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寶典的詞語
成語(點擊查看詳解) 解釋
登峰造極 登:攀登;峰:山峰;造:到達;極:極點,頂端。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
開山鼻祖 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目無全牛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不覺技癢 技:技藝。指具有某種技能的人,一遇機會,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現一下。
得心應手 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德藝雙馨 形容一個人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指從事藝術的人。
多才多藝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良工巧匠 良工:手藝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藝精巧的匠人。指技藝高超的工匠。
輪扁斫輪 輪扁:春秋時齊國有名的的造車工人;斫輪:用刀斧砍木制造車輪。指精湛的技藝。
名師出高徒 高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于培養人才的重要。
老調重談 比喻把說過多次的理論、主張重新搬出來。也比喻把擱置很久的技藝重新做起來。
騎者善墮 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巧奪天工 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
巧同造化 巧:技巧,技藝;同:一樣;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與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二、給典組四字詞語
典的成語 :
引經據典、
三墳五典、
隆恩曠典、
博關經典、
明正典刑、
典則俊雅、
詞華典瞻、
出何典記、
枕典席文、
援經據典、
出何經典、
典謨訓誥、
典身賣命、
言不諳典、
老成典型、
雍容典雅、
高文典冊、
典章文物、
朝章國典、
數典忘祖、
詞華典贍
三、好詞寶典是什么意思
好
hǎo ㄏㄠˇ
1. 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與“壞”相對:~人。~漢。~歹。~事多磨。
2. 身體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3. 友愛,和睦:友~。相~。
4. 容易:~辦。~使。~懂。
5. 完成,完善:辦~了。
6. 表示應允、贊成:~!你干得不錯。
7. 很,甚:~冷。~快。~壞。~一會兒。
8. 便于:場地清理干凈~打球。
9. 反話,表示不滿意:~,這下可壞了!
詞
(詞)
cí ㄘˊ
1. 語言里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匯。~書。~典。~句。~序。~組。
2.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歌~。演講~。誓~。~章。~律(文詞的聲律)。
3. 中國一種詩體(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樂歌唱,后樂譜失傳,只按詞牌格律創作):~人。~譜。~牌。~調(diào )。~韻。~曲。
寶典 bǎodiǎn
[valuable book] 極珍貴的書籍。也用做書名,如隋代杜臺卿著有《玉燭寶典》
四、收集最美的字詞句段詩
在我空間里貼很久了——
《越調·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 捷 】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烏夜啼(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上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我一選到一首好詩就貼到空間里,都是精挑細選哦~~~
五、描寫拽的字詞句
西安人把驕傲張揚的樣子叫做“拽”。 這個字很有意思啊,手腳并用,把日頭都拉下來了。 “拽”的人,通常眼睛都長在頭頂,不知天高地厚,恃才傲物,或者恃財傲物。反正就是刺頭一個,因為有本錢,所以根本看不見身邊還有旁人。 一類人,少年得志,氣勢囂張,總是口出狂言,自以為是,總想自己痛快。但你痛快了,很多人就不痛快。于是明明有人想幫你一把的,但一細想,這人如此之“拽”,幫他做甚?你發達了,豈不更“拽”?這口氣如何咽?干脆袖手旁觀,一邊看熱鬧去。所以一般小孩子們,還是不要太離譜,畢竟前面的路還長,得罪人的事少做。 另一類,是明星的“拽”。大腕啊,當然“拽”!可是有些剛出道的“小腕”,居然也學著“拽”。楊臣剛就很夠“拽”,只不過就唱了一首亂七八糟的《老鼠愛大米》,居然就目中無人了,讓40個孩子苦等他兩小時,居然也不道歉。也把自己當明星啊,瞧瞧,引起公憤了不是?除非他有本事繼續紅更加紅,要不然一定會被轟下臺去。此君似乎已銷聲匿跡了,看來,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不欣賞這樣自以為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