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書局《全宋詞》版本問題
1999年1月,中華書局出版了署名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的新版《全宋詞》。新版合舊版《全宋詞》及孔凡禮《全宋詞補輯》于一編,采用簡體字橫排,并把舊版附錄中已經列出的排印、標點、底本等方面的錯誤,納入新版的相應位置。中華書局編輯部暨孔凡禮等先生在校讀中又是正了有關的訛誤。關于新版《全宋詞》的學術含量,中華書局編輯部在書前的”改版重印說明”中認為:”這樣,經過全面修訂的改版重印的《全宋詞》,無論在整體質量,還是在網羅資料上,都有明顯提高,版式也有了更新。希望它為學術界同仁及廣大宋詞愛好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在整體質量上,確較舊版有所提高。但是,作一部廣為詞學研究者翻檢引用的學術名著,新版《全宋詞》仍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在輯佚方面。新版《全宋詞》的修訂者注意到了近年來發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的宋詞輯佚成果,并把這些輯佚成果增添到新版中去,但是仍然有些作品遺漏。在校勘方面。舊版《全宋詞》初以唐圭璋先生一人之力編定,繼以王仲聞先生的參訂及后來唐先生本人的修訂,詞句錯訛之處仍在所難免。新版《全宋詞》雖經中華書局編輯部暨孔凡禮等先生的審核修訂,亦不免留下些許遺憾。
新版《全宋詞》把舊版第一冊前的總目次分排到每冊之首,這本無可厚非;但新版卻刪除了舊版第五冊后面的作者筆畫索引,舊版《全宋詞補輯》書前的目次及書后的作者筆畫索引也被刪除了。讀者若想查找某個詞人的作品,尤其是不太著名的詞人,只能把新版《全宋詞》每冊前的目次翻檢一遍,使用起來頗感不便。僅從作者檢索方面來說,新版《全宋詞》就不如舊版便捷。
2. 怎么做附錄目錄
在 Word 文檔中創建一個或多個附錄時,可以自動編排附錄(例如,附錄 A、附錄 B……或附錄 1、附錄 2……)、自動編排附錄的頁碼,甚至可將附錄包含在目錄中。要對 Word 文檔設置包含自動附錄標題編號和自動頁碼編號的附錄,請使用下面的 Word 功能:分節符,用來將文檔分成多個部分或節。這可使您對每個附錄的頁碼重新編排(如果需要)
多級符號樣式,用來自動編排附錄。創建目錄時也會顯示自動編號。頁碼編排,用來自動編排頁碼。 也可創建基于多級符號樣式的章節頁碼 (1-1、1-2……)。使用分節符時,也可對每個附錄中的頁碼重新編排 (A-1、A-2、B-1……)。下面介紹如何利用對章節標題使用章節編號(第 1 章、第 2 章)并在文檔結尾顯示編號附錄(附錄 A、附錄 B)的示例文檔。
有關在文檔中使用章節編號的詳細信息,請單擊本文的“請參閱”部分中的“給標題添加編號”和“對每章的頁碼重新開始編號”。 入門:給文檔添加分節符 如果要對附錄的頁碼重新編排(以便每個附錄中的首頁頁碼為 1)且尚未在每個附錄的開始處添加分節符
請執行下列操作以插入分節符:在附錄標題的開始處單擊。在“插入”菜單上,單擊“分隔符”。
3. 樂章集的內容簡介
柳永《樂章集》版本頗多,今易見者為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毛斧季校)本、吳重熹《山左人詞》(繆荃孫本)本、朱祖謀《疆邨叢書》本、唐圭璋《全宋詞》本。各家當年參校諸本中如宋本、焦弱侯本、天籟軒等等。今已難經見,其校記亦彌足珍貴。茲編以朱本為底本,以其它三本及各家校記參校,擇善而從,異文別出,寫入校記,以助閱檢。
茲書收疆村本《樂章集》中柳詞貳佰陸闋,又從《全宋詞》、《古今小說》等書中收拾闋作為柳永佚詞,共收詞貳估壹拾陸闋。另從《全宋詞》中收存目詞拾七闋與互見詞叁闋為附錄。
茲書柳詞正文標點悉與《全宋詞》同,即韻用「。」句用「,」逗用「、」。疆村本偶或分段不合譜者,悉依《全宋詞》改,并移錄唐注以明之。
《樂章集》版本述略、宋本目錄、各家序跋題識、柳詞索引與茲書引用書目,附錄于是編之尾。
凡僻典、人事與宋人俗語自考而不得其解者,直書未詳,以待來哲補漏;或云疑似,旨在引玉。
4. 唐圭璋為什么能編纂成功《全宋詞》
唐圭璋在綜合諸家輯刻的基礎上,廣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詞選中所選、宋人筆記中所載詞作,俱一并采錄,更旁求類書、方志、金石、題跋、花木譜等諸書中所載之詞,統匯於一處,編為《全宋詞》。
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在長沙出版線裝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編者對此書進行重編,并經王仲聞訂補加工,1965年由中華書局重印出版。
新版《全宋詞》在材料和體例方面較舊版均有很大提高:以善本代替從前的底本,增補詞人 240馀家,詞作1400馀首。在體例上改變舊版按“帝王”、“宗室”等分類排列,改為按詞人年代先后排列。
全書共計輯兩宋詞人1330馀家,詞作約 20000首。引用書目達530馀種。
新版重考詞人行實,改寫小傳。 編者又續作修訂補正,寫成《訂補續記》,附於1979年重印本卷末。
此書收錄齊備,考訂也比較精審,改正了不少前人的承謬踵誤之處,為研究宋詞的重要參考書。 此書新版問世后,今人孔凡禮又從明抄本《詩淵》及其他書中輯錄遺佚,編為《全宋詞補輯》,收錄作家140馀人(其中41人,已見《全宋詞》),詞作430馀首,198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5. 人教版初一到初三所有附錄古詩
七年級上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過后一山攔. [如夢令] 李清照 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朱熹 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年級下 [山中雜詩] 吳均 南朝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唐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 趙師秀 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清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八年級上 [望岳] 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杜甫 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杜甫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孫有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陶淵明 東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 王維 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