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求一篇關于端午的800字散文

    求一篇關于端午的800字散文

    我的端午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

    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

    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

    插茱萸。

    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

    戴香包。

    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

    我的家鄉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

    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

    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

    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

    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

    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

    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

    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

    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云煙,君王霸業恒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一篇關于端午的800字散文

    散文

    散文關于端午雨打芭蕉

    閱讀(328)

    歲月芳華,如縷縷淡香沉淀心扉;流年韶光,如淼淼碧波蕩漾芳扉。看潮起潮落,時光荏苒;看花開花謝,流年似水;看月圓月缺,急景流年。望不斷的紅塵,剪不斷的哀愁,訴不盡的憂悒。——題記雨落黃昏,夜打芭蕉。臥聽窗外夜闌,聞雨落芭蕉。垂下簾櫳,滴滴絲雨破碎

    散文

    散文端午我們走過600字

    閱讀(327)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

    散文

    小學一到六年級必背內容包括散文詩歌

    閱讀(395)

    抒情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

    散文

    兩漢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文學家是誰

    閱讀(381)

    漢代文學雖以辭賦著稱,但其最高成就的代表卻是司馬遷的歷史散文巨著《史記》。作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百科全書式的通史,《史記》不僅在兩漢,甚至在整個古代文學史上都是罕與倫比的散文杰作。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

    散文

    先秦兩漢散文孕育了古代散文的哪些特質

    閱讀(315)

    1、思想性。沒有思想深度的文章的短命的。中國古代的古文運動,包括唐宋八大家和“前七子”和“后七子”,都是散文發展的一個個高峰。2、敘事性。3、藝術性。莊子和孟子就是代表。4、語言質樸清新,講究言之有物,忌長篇空談。

    散文

    哪部著作是兩漢歷史散文達到高度發

    閱讀(306)

    散文我國古代,為區別于韻文、駢文,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為散文.先秦散文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

    散文

    冰心散文集的好詞

    閱讀(449)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季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指點我吧,我的朋友!我是橫海的燕子,要尋覓隔水的窩巢。■春何曾說話呢?但她那偉大的潛隱的力量,已這

    散文

    描寫端午節的散文

    閱讀(339)

    又是一年粽飄香——獻給2011端午節他用生命譜寫汨羅清詞他的詩魂訴不盡悠悠歲月他的心愿是萬千百姓的心愿他的情懷又將寄放哪里?汨羅源頭是他不滅的永恒血融進了雨里淚打濕了人間情觸動了世人魂銘刻了歷史那河流的咆哮是

    散文

    題目:又遇端午散文200~300字

    閱讀(333)

    端午節,輕盈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就像清晨踏珠而來的少女,矜持得讓人心曠神怡。昔日,《離騷》的主人——屈原在洞庭湖上游的汨羅江懷恨而逝,那一天正是端午節;洞庭湖上的賽龍舟,便是民間紀念這位愛國詞人的最好傳說。湖邊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追蹤詞

    散文

    有關端午節的散文詩

    閱讀(469)

    端午的詩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568a6010004cd.html端午散文詩: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飄浮。笛聲悠遠,麥子飽滿,汩羅江邊,先生那愁苦悲憤的面容,記憶猶新。興楚無望,為保高潔,你憤然跳入汩羅江。剎那間,滔滔

    散文

    我的理想(作家)散文

    閱讀(382)

    每個人都有自己五彩斑斕的理想,老師、警察、醫生……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作家。在我的眼里,當一名作家是一件神圣的事業。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坐在書桌前,一刻不停地捕捉著腦子里飛速閃過的趣思,將它們整理成文章,然后帶著激動的心情靜靜地回味幾

    散文

    找名家寫的關于理想或信念的文章

    閱讀(314)

    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成為我國歷史上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集會。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簽署了《解放宣言》。這項重要法令的頒布,對于千百

    散文

    有關夢想、未來的名人名篇散文

    閱讀(664)

    以夢為馬作者:海子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此火為大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藉此火得度一生

    散文

    名人愛國的作文

    閱讀(324)

    滿意答案大釗同志少年讀書的時代,正是中國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斗爭,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進的時代。當時的中國,瀕臨著被帝國主義瓜分的危機,國家存亡、民族存亡的問題,擺到了每個人的面前

    散文

    散文關于端午雨打芭蕉

    閱讀(328)

    歲月芳華,如縷縷淡香沉淀心扉;流年韶光,如淼淼碧波蕩漾芳扉。看潮起潮落,時光荏苒;看花開花謝,流年似水;看月圓月缺,急景流年。望不斷的紅塵,剪不斷的哀愁,訴不盡的憂悒。——題記雨落黃昏,夜打芭蕉。臥聽窗外夜闌,聞雨落芭蕉。垂下簾櫳,滴滴絲雨破碎

    散文

    散文端午我們走過600字

    閱讀(327)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

    散文

    小學一到六年級必背內容包括散文詩歌

    閱讀(395)

    抒情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

    散文

    先秦兩漢散文孕育了古代散文的哪些特質

    閱讀(315)

    1、思想性。沒有思想深度的文章的短命的。中國古代的古文運動,包括唐宋八大家和“前七子”和“后七子”,都是散文發展的一個個高峰。2、敘事性。3、藝術性。莊子和孟子就是代表。4、語言質樸清新,講究言之有物,忌長篇空談。

    散文

    哪部著作是兩漢歷史散文達到高度發

    閱讀(306)

    散文我國古代,為區別于韻文、駢文,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為散文.先秦散文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

    散文

    冰心散文集的好詞

    閱讀(449)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季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指點我吧,我的朋友!我是橫海的燕子,要尋覓隔水的窩巢。■春何曾說話呢?但她那偉大的潛隱的力量,已這

    散文

    冰心散文集的好句.好段

    閱讀(388)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春何曾說話呢?但她那偉大的潛隱的力量,已

    散文

    關于理解別人的散文

    閱讀(301)

    理解別人我曾經為別人不理解我苦惱過。后來我認識到了:人的經歷不同,對事物的見解肯定就會不一樣。不理解是正常的現象,因為理解是主觀的,不理解是客觀的,所以當有人不理解我時,我會付之一笑。別人不理解我,我不惱怒。是不是可以反過來說,我不理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