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形音字,形意字
形音字即形聲字 形聲字 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從形體看,漢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 獨體字就是只有一個組成部分的字,像“人、手、口、目、日、月、山、水”等。合體字則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分組合而成的,像“江、打、花、晨、聞、圓。夢、辮”等。大部分合體字都屬于形聲字。據統計,現代漢字中有90%都屬于形聲字。 組成形聲字的兩個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也叫義符);另一個部分表示字的讀音,叫聲旁(也叫音符)。同一個形旁和不同的聲旁結合,可以構成許多意義相關的字。例如用“木”作形旁,可以組成“桃、梅、梨、枝、株、棵”等與樹木有關的形聲字。同一個聲旁和不同的形旁結合,又可以構成許多聲音相同或相近而意義不同的字,例如用“岡”做聲旁,可以組成“剛、鋼、綱”等讀gāng的形聲字。 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形旁在左,聲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聲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聲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聲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聲旁在內,或者形旁在內,聲旁在外。例如: 左形右聲:材偏銅凍證騎秧破 . 右形左聲:攻頸削瓢放鵡雌故 . 上形下聲:管露爸芳崖宵界字 . 下形上聲:架案慈斧貢膏凳賞 . 外形內聲:固病庭閥園匾裹衷 . 內形外聲:悶問聞辮 . 懂得形聲字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識記漢字。漢字的結構比較復雜,有些字的筆畫很多,一筆一畫地記很困難。如果是形聲字,只要知道它是由什么形旁和什么聲旁組成的,記起來就方便多了。比如“魚鱗”的“鱗”字,只要記住是由形旁“魚”和聲 . 旁“辯”組成的,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用形聲法簡化出來的簡化字受到普遍歡迎。如“娜、腥、諾、肉、盞”等繁體字,筆畫大多,又不起標音作用,簡化成“郵、膠、驚、膚、護”等形聲字,大家便于記憶,樂于使用。 學習形聲字,還可以利用形旁和聲旁辨別一些形似字和同音字,避免寫成別字,比如“貨物”的“貨”和“貸款”的“貸”,它們都是上聲下形結構,形旁又都是“貝”,但二者的聲旁不同,因此讀音也不一樣。這樣就可以利用聲旁把兩個字區別開來,而不至于把“貸款”寫成“貨款”,或把“貨物”寫成“貸物”了。又比如“根”和“跟”是同音字,聲旁都是“良”。但“根”的形旁是“本”,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與植物有關;“跟”的形旁是“足”,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與腳或腳的動作有關。利用這兩個字的形旁可以區別它們的意義,而不至于把“根本”寫成“跟本”,或把“跟隨”寫成“根隨”。 形聲字的形旁雖然是表意的,但是它只能籠統地表示事物的類別,不能表示具體的意義;而且,形聲字還受到歷史文化的制約。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形聲字的表意部分出現了“名不符實”的現象。比如“機”的形旁是“木”,可是今天的各種“機”幾乎都是用金屬制作的,這個形旁在這個字里已經不是原來的意義類別了。形聲字的聲旁本來是表示字音的,但由于古今語音的變化,有一部分形聲字的聲旁已經不能準確的表示現代的字音。比如“扛、江、杠”的聲旁都是“工”,古代都讀gōng,但在現在普通話里,這三個字的讀音卻完全不同。所以,學習漢字不能過分依賴形旁和聲旁的幫助。閱讀中遇到不會讀的字,或者不知道字的意義,要多查字典,或請教別人,以免造成錯誤。
參考資料:
形意字:“形”就是仿照物體的外在形態,“意”就是依其含意設計字形。
形意字又稱表意字。例如:休——就是表示一個人靠在樹樁歇著,就是休息。明——從文字結構來看,“日”表示太陽,“月”就是月亮,兩個字在一起,自然亮了,所以就是“明”。
二、什么叫形音字,形意字
形音字即形聲字,是指漢字的一種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由表示意義范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
形意字又稱“表意文字”,是一種圖形符號只代表一定意義,而不代表語言的語素或語音的文字系統。
文或字主要是起標聲作用的造字方法所謂以事為名,即依事類而定其名字。是說在經某個事物定名而造字時,先確定它在萬事萬物中的屬類,屬類確定后就用表示這屬類的文(或字)來作新造字的主義部分;
所謂取譬相成,就是根據口語取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文或字來作新造字的標聲部分。這樣,主義和標聲的兩個部分相輔相成而構成新造的字。
擴展資料
表意文字是文字萌芽時期的產物,是相當原始的,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刻符、巖畫、文字畫和圖畫字。由于表意文字不能紀錄任何語言,因此它并僅在文字原始時期使用。
當文字史進入古典時期后,意音文字(如漢字)便取而代之了。
另:在非正式的場合,意音文字往往被稱為表意文字,但這只是一種比喻或形象的說法,事實上它們在語言學上的定義完全不同,其領域互不相交。
形聲字的意符只能表示某種意思的范圍或只表示事物的屬類,因而它在形聲字中只是高度概括的類名,并不能表示這個形聲字的具體含義。
例如:項、題、顏、顛等字。意符既然只是表示某種意思的范疇,那么范疇可以有大小寬窄之別,因而同用一個意符的諸多形聲字,其具體含義雖然彼此相關聯,但是這種關聯可能是相同、相近、相通,也可能是相逆、相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形聲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形意文字
三、根據字的音,形,義分別組詞
分別組詞如下:
1.泛濫
[fàn làn]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洪水~。~成災。
2.濫觴
[làn shāng]
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很淺,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開始或起源。觴(shāng):古指酒杯。
3.濫刑
[làn xíng]
過量的刑罰;任意判罪或施刑。
4.寖濫
[jìn làn]
逐漸失去節制,過度。宋 韓淲《澗泉日記》卷上:“宣和 元年四月庚子,臣僚言恩澤之行,比年寖濫,有入仕十二年轉十官者。”
5.濫造
[làn zào]
濫造指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6.橫濫
[héng làn]
水不按原道而泛濫。宋 孔武仲《與廖開府自淮南同行赴舉相別五年復遇于蘄水縣為詩贈之》:“籃輿復指天涯去,長川橫濫聲浩浩。”
7.宂濫
[rǒng làn]
亦作“冗濫”。謂過分龐雜而無必要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