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卞之琳的《斷章》的全文及解析

    卞之琳的《斷章》的全文及解析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作家作品簡介

    卞之琳(1910-2000),江蘇海門人,筆名季陵、林子、老卞等。

    詩集:《三秋草》、《魚目集》、《漢園集》、《慰勞信集》、《十年詩草》、《雕蟲紀歷》等。

    其詩品被評家認為是化古化歐、出“新月”而入“現代”,獨成一家、自創風格。

    《斷章》選自《魚目集》,它寫自1935年10月。

    “此四行無意中得之,原擬足成一首完整的詩,接著感到說不完了,也無需多說,可獨立成篇,故名《斷章》。”

    作品賞析

    1、詩歌結構

    你(主體)→看 →風景(客體)

    看風景的人(主體)→看→你(客體)

    明月(主體)→裝飾 →你的窗子(客體)

    你(主體)→裝飾→別人的夢(客體)

    第一節中,詩人利用一個“看”字把本來毫不相關的兩個意象結合在了一起。

    第一句中,“你”是主體,第二句中的“你”則變為客體。

    第二節中則是用的“裝飾”一詞,同樣“你”則是由客體轉為主體。

    全詩的兩節當中,都是以“你”為中心,圍繞“你”的有“風景”、“橋”、“看風景的人”、“明月”、“夢”等等。

    而使所有意象聯系起來的則是“看”和“裝飾”兩個字。

    聞一多 在《詩的格律》中提出詩歌有“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

    而這三美在本首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1)音樂美:

    詩歌回還往復的效果

    (2)繪畫美:

    《斷章》的4行詩,是4個形象的畫面。

    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了聯系。

    后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耐人尋味

    詩歌創建了兩個意境,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水墨畫,具有詩情畫意。

    (3)建筑美:

    對仗工整

    2、詩歌主旨的不確定性

    愛情說:

    “這無疑是一首極之卓越的情詩。

    詩人透過旁觀者的冷眼,寫出了“人”對“情”的無奈,及“情”對人的捉弄。

    客觀的鋪敘中隱隱細味出淡淡清愁,也交代了詩中你、我、他三者之間的關系。

    秀實《也來演繹卞之琳的<斷章>》

    根據: 1933年,和蘇州的張充和彼此愛戀,但是兩人未走到一起。

    而這首詩寫于1935年

    他在《雕蟲紀歷》中寫到:“但是后來,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來了,在一般的兒女交往中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初次結識,顯然彼此有想通的一點。

    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對方的灑脫,看來一縱即逝這一點,我以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顆朝露罷了。

    不聊事隔3年多,我們彼此有緣重逢,就發現這竟是彼此無心或者有意共同栽培的一顆種子,突然萌發,甚至含苞了。

    我開始做起了好夢,開始私下深切感受這方面的悲歡。

    隱隱中我又在中預感到無望,預感到這還是不會開花結果。”

    裝飾悲哀說:

    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為,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認為“詩里呈現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傷”。

    此詩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含著無奈的悲哀。

    哲理說:

    卞之琳自己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之間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點綴了風景;人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的成為別人夢境的裝飾。”

    同樣,余光中《詩與哲學》它闡明了世間的關系有主有客,但主客關系變易不居,是相對而非絕對。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你”是主,“風景”是客。

    但別人在樓上看風景,連你也一并視為風景,于是輪到別人是“主”,你是“客”了。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明月是主,你是客,“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于是,主客易位。

    所以,一個人,可以為主,也可以為客。

    前面我們分析到,全詩的兩節當中,都是以“你”為中心,圍繞“你”的有“風景”、“橋”、“看風景的人”、“明月”、“夢”等等。

    而通過“看”和“裝飾”兩個字卻把詩中的所有意象聯系起來了。

    馬克思說,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也就得以體現了。

    當然,對于這首詩的主旨,還有多種說法,比如“裝飾悲哀說”、“瞬間感悟說”,那么具體的也就要見仁見智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卞之琳的《斷章》的全文及解析

    短句

    卞之琳有哪些作品?

    閱讀(914)

    作品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即出自卞之琳之手。一、詩匯編《十年詩草1930-1939》《雕蟲紀歷1930-1958》《山山水水,小說片斷》《斷章》二、雜類散文《滄桑集1936-1946》三、報告文學《第772團在太行山一帶》四、論

    短句

    卞之琳的生平經歷

    閱讀(574)

    卞之琳1929年畢業于上海浦東中學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就讀,接近英國浪漫派、法國象征派詩歌,新詩創作。193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

    短句

    斷章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閱讀(521)

    卞之琳《斷章》詩賞析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為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詩是這樣的:你站在橋

    短句

    關于橋的詩句

    閱讀(395)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

    短句

    卞之琳《斷章》賞析

    閱讀(515)

    詩的上節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觀景的畫面。它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并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地露出那橋、那樓、那觀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

    短句

    賞析 卞之琳 古城的夢

    閱讀(408)

    卞之琳《古鎮的夢》小鎮上有兩種聲音一樣的寂寥:白天是算命鑼,夜里是梆子。敲不破別人的夢,做著夢似的瞎子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知道哪一塊石頭低,哪一塊石頭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紀。敲沉了別人的夢,做著夢似的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

    短句

    描寫鳥的詩句古詩

    閱讀(445)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

    短句

    摘抄道德經

    閱讀(34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上善若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后”“致虛極守靜篤”“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畏之侮

    短句

    《道德經》好詞好句

    閱讀(70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道德經經典句子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2、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3、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短句

    高中語文摘抄有關道德的急求.....

    閱讀(442)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短句

    摘抄好詞、句、段

    閱讀(499)

    生命的價值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觀的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有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總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都

    短句

    老子道德經相關的故事

    閱讀(595)

    與老子相關的故事按《史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蓬累,箬笠也,首戴之而行,言無車蓋也

    短句

    林清玄的《溫一壺月光下酒》句子賞析

    閱讀(960)

    “能把去年的月光溫到今年才下酒”想表達什么?答:表達作者喝酒時可以回想去年的事情。題目里的月光有特指什么東西嗎?答:指的是月光和月光有關的事,如月光帶給人的視覺上和精神上的感受,月光下度過的人生歲月等。文章里面好像提到了兩次月光,覺

    短句

    《安徒生童話》里的好詞好句

    閱讀(580)

    答:一、《安徒生童話》里的好詞1、喜出望外、垂頭喪氣、無動于衷、勃然大怒、眉飛色舞、喜笑顏開、神采奕奕、欣喜若狂2、呆若木雞、能說會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辯、滔滔不絕、伶牙俐齒、出口成章、語驚四座3、持之以恒、一絲不茍、體態

    短句

    卞之琳有哪些作品?

    閱讀(914)

    作品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即出自卞之琳之手。一、詩匯編《十年詩草1930-1939》《雕蟲紀歷1930-1958》《山山水水,小說片斷》《斷章》二、雜類散文《滄桑集1936-1946》三、報告文學《第772團在太行山一帶》四、論

    短句

    卞之琳的生平經歷

    閱讀(574)

    卞之琳1929年畢業于上海浦東中學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就讀,接近英國浪漫派、法國象征派詩歌,新詩創作。193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

    短句

    斷章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閱讀(521)

    卞之琳《斷章》詩賞析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為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詩是這樣的:你站在橋

    短句

    卞之琳《斷章》賞析

    閱讀(515)

    詩的上節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觀景的畫面。它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并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地露出那橋、那樓、那觀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

    短句

    賞析 卞之琳 古城的夢

    閱讀(408)

    卞之琳《古鎮的夢》小鎮上有兩種聲音一樣的寂寥:白天是算命鑼,夜里是梆子。敲不破別人的夢,做著夢似的瞎子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知道哪一塊石頭低,哪一塊石頭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紀。敲沉了別人的夢,做著夢似的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

    散文

    席慕容的《美麗心情》全文

    閱讀(567)

    全文:《美麗心情》席慕蓉如生命是一列疾馳而過的火車,快樂與悲傷就是那兩條鐵軌。在我身后緊緊追隨,所有的時刻都是倉皇而又模糊。除非你能停下來,遠遠地回頭,只有在回首的剎那。才能得到一種清明的酸辛,所以也只有在太遲了的時候。才能細細揣

    短句

    摘抄草房子四百字解析三百字

    閱讀(376)

    2、彈撥三弦的人,似乎很安靜,三弦聲始終不急躁,十分單純。在桑桑聽來這聲音是單調的,并且是重復的。但桑桑覺得他這清純的、緩慢的聲音是好聽的,像秋天雨后樹枝上的雨滴落在池塘里那么好聽。▲這“單調”、“清純”的琴聲始終這樣單調地重復

    散文

    岳飛《滿江紅》全文

    閱讀(35667)

    《滿江紅·寫懷》宋代:岳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