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

    5歲患脊髓病,高位截癱。

    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

    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

    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

    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

    后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和德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

    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

    2002年,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問世。

    《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了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并連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后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后,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2008年11月13日,中國殘聯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張海迪為中國殘聯主席。

    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

    ”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活著,就要為人民做事。

    ”張海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著父母到農村生活。

    在農村,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民做事。

    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

    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

    她發現村里缺醫少藥,就決心學習醫療常識和技術,用零花錢買醫學書、體溫表、聽診器和常用藥物。

    她先后讀完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

    學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扎針。

    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

    只要有人求醫,她就熱情接待。

    重病號不能行動,她就坐著輪椅,登門給病人扎針、送藥。

    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爺,因患腦血栓后遺癥,6年不能說話,并癱瘓了3年,一直沒治好。

    張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為耿大爺治療。

    后來,耿大爺終于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

    這時張海迪深深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幸福。

    張海迪同志把為社會、為人民做事,當成最大的幸福。

    她的崇高精神,閃爍著共產主義的光芒。

    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

    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

    請向她學習

    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并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

    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

    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杰出代表。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后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后,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癥手術后,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

    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并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

    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

    ”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

    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

    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

    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吁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1997 年被日本NHK電視臺評為世界五大杰出殘疾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

    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杰出代表。

    關于快樂

    快樂是很難的,我們常常為了短暫的快樂,愁苦經年,張海迪更難。

    張海迪看上去很快樂,哪怕是在最痛的時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燦爛的笑臉。

    但張海迪說,她從來沒有一件讓她真正快樂的事。

    張海迪現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寫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積的褥瘡,骨頭都露出來了,但她還在寫。

    她又做過幾次手術,手術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實施手術的,她清晰地感覺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開,針從自己皮膚穿過。

    第一次聽說自己得了癌癥,她甚至感到欣喜——終于可以解脫了。

    張海迪說:我最大的快樂是死亡。

    但是,她卻活了下來。

    她寫小說,畫油畫,跳芭蕾,拍電視,唱歌,讀碩士……甚至,她很喜歡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

    主持人朱軍問她,你這樣坐著是不是很難受,她說,是的,非常難受,可我已經這樣坐了40年了。

    作為政協委員,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無障礙設施。

    "我很痛苦,但我一樣可以讓別人快樂",張海迪說這話的時候,詩意從她身邊彌漫開來。

    "20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面對媒體我始終非常平靜,當你突然面對那么多的閃光燈、笑聲、掌聲,調整自己最重要,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終像一泓碧水,那么藍,那么深。"

    "還有一個脆弱的海迪。

    像我這樣一個殘疾女性,身上被弄臟后又無能為力的那種懊惱是你們根本無法想像的。

    有時我甚至想,沒有我多好。

    有時出差住在高樓,我就去那里往下看一看,我常想,假如我真的這么掉下去了,就什么都結束了,再也不用承受什么痛苦了,我甚至盼望可以安樂死。"

    "回過頭來想,我的確是個非常頑強的海迪,殘疾對于人類來說是個大痛苦,但總是需要有人來咀嚼,我感謝生活給了我一支能說話的筆,它讓我去傾訴了,去抗爭,我不僅活著,而且在寫作中放飛了心靈。"

    "今天坐在這面窗前,看著眼前這一大片青草地,我希望能夠像你們一樣,用雙腳一步一步地感受大地的溫馨、親切,找回我以前曾經擁有過的走路的感覺……"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

    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

    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殘疾人"。

    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

    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從我們認識張海迪開始,轉眼間20年過去了。

    現在20歲以下的人,很少有人還記得張海迪。

    現代醫學延續了張海迪的生命,但是,靠一次次手術延續的生命,究竟會有多少光澤呢?20年前,張海迪扼緊命運咽喉的時候,還是血氣方剛的青年,20年過去了,她是不是還在敲命運的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張海迪的內心世界。

    關于名聲

    20年前,張海迪擁有了顯赫的名聲。

    這樣的名聲對于一個演員,一個明星來講,是求之不得的。

    可惜張海迪不是,張海迪擁有堅強的意志和脆弱的靈魂。

    她現在是作家,可是她說:"這些年我非常清楚,我文學之外的名聲要大于文學創作的本身……"。

    她還說,"我從來不去在意那些事情,我只在意文學創作的本身。

    我怎么樣能夠把我的作品寫的更好……"但是,誰都看得出,她在意的。

    她總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好,總覺得自己的書暢銷,是因為自己的名聲而不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壓榨自己。

    但是,作為一名殘疾人,她能夠接觸到的社會實在是太有限了,于是,她只好拼命地向自己內心去挖掘,去幻想,在這樣的壓榨和無奈中,張海迪越發痛苦。

    身體上的痛苦別人看得見,她也說的出來,而這種內心的痛苦,張海迪是說不出的,就算說也來,也沒有人會去關心。

    張海迪說:“20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面對媒體我始終非常平靜,當你突然面對那么 多的閃光燈、笑聲、掌聲,調整自己最重要,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終像一泓碧水,那么藍,那么深。

    我外在的性格讓人感覺很有親和力,大家一見我就叫姐姐、阿姨,其實在我的內心有更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沉靜,這是疾病和讀書給予我的。

    它讓我覺得什么是最美,什么是應該追求的,我一直堅信思想著的女性是最美的,而且知識改變命運,這一點我感受最深刻。

    今天回想起那段日子,我心存感激,15萬封來信,雖然不能一一回復,但它始終在我的心里,我要感謝所有愛我的、關心我的人。

    我越來越明白,人們為什么愛海迪,那是因為在她身上有面對疾病和困難的勇氣,這一點也是我今生的自豪,也許別的方面我還做得不夠,但是我相信自己是一個堅強、勇敢的女性,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不放棄每一分的努力,回想過去,我沒有白白度過生命的每一程。

    我沒有聲音的時候,正是我在事業的長河中艱難跋涉的時候。

    我周圍也有很多朋友對我說,海迪你為什么總是拒絕各種采訪,這樣會讓人猜疑的。

    我想,我應該沒有聲音,首先我是千千萬萬普通的老百姓中的一員,其次我是個作家。

    這個職業不需要在前臺表演,而是要在幕后、在書桌前思考、學習、研究和寫作,作家的生活不是五光十色,何況我還屬于那種寫作很困難的那一類作家。”

    關于散步

    散步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三樣道具:閑散的心情,怡人的景色以及健康的雙腿。

    這三樣,張海迪都沒有,但她照樣可以散步,她有丈夫王左良。

    她們的散步是這樣的:王佐良推著張海迪,這樣,腿就有了。

    為避開圍觀的人群,散步的地點就選在自己家里,這樣,閑散的心情也有了。

    至于怡人的景色,在張海迪的嘴里。

    靠在丈夫背上,張海迪不斷的描述自己想到的風景,一棵樹,是柳樹,柳葉是綠的,一片湖,湖水是藍的,一根電線桿,一陣狂風,一場疾雨……景色在張海迪的描述中歷歷在目。

    20年的光陰,夫妻倆就是這樣,一個背,一起說,相濡以沫。

    10多年,王左良沒有外出理過發,他的發型全是張海迪親自做的。

    20年,張海迪活在詩意里,活在自己單純的世界里,王左良是那個讀詩的人。

    提到自己的丈夫,海迪說:“他是一位非常沉靜的人。

    回顧自己20年的婚姻生活,我感覺很欣慰。

    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成績,我們坦然地面對生活,從不理會各種猜測,我想時間會證明一切,而且我自己也很奇怪,結婚這么多年了,當他前往加拿大學習的時候,遠隔重洋,我們的書信還會和當年一樣,真有意思。

    我從來不相信沒有愛情的婚姻能生存下去,如果沒有不斷更新的愛情,婚姻的花朵就會枯萎。”

    關于如果

    --如果當年沒有那個記者發現你,或者說你沒有這樣的社會影響,那么你今天還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嗎?還會戴上碩士帽,還會寫出這么多的書來?

    --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話,我是一個健康的人的話,我想我會做的比現在,比今天還要好,我對社會的貢獻要比今天還要大。

    --如果你能站起來的話,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我試試跳舞。

    真的。

    這是一個人就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最大的愿望。

    雖然我這么多年沒有跳過舞,但是我一直沒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現實的舞蹈更美麗。

    --如果站起來你想對你丈夫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像很多家庭主婦一樣做做飯,而不是像這樣坐著。

    --如果你不在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要是不在了,我的愛人還是應該再找一個人來陪伴他,再有一個健康的人來陪伴他。

    關于愛情

    平靜地舉行婚禮

    “他就是我少女夢想中的那個人。

    ”張海迪和王佐良是經朋友介紹認識的,然后兩人一直保持通信聯系。

    1982年,兩人在張海迪被家喻戶曉前結了婚。

    他們沒有舉行婚禮,一切都在平靜中度過。

    “當時我的公公、婆婆在上海,他們也有過一點障礙,但很快就消除了。

    我先生回家說明我的情況,小心地問:‘行嗎?’他們只是淡淡地說:要做好心理準備,要面對很多困難。

    后來的實踐證明,我的公公、婆婆都是那么好的上海老工人,他們信任兒子,他們也信任了我。”

    1991年1月,張海迪被診斷出患了基底細胞癌,王佐良陪著張海迪赴上海中山醫院做無麻醉手術。

    手術前,張海迪對王佐良深情地說:“如果我活下來,當然非常幸運,我希望還能和你在一起生活,但如果我死去,也是時候了。

    這么多年拖累你,我跟朋友們講了,如果我死了,讓他們給你找一個健康的、比我更好的女人。

    ”王佐良握著張海迪的手,眼睛濕潤了。

    有次張海迪問王佐良:“你對我厭倦過嗎?”王佐良俯下身子,在張海迪的額頭上輕吻了一下,握著她的手說:“我永遠都不會的。”

    “為什么?”

    “因為你每天都給我新的熱情和活力。”

    少女時代就喜愛畫畫的張海迪在寫作之余還創作了許多油畫。

    為了張海迪的那些油畫,王佐良又變成了一個木匠。

    張海迪的油畫有時需要配舊船板那種顏色的畫框,王佐良就用棕色、黑色鞋油混在一起涂染,效果極佳。

    有幾幅油畫在韓國展出時,被一位大商人看中,愿意出高價求購,但被張海迪婉言謝絕了,因為它包含著佐良對自己的深深感情。

    共同澆灌愛情之花

    1998年上半年,張海迪和王佐良合作,共同翻譯了美國當代作品《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這本書獲得了第四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

    “讀《莫多克》的時候,我一次次地流下了眼淚。

    我覺得,遇到那些哀傷的段落我會譯不下去的,我感到力不從心。

    于是我請愛人王佐良與我一同翻譯,這是我們十幾年來第一次合作。

    只有一本原文書,我每天下午翻譯我的章節,他就在夜晚進行工作,我將那些傷感的章節‘讓’給了他。”

    兩個相愛的人,每天都想著為對方做點什么。

    張海迪雖然只能靠輪椅移動,但她還是盡可能地做一些家務活,比如掃地、擦桌子什么的。

    她還喜歡做飯,但家里廚房太小,輪椅進不去,她就讓王佐良代替她“操作”,做她配制的菜。

    對自己的丈夫,張海迪飽含著深情說道:

    “他是一位非常沉靜的人。

    回顧自己20多年的婚姻生活,我感覺很欣慰。

    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成績,我們坦然地面對生活,從不理會各種猜測,我想時間會證明一切。

    而且我自己也很奇怪,結婚這么多年了,當他前往加拿大學習的時候,遠隔重洋,我們的書信還會和當年一樣。

    我從來不相信沒有愛情的婚姻能生存下去,如果沒有不斷更新的愛情,婚姻的花朵就會枯萎。”

    “我先生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男性,我對社會做些什么事情,沒有任何一點點障礙,他會大力地支持我,很多匯款都是他幫我寄出去的,包括寄東西。

    現在很多朋友,他們收到我的書,都是我先生寄的。”

    “我當然渴望有一個孩子,女孩,非常漂亮,我甚至在清晨的陽光中見過她。

    在我非常痛苦的時候,我曾跟我愛人說,如果我們有孩子,現在也該上大學了。

    想到這些我的確有一絲傷感。”

    將來一起上敬老院

    讓對方更長久地愛自己,把自己當作終身的伴侶,張海迪說這其實也需要智慧和努力。

    “美好的家庭生活需要創建和創新,才能夠讓生活中沒有厭倦。”

    張海迪是個聰明而善解人意的女子,深知生活需要激情,需要樂趣。

    她家中總是收拾得特別干凈,還變著法子增加小擺設。

    他們曾經收養了一只小狗,取名“板凳”。

    夫妻倆對它疼愛備至,讓人覺得它就是他們的孩子。

    一次,張海迪問王佐良:“我們沒有孩子,等我們老了,該怎么辦呢?”王佐良將張海迪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平靜地說:“到那時,我們一起上敬老院。”

    對自己的晚年,張海迪有著很美麗的憧憬:“在一棵樹下我坐著,我穿著紅毛衣,要穿鮮紅的毛衣。

    我頭發已經白了,我的腿上要蓋上一條非常漂亮的毯子。

    在我的頭頂是石榴樹,在我的身邊是綠湖。”

    張海迪對自己的婚姻生活相當滿意,她說:“要是能打分的話,我的婚姻生活至少應該是八、九十分。”

    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癥手術后,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

    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并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

    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

    ”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

    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

    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

    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吁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吁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并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

    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

    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杰出代表。

    2008年11月13日,張海迪當選新一屆中國殘聯主席。

    張海迪身患高位截癱,而她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后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4國語言,并成功的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她具有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因此我們要學習她的頑強的精神!

    張海迪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張海迪的故事

    散文

    自強的表現的事例

    閱讀(311)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后來,張海迪自

    散文

    虹貓及7俠

    閱讀(337)

    我說LZ,這么弱智的你也看啊七劍:虹貓----長虹劍藍兔----冰魄劍莎莉----紫云劍大奔----奔雷劍跳跳----青光劍逗逗----雨花劍達達----旋風劍七劍是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顏色來的,又按木、土、水、火、金、風、云的屬性來排列。分

    散文

    急求一幅對聯

    閱讀(337)

    愛國立志敬業齊聚一方凈土;傳道授業解惑共創千秋偉業。志在必得開明中學不凱豈有此理;巡鎮中學非雄更待何時。捷足先登趙錢百家兩大首姓;呂鄭開明一對失鋒。慧眼識才伯樂識得千里馬;園丁澆灌百合花。優師良生師識實路路通;生聲升步步高。與日

    散文

    好看的少女動漫推薦

    閱讀(347)

    一,逆后宮,帥哥多多《不可思議游戲》穿越時空+愛情已完結經典的后宮作品,渡瀨悠宇老師的畫風很成熟,細膩,此作以帥哥眾多而著名,題材雖老套,但情節可圈可點,除女主角不太惹人喜愛外,算是上佳之作,有某些感人情節,并配以Q版搞笑,是很多后宮作品中常用

    散文

    教育類對聯集錦

    閱讀(399)

    教育類對聯集錦1、寄情德智體美寓教歌舞游玩2、春雨瀟瀟潤萬株桃李丹心耿耿育四海英才3、掛角囊螢百尺竿頭還進步懸梁刺骨九天云路競登先4、贊園丁汗水催開千樹綠頌師長甘霖澆灌萬花紅5、旭日來光講臺展千秋畫卷春風送暖校園綻萬樹蓓蕾6

    散文

    不忘初心追夢前行600字作文

    閱讀(631)

    我愛美麗的校園的作文我的校園是一小,那里風景十分迷人.一進學校的大門,一個旗臺便會映入你的眼簾,紅色的磚瓦鋪蓋好了旗臺的地面,一根鐵桿豎立在旗臺中間.每個星期一,五星紅旗都會升到旗桿的最高峰.風婆婆從這里經過,紅旗在旗桿上高高

    散文

    追夢的閱讀答案

    閱讀(319)

    .勇于追夢、與眾不同2010-05-2115:34.勇于追夢、與眾不同現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蕓蕓眾生中突破自己、邁向成功呢?首先必須擁有把握成功的先決條件mm勇敢選擇、與眾不同."有魄力"幾乎是每個成功人士的共同點,其實所謂"魄力"簡單說

    散文

    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原文

    閱讀(955)

    你知道宇航員在太空中中怎樣生活嗎?說起來還挺有趣呢?不然,翻一個身,就會飄到別處去了。喝水的時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過來,水也不會往下流。因為在宇宙飛船里,水失去重量。宇航員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種帶吸管的塑料杯。在宇宙飛船里

    散文

    給一篇作文來題目讀書的快樂

    閱讀(325)

    讀一本書就如同品一杯甘甜的茶,使我回味無窮。每一次品讀,帶來的都是不一樣的快樂。——題記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于這句話,我感受頗深。因為讀書的確讓我感受到了不一般的快樂。請閉上你的眼睛,此時此刻,你正坐在

    散文

    愛就在我身邊作文小標題式的

    閱讀(1066)

    愛在身邊作文600字有一個溫馨的字眼,叫愛。它無聲,但溫暖;它樸素,但溫馨;它如一縷陽光,溫暖人們的心房;它如一絲春風,安撫人們的悲傷;它如一滴露水,滋潤人們的心田。溫暖--家“乖乖,做作業累了吧,來,把可可奶喝了,把點心吃了,休息一會兒再做吧!別累壞身

    散文

    《愛在我身邊》600字初中作文

    閱讀(323)

    有人說媽媽的愛如山、如海,但我覺得媽媽的愛如涓涓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覺得無比幸福。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因感冒發燒住院了。我呢,也被傳染上了,白天上課還好好的,可到了晚上,突然發起了高燒,一量體溫,竟燒到40℃。媽媽趕快拿來濕毛巾敷

    散文

    愛在身邊作文

    閱讀(296)

    其實我現在已在找你看看下面這篇可以不?有人愛是件很幸福的事,大家都聽說過“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這句話。在我的印象中,父母親就是這樣的偉大,是他們時時刻刻給予我關愛和溫暖,讓我得到幸福。一天,我正哼著小曲,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突然,母親

    散文

    愛就在身邊作文600

    閱讀(369)

    愛就在我們身邊"輕輕的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干.這顆心永遠屬于你,告訴我不在孤單.每當我聽見這首歌時,我的腦海里就浮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一個烈日當頭的中午,一位兩鬢發白,身著深藍色布衣的老奶奶,提著一個黑色大袋,慢慢吞吞的

    散文

    作文《我身邊的感動》

    閱讀(314)

    那日,我乘坐公交車要去書城買書,不久,有一個銀發蒼蒼的老人挑著個布滿劃痕的扁擔上了車,扁擔里整整齊齊的擺放著許多土豆。老人枯瘦的老手從口袋里掏出幾個硬幣放進投幣箱里,硬幣與鐵發出的聲響使司機鄙夷的看了老人一眼。車上其他的乘客時不

    短句

    編童話故事作文300字,要有擬人句

    閱讀(1077)

    森林里的童話 有一天,陽光明媚,千萬縷柔和的陽光,穿過樹梢,照射在森林中央的草地上。小動物們紛紛出來玩耍。調皮的小猴爬到樹上,小鳥在枝頭歌唱,可愛的小豬躺在草地上懶洋洋地曬太陽…… 這時,狡猾的狐貍出來說,“我會很多招,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短句

    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童話故事

    閱讀(324)

    白白歷險記在很久很久以前,又一只住在城里叫白白的小花貓,她偷偷的跑出去玩了。過了一會,便迷路了,她走到了荒蕪人間的森林里,忽然它看見了一只老虎躺在地上呻吟,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后,發現老虎的腳上有一根刺。這時老虎開口了:“你能幫我把腳上

    短句

    一篇童話故事300字

    閱讀(455)

    童話故事:小貓釣魚一天,貓媽媽說:“家里沒有魚了,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小貓咪咪說:“可以呀。”于是,貓媽媽和小貓咪咪就拿著魚竿去河邊釣魚了。突然飛來了一只蜻蜓在小貓咪咪的魚竿上,小貓咪咪說:“捉只蜻蜓回家吧。“小貓咪咪捉著捉著,蜻蜓越飛

    短句

    童話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閱讀(405)

    烏鴉喝水烏鴉爺爺因為上次把石頭扔進瓶子里,水上升喝到了水,這件事被動物王國里的公民一至認為他是最聰明的動物。每天都有人來送禮物,但烏鴉爺爺卻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決定去一次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他飛了兩天覺得口渴了,很想喝水,他

    短句

    關于童話故事作文300字

    閱讀(480)

    從前,有一位農民養了一只大公雞。它穿著一身漂亮的衣服,頭上戴著火紅火紅的冠兒。有一雙像黑寶石的眼睛,走起路來昂首闊步,唱起歌來非常好聽。它每天按時把主人叫醒,受到主人的喜愛。但是它十分的驕傲。一天,它看了看四周。看見鴨子又矮又丑,公

    散文

    題目是我與鐵路的故事的作文400字

    閱讀(576)

    路有千條,屬于我的只有一個,行有千業,真正讓人醉心的只有一行。我,一個生于85年的青年,在人生的關鍵時期選擇了鐵路,就意味著,這一生將會伴隨著鐵路——為鐵路做貢獻。??鐵路“國家四大運輸之一、國之動脈,運輸的橋梁。”而鐵路部門,則是掌控國家

    散文

    三個動物寓言小故事簡短道理

    閱讀(654)

    1、從前,有一只驢很貪玩。有一次,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它掙扎著,往外爬,又滑了下去,它撕心裂肺地叫著,希望有人來救它,它的主人看見了,想救它,可是救不出來,他就找了幾個鄰居來把它埋了。驢子像突然遭到了晴天霹靂。它終于想出了一辦法,它用力一抖,把

    短句

    雷鋒的故事摘抄

    閱讀(371)

    1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