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90年代散文發展的總體趨勢,并說說你是如何理解90年代散文熱的
90年代散文發展的總體趨勢:繁榮,上升。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發生了相當巨大的文化轉型,這一轉型廣泛影響了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其對散文的直接影響,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文學由中心到邊緣的位移中,散文在邊緣處的定位,保證了散文這一文體的從容發展;轉型期知識分子精神與立場的分流,使散文成為知識分子精神與情感的存在方式;市場經濟不僅使散文的創作與出版帶有商業性,而且確認了市民階層的合法性并因此使部分散文成為消費品;傳播媒介的發展為散文創作提供了物質條件;文學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審美時代。
經典散文的不斷重復出版,給90年代散文創造了繁榮的氛圍。專欄的涌現,為人們用經濟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感情與體驗提供了可能。生活與感情、社會與自我,經散文的處理后愈加瑣碎,而文體藝術則是散文充當文化快餐的佐料。另一方面,散文出版物和寫作的商品化,加速了人文環境的世俗化。在還俗之中,散文在許多方面失去了它的人文精神,失去了它的文學信息,陷入自身藝術發展的某些泥淖。
如何理解90年代散文熱?
90年代“散文熱”的原因,主要與市場經濟下的文化消費取向有關。
作者群體與作品數量異常龐大。
(許多在詩歌、小說、戲劇、理論甚至科技、管理等領域已奠定地位的主體紛紛趨向散文。)
高度發達的大眾傳媒。
(包括報紙、非純文學雜志、廣播電視等)
眾聲喧嘩,開放多元,是90年代散文創作的基本特征。
小說、散文、還有詩,哪個更有市場??
小說,大眾、通俗,局限性小,內容豐富,種類繁多,適合各年齡層的人群。詩歌和散文需要更懂韻味的人來鑒賞,相對的市場要小很多。
VLC的麻雀為您解答,滿意請記得采納,謝謝- -
如何分析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要抓住主題 ;接下來分析語言等,不過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怎樣分析散文的價值
首先要看散文文筆如何,獨有新意者佳,如果引用的文辭都是用爛的就一般了。
結合時代背景,散文寫于什么時代,看它有沒有反映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意境朦朧者更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散文的市場分析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