嚴守平仄規則。但須注意,如果一聯中出句違拗了平仄規則,則在對句中相應位置的用字就須予以補救,即使用相應的違拗法則。

    (如上句中第三字該用平聲字而用了仄聲字,則在下句中第三字用平聲字,而不能死守格式仍用仄聲字) (5)古詩中的古入聲字須靈活判斷,有時可借助方言讀音來推測認定,這是因為方言中還保留著很多入聲聲調。 2、近體詩的平仄常見定式和變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 如首句押韻,應作: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如首句押韻,應作: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5. 請求詩詞押韻和平仄的規律

    詩詞的平仄 詩詞是依照中古音系統作的,為了保持音樂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統讀。

    (仿作是否也要照貓畫虎,問題復雜,以后談。)這是原則,或理想;真去讀,就不能不顧事實的一面。

    事實是我們不能完全照辦。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項是,以普通話為標準,我們已經沒有入聲。

    籠而統之說,字字照《詩韻》發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煩。不可能,只好放松一些。

    放松還可以有寬嚴的等級之別:嚴是平仄(不是四聲)完全從舊,寬是只有關鍵字從舊。以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群山萬壑赴荊門”)一首為例: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加點的字都是讀音古今有別的(當然還是就語音系統說),其中除“論”這里舊讀平聲以外,都是入聲字。

    照入聲讀不可能,只好退一步,滿足于維持仄聲,即讀如去聲。這是嚴的一路,即凡入聲字都讀如去聲。

    可以再放松,只關鍵字維持仄聲,其他非關鍵字從今音。這樣,變讀的字就只剩下“識”、“論”兩個(“曲”讀上聲,不變為去聲也可以)。

    為什么可以這樣放松?以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問題由音樂性來,相當復雜,甚至相當微妙。

    前面說過,格律是音樂性的基礎,這話沒說清楚;想說清楚,就要理清音樂性和格律的關系。先打個比方,音樂性是道德性的,要求嚴而細;格律是法律性的,所謂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道德管得寬,兼及路遇佳人多看幾眼的小事(所謂誅心)。法律就不能這樣,只要沒嚴重到動手動腳就不管。

    音樂性也是這樣,也許情調的不同也應該算在內吧?如果竟是這樣,那就,例如平聲韻開朗,仄聲韻沉悶,也就與音樂性有關了。還可以加細,如同是平聲,十五刪韻宜于表現豪放,五微韻宜于表現悵惘,也就與音樂性有關了。

    還可以再加細,甚至同是仄聲,同是十灰韻,以杜甫的格調高的“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一聯為例,上聲的“掃”換為去聲字,“開”換為“裁”,且不問意義,音樂性也會差一些吧?這類細微的地方,我們一向不管,是因為:一,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而就抓不準;二,即使弄得清,法令如牛毛,負擔太重,也必將苦于無所適從。于是不得不退一步,走切實可行的一條路,也就是粗略的一條路,只求合于格律。

    格律保證的是明顯而重大的音樂性,此外就都交給作者去神而明之了。 格律,與聲音有關的主要是兩種:一是押韻,二是平仄協調。

    先說押韻,這是用回環的方式以表現音樂美。韻字一般放在句尾。

    說一般,因為,如《詩經·周南·關睢》“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韻字是放在句尾的虛字之前。中古以來的詩詞之作就不再有這種形式,所以也可以說,韻字都是放在句尾。

    押韻的格律要求是韻字要同韻(這是就近體說,古體和詞限制較寬,詳情留到后面說),所以讀,遇到韻字古今音不同(主要是平仄不同)的,就要從舊,以保持押韻的音樂美。舉下面幾首為例: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歐陽修《采桑子》)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讀平聲)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前兩首是詩。第一首押平聲十四寒韻,第四句“看”照今音讀去聲,不能與“寒”、“盤”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要讀平聲。

    第二首押入聲九屑韻,韻字照今音讀,“絕”是平聲,雪是上聲,不能與“滅”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都要讀如去聲。后兩首是詞。

    前一首押平聲六麻韻,上片末尾的韻字“車”,今讀chē,不能與“華”、“家”、“嘩”、“斜”、“花”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要讀chā。后一首基本押入聲六月和九屑韻(只有“闊”是七易韻,詞韻第十八部入聲五物、六月、七易、八黠、九屑、十六葉同用),“歇”、“發”、“噎”、“別”、“節”、“說”今都讀平聲,不能與“切”、“闊”、“月”、“設”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都要讀如去聲。

    2 詩詞的平仄 就押韻的格律要求說,韻字是關鍵字,關鍵字讀音與中古音系統不合,就打亂了格律,也就破壞了音樂美。至于韻字以外,如果沒有其他規律(指平仄協調,下面談)拘束著,就放松些也未嘗不可,至少是關系不大。

    例如上面舉的四首,第二首的“獨”是入聲字,照今音讀為平聲,也不會感到怎么難聽;同理,第三首“直”也是入聲字,照今音讀為平聲,也不會感到怎么難聽。這是寬的一條路,只求合乎格律,或只管關鍵字,用大話說是得湊合且湊合主義。

    目的是減輕負擔,讓大量有志于學的人不。

    6. 宋詞的平仄韻是怎樣定的

    字有定聲是指不同位置上的字在聲調上有相對固定的要求。漢字的發音有四種聲調,古四聲為“平、上(shǎng)、去、入”,新四聲以普通話為準,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即漢語拼音中對應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新四聲中沒有入聲字(我們全椒話中有許多入聲字,如曲、直、局、促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用普通話朗誦古詩詞,有時會感到別扭的緣故。若用新四聲依律作詩,則用普通話朗誦就不會別扭。漢字的聲調又有平、仄之分,古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為仄聲,新四聲中的“上、去”為仄聲。作詩時,平聲字和仄聲字相互交替,會產生抑揚頓挫的音樂美。講究平仄的句子叫“律句”,律句中每個字的聲調相對固定,如五言律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律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交替很有規律。舉個對應的實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句子若用全椒話讀來,不僅抑揚頓挫,且語調鏗鏘,很有樂感和力度。要注意的是,字有定聲是相對固定,不是絕對固定。句子中節奏點上的字的平仄是固定的(特殊情況這里就不說了),其它位置上的字一般可平可仄。七言律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五言律則“一三不論,二四分明”(這里面不包括韻腳的平仄),即句中的第二、第四或第六字的平仄是非講究不可的。平仄的交替不僅在一句之內要講究,在一聯之中也要講究,上句某字是平聲,則下句對應位置的字就應該用仄聲,反之亦然。如上面實例中“大漠”二字是仄聲,“長河”二字是平聲。平仄的問題一通百通,大家若有興趣可細細揣摩,也可找一些書來看看。

    聯有定對是指律詩必須要有對偶句,而且是在特定位置。律詩八句,兩句為一聯,分為四聯,依次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聯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律詩要求頷聯、頸聯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聯和尾聯,中間的聯都必須是對偶句),不僅平仄要對,意思也要對,詞性及詞的結構也要對,非常嚴格。關于這個問題,楹聯里面再專門介紹。我們通常講的對仗、對偶、對聯意思基本相同,但也有區別。對仗是一種表現手法;對偶是一種句式,即用對仗手法作出的句式;對聯是指作品,即對偶句式的作品,可以獨立于律詩之外成為一種文學形式。

    韻有定位是指律詩的韻腳有特定位置。除獨立的對聯外,詩詞曲賦都是要押韻的,無韻不成詩。詩中押韻的位置叫“韻腳”,一般是在句末的字。律詩的偶句必須押韻,即二、四、六、八句最末一字是韻腳。第一句也可以押韻,但五言律通常第一句不押韻,七言律第一句押韻的居多。再多說兩句,律詩的韻,很講究平仄,押平聲韻就四個或五個韻腳都要是平聲字,反之亦然,否則就不入韻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宋詞平仄和押韻

    詩句

    六年級的宋詞

    閱讀(2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六年級的宋詞,內容包括六年級(上)的古詩,8首,適合六年級的宋詞短一點,小學語文六年級詩詞分類求表格。江南》 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

    詩句

    宋詞詞牌名賞析

    閱讀(30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詞牌名賞析,內容包括求兩首同詞牌名的宋詞的賞析與比較,求兩首同詞牌名的宋詞的賞析與比較,宋詞賞析,關于詞牌名曲牌名。晏殊《浣溪沙》 聽一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一杯酒。去年這時節的天氣、舊亭臺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

    詩句

    宋詞的婉約特色

    閱讀(2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的婉約特色,內容包括宋詞中婉約派和豪放派的特點,宋詞婉約派主要特征,婉約派特點。婉約派是中國宋詞流派之一。明人張 誕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婉約,即婉 轉含蓄。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

    詩句

    唐詩宋詞元曲插盒

    閱讀(2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元曲插盒,內容包括跪求唐詩宋詞元曲各5首,唐詩宋詞元曲多少錢一本或是什么價格,唐詩宋詞元曲三百首。唐詩 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 早晨才辭別了

    詩句

    宋詞選txt

    閱讀(2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選txt,內容包括唐詩宋詞精選txt.唐詩宋詞精選下載.唐詩宋詞元曲精選.唐詩宋詞精選賞,宋詞選注txt,詩經全文宋詞精選txt郵箱linyuhan.com@163.com謝謝。如果不要求特別專業的詞論活著鑒賞,我推薦你可以看看胡云翼先生的

    詩句

    《宋詞選釋》

    閱讀(21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選釋》,內容包括民國·俞陛云《宋詞選釋》: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蘇軾的《蝶戀花》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闕評價”。譯文:民國俞陛

    詩句

    唐圭璋《全宋詞》

    閱讀(29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圭璋《全宋詞》,內容包括唐圭璋為什么能編纂成功《全宋詞》,唐圭璋編寫《全宋詞》的目的是什么,《全宋詞》是誰編寫的。唐圭璋在綜合諸家輯刻的基礎上,廣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詞選中所選、宋人筆記中所載詞作,俱一

    詩句

    宋詞平仄舉例

    閱讀(32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平仄舉例,內容包括宋詞是否有平仄的韻調請舉例說明,宋詞里的平仄是什么意思,平仄舉例說明。完全看不懂題目,只能猜。 平聲韻部、仄聲韻部換著押韻的,(換押)減蘭、菩薩蠻、清平樂、虞美人、更漏子等等。 某個平聲韻部或仄聲

    詩句

    唐宋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閱讀(21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宋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內容包括對高考有幫助的高中詩詞鑒賞類的書籍那本比較實用,推薦幾本唐詩宋詞賞析的書,謝謝~,宋詞一般特征是什么。宋詞一般分為北宋、南宋兩個時期。 北宋初期,晏殊晏幾道父子、歐陽修等人的寫作以

    詩句

    宋詞婉約派的代表

    閱讀(26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婉約派的代表,內容包括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誰,宋詞中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都是誰。溫庭筠 【更漏子】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

    詩句

    唐詩宋詞友情

    閱讀(30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友情,內容包括宋詞中珍惜友情,抒發對友人不舍的名句,唐宋詩詞中的友情,歌頌友誼的唐詩宋詞。《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2、《渭城曲》【唐】王維

    詩句

    宋詞的單位是什么

    閱讀(28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的單位是什么,內容包括唐詩和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兩座高峰,詞與詩的明顯不同于詞有什么,宋詞的定義是什么,宋詞的概念是什么啊。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南

    詩句

    宋詞是拿來唱的嗎

    閱讀(46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是拿來唱的嗎,內容包括在古代“宋詞”是用來歌唱的嗎,古代唐詩,宋詞是用來唱還是讀的,宋詞是用來朗誦的還是用來唱的。李老師說,中國古代的曲的節拍與現在西方的小節化分不同,是 以一個句為一節的,宋詞,元曲詞寫的好,更要注

    詩句

    《宋詞三百首》.txt

    閱讀(25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三百首》.txt,內容包括宋詞300首txt版,求宋詞三百首帶賞析版txt下載,唐詩宋詞三百首txt唐詩三百首鑒賞txt。唐詩宋詞三百首txt 唐詩三百首鑒賞txt http://www.ss11.cn/Soft/755.html 唐詩泛指創作于唐代的詩

    詩句

    六年級的宋詞

    閱讀(2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六年級的宋詞,內容包括六年級(上)的古詩,8首,適合六年級的宋詞短一點,小學語文六年級詩詞分類求表格。江南》 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

    詩句

    宋詞詞牌名賞析

    閱讀(30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詞牌名賞析,內容包括求兩首同詞牌名的宋詞的賞析與比較,求兩首同詞牌名的宋詞的賞析與比較,宋詞賞析,關于詞牌名曲牌名。晏殊《浣溪沙》 聽一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一杯酒。去年這時節的天氣、舊亭臺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

    詩句

    宋詞的婉約特色

    閱讀(2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的婉約特色,內容包括宋詞中婉約派和豪放派的特點,宋詞婉約派主要特征,婉約派特點。婉約派是中國宋詞流派之一。明人張 誕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婉約,即婉 轉含蓄。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

    詩句

    唐詩宋詞元曲插盒

    閱讀(2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元曲插盒,內容包括跪求唐詩宋詞元曲各5首,唐詩宋詞元曲多少錢一本或是什么價格,唐詩宋詞元曲三百首。唐詩 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 早晨才辭別了

    詩句

    宋詞選txt

    閱讀(2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選txt,內容包括唐詩宋詞精選txt.唐詩宋詞精選下載.唐詩宋詞元曲精選.唐詩宋詞精選賞,宋詞選注txt,詩經全文宋詞精選txt郵箱linyuhan.com@163.com謝謝。如果不要求特別專業的詞論活著鑒賞,我推薦你可以看看胡云翼先生的

    詩句

    《宋詞選釋》

    閱讀(21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選釋》,內容包括民國·俞陛云《宋詞選釋》: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蘇軾的《蝶戀花》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闕評價”。譯文:民國俞陛

    詩句

    唐圭璋《全宋詞》

    閱讀(29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圭璋《全宋詞》,內容包括唐圭璋為什么能編纂成功《全宋詞》,唐圭璋編寫《全宋詞》的目的是什么,《全宋詞》是誰編寫的。唐圭璋在綜合諸家輯刻的基礎上,廣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詞選中所選、宋人筆記中所載詞作,俱一

    詩句

    宋詞三百首目錄

    閱讀(28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三百首目錄,內容包括唐詩300首的目錄,《宋詞三百首共收錄多少首詞宋詞三百首》共收錄多少首詞其中,《宋詞三百首》收錄哪些內容。五言古詩: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月下獨酌 春思 望岳 贈衛八處士 佳人 夢李白·其一 夢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