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一篇《孟子》的閱讀筆記300字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

    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于民心的重視及其對于仁政的闡釋對后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一) 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

    他提出"舍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 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

    認為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于自得。

    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

    " 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

    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

    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

    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云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 專心有恒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于其智力差異,而是由于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

    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

    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 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

    學習亦然。

    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

    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 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于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須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

    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

    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

    都是反復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

    一篇《孟子》的閱讀筆記300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一篇《孟子》的閱讀筆記300字

    短句

    從《孟子》中摘抄200字

    閱讀(372)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

    短句

    求《孟子》摘抄300字

    閱讀(363)

    第一章(以義治國,何必言利)以義治國,何必言利「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短句

    巴金自傳的賞析及摘抄

    閱讀(601)

    巴金的巴金自傳的讀書筆記1巴金的童年是比較幸福的,身為富貴人家的少爺,打小就有丫鬟香兒的陪伴,一起拾桑葚,一起拾雞蛋,還頑皮地給各只雞取上個性的名字。和大花雞結下深厚感情,出于孩童的天真不忍心吃雞肉。“為什么生來是雞,就該被人殺死作

    短句

    求關于快樂的摘抄加賞析越多越好

    閱讀(347)

    1.成長軌跡成長的快樂在于幻想,成長的快樂在于冒險,成長的快樂在于情感;成長的煩惱在于幻想,成長的煩惱在于冒險,成長的煩惱在于情感。我們穿著溫暖的羊毛襪子一步一步走過自己的人生,十前前蹣跚,現在彷徨,而未來的十年會越來越穩健.二十歲的時候

    短句

    摘抄記敘文章(適合初中)

    閱讀(415)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后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么忘記了誰是誰生命中的過客,誰是誰生命的轉輪,前世的塵,今世的風,無窮無盡的哀傷的精魂.我回過頭去看自己成長的道路,一

    短句

    描寫美食的好段或文章

    閱讀(379)

    一次到姑姑家作客,吃了一道非常美味的菜——老鴨煲,那鮮美的味道便一直留在了我的腦海里。回家后,便央求媽媽做給我吃,我才知道,媽媽做這道菜也很拿手。老鴨煲看上去就會讓你口生津液:香濃的湯面露出鴨的一半身體,鴨身體旁邊漂著鮮嫩的竹筍,又肥

    短句

    專業概論論文的格式是什么樣的啊

    閱讀(417)

    (正式)論文的格式要求:一、題目、摘要、關鍵詞1.論文題目,按常規學術論文標題作出。2.論文摘要,要求摘出(或者說“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觀點,或者選摘出文中最重要、最具有新意的某一個或兩個觀點,不必追求全面反映文章的概貌;客觀地把文中的觀點擺

    短句

    孟子我想對你說300字作文

    閱讀(514)

    孟子我想對你說人說儒家是孔孟之道,但是在歷史上,尤其是明朝以后,孟子的思想一直未君王所不喜,朱元璋刪掉了《孟子》中很多精髓內容,不鼓勵讀書人研讀孟子.究其根本原因,孟子的很多學說多帶有濃重的“民貴君輕”思想,而且主張讀書人應有

    短句

    《紅樓夢》好段摘抄加賞析

    閱讀(456)

    例子1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林黛玉外貌描寫,不屬于詩句范疇)賞析1、先寫眉眼,再由面部寫到全身,轉而

    短句

    紅樓夢好段摘抄還有哪些

    閱讀(445)

    紅樓夢的那段黛玉葬花,特別唯美。完美地表現了黛玉對愛情憧憬的失望,對寶玉的失望,以及內心的悲傷。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人憐

    短句

    水滸傳中人物描寫的精彩片段

    閱讀(374)

    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話說當日正閑走間,忽然背后人叫,回頭看時,卻認得是酒生兒李小二.當初在東京時,多得林沖看顧.這李小二先前在東京時,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卻得林沖主張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

    短句

    西游記青少版1到6章的好詞好句

    閱讀(507)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黃袍怪變化后的形象: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云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光明。豐神真是奇男子,聳壑軒昂美

    短句

    50字摘抄30篇

    閱讀(359)

    ⒏大自然啟示①風從水上走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云中穿過,留下絲絲溫暖;歲月從樹林走過,留下圈圈年輪,朋友,我們從時代的舞臺上走過,留下了什么呢?②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寬闊無邊。大地擁抱每一寸土地,不論其貧富,所以大地廣袤無

    短句

    150字美文背誦越好背越好

    閱讀(359)

    如果說,讀書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在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實踐,就是在構建人生的廳堂,歷練人生的翅膀。是不是,人生經過了實踐,才能真正矗立、飛翔在天地之間?家可以延伸到很遠很遠,包容大千世界;家可以縮得很小很小,僅兩個人也可打得不可開交。家可以

    短句

    從《孟子》中摘抄200字

    閱讀(372)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

    短句

    求《孟子》摘抄300字

    閱讀(363)

    第一章(以義治國,何必言利)以義治國,何必言利「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短句

    摘抄《論語》名言,并談談自己會怎樣做

    閱讀(401)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啟示】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于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

    短句

    論語經典名句50句

    閱讀(311)

    學而第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

    短句

    《論語》警句摘錄

    閱讀(446)

    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

    短句

    解《論語》,并摘抄其中易懂的名句

    閱讀(332)

    論語十二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

    短句

    《論語》警句摘錄卡

    閱讀(1534)

    《論語》警句摘錄卡1、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

    短句

    有關于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閱讀(381)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2、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3、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4、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6、長幼有序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