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嵇康山濤阮籍的關系及事跡

    中國三國魏7位名士的合稱,成名年代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嵇康因此被殺。

    山濤、王戎等則是先后投靠司馬氏,歷任高官,成為司馬氏政權的心腹。

    在文章創作上,以阮籍、嵇康為代表。

    阮籍的《詠懷》詩82首,多以比興、寄托、象征等手法,隱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統治集團的罪惡,諷刺虛偽的禮法之士,表現了詩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悶情緒。

    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老莊崇尚自然的論點 ,說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開表明了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態度,文章頗負盛名。

    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傳》,劉伶的《酒德頌》,向秀的《思舊賦》等,也是可讀的作品。

    《隋書·經籍志》著錄山濤有集5卷,已佚。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略有不同。

    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

    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

    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

    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

    嵇康﹑阮籍﹑劉伶等仕魏而對執掌大權﹑已成取代之勢的司馬氏集團持不合作態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咸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

    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后出仕﹐投靠司馬師﹐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為司馬氏政權的高官。

    王戎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晉后長期為侍中﹑吏部尚書﹑司徒等﹐歷仕晉武帝﹑ 晉惠帝兩朝﹐至八王亂起﹐仍優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離析: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殺害。

    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竹林七賢最后各散西東。

    【嵇康(224—263)】

    三國時譙國铚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

    雖家世儒學,但學不師授,唯好老、莊之說。

    與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稱嵇中散。

    崇尚自然、養生之道,著有《養生論》,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與王戎、劉伶、向秀、山濤、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稱為「竹林七賢」。

    后因與山濤志趣不同,山濤將去官,舉以自代,遂作書與濤絕交;又因與鐘會有隙,被譖于大將軍司馬昭,年四十遭殺害。

    嵇康善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

    有《嵇中散集》,以魯迅輯校《嵇康集》為精善。

    【阮籍(210-263)】

    三國時期曹魏末年詩人。

    字嗣宗,竹林七賢之一。

    陳留尉氏(河南開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度。

    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詠懷》八十二首最為著名。

    阮籍透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征、寄托,藉古諷今,寄寓情懷,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

    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散文和辭賦。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長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

    另又存賦六篇,其中述志類有〈清思賦〉、〈首陽山賦〉;詠物類有〈鳩賦〉、〈狝猴賦〉。

    考《隋書.經籍志》著錄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張溥輯《阮步兵集》,收《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黃節有《阮步兵詠懷詩注》。

    另據史料記載,魏文帝司馬昭欲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馬昭沒有機會開口,逐作罷。

    這些事在當時頗具有代表性,對后世影響也非常大。

    【山濤(205—283)】

    字巨源,「竹林七賢」之一。

    西晉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早孤,家貧。

    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游。

    山濤將離選職,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書與之絕交。

    年四十,始為郡主簿。

    山濤見司馬懿與曹爽爭權,乃隱身不問事務。

    司馬師執政后,欲傾心依附,被舉秀才,除郎中,累遷尚書吏部郎。

    司馬昭以鐘會作亂于蜀,將西征,任濤為行軍司馬,鎮鄴。

    昭進爵晉公,濤主張以司馬炎為太子。

    炎代魏稱帝時,任山濤為大鴻臚,加奉車都尉,進爵新沓伯。

    出為冀州刺史,甄拔隱屈,搜訪賢才三十余人。

    入為侍中,遷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之意旨,且親作評論,時稱《山公啟事》。

    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

    后拜司徒,復固辭,乃歸家。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輯本。

    【向秀(約227-272)】

    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魏晉竹林七賢之一。

    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

    曾注『莊子』,“ 發明奇趣,振起玄風”,《秋水》、《至樂》二篇,注釋未完而卒。

    后郭象“ 述而廣之”,別為一書。

    向注早佚,現存《莊子注》,可視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

    他主張“ 名教”與“自然” 統一,合儒、道為一。

    認為萬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遙”,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遙” 而違反“名教”。

    擅詩賦。

    其哀悼嵇康、呂安的《思舊賦》,情辭沉痛,有名世。

    【劉伶】

    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縣)人。

    「竹林七賢」之一,擅長喝酒和品酒。

    魏末,曾為建威參軍。

    晉武帝泰始初,召對策問,強調無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禮教。

    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來訪,他不穿衣服。

    客責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他這種放蕩不羈的行為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否定。

    唯著〈酒德頌〉一篇。

    【阮咸】

    西晉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字仲容。

    “竹林七賢” 之一。

    阮籍之侄, 與籍并稱為“大小阮” 。

    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

    為人曠放,不拘禮法。

    善彈直頸琵琶,直頸琵琶后改稱阮咸,簡稱阮。

    【王戎(234—305)】

    字沖,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

    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一。

    幼穎悟,神采秀徹。

    善清談,與阮籍、嵇康等為竹林之游,戎嘗后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他是「七賢」中最庸俗的一位。

    晉武帝時,歷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進爵安豐縣侯。

    后遷光祿勛、吏部尚書等職。

    惠帝時,官至司徒。

    戎茍媚取寵,熱衷名利,立朝無所匡諫。

    性極貪吝,田園遍及諸州,聚斂無已,每自執牙籌,晝夜算計,恒若不足。

    戎家有好李,常賣之,但恐別人得種,故常鉆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譏諷。

    嵇康山濤阮籍的關系及事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嵇康山濤阮籍的關系及事跡

    散文

    關于阮籍、嵇康和山濤的事跡與關系

    閱讀(373)

    《廣陵散》這首曲子乃一位老者所授予嵇康,此曲貿協的是勇士聶政刺殺韓國奸相俠累的故事。得到老人的指點,嵇康將這首古曲彈得極為出色,名聞全國。司馬昭要嵇康做官(嵇康為“竹林七賢”之一)司馬氏集團勢力在當時很強大到處鏟除異己,嵇康不從,便

    散文

    渴望學習600字作文

    閱讀(452)

    一個愛學習的人看到了一本好書,就像一個探索者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樣興奮。而我,也因與知識結緣,愛上了學習。知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你只是你只是淺嘗輒止,那么只會覺得枯燥乏味,像對待任務似的應付學習。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會發現生活中

    散文

    我渴望什么600字作文

    閱讀(332)

    我渴望成功,成功為世人所渴求。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在不懈的努力,為了成功而奮斗著。成功有不同的層次,或許是一次考試,也許是一次面試,或許是一項發明,也或許是一項科學創新。成功意味著被肯定,意味著自己得到滿足意味著一份帶有苦澀快

    散文

    以渴望為題寫一篇1000字的散文

    閱讀(362)

    “小小少年,快快長大,眼望四周陽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煩惱,希望明天更美好”!每當這《小小少年》在我的腦海里響起來,我都希望能夠早一天長大。在一個美好的午后,暖暖的太陽射進我的臥室,照在我的書桌上。這時的我正在寫作業,寫久了,不由得感到口干

    散文

    《渴望》作文600字

    閱讀(367)

    有的人渴望自由,因為自由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有的人渴望飛翔,因為可以清楚的看清世界萬物的奧妙,讓人有一種充實的快感。。。。。。可是我不像你們那樣想,我渴望成功,因為我認為成功的感覺是世界上最美的享受,它能給我帶來一種由然而生的力量

    散文

    描寫大海景象的語句

    閱讀(318)

    1、海面上白帆點點,與天上朵朵的白云相映成輝,幾只飛翔的海鷗迎風飛舞著,展示著它那曼妙的舞姿。游玩的人們,或立、或坐、或臥、或跑,相互說笑著,觀賞著“藍天、碧水、金沙灘”,愜意極了。2、那海風吹得更清爽了,一陣陣的,吹得你心曠神怡,夏日的炎

    散文

    寫給十年后的自己作文800字

    閱讀(313)

    十年,在塵封的人生歲月時光里只是一個微微的數字,然而,青蔥歲月匆忙,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樣子呢?尋夢,一個埋在自己心里從來未曾向任何人袒露過的夢想,一直,一直,一直在內心像是一個沒有做完的夢。現在,我繼續,是夢想,讓我在安靜的時光找到自己的歸屬

    散文

    崇尚自由歷史人物

    閱讀(489)

    崇尚自由的人物中國的歷史人物上面回答的竹林七賢陶淵明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子他都是那種帶有神仙氣質的人物了要求身無一物的自由意識的自由帶動身體的自由是中國有名的哲學家拒絕過多次授受官職的人物這些人都是帶有逍遙風格的人物國外的

    散文

    請問那里有比較鮮明特點的歷史人物故事

    閱讀(328)

    建議看看魏晉時期的歷史那一階段性格有特點的人很多追問如果你有記憶比較深的故事,請舉一二例即可。十分感謝!叩首!追答嵇康(224—263)三國時譙國铚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雖家世儒學,但學不師授,唯好老、莊之說。與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

    散文

    求五篇歷史文化人物描摹

    閱讀(341)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

    散文

    竹林七賢是誰

    閱讀(552)

    他們七人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因常在竹林喝酒,縱歌,肆意暢飲世人稱之為竹林七賢。“竹林七賢”代表魏晉時代文學的最高水平。可以說,七賢代表了魏晉時代精神,他們蔑視禮法、崇

    散文

    歷史上明哲保身的名人

    閱讀(460)

    竹林七賢啊!竹林七賢是指三國魏時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的合稱。他們常集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稱竹林七賢。他們大都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在政治上,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氏集團

    散文

    老王這篇散文作者是怎么安排文章結構的

    閱讀(385)

    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好人.而作者說她“愧怍”,也體現了楊絳的好心腸,以及人人平等的觀念.也呼吁關懷不幸者.結構一(1——4)介紹職業敘說身世——個人簡況夏日送冰減

    散文

    《老王》這篇文章講了什么事

    閱讀(659)

    答:(1)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2)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3)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蛋。

    散文

    關于阮籍、嵇康和山濤的事跡與關系

    閱讀(373)

    《廣陵散》這首曲子乃一位老者所授予嵇康,此曲貿協的是勇士聶政刺殺韓國奸相俠累的故事。得到老人的指點,嵇康將這首古曲彈得極為出色,名聞全國。司馬昭要嵇康做官(嵇康為“竹林七賢”之一)司馬氏集團勢力在當時很強大到處鏟除異己,嵇康不從,便

    短句

    袁隆平的主要事跡和貢獻

    閱讀(9579)

    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袁隆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獲得者。在國際上11次捧回大獎。獲得的“世界糧食獎”更

    短句

    袁隆平的優秀事跡

    閱讀(676)

    1964年袁隆平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跡稻(IR8)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制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85年提出雜交水

    散文

    林清玄個人事跡三條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

    閱讀(507)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臺灣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畢業于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賞最多的一位

    散文

    舒乙和老舍的關系

    閱讀(941)

    舒乙是老舍的兒子。舒乙,1935年生于青島,北京人,滿族,中國著名文學家舒慶春(老舍)之子。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舍生于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

    短句

    求馬云的事跡啊!!!急!!!!

    閱讀(352)

    馬云在求學時代是個頑童馬云在求學時代確實是個頑童,從小喜歡替朋友出頭打架,成績讓老師很頭痛。連馬云也曾笑言自己小學考重點中學,考了三次沒有考上,大學也是考了三次才最終如愿。不過,多年后能在世界各地演講時用英文侃侃而談的馬云,卻在12

    短句

    看了馬云的事跡談談自己的理想或感想

    閱讀(536)

    1994年,馬云開始創業,其間經歷過多次失敗,他最終才收獲榮耀和成就,站到了一流企業家的行列。5月20日,在一場演講之后,馬云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盡管馬云在讀書時并非好學生,但是他仍然認為,大學生最好別輟學去創業。另外,他認為目前“

    短句

    馬云生平事跡

    閱讀(2838)

    馬云往事一個頭腦簡單的孩子馬云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云在父親拳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