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作家宗璞的簡介

    作家宗璞的簡介

    宗璞

    宗璞(1928—)女,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

    畢業于清華大學外文系,退休于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中國著名作家、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歲時隨家庭南遷到昆明。

    上過南菁小學和西南聯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后轉人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

    曾在中國文聯、文藝報等單位工作。

    1960年調《世界文學》編輯部。

    “**”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后門》《知音》等,《紅豆》曾受到不應有的批判。

    “**”后,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中篇小說《三生石》,獲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說散文選》。

    后來又抱病奮力創作反映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命運的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其第一部《南渡記》已于1987年問世,獲得了好評。

    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成名作為1957年的短篇小說《紅豆》。

    新時期她開始大量發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三生石》(獲第 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蝸居》、《我是誰》等。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渡記》,1996年由華藝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

    近年來又抱病創作反映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命運的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

    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鐵簫人語》

    宗璞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

    她的小說,刻意求新,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余韻,頗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歷時7年,《南渡記》的第二部《東藏記》終于面世。

    計劃中尚有《兩征記》、《北歸記》,是總書名為《野葫蘆引》的多卷長篇系列。

    宗璞以她細密從容的敘述方式,建立起優美溫婉的語言風格。

    眾多的人物命運和世相心態,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細節中緩緩展開,伏有大氣磅礴的布局。

    宗璞筆下的戰爭沒有刀光劍影,卻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創痕,并具有一種柔性的書卷氣息。

    那種浸入骨髓的文化質感,在閱讀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紅樓夢》的語境之中。

    讀《東藏記》這樣雋永而精致的小說,真是受益又享受。

    還有《紫藤蘿瀑布》

    主要作品:

    《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后門》,《知音》,《弦上的夢》,《三生石》,《宗璞小說散文選》,《野葫蘆引》:《東藏記》、《南渡記》、《兩征記》、《北歸記》,《總鰭魚的故事》,《蝸居》,《我是誰》,《紫藤蘿瀑布》

    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園情結(侯宇燕)

    宗璞走過的是怎樣的一條人生之路呢?翻開作家的履歷,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與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韻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書香之氣。

    宗璞的經歷,與大多數作家不同。

    她不像師陀、田濤等老一輩作家,是從中國的底層社會一步步艱難地爬到了知識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謝冰瑩,從舊的地主家庭中游離出來,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說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時期涌現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時代就離開書本,離開家人,在貧窮、愚昧與困惑中探索人生的價值。

    甚至生長于“**”之后的一代年輕人,也很少有像她這樣得天獨厚的學養根基。

    她是一株冰清玉潔的蘭花,有幸在遠離貧困與骯臟的凈土中發芽,成長,就象夏洛蒂所言,擁有一個“沒有污點的,飲之不盡,令人神清氣爽的清泉”般的純凈記憶。

    她的生活環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學府和高等學術研究機構,由于自小在和諧淳厚文雅的學術氣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與做文準則。

    她確實擁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童年時代。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總有一種別人學不來的大家之氣,沖和之態,甚至一種率真潔白的“學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學校園中,教授的生活條件是極其優越的,絕無今日“腦體倒掛”之虞。

    生活的舒裕與地位的高貴,使得鉆研學業的教授們能比較專心于書本的研究(當然抗戰開始后又有了不同),他們的子弟也能在一個相對單純、明凈的天地中獲得比同齡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養。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使得他們過分地單純,書卷氣過于濃厚,在今后的人生歷程中則免不了要經受更多的磨難與挫折。

    我手頭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華校友通訊》,不妨拿來,隨便擷取幾段,為宗璞筆下的清遠世界作一個更詳盡的注腳。

    宗璞的同輩人,著名文史專家虞振鏞的女兒,西南聯大1943年學生虞佩曹在《水木清華——童年的回憶》中曾飽含深情地描寫了清華校園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靜與清雅,以及清華人文景觀的優越與獨特。

    她說“那時清華只有附小(即馮友蘭提到的宗璞就讀的成志小學)及附設的幼稚園。

    馬約翰是我們的校長。

    ……后來由蔡順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學生。

    ”在這樣條件下成長的孩子,的確有常人不及之處。

    而當時孩子們生活的環境又是怎樣的呢?“水木清華的工字廳……里面典雅、陰涼,有一股楠木香味,單身教授吳宓、葉企孫先生曾在里面有過住所。

    ”“我們住的南院是一個四周由房屋圍繞著的大院……西式住宅一號是趙元任先生家……”。

    這種耳濡目染的文化氣韻,在一點一滴中已深深地滲入了孩子們的靈魂之中。

    宗璞《南渡記》中所寫的方壺小院,不就是這種充滿清遠文化氣息的精英薈萃之地嗎?法國現代派女作家納塔麗·薩馬特說:“文學所描寫的,永遠只能是某種看不見的,每個作家所向往的——他獨自一人感覺的現實。

    ”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虛構,然而意境卻總是忠誠地反映出一個具有敏感稟賦的作者童年時對周圍景物的特殊感覺以及這種感受對其終生造成的影響。

    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縷輕煙,又好似一絲馨香,著意體會時捉摸不出,只有親身體會過這種生活的人,才能從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寫中領略到作家實際極其濃厚的感情,那種對童年精神生活的無限追憶與留戀。

    這種非過來人不能寫出亦不能讀出的愛,正是宗璞“校園情結”的真諦所在。

    (《這方園地中的馮家山水》,《文學評論》1997年第2期)

    宗璞的書房(名人書齋)

    永遠的大家閨秀。

    凡是見過著名女作家宗璞的人,都會這樣覺得,無論初識還是熟知。

    4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大學燕南園57號院三松堂。

    如想象中,房間高闊,雖無奢華,卻更古雅。

    77歲的女作家一頭華發益顯慈心睿智,一身便裝不掩滿腹詩書。

    記者隨女作家走木地板,穿細走廊,墻邊書櫥中裝滿各類書籍。

    書房不大,北面書柜中,多是女作家自己寫的書;西面放電腦桌;南窗微微開著,可見窗外的丁香已綠,寫字臺上的傳真機,不時響起;東面墻上掛著先父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為愛女錄寫的對聯:高山流水詩千首,明月清風酒一船。

    宗璞老師落坐在電腦桌旁平時寫作的轉椅上。

    “雖然現在身體不好,但我很努力。

    ”女作家平靜地說。

    原來老人幾次手術后視力下降,每天上午寫作都是口述,要靠別人幫忙打字,現在幫忙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位四年級女生。

    記者得知,宗璞老師正在抓緊《野葫蘆引》4部長篇小說中的第三部《西征記》的寫作,前兩部《南渡記》《東藏記》已分別于1988年、2001年出版。

    《野葫蘆引》是寫抗日戰爭期間北校南遷全過程中前輩學人的風貌,尤其是寫在民族危亡的大關節上知識分子的操守。

    “我要把那段歷史真實地留下來。

    ”女作家平靜的語調透出一種堅定。

    -----------------------------------------------------------------------------------------

    紫藤蘿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時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

    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

    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 。

    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就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放似的。

    那里裝的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

    我沒有摘花的習慣。

    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

    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

    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

    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

    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也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萬花種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前紫色的光輝和前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982年5月6日

    詞語解釋:

    終極:最后,最終 。

    迸濺:向四外濺 。

    凝望:目不轉睛的看,注目遠望。

    伶仃:(1)孤單,沒有依靠 。

    (2)瘦弱 。

    稀零:稀稀疏疏,出現得少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瓊漿:比喻美酒。

    蝶圍蝶陣 :這里形容蝴蝶蜜蜂數量的很多。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作家宗璞的簡介

    短句

    《南渡北歸》讀后感

    閱讀(286)

    看《南渡北歸》需要耐心,因為有幾百萬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夠的理性,因為這本書給你的想象空間是無窮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憤世嫉俗。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寫作風格,就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著我的目光,使我戀戀不舍地跋

    短句

    高中作文大段摘抄每段至少300字盡快

    閱讀(354)

    摘抄作文300字《閱讀獎》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雖然沒去旅游,我的表弟卻從磐石來到了九臺。媽媽經常告訴我要獨立,要學會照顧自己。有一天媽媽出門了,我和表弟在家,媽媽中午回不來。表弟很挑食,我就問他,你想吃什么?他說想吃炒飯,我隱約地記得

    短句

    描寫家鄉風景的好詞好句

    閱讀(264)

    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聲音。一道道山泉,一棵棵樹木,一枚枚花朵,一株株小草,甚至是空氣中的一顆微塵,只要你用心聆聽,去發覺,去感受,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與我們是那樣的親近。2、云,生得平靜,活得淡泊。它不會追求天空那夢幻般的

    短句

    請大家幫忙推薦幾首歌曲.

    閱讀(360)

    TheCranberries的<DyingInTheSun>,一聽就很舒服,絕對喜歡.盧冠廷的<一生所愛>,,<天地孤影任我行>大話西游里的結尾曲.超級好聽.`<出埃及記>馬克西母的鋼琴曲.我建議樓主去看MV..超贊的!!很帥,很叼..HOHO..`<candytoy>一首慢

    短句

    誰給提供震撼的背景音樂

    閱讀(444)

    《大明宮詞序曲》《玄色風》《wewillrockyou》《七劍戰歌》《英雄的黎明》《宋家王朝》《仙域》《御劍江湖》《天地孤影任我行》上面有的估計你一聽就會很熟悉的,基本上都是比較經典的。還有很多,可以在百度上搜一搜,以上只是我個人偏愛的

    短句

    有哪些戰歌

    閱讀(357)

    七劍戰歌RotSheismySinIwantMyTearsBack亡靈序曲BeyondTheGame金達萊花電音之王、放手一搏、十三電音、永不言敗、霸氣回蕩、永不言敗、勇士之歌Smoking、我叫MTNightwish的都不錯的

    短句

    孤貓的戰歌短文介紹

    閱讀(464)

    這問題困擾了我多年。直到年過四十的我辭去城市的工作,回到“上山下鄉”期間插隊的山區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又為鼠害所迫不得不親自養貓時,才漸漸悟出了答案原來,貓這種東西太自行其是、太不把主人放在眼里了!這一來,人對貓類生活的精彩篇章

    短句

    求一份個人年度讀書計劃

    閱讀(328)

    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滌蕩心靈,消塵世去浮華的良方。一個職業讀書人,讀書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情懷、一種習慣。我更想把她變為一種生活方式,讓經典人文充盈“自性”的行囊,讓教育理論提升專業素養,讓交流互動促進反思中行進。因此,擬

    短句

    關于解放戰爭的讀后感

    閱讀(378)

    斗爭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方式,而戰爭又是其中最直接最暴力的,他集中體現了我們人性的丑與美。但話是這么說,其實除了統治者、戰爭狂人和無知無畏者之外,大致是沒有人喜歡戰爭的,管他社會進不進步,我是來打醬油的,關我屌事!老百姓都是這么想的,寧做太

    短句

    三國演義前5回讀書筆記

    閱讀(333)

    1.官渡之戰公元200年,袁紹挑選10萬精銳步兵、1萬騎兵,以黎陽為大本營;命令顏良為先鋒,渡河進攻白馬。曹操用荀攸之計,揚言渡河抄襲袁紹后路,袁紹命令顏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擊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自己親自領主力直撲

    短句

    春天景物描寫優秀片段摘抄

    閱讀(402)

    你聽,那是什么聲音?那是小草翻動泥土的聲音。你看,那是什么東西?那是剛鉆出土地的一棵棵嫩綠的小草。哦,春天來了!放眼望去,冰雪已經融化,草木開始發芽,漫步田野間,一望無際的土地上如同夜空一般,繁星點點。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縷縷清香,紅紅的朝陽從

    短句

    描寫春天景物的作文加賞析

    閱讀(276)

    自然,誰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嗎?可能是它。班車在四季中輕輕地,輕輕地去。這是風。春天的風,席卷裸地離開蒙特利爾,草的,在他纖細的腰肢搖曳在春風拉絲喚醒冰冷的湖水,蕩起一絲漣漪,如果提出明確的裙角,橫跨枯萎出小芽枝,枯枝,并伴隨著春風,慢慢伸起懶腰

    短句

    描寫投擲鉛球的優美好句

    閱讀(589)

    手里緊握那沉重的鉛球,那鉛球上凝集了你的希望,你的理想,匯集全身的力量,推出理想,推出希望,鉛球在空中閃亮,理想在空中發光。它是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沒有什么遺憾,只會留下一片美的體驗。我要永遠將你留下讓我的心中印上一條弧線。一道優美的

    短句

    關于鉛球的句子

    閱讀(383)

    致鉛球運動員手里緊握那沉重的鉛球,那鉛球上凝集了你的希望,你的理想,匯集全身的力量,推出理想,推出希望,鉛球在空中閃亮,理想在空中發光弧線?

    散文

    韓少功作品簡介

    閱讀(394)

    男,漢族,出生于湖南省。1968年初中畢業后赴湖南省汩羅縣插隊務農,1974年調該縣文化館工作,1978年就讀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雜志編輯、副主編(1982年),湖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1985年),《海南紀實》雜志主編(1988年),《天涯》雜志

    散文

    作家韓少功的簡介與書

    閱讀(544)

    當代知名作家,原籍湖南,八十年代中期曾在國內的文化尋根思潮中挑起大旗,寫下《文學的根》這樣著名的文論與《爸爸爸》這樣表現楚文化、被視為尋根小說代表作的中篇,九十年代又因《馬橋詞典》一書在文壇掀起風波。目前韓少功在海南主持《天涯

    散文

    韓少功的簡介

    閱讀(276)

    韓少功,1953年元旦生于湖南省長沙市。1968年初中畢業時僅15歲,就作為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到湖南省汨羅縣汨羅江邊的天井鄉務農。在農村,勞動之余寫些對口詞、小演唱、小戲曲,1974年秋調到縣文化館任創作輔導員,1977年正式開始文學創作。1978年考

    散文

    中國古代詩人的生平簡介

    閱讀(453)

    1、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

    散文

    作家王一梅簡介

    閱讀(844)

    1、簡介王一梅,女,1970年出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簽約作家,蘇州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分會副會長。曾就職于蘇州大學社會學院,2012年8月調入蘇州職業大學教育與人文學院。2、主要作品獲獎情況《抽屜里的小紙人》張天翼童話語言獎《書本里的

    散文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王一梅作品有哪些

    閱讀(8766)

    《鼴鼠的月亮河》、《恐龍的寶藏》、《木偶的森林》、《書本里的螞蟻》、《兔子的胡蘿卜》等。1、《鼴鼠的月亮河》王一梅的童話代表作之一,曾獲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十三屆冰心兒童圖書獎。作品風格優美,境界高遠,是不可多得的原

    散文

    跪求名作家寫的有關春節的文章

    閱讀(313)

    梁實秋<<過年>>我小時候并不特別喜歡過年,除夕要守歲,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這對于一個習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種煎熬。前庭后院掛滿了燈籠,又是宮燈,又是紗燈,燭光輝煌,地上鋪了芝麻秸兒,踩上去咯咯吱吱響,這一切當然有趣,可是寒風凜冽,吹得小臉兒通紅,也

    散文

    愚公移山作者簡介

    閱讀(3090)

    《愚公移山》的作者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