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竹林七賢是誰

    他們七人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因常在竹林喝酒,縱歌,肆意暢飲世人稱之為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代表魏晉時代文學的最高水平。

    可以說,七賢代表了魏晉時代精神,他們蔑視禮法、崇尚自然、率性而為,有著魏晉鮮明的個性與特征。

    “七賢”相聚的時間大約在“正始時期”(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號)的后期,地點在河內郡山陽縣(今河南焦作)一帶,魏晉時期的焦作如今天的千島湖。

    “竹林七賢”應該是當時引領時代的人士,在中國政治上最不穩定,社會上苦不堪言的時代,他們涂脂抹粉,服藥行散(相當于現在的搖頭丸),彈琴詠詩,飲酒長嘯,舉止驚世駭俗,后人稱這種行為為“魏晉風度”。

    可以說,“竹林七賢”給我們貢獻了一種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風度”,也就是“七賢”在文化上為我們今天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美學——生活情趣、充滿文人意蘊的生活情趣。

    他們的思想、生命哲學和灑脫不羈更讓后人景仰,對人生哲學、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自我”價值的發現等構成了一幅獨異的歷史畫卷,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擴展資料

    竹林七賢詳細介紹:

    1、嵇康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

    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袁宏稱其為“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跡與遭遇對于后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

    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

    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

    有《嵇康集》傳世。

    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并且給后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

    2、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

    字嗣宗。

    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

    竹林七賢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八十二首》、《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3、山濤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

    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

    山濤早年孤貧,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游。

    四十歲時,才任郡主簿。

    大將軍司馬師執政時,山濤被舉為秀才,累遷尚書吏部郎。

    西晉建立后,升任大鴻臚。

    歷任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職,封新沓伯。

    他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意旨,且親作評論,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

    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

    太康三年(282年),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

    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謚號“康”。

    有文集十卷,已亡佚,今有輯本。

    袁宏在《名士傳》中稱山濤等七人為“竹林名士”。

    4、向秀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

    竹林七賢之一。

    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被贊為“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惜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注》余緒,完成了對莊子的注釋。

    另有作品《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5、劉伶

    劉伶(生卒年不詳,一說約221年-約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魏晉時期名士,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稱為“竹林七賢”。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

    其作品生動的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心態,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6、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沖。

    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

    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出身瑯玡王氏。

    長于清談,以精辟的品評與識鑒而著稱。

    最初襲父爵貞陵亭侯,被司馬昭辟為掾屬。

    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將軍。

    后參與晉滅吳之戰,吳國平定后,因功進封安豐縣侯。

    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

    又被征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勛。

    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仆射等職,并領吏部事務。

    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

    王戎認為天下將亂,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為樂。

    司馬倫殺張華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

    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

    7、阮咸

    阮咸(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人。

    魏晉時期名士,文學家。

    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騎侍郎時,山濤推舉阮咸主持選舉,晉武帝認為阮咸好酒虛浮,于是不用他。

    因質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記恨,貶為始平太守。

    后無疾而終,享年56歲。

    阮咸精通音律,善彈琵琶,時號“妙達八音”,有“神解”之譽。

    存世的作品有《律議》、《與姑書》。

    “阮咸”這一樂器也是因其得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竹林七賢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竹林七賢是誰

    散文

    求五篇歷史文化人物描摹

    閱讀(339)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

    散文

    請問那里有比較鮮明特點的歷史人物故事

    閱讀(327)

    建議看看魏晉時期的歷史那一階段性格有特點的人很多追問如果你有記憶比較深的故事,請舉一二例即可。十分感謝!叩首!追答嵇康(224—263)三國時譙國铚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雖家世儒學,但學不師授,唯好老、莊之說。與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

    散文

    崇尚自由歷史人物

    閱讀(489)

    崇尚自由的人物中國的歷史人物上面回答的竹林七賢陶淵明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子他都是那種帶有神仙氣質的人物了要求身無一物的自由意識的自由帶動身體的自由是中國有名的哲學家拒絕過多次授受官職的人物這些人都是帶有逍遙風格的人物國外的

    散文

    嵇康山濤阮籍的關系及事跡

    閱讀(408)

    中國三國魏7位名士的合稱,成名年代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于建安

    散文

    關于阮籍、嵇康和山濤的事跡與關系

    閱讀(372)

    《廣陵散》這首曲子乃一位老者所授予嵇康,此曲貿協的是勇士聶政刺殺韓國奸相俠累的故事。得到老人的指點,嵇康將這首古曲彈得極為出色,名聞全國。司馬昭要嵇康做官(嵇康為“竹林七賢”之一)司馬氏集團勢力在當時很強大到處鏟除異己,嵇康不從,便

    散文

    渴望學習600字作文

    閱讀(452)

    一個愛學習的人看到了一本好書,就像一個探索者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樣興奮。而我,也因與知識結緣,愛上了學習。知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你只是你只是淺嘗輒止,那么只會覺得枯燥乏味,像對待任務似的應付學習。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會發現生活中

    散文

    我渴望什么600字作文

    閱讀(332)

    我渴望成功,成功為世人所渴求。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在不懈的努力,為了成功而奮斗著。成功有不同的層次,或許是一次考試,也許是一次面試,或許是一項發明,也或許是一項科學創新。成功意味著被肯定,意味著自己得到滿足意味著一份帶有苦澀快

    散文

    歷史上明哲保身的名人

    閱讀(459)

    竹林七賢啊!竹林七賢是指三國魏時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的合稱。他們常集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稱竹林七賢。他們大都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在政治上,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氏集團

    散文

    老王這篇散文作者是怎么安排文章結構的

    閱讀(383)

    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好人.而作者說她“愧怍”,也體現了楊絳的好心腸,以及人人平等的觀念.也呼吁關懷不幸者.結構一(1——4)介紹職業敘說身世——個人簡況夏日送冰減

    散文

    《老王》這篇文章講了什么事

    閱讀(657)

    答:(1)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2)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3)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蛋。

    散文

    老王這篇散文中強笑一詞表達了什么

    閱讀(431)

    老王這篇散文中強笑一詞表達了什么參考答案是:“強笑”一詞表達了作者錯綜復雜的心理,包含著“對老王的不幸而悲傷”和“對老王送油、蛋的感激”雙重含義。《老王》中相關部分原文:(7)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

    散文

    寫人敘事的作文怎么寫

    閱讀(352)

    人物;4,要求事情具體,用上“我最尊敬的……”、結果)編輯本段寫好記敘文——寫人篇(上)我們從小學接觸作文開始、寫作技巧有待提高(1)缺乏對人物的描寫。現在我們寫作通常都是課堂作文,我們講了動筆之前應該準備的步驟。此篇中、選材、理解記敘的

    散文

    寫人記事的作文可以寫什么類型的

    閱讀(352)

    如何寫好寫人記事類作文如何寫好寫人記事類作文呢,這是每個學生朋友和家長朋友關心的事情之一,寫作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能胡編,更不能亂造!那如何寫好寫人記事類作文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專家的指導,使我們都能成為寫作高手!讓我們從此不

    散文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475)

    培養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心情愉悅地去寫作。讀寫結合閱讀得其法,寫作

    散文

    竹林深處人家閱讀答案

    閱讀(698)

    幸福生活主要體現在(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我們正要離去,忽然傳來了女孩子的歡笑聲”。因為這句話寫笑聲是來反襯她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表現了他們生活環境的寧靜與和諧。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又怎么會笑呢?O(∩_∩)O~

    散文

    竹林深處有人家出自什么地方

    閱讀(563)

    出自晚唐詩人杜牧的《山行》。全詩原文: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竹林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詞句注釋:山行:在山中行走。遠上:登上遠處的。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坐:因為。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白話譯文:彎

    散文

    竹林深處人家佳句賞析

    閱讀(352)

    作品賞析1.“遠遠望去一連幾座山頭,從山麓一直到山頂,不,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層又一層的。”句中“鋪”字能否換成“長”字?答:“鋪”字寫出了竹林綿延不絕、無邊無際的勢態,富有表現力,換成“長”字就顯得平淡。2.“當一陣風吹過的時候,竹海上

    散文

    竹林深處人家是一篇()散文

    閱讀(505)

    1)文章主要寫作者穿行于江南竹林沿途的見聞感受,按照文章的結構和作者的行蹤,課文可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1):總寫江南竹鄉竹子之多.第二部分(2):寫走入竹海的獨特感受.第三部分(3、4):寫來到竹塢的所見所聞.第四部分(5-7):寫來到竹海山村見到的百姓生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