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李時珍的事跡

    李時珍的事跡

    李時珍的故事

    1、一天,李時珍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于是趕忙攔住人群,說:“快停下來,棺材里的人還有救啊!”眾人聽了,面面相覷,彼此都不敢相信。

    人已死矣,再開棺驚動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嗎?可萬一……李時珍當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復勸說,終于使主人答應開棺一試。

    李時珍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窩處扎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歡動。

    不久之后,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于是人們都傳言李時珍一根銀針,救活了兩條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這就是李時珍開棺救母子的故事。

    2、還有傳言李時珍“活人斷其死”的故事。

    傳說李時珍在以一根針救活母子兩人后,許多人都想見一見這位神醫。

    一天,有家藥店老板的兒子正在柜臺上大吃大喝,聽說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熱鬧。

    他費了好大力氣終于擠到李時珍面前,問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嗎?”李時珍見此人氣色不好,趕忙給他診脈,過后,十分惋惜地說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紀輕輕,活不了三個時辰了,請趕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處找。

    ”眾人都不信,那個藥店老板的兒子更是大罵不止,后來在眾人的勸說下,方才氣咻咻地走了。

    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時辰,這個人便死掉了。

    原來是此人吃飯過飽,縱身一跳,腸子斷了,內臟受損。

    由此,人們更是驚嘆李時珍的神奇醫術了。

    3、有人說,北方有一種藥物,名叫曼陀羅花,吃了以后會使人手舞足蹈,嚴重的還會麻醉。

    李時珍為了尋找曼陀羅花,離開了家鄉,來到北方。

    終于發現了獨莖直上高有四、五尺,葉象茄子葉,花象牽牛花,早開夜合的曼陀羅花,他又為了掌握曼陀羅花的性能,親自嘗試“乃驗也。

    ”并記下了“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苦也”。

    據現代藥理分析,曼陀羅花含有東莨菪堿,對中樞神經有興奮大腦和延髓作用,對末梢都有對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經作用。

    李時珍在做曼陀羅花毒性試驗時,聯想到本草書上關于大豆有解百藥毒的記載,也進行了多次試驗,證實了單獨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說:“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4、李時珍利用太醫院良好的學習環境,不但閱讀了大量醫書,而且對經史百家、方志類書、稗官野史,也都廣泛參考。

    同時仔細觀察了國外進口的以及國內貴重藥材,對它們的形態、特性、產地都一一加以記錄。

    過了一年左右,為了修改本草書,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辭職。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時珍投宿在一個驛站,遇見幾個替官府趕車的馬夫,圍著一個小鍋,煮著連根帶葉的野草,李時珍上前詢問,馬夫告訴說:“我們趕車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損傷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將這藥草煮湯喝了,就能舒筋活血”。

    這藥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時珍將馬夫介紹的經驗記錄了下來。

    寫道:旋花有“益氣續筋”之用。

    此事使李時珍意識到修改本草書要到實踐中去,才能有所發現。

    5、李時珍出生在明代一個醫學世家,祖父、父親都是醫生。

    他自幼也喜歡醫學,長大后當上醫生,并鉆研醫學,成為中國偉大的醫學家。

    當時,嘉靖皇帝迷信仙道,祈求長生不老。

    方士看準了皇帝的心意,便大煉不死仙丹,取悅皇帝,因而在全國掀起了一股煉丹熱潮,但不少人服用仙丹后中毒死亡。

    李時珍知道仙丹多用水銀、鉛、丹砂、硫磺、錫等煉取,含有毒素,于是大聲疾呼:「丹藥能長壽的說法,決不可信!」

    他列舉服食丹藥后死亡的例子,但有方士反駁說:「古代藥書上說,水銀無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種長生藥。

    李時珍說:「前人遺留下來的知識可以參考,但一定要經過分析,我們不能盡信書上所說的。

    古書上也說過,『食黃金能成神仙』,但有誰見過有人成了神仙呢?秦始皇、漢武帝都是吃仙丹望長生,結果還不是死了嗎?所謂仙丹的成分,大多是有毒的物質,吃了不但不能長壽,反而會令人中毒死亡呢!

    李時珍雖然堅決反對服食仙丹,卻以科學的態度應用煉丹的方法。

    他親自研制水銀來醫治瘡疥等病,又利用煉金術燒制外用藥物,他還把研究的數據記載在《本草綱目》里,對后世影響深遠。

    6、1518年,李言聞的第二個兒子李時珍出世了。

    當時,沒有一個人會想到這個瘦弱的男孩,日后會成為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在李家后院,種著好多藥草,都是喜歡研究藥學的李言聞采來的。

    李時珍從蹣跚學步之日起,就和這些草木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喜歡看這些花草發芽、開花、結果;喜歡看父親怎樣把它們制成草藥,為別人治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這些草藥的性能日漸了解,越發如癡如醉,整日消磨在庭園之中。

    當時,醫生被豪紳貴族視為“下九流”,社會地位十分卑微。

    李言聞對所受歧視刻骨銘心,自然不愿讓聰慧的小兒子重蹈覆轍,而把改換門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時珍身上。

    李時珍雖酷愛醫學,但為了不辜負父親的厚望,只好把心思暫放在那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

    他聰明穎悟,才智過人,14歲便考中了秀才。

    李言聞樂得心花怒放,以為這下兒子升騰有望了。

    誰知事與愿違,從 17歲起,李時珍接連3次鄉試都名落孫山。

    嚴峻的現實,教育了李言聞,使他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子,強扭的瓜兒不甜啊。

    從此,李時珍放棄了功名,一心一意當起了郎中。

    還在李時珍少年時代,李言聞就常把兩個兒子帶到自己充當診所的道士廟“玄妙觀”中,一面行醫,一面教子讀書,不時讓孩子們幫助謄抄一下藥方。

    李時珍耳濡目染,對行醫的知識技能越來越熟,興致也越來越濃,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開父親的醫書,讀得津津有味。

    《爾雅》中的《釋草》《釋木》《釋鳥》《釋獸》等篇,他都背誦如流。

    一天,李言聞應病家之邀,帶著長子出診去了,玄妙觀中只剩下時珍一人。

    這時,來了兩位病人,一個是火眼腫痛,一個是暴泄不止。

    李時珍思索了半晌,說道:“父親要到晚上才能回來。

    要不,我先給你們開個方子,試試看能不能治好。

    不行的話再找我父親。

    ”那瀉肚子的病人難受極了,迫不及待地說:“好,好,郎中的公子開方子還能有錯?”另一個病人也捂著紅腫的雙眼,連連催促時珍開方。

    李時珍便果斷地開方取藥,打發病人走了。

    李言聞回到家中,發現了小兒子開的藥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上,忙問:“這是你開的?”時珍小聲回答:“是的,不知道對不對?”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癥狀,為什么要用這些藥,這些藥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腦兒說了一遍,講得頭頭是道。

    李言聞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這才知道,兒子不僅讀了不少醫書,還能在治病實踐中加以運用,對癥下藥,確實是塊當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覺又驚又喜。

    這時,做兄長的果珍在旁邊聽著弟弟大談藥性,十分羨慕,暗自下決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讓父親看看誰的醫道高明。

    事有湊巧,沒過幾天,又有兩個眼痛和痢疾病人前來就診,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診所。

    他一見這兩人和弟弟說起過的那兩人病情-樣,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處理。

    不料,第二天一早,這兩個病人就找上門來,說服藥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聞看看是怎么回事。

    果珍在一旁不敢隱瞞,只好如實相告。

    李言聞一聽就連呼“錯矣”。

    果珍還不服氣:“同樣的病,同樣的藥,為什么弟弟對,我偏錯了?”李言聞答道:“有的病癥看上去差不多,實質卻不一樣。

    ”接著,把為什么那天時珍要以艾草為主藥,而今兒這兩個病人卻應該以黃連為主藥的道理講了一遍,把個果珍說得心服口服。

    李言聞總是這樣,從醫理和病情兩方面給孩子們灌輸全面的醫學知識,使兩個兒子都大得裨益。

    7、李時珍20歲那年,蘄州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水災。

    滔滔洪水如猛獸般沖決了江堤,蘄河兩岸的千頃良田頓時化作一片汪洋。

    鄉親們流離失所,到處是一片哭聲。

    洪水剛過,瘟疫開始蔓延,病魔無情地吞噬著無辜的生命。

    李時珍目睹慘景,心如刀絞,和父兄一道,沒日沒夜地救護著病人,不知把多少瀕臨死亡的人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這天,李時珍正在診病,突然一幫人鬧鬧嚷嚷地拉著一個江湖郎中涌進診所。

    為首的年輕人憤憤地叫道:“李大夫,你給評評理!我爹吃了這家伙開的藥,病沒見好,反倒重了。

    我去找他算賬,他硬說藥方沒錯。

    我們信得過你,你給看看。

    ”說著把給父親煎藥的藥罐遞了過來:“喏,這就是藥渣。

    ” 李時珍抓起藥渣,一一仔細聞過,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語道:“這是虎掌啊!”那江湖郎中一聽“虎掌”,慌忙分辯說:“我絕對沒開過這味藥!”

    “那肯定是藥鋪弄錯了!”年輕人說著,就要往門外沖。

    李時珍忙拉住他,說道:“別去了,這是古醫書上的錯誤。

    就以《日華本草》的記載來說,就把漏藍子和虎掌混為一談了??”“對,我開的是漏藍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

    “是啊,藥鋪有醫書為據,打官司也沒用。

    ”眾人慨嘆了一陣,只得把江湖郎中給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醫生為一名精神病人開藥,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藥,病人服藥后很快就死了。

    還有一個身體虛弱的人,吃了醫生開的一味叫黃精的補藥,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

    原來,幾種古藥書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黃精和鉤吻說成是同一藥物,而狼毒、鉤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這一樁樁、一件件藥物誤人的事,在李時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瀾。

    毫無疑問,古醫藥書籍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但也確實存在著一些漏誤。

    若不及早訂正,醫藥界以它們為憑,以訛傳訛,輕者會耽誤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

    深夜,月光如水,燭光搖曳。

    李時珍和父親在燈下傾心而談。

    聽了兒子的一番宏論,李言聞語重心長地說:“你想重修本草的想法不錯,可是難啊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這么大的力量。

    何況,關于本草的書,相當浩繁,你雖然讀了一些,可研究得還很不夠,遠遠不能適應修書的要求。

    還是先在讀書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說是不是?”

    父親的話,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李時珍的心。

    在以后的10年中,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煙海的醫書寶庫中,熟讀了《內經》《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典醫籍以及歷代名家著述和大量關于花草樹木的書籍,單是筆記就裝了滿滿幾柜子,為修訂本草積累了許多珍貴資料。

    8、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聞知李時珍醫術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禮儀和醫務。

    李時珍本不愿與皇親國戚交往,但考慮到楚王也許會幫忙,使朝廷答應重修本草,于是就打點行裝進了王府。

    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難雜癥而名揚朝廷,被舉薦擔任了太醫院的醫官。

    這太醫院,是明王朝的中央醫療機構,院中擁有大量外界罕見的珍貴醫書資料和藥物標本。

    李時珍在這里大開眼界,一頭扎進書堆,夜以繼日地研讀、摘抄和描繪藥物圖形,努力吸取著前人提供的醫學精髓。

    與此同時,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編寫新本草的建議。

    然而,他的建議不僅未被采納,反而遭到無端的譏諷挖苦與打擊中傷。

    李時珍很快便明白,這里絕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實現畢生為之奮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

    一年后,他毅然告病還鄉。

    1552年,35歲的李時珍著手按計劃重修本草。

    由于準備充分,開頭還比較順利,但寫著寫著,問題就來了:所謂本草,是古代藥物學的代稱。

    它包括花草果木、鳥獸魚蟲和鉛錫硫汞等眾多植物、動物和礦物藥。

    由于其中絕大多數是植物,可以說是以植物為本,所以人們又將藥物直稱為“本草”。

    東漢《神農本草經》成書,到李時珍誕生前的400余年間,歷代本草學家都有不少專著問世,但卻從未有一部能概括這一時期藥物學新進展的總結性著作。

    李時珍責無旁貸地挑起這副重擔,并意識到了它的分量,卻仍未料到,藥物是那樣的多種多樣,對它們的性狀、習性和生長情形,很難全部心中有數。

    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葉,本是蘄州的三大特產,可以主治風痹、驚搐、癩癬等疾病,是一味貴生藥品。

    但他從藥販子那兒買來的“白花蛇”,有時是另一種蛇冒充的,跟書上描述的大相徑庭。

    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為了解開這個謎,李時珍曾跟著捕蛇人親自上山,捕捉到一條白花蛇,仔細一看,果然和書上講的一模一樣。

    從此,李時珍走出家門,深入山間田野,實地對照,辨認藥物。

    除湖廣外,先后到過江西、江蘇、安徽、河南等地,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行程達兩萬余里。

    那些種田的、捕魚的、打柴的、狩獵的、采礦的,無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師,為他提供了書本上不曾有過的豐富藥物知識。

    9、一次,李時珍路過河南境內的一處驛站,見幾個車把式正在把一些粉紅色的草花放在鍋中煎煮。

    他湊近去看了看,見不過是南方隨處可見的旋花,卻不知這些車夫煮它有何用?便向他們開口討教,一個車把式答道:“我們這些人常年在外,風里來雨里去,盤骨多半都落下了傷痛。

    喝點旋花湯,能治盤骨病呢。

    ”李時珍用心把這種藥草的形狀、藥性等記了下來,并把它寫進書中。

    還有一次,李時珍帶著弟子龐憲來到武當山。

    這武當山,風光綺麗,草木繁茂,古樹參天,野花似海,是天然的藥物寶庫。

    師徒二人仿佛探寶者發現了鉆石礦,一下子被這些花草迷住了。

    九仙子、朱砂根、千年艾、隔山消??這些名貴藥物一一被他們采集下來,制成標本。

    這天,龐憲劈藤開路,仔細尋覓。

    突然,他眼睛一亮:曼陀羅花!這是華佗配制麻沸散的名藥!李時珍顯然也非常興奮,指點著花兒對龐憲說:“可惜,麻沸散早已失傳了。

    這種花有毒,究竟如何配藥,還得重新試驗呢。

    ”以后,為弄清曼陀羅花的毒性取得可靠驗方,李時珍又冒著生命危險,親口嘗試,證實了它的麻醉作用,并把它同火麻子花配合,制成了手術用的麻醉劑。

    李時珍一路考察,一路為父老鄉親們治病,深受人們尊敬與依賴。

    有位老婆婆,患習慣性便秘達30年之久,雖多方治療,終不見效。

    李時珍運用從民間學來的偏方,以適量的牽牛子配成藥,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

    還有個婦女鼻腔出血,一晝夜都止不住,怎么治也不見效。

    李時珍用大蒜切片敷貼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

    這個方子,也是他從民間采得的。

    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李時珍深切地感到,這廣闊的田野上,處處都是知識的天地,日日都會有新的收獲。

    就這樣,李時珍幾十年如一日,在醫學的道路上艱難跋涉,終于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理想:1578年,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終于脫稿了。

    遺憾的是,李時珍生前并沒有親眼看到自己終身為之嘔心瀝血的這部巨著印行。

    1593 年初秋,這位76 歲高齡的老人告別人世時,《本草綱目》還在南京由書商胡承龍等人主持刻版,直到3年后才印出書籍。

    這部曠世名著有190多萬字,每一個字都浸透著李時珍的心血。

    書中編入藥物1892 種,其中新增藥品374 種,并附有藥方11000 余個,插圖 1100余幅。

    其規模之大,超過了過去的任何一部本草學著述。

    它綜合了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天文學、氣象學等許多領域的科學知識。

    它那極為系統而嚴謹的編排體例、大膽糾正前人漏誤的確鑿證據以及繼承中有發揚的科學態度,都令人贊嘆不已。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是我國藥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從 17世紀初開始,《本草綱目》就在醫藥學界不脛而走,輾轉傳往世界各地,先后被譯成日、德、法、英、俄、拉丁等十幾種文字,被公認為“東方醫學的巨典”。

    19世紀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評價《本草綱目》,說它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百科全書”。

    李時珍的一生,成果卓著,功績彪炳,為祖國的醫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公認的世界文化名人。

    如今,蘄州雨湖南岸的李時珍墓前,有一座用花崗石砌成的墓門,橫梁上鐫刻著“科學之光”四個大字,這便是華夏子孫對他的最高贊譽。

    10、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原序中自述,讀古書典籍,就像吃糖啃甘蔗一樣,“長耽嗜典籍,若啖蔗飴”,《本草綱目》一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中,增刪考證而著作成功的。

    當《綱目》書著作將成,要貢獻朝廷之時,李時珍已經七十六歲了,也自己預見了將死時期,果然很快地“遽卒”。

    李時珍在未逝前,寫了一個上書表遺給其子建元,命他送與皇帝。

    沒多久,神宗萬歷年間,詔修國史,命令中外貢獻四方文籍,建元將父親遺表及本書《綱目》獻予。

    天子嘉許,朝廷命禮部譽寫,分兩京、各省布政刊行,從此“士大夫家有其書”。

    本草之學從這以后才算是集大成了。

    李時珍遺書上皇帝的表,大略是說:歷代,經久遠年代后,許多的藥物有同物不同名的,有同名不同物的,有難以辨識的,有些分類不對的,有些藥物有毒卻和那些無毒的藥形態相似,增加采藥困難,這都影響治病的效果。

    還有些歷代發現的新藥,以前的書中還未記載,于是增補、訂正了許多藥物。

    舊籍記載的一千五百多種,在《本草綱目》書中,增加三百七十四種。

    分為十六部,共五十二卷。

    根據藥物的“正名”為綱,而“附釋”的則為目;再加上以集解、辨疑、正誤,詳細的將其出產地、藥物的氣味、主治都記載于書中。

    著作本書的參考書籍非常多,上自墳典、下至稗記,只要有攸關者,都收掇在書中。

    雖然稱之為醫書,實際是將萬物以及藥物的理講明了。

    希望皇帝能“特詔儒臣補注,成昭代之典”,如此,本書便能成為指導醫生們使用的很好的參考典籍。

    李時珍晚年之時,自號“瀕湖山人”,著作有《所館詩》、《醫案》、《脈訣》、《五藏圖論》、《三焦客難》、《命門考》、《詩話》。

    因為他的兒子建中當官,所以他被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不只是一位好的醫生和本草家,他還是一位修神仙之術的修煉人,每晚都打坐煉功,以神仙自命。

    觀顧景星《李時珍傳》即知:“余兒時聞先生軼事,孝友,饒隱德,晚從余曾大父游,讀書以日出入為期,夜即端坐,其以神仙自命,豈偶然與?” 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有一段評述張紫陽八脈經的記載:“紫陽八脈經所載經脈,稍與醫家之說不同,然‘內景隧道’,惟反觀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謬也。

    ”正說明了修仙家所觀察到的奇經八脈和醫生所認知有所不同的秘密,就是反觀而照察到的。

    另外,作為精通醫學和修仙者的他,很重視“奇經八脈”之秘要。

    所以在他的《奇經八脈考》中,認為醫生和修仙者一定要知道“奇經八脈” 。

    他說,“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不知此,難安爐鼎。

    ”“醫而知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玄牡幽微竅妙得矣。

    ”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蘊藏著許多珍貴的科學遺產。

    我國古代長期積累起來的藥物知識,大部分載入歷代的本草書籍中。

    由于本草學中對一些藥物的來源、性質、鑒別、制法及配方的敘述,涉及廣泛的化學知識,因而本草學成了中國古代及中古時代化學的一個豐富內容和源泉,是我國化學史中輝煌成就的一個側面。

    對本草學做出偉大貢獻的是卓越的藥物學家李時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時珍的事跡

    短句

    贊美中醫的句子

    閱讀(620)

    1.中醫文化歷史悠久,獨具特色。一碗藥湯,一根銀針,常常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而,中醫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醫學之一。”中醫藥能生生不息數千年,至今還能夠存在并不斷發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臨床有效。中醫藥能受到廣大患者歡迎,也是因為

    短句

    摘抄(100字)并仿寫不要網上的

    閱讀(384)

    蟬蟲在黑暗的地下多年的實踐,并最終響徹周圍,以換取唱歌,蛤沙運動耐量,劇烈的疼痛,并最終成為一個美麗的珍珠耀眼的光芒。模仿埋在地下的歌曲,沉寂多年后,最終成為香飄千里女兒紅蛹經歷了長期圍困的沉寂之后,終于在優雅的舞蹈交流震驚世界的。一

    短句

    初中語文摘抄該摘些什么內容的呢

    閱讀(385)

    優美語段、名人名言、經典詩歌、精美仿句、名人故事等名人故事1.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

    短句

    急求幾本書的作者、出版社、好句好段

    閱讀(382)

    《冰心散文》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作者:冰心,《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陀夫人出版社:好多出版社都出過這本書比如,成都時代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但是最初發表的是外國出版社《國家時代》《狼王夢》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

    短句

    新華書店杯征文怎么寫

    閱讀(598)

    壽光市第六屆“新華書店杯”暑假讀書征文活動推薦書目小學語文序號書名作者1去年的樹朱自強2春天的腳印朱自強3幻想家朱自強4走在路上朱自強5四弟的綠莊園朱自強6大自然的文字朱自強72055年許友彬8閃亮的時刻許友彬9我與動物的親密接觸

    短句

    張承志《黑駿馬》內容簡介和讀后感

    閱讀(907)

    《黑駿馬》小說以遼闊壯美的大草原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駿馬》為主線,描寫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寶力格的成長歷程,描寫了他和索米婭的愛情悲劇。小說以舒緩的節奏,優美的筆法,再現了草原民族的風俗人情。歌頌了草原人民善良、樸質、勤勞的

    短句

    名著《黑駿馬》的概括

    閱讀(2510)

    內容概括如下:黑駿馬通過自己的眼睛,用惟妙惟肖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娓娓動聽的故事,讓每個讀故事的人都感到:動物通人性,我們怎樣對待動物,動物就會怎樣對待我們。“黑駿馬”是一匹漂亮的優種黑馬,受過良好的訓練,性格溫順、善良,而且聰明、機智,主

    短句

    有關勤奮的論據

    閱讀(325)

    事實論據:1,王羲之與"墨池"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后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2,達·芬奇畫蛋(具體事件

    短句

    魯迅的吶喊的十四個章節分別是什么

    閱讀(1103)

    你好!魯迅先生的吶喊主要收錄了15部小說,后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后更名為《補天》),遂成現在的14部。1.《狂人日記》,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個“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總覺得人們想害他,想吃掉他。醫生給他

    短句

    魯迅《吶喊》中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句子

    閱讀(534)

    1、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2、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閑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

    短句

    關于責任的美文美段

    閱讀(374)

    ●心有明燈,便不會迷路,便可拒絕黑暗、膽怯,擁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勝的信念,一份坦蕩的胸懷……心有小窗,便有亮麗的陽光進來,小酌一些溫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風邀約一些花香或者白云。心有琴弦,縱然客去茶涼,仍有小曲緩緩響起,仍有滿樹桂花知音

    短句

    關于責任的美文精段

    閱讀(358)

    1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

    短句

    英文電影老人與海經典臺詞10句

    閱讀(399)

    Amancanbedestroyedbutnotdefeated.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But,then,nothingiseasy.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Itissillynottohope,hethought.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Nowisnotimet

    短句

    《老人與海》語言特色

    閱讀(461)

    簡潔的語言風格無論是敘述事實,鋪陳景物,對話,還是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的語言是簡潔的,而所表達的思想又十分深刻,引人深思;不僅揭示了文體的結構關系,也表現了現代藝術的走向和美情趣——“越少,也就越多”(Lessismore);語

    短句

    名人事跡摘抄加感悟事跡300字往上走

    閱讀(357)

    走進書房●漸欣有如農夫走向田野,蜜蜂飛向花海,從喧囂的鬧市中來,從繁雜的瑣事中來,去尋覓寧靜,感悟平淡,自然而從容地走進書房,沉浸于別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寸心熨帖而舒暢.走進書房,與書對望,大千世界躍然紙上,蕓蕓眾生紛至沓

    短句

    李時珍的故事200字我不知道

    閱讀(411)

    你隨便選一段吧李時珍的故事1、一天,李時珍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于是趕忙攔住人群,說:“快停下來,棺材里的人還有救啊!”眾人聽了,面面相覷,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

    散文

    學生奉獻的事跡散文

    閱讀(295)

    第一篇:五好學生我叫,我是孫莊小學小學六年級一班的一名學生。在老師眼里,我不僅僅是一個學習優異的好干部,還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同學。老師有什么事,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我。學校、班級組織的任何活動都少不了我五好學生,我的出現總是會給各項

    散文

    外國愛國人物及事跡

    閱讀(3414)

    一、鋼琴家蕭邦“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很有名氣了。后來他決定出國深造。在朋友舉行的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一只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這只銀瓶一直伴隨著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

    短句

    宋江的英雄事跡

    閱讀(611)

    事跡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為山東鄆城縣宋家村,江湖人稱“及時雨”,又號“呼保義”。為他面黑身矮,人又喚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上有父親宋太公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

    短句

    名人事跡5個(簡單寫出主要事跡)

    閱讀(421)

    1、孫中山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866—1925年)在一次革命行動失敗后,轉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時機東山再起。有一天,幾個革命同志閑來無聊,湊了4個人打麻將娛樂。不巧,被孫中山撞見了。他們自知犯錯,一陣驚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面

    散文

    濰坊歷史文化名人,了解其生平事跡

    閱讀(422)

    晏嬰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山東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于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于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

    散文

    近代的愛國事跡作文六百字

    閱讀(301)

    談到愛國,我說不出多少歷史上的愛國人物,也說不出什么高尚的大道理,而我能說的只有自己那顆小小的愛國之心。我曾有過一個疑問:怎樣才算是愛國?政治老師說:履行自己的義務,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就算是愛國。歷史老師說:不給祖國抹黑就算是愛國。語文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