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朱自清的文學地位

    很多名篇被選為大中學校的語文教材,是因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風趣,被公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范。

    朱自清走上文學道路,最初以詩出名,發表過長詩《毀滅》和一些短詩,收入《雪朝》和《蹤跡》。

    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和雜文集《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

    他的散文,有寫景文、旅行記、抒情文和雜文隨筆諸類。

    先以縝密流麗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寫景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給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并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散文的一種典范;最后以談言微中、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了詩人、學者、斗士的統一。

    他對建設平易、抒情、本色的現代語體散文作出了貢獻。

    作為學者,朱自清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新文學史和語文教育諸方面研究上都有實績。

    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經典常談》、《國文教學》(與葉圣陶合著)和講義《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等。

    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言。

    遺著編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詩文選集》等。

    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朱自清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建樹。

    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尤以古典文學研究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系統評述《詩經》、《春秋》、《楚辭》、《史記》、《漢書》等古籍的論文結集,寫得深入淺出,至今仍是青年人研究古典文學的入門向導。

    《詩言志辨》是他功力最深的著作,對“詩言志”“詩教”“比興”“正變”四個方面的詩論,縱向作了精微的考察,理清了它們的來龍去脈和衍變史跡,從而糾正了謬說。

    他還先后對古詩十九首、樂府、唐宋詩作過深入的研究,對李賀、陶淵明作過認真的行年考證,寫有《十四家詩鈔》、《宋五家詩鈔》、《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李賀年譜》等著述。

    他治學嚴謹,取材翔實,思想敏銳,他這方面的著述凡近百萬言。

    朱自清始終關心著中學、大學的語文教育,他與葉圣陶聯璧,共同著有《國文教學》、《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等書。

    他編過多種教材和課本,臨終前還與葉圣陶、呂叔湘合編《開明高級國文課本》等。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語文教育家,正像葉圣陶說的:“他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

    名家評論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引》: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

    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葉圣陶《朱佩弦先生》: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絕不放松。

    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葉圣陶:每回重讀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傾聽他的閑談的樂趣,古今中外,海闊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

    我常常想,他這樣的經驗,她這樣的想頭,不是我也有過的嗎?在我只不過一閃而逝,他卻緊緊抓住了。

    他還能表達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吳晗:“自清先生是舊時代知識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經是自由主義者,他不大喜歡參加政治活動,特別是比較激烈、斗爭性較強的政治活動。

    但是,他具有正義感,隨著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奴役、壓迫的加強,和向中國人民的武裝挑釁、屠殺、鎮壓,他畢竟忍受不住了。

    他說話了,行動了,通過文化生活、朗誦詩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態度。

    他明辨是非,愛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終于有了明確的立場,抬起頭來,挺起脊梁,寧肯餓死,堅決拒絕敵人的“救濟”,這種品德,這種氣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

    ”(《**選集》第4卷,1499頁)**同志贊揚了聞一多、朱自清的骨氣,說“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這是我們未死者,特別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戰友的責任。

    這種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頌歌,還有待于未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朱自清的文學地位

    散文

    朱自清作者

    閱讀(360)

    朱自清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朱自華,后改為朱自清,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海州(今連云港市),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1898年11月生于江蘇東海。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

    散文

    《背影》的復習筆記朱自清

    閱讀(278)

    《背影》學習要點《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這篇文章一發表,立刻轟動文壇。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有人認為:"要談五四以來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談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林非《現代散文六十家札記

    散文

    豐子愷《白鵝》全文

    閱讀(513)

    抗戰勝利后八個月零十天,我賣脫了三年前在重慶沙坪壩廟灣地方自建的小屋,遷居城中去等候歸舟。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對這小屋實在毫無留戀。因為這屋太簡陋了,這環境太荒涼了;我去屋如棄敝屣。倒是屋里養的一只白鵝,使我戀戀不忘。這白鵝

    散文

    豐子愷《竹影》

    閱讀(445)

    豐子愷(1898—1975年)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崇德(現屬桐鄉)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繪畫。1921年東渡日本,學西洋畫。回國后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和上海立達學園任教。1925開

    散文

    關于豐子愷的散文《漸》的講解

    閱讀(483)

    談及人生哲學,切忌玄虛。寓深刻于淺顯中,運筆自如,方顯雍容氣度、智慧靈光之美。豐子愷先生散文《漸》中,化深奧為通俗,化抽象為形象,于氣定神閑之中將“漸”的人生哲學娓娓道來。一、描寫細膩,觸發體驗為了表達“漸”之潛移默化,作者略舉讀書體

    散文

    名家短篇回憶性散文

    閱讀(282)

    豐子愷的《夢痕》夢痕我的左額上有一條同眉毛一般長短的疤。這是我兒時游戲中在門檻上跌破了頭顱而結成的。相面先生說這是破相,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夢痕”。因為這是我的夢一般的兒童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唯一的痕跡。由這痕跡可以

    散文

    一碗小米粥作文550

    閱讀(461)

    一碗小米粥一碗白粥,你們可能認為是清淡、無味,只有米飯和飯湯的。雖然白粥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是對我來說,它包含著濃厚的愛。它使人溫暖、舒暢。以前,我認為白粥是一種難吃的食物。看到白粥,我就沒有胃口吃,總是覺得白粥是一碗沒人喜歡

    散文

    賞析散文的結構

    閱讀(269)

    1.欣賞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寫出了鮮明的自我和個性,是很要緊的。賞析時,要走進那個活生生的“自我”。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就是以“我”為主的散文名篇。在這些作品中,作者真實的“自我”個性,特別是其思想感情、內心波動、情緒變化

    散文

    如何教散文

    閱讀(269)

    簡單一點叫散文就是這樣教:教會學生如何領會文章的美以及情感的表達,另外就是散文的寫作手法復雜一點就是這樣:面對一篇散文,老師要怎么處理才算到位,學生要學到什么程度才算學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知道,散文難教,但教散文過癮。教散文最能

    散文

    離婚后探愛子的散文

    閱讀(285)

    鄧仲祥整理《離異男人對兒子思念》散文《思念兒子》【一】你認為誰是你最親愛的人?在前幾天的一次課上,老師除了這樣的一個題目,如果讓你在幾個同心圓中依次列出你最近的人,你會怎樣畫?就是中間是最小的圓,然后依次放大到最后一個圈,最外的一個

    散文

    描寫離婚失去孩子帶來的憂傷的散文

    閱讀(295)

    有幾次跟她一起吃中飯,她說真想去北方看看雪,南方的冬天太乏味。我就和她說起了北方的冬天,我從小到大生活的北方。那里,農歷一到九月末,天就開始涼了,十月已經穿起棉衣。每逢下雪天,我和雪兒總是趁老媽不注意偷偷跑出去,溜到村子里的池塘邊,那里

    散文

    離婚后傷感的句子

    閱讀(274)

    1.你曾經給的那些名叫愛的東西,早已灰飛煙滅。2.隔著淚眼看世界,整個世界都在哭。3.明明都知道那都是謊言,可是我還是會被感動。4.曾經海枯石爛,抵不過好聚好散。5.用生命去詮釋你的逢場做戲。6.一些記憶揮之不去,一些回憶抹殺不了。7.你說時

    散文

    關于天空的散文

    閱讀(254)

    雨季的天空(散文詩)楊建國那一片遙遠的天空,流淌著如歌的悲泣,一如潮濕的傘下那片濃濃的思念。雨季的日子,心情總是如這灰暗的天空一般的沉重,心境如這片桃紅緩緩地潛入無聲之河。那只擱淺的小船如何能駛出彎曲的心港?那片白帆今夜可曾再屬于

    散文

    求徐志摩的散文《落葉》

    閱讀(404)

    落葉徐志摩落葉我又再次見到了那飄散著的一片片落葉。見到落葉并不稀奇,但是這是在春天,四月的春天!春天見得最多的應是傲然怒放的鮮花和春風得意的楊柳,而不是這像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縈繞的落葉。我看著地上的落葉,有三種不同的顏色:翡翠

    散文

    朱自清作者

    閱讀(360)

    朱自清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朱自華,后改為朱自清,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海州(今連云港市),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1898年11月生于江蘇東海。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

    散文

    《背影》的復習筆記朱自清

    閱讀(278)

    《背影》學習要點《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這篇文章一發表,立刻轟動文壇。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有人認為:"要談五四以來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談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林非《現代散文六十家札記

    散文

    求文學評論的范文

    閱讀(313)

    《聽聽那冷雨》賞析中國當代散文欣賞之一【原文欣賞】聽聽那冷雨余光中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使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著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

    短句

    小學生兒童文學摘抄好詞好句

    閱讀(574)

    樂多多說給孩子的話★快樂的童年,不悔的童年為什么要取得好成績呢?為什么要獲得老師、父母的夸獎呢?為什么要讓大家都喜歡自己呢?答案是,這會讓我們的童年充滿快樂!所以,努力的童年、上進的童年、收獲的童年……這才是不悔的童年呀!★多多姐的心

    散文

    民國時期的文學大家及作品

    閱讀(2087)

    1、老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舍生于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后,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

    散文

    哪十個人可以評得上是民國十大文學家

    閱讀(349)

    沒有十大,只有每個人心目中的,但是標準其實差不多,我來說一下。魯迅、茅盾、曹禺三人必中,為什么?因為中國有三個文學獎,分別是中篇小說的魯迅獎、長篇小說的茅盾獎以及戲劇的曹禺獎。除卻這三個,還有誰呢?論詩人,詩人很多,徐志摩、郭沫若、戴望舒

    散文

    朱自清散文春全文

    閱讀(308)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

    散文

    《林清玄散文集》是文學作品嗎

    閱讀(364)

    《林清玄散文集》是文學作品。《林清玄散文集》主要寫了林清玄在小時候經歷的一些事,以及林清玄對一些世事的看法,從而悟出道理。一翻開這本書,逐字逐句地讀,字里行間蘊含著一種細膩、柔軟的感覺。據我所知,林清玄是一位男作家,男作家的作文應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