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打贏"三大攻堅戰"的重要意義
作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是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戰略部署的具體落實,既是客觀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53361形勢要求,也是積極主動應對,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新形勢下經濟規律、執政規律、全球治理規律的深刻把握,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民生意義、世界意義~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讓經濟發展更均衡更充分。
貧困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集中體現,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我們到時候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
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不僅能促進區域經濟“造血微環境”的修復與形成,也有利于社會大環境的穩定與和諧。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經濟發展更可持續。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實現騰飛,但毋庸諱言,快速發展過程中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影響,污染物排放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導致環境質量急劇下降,一些地方藍天難見、污水橫流,土壤也遭到污染。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
發展是硬道理,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推進綠色發展,要從源頭上推動經濟實現綠色轉型,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發展道路~。
2.求心得體會 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打贏三大攻堅戰的
要全面防范化解高校金融風險,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債,突出防范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全面推進教育精準扶貧。
各高校駐村和扶貧工作隊要充分發揮教育優勢,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同時,高校要充分發揮技術和科研優勢,重點圍繞當地特色優勢產業做好產業對接和規劃。要聚焦貧困地區人才需求,通過加大向貧困地區招生傾斜力度,調整優化學科專業建設等多種方式,積極培養脫貧攻堅人才。
一要引導廣大師生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開展積極有益的環境保護行為,努力做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的宣傳者和踐行者。二要加強人才培養,順應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的改革和人才需求,大力培養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的高素質、高層次的生態與環境人才。
此外,要針對重點領域、流域和行業突出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上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聚焦落實總目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制定切實有效的工作方案,強化督導落實,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堅戰。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打好三大攻堅戰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