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科學的字詞訓練方法有哪些
科學的字詞訓練方法 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是由筆畫組成的方塊字,很多漢字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漢字的結構多種多樣,其字形所揭示的意義遠大于字音。正是漢字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孩子在學習漢字的方法上也應有其特點。
利用以下科學的識字法,能夠促進孩子的識字效率,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 (1)集中識字法 集中識字法的核心是U—J類識字,讓孩子通過U—J類發現漢字的規律。
形聲字U—J類和以基本字帶字是常見的集中識字法。 形聲字在漢字中占有很大比例,孩子如果能夠發現其中的規律,就會大大提高識字效率。
形聲字U—J類法就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來學習形聲字。 給孩子一個部首,讓他寫㈩以此為部首的字,比如,工一一說、話、談、論、議、講、討、譯、請、譴、訪;一一情、憤、愉、快、悅、慨、憐、惜、惆、悵、愧;士一一打、搭、掃、擦、攏、擰、搓、托、拖、扳、折。
可以讓幾個孩子比賽,或者孩子與父母比賽,或者給孩子規定時間,看他在規定時間內能寫多少個字,過一周再寫,看他是否有進步。 以基本字帶字是最主要的集中識字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給基本字加偏旁部首,引導孩子利用基本字來學習、識記生字。比如,可以通過基本字“主”學習“住、駐、往、柱”;可以通過“青”學習“清、蜻、情、晴、請、睛”;可以通過“方”學習“放、防、房、芳、紡、坊”。
其關鍵在于利用一組字的相同部分組成字申,突出其才;同的偏旁部首,通過分析比較,強化每一個字的才;同部分,以識記生字。這.p的基本字是指一組字中共同含有的且能夠獨立成字的構字部件,呵由它帶㈩的字多為形聲字。
(2)形義聯想法 漢字是表意文字,其特點是便于聯想。 在學習生字時,應多引導孩子進行形義之間的聯想,這才;僅能加強孩子對字的了解,鞏Pq對字的記憶,還能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
形義聯想法按造字法的才;同又可分為象形聯想法、指事聯想法、形聲聯想法和會意聯想法。比如,才;正就是“歪”,人靠著樹就是“休”,卜小1-大就是“尖”,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就是“旦”,用手把東四分廾就是“掰”。
二、練習字的要領有哪些
練好鋼筆字,對于小學生,以及一些字體尚未定型的廣大青年來說,一般比成年人 容易些。
這是因為他們容易接受新的字體,一旦有正確的引導,選擇合適的字體,正確 的方法,再有持之以恒的態度,在短期內便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對于字體已定型的成年人,要練好鋼筆字就不那么容易了。
由于他們以前沒有注 意字的好壞,一些難看甚至錯誤的寫法已成惡習,很難改正。他們現在想練字,但往往 只在現有的字體上修修補補,選擇和自己相似的字體上打主意,這樣常常是好的沒有學 到,壞的沒丟掉,以至越練越難看。
那么怎樣讓這些人練好字呢?我的經驗是:首先必須使他們完全忘掉以前的字體, 從零開始,從最基本的點劃練起。 然后再練結構。
對鋼筆字來說,最重要的是結構問 題,結體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字的美觀。所以要寫好鋼筆字結體最重要。
但現在有一個很 不好解決的問題,就是很難把以前的字體忘掉,在臨帖過程中常常把舊習慣帶入新字 體。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首先是選擇與自己以前的字體載然不同的正楷字進行 摹寫。
練正楷是為了正形,練上一兩個星期或更長的時間,就可以正形。當形正了以 后,也應選擇與本人原字體截然不同的,并且是自己認為美觀的行書字帖進行臨摹。
如 以前的字體拘謹則選擇奔放的字帖;如字體散漫則選擇嚴謹的字帖;如字體呆板則選擇 瀟灑的字帖;如字體軟滑則選擇堅挺的字帖,若字體臃腫則選擇清秀的字帖。 。
這樣 練上二到三個月,就可以學會新的字體。在學習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剛開始幾天 進步還快,但過一個時期反到覺得越寫越差,這是正常現象。
這時要沉住氣,繼續練下 去,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軌道。臨摹的目的是將以前的字忘掉, 將字帖上的字記住,加以應用。
在這以后,就要安排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系,也就 是所謂的章法布白。對一般只想把字寫得好看 如果想在鋼筆書法藝術上有所成 就,那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
不僅必須借鑒毛筆書法的用筆、結體、章法、氣韻 等等,還必須充分發揮鋼筆所固有的特點。 只有這樣,才能繁榮鋼筆書法藝術,才能使 她具有強大而永久的生命力。
否則,鋼筆書法只能是毛筆書法的附庸,不能有所發展、有所創新,也就不會有強大、永久的生命力。 。
三、小學生如何進行句子訓練
在低年級句子訓練中,造句是重要的方式。
通常我們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含有這個詞的句子,然后說說這個詞的意思,最后用這個詞說一句話,比如:“許多”,有個學生說:“我看見旁邊有許多鮮花。”原來學生模仿課文:“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石子。”
這不怕,“上文說到了,在什么旁邊?”“瓶子”。“那,你在什么旁邊,看到有許多鮮花?”“校門旁邊。”
“好,從頭說,把‘校門’加進去!”“我看見校門旁邊有許多鮮花。” “我們大家熱愛學校,學校很美。
誰還能以熱愛學校,贊美學校為內容,用‘許多’說一句話呀?”作文要從內容入手,造句也要從內容入手。不是用上這個詞就行了,還得有思想,有意義。”
除了熱愛學校,我們還能用熱愛父母為內容用‘許多’說一句話嗎?”“我的爸爸有許多榮譽證書。”“我媽媽工作很忙,有許多天沒休息了。”
“請大家用‘許多’說一句愛學習的話!”“我要學許多生字。” 這樣的訓練體現了“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要指引思維的途徑方法,鼓勵獨立思考。”
“‘我要學會許多生字,’‘爸爸有許多榮譽證書,’這些句子‘許多’都在句子的后邊,咱們再造一個句子,把‘許多’放在句子前邊,大家想一想,誰來造一個?”“許多同學上課都舉手發言。”“許多江河都流入海洋。”
“許多花都在春天開放。”……不要把造句當成家庭作業,臨下課一布置,就完事。
那樣,沒有引導,沒有訓練,盡管作業都寫了,但是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就落實不了。二年級比一年級教材有了很大坡度。
就句子而言,最突出的是長句子的高頻出現。第一課的歸類識字里就出現:“北京是聞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
20個字,兩個小句子,用“是…也是……”連起。看圖學文第一課“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
中間兩個逗號,后邊一個比喻句。”有的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藏在底下,把它當作桑”中間3個逗號,一句話寫了落葉、小魚兩個事物。
“他走過去,緊緊握住工人的手,親切地說:‘同志,辛苦了,人民感謝你。’”走過去,緊緊握住,說,三個連續動作,后邊接一句話。
還有兩個分句合成一大句的,一大句成一個自然段的。長句子的高頻出現是適應發展兒童語言,發展兒童思維的需要。
對提高孩子們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怎樣進行二年級的句子訓練? 一、朗讀感知。
三冊課文都有注音,老師不必領讀全文,可先讓學生小聲試讀。以自然段為單位,讀的聲音以自己能聽見為準,不宜大聲朗讀,以免互相干擾。
一個自然段小聲讀后,請中等生朗讀。 二、理解回答。
請同學們思考,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這對于鞏固句子概念,建立自然段概念有好處。
接下來再思考每句話是什么意思。“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先找這句話寫的是“誰”,再看寫“誰”在“干什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
理解并表達出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其實是縮句的訓練。訓練學生抓住句子的主干,構建句子的概念。
三、感情朗讀。 重點訓練長句子中間的停頓。
這是對詞語連續的發展。一開始老師教給畫長句子中停頓的鉛筆豎線:“動物園|新來了|幾只|小企鵝。”
“大家|向小光投來|責備的目光。”還要強調長句子中的重音:“它們披著·黑衣服,挺著·白胸脯、·圓滾滾的身子,·張著一對翅膀,·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真有趣!”逐漸引導同學自己試著確定句子停頓和重音。
一篇課文只示范一兩個自然段,其余留給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還有,根據內容確定音量和語調適度的變化。
四、聽寫與抄寫。 聽寫有訓練學生寫字、記憶的作用,尤其是按標點符號停頓來念,讓學生聽寫,并寫出標點符號,這種訓練對學生理解、記憶句子更有好處。
聽寫和朗讀是“逆運算”,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可是這種簡便易行的訓練手段竟讓問問答答給擠沒了。
課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都要進行聽寫練習。 五、造句。
除了一年級那些造句形式,二年級還可以用一個詞讓學生分別造敘述句,疑問句,感嘆句。如用“互相”組詞造句:“我們同學要互相幫助。”
“我們不是一班的同學就不應該互相幫助嗎?”“這次勞動成績這么大,真是互相幫助的結果呀! ”還可以把要用的詞寫在說話的內容里。如“王老師告訴我們:‘大掃除時,同學們互相照顧點。
’”還可以先組詞,練習詞語搭配,如互相追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比賽,互相談論……然而再用詞組造句。然后,還可以進一步補充詞語,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如(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互相追趕(玩得可有勁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按不同內容引導學生寫句子,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造句水平。
上例是寫學校生活,還可以訓練學生以家庭生活為內容用詞造句。“星期天,我們家大掃除,媽媽擦玻璃,爸爸擦鍋碗,他們干得很起勁,好像在互相競賽似的。”
訓練以社會生活為內容造句。“這幾天,奧運成了熱點,人們一見面就互相詢問我國運動員的事。”
背誦有助于發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