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一只母鳥在喂三只幼鳥,猜一句成語
嗷嗷待哺
áo áo dài bǔ
【解釋】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食。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饑餓的悲慘情景。
【出處】《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漢·荀悅《前漢紀·成帝紀三》:“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疲弊,府庫空虛,下至眾庶,嗷嗷苦之。”
【結構】偏正式。
【用法】多用在處境困難;急需援助的情況上。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嗷;不能讀作“āo”;哺;不能讀作“pǔ”。
【辨形】嗷;不能寫作“敖”。
【近義詞】饑寒交迫、啼饑號寒
【反義詞】豐衣足食、家給人足
【例句】
(1)非洲的災民~;急需糧食渡過荒年。
(2)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些地方出現了~的情況。
2.形容雛鳥的成語
百鳥啼鳴 吱吱啾啾 拍翅爭鳴 振翅飛鳴 鳥鳴四野
燕子呢喃 鸚鵡學舌 夜鶯歌唱 夜鶯歡唱 鶯啼燕囀
鳥鳴不已 鳥語啁啾 鳥聲寂然 鳥聲婉轉 清脆響亮
鳴聲悅耳 婉轉清脆 婉轉動聽 唧唧啾啾 啾啾鳴叫
鳴聲不絕 鳴聲清脆 羽毛未豐 羽毛艷麗 展翅翱翔
凌空飛翔 迎風展翅 展翅高飛 百鳥歸巢 低徊盤旋
姿態飄逸 翩然飛來 盤旋飛翔 蹁躚飛舞 飄然起飛
鶯歌燕舞 信鴿競飛 燕雀翻飛 志在九霄 蓬間小雀
蒼鷹搏擊 孔雀開展 大雁南飛 高貴優雅 輕盈優美
小巧玲瓏 潔自如雪 善于奔走 自由飛翔 比翼雙飛
如箭離弦 直沖云天 掠過水面 雄鷹展翅 鷹擊長空
杜鵑啼血 燕子歸巢 燕子銜泥 燕尾如剪 鴿子傳信
喜鵲登枝 喜鵲吱喳 晚鴉聒噪 孤雁悲鳴 麻雀吱啁
夜鳥投林 白鶴亮翅 鶴立雞群 鶴鳴九天 鴛鴦戲水
魚鷹捉魚 大鵬展翅 百鳥朝風 鴕鳥善走
3.求一個成語或是一句俗語,鳥媽媽捕食后用嘴巴將食物喂到雛鳥的嘴里
感恩母愛:
鴉反哺,羊跪乳。
這個場景讓人想起就是那么的感人,催人淚下---
1.烏鴉反哺
長著一身漆黑羽毛的烏鴉,總是給人們不吉祥的感覺。不過,烏鴉在我們中國,還有另一個名字——“慈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此鳥出生,母哺60日,長者(長大后)反哺60日,可謂慈孝矣。”
烏鴉小時侯,都是由烏鴉媽媽辛辛苦苦地飛出去找食,然后回來一口一口地喂給它吃。漸漸地,小烏鴉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不能再飛出去找食物了。這時,長大的烏鴉沒有忘記媽媽的哺育之恩,他每天飛出去找食物,再回來喂媽媽,照顧老烏鴉,從不感到厭煩,直至老烏鴉自然死亡,這就是“烏鴉反哺”。
所以,人們因此把“烏鴉反哺”比做孩子對父母的孝敬,對養育之恩的回報。
2.羔羊跪乳
小羊羔看到媽媽讓自己吃奶,高興得上竄下跳。
羊媽媽也站著一動不動,讓小羊進入自己的懷抱來吃奶。小羔羊情不自禁地雙膝“撲通”跪倒在地,表示感謝母親的一片養育之恩。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母鳥喂雛鳥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