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關于江陵的散文詩快點

    關于江陵的散文詩快點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李白【唐】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江陵客舍留別樊尚書》

    劉言史【唐】

    信陵門館下,多病有歸思。

    墜履忘情后,寒灰更濕時。

    委欄芳蕙晚,憑幾雪髫垂。

    明日秋關外,單車風雨隨。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李商隱【唐】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

    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水勢初知海,天文始識參。

    固慚非賈誼,惟恐后陳琳。

    前席驚虛辱,華樽許細斟。

    尚憐秦痔苦,不遣楚醪沈。

    既載從戎筆,仍披選勝襟。

    瀧通伏波柱,簾對有虞琴。

    宅與嚴城接,門藏別岫深。

    閣涼松冉冉,堂靜桂森森。

    社內容周續,鄉中保展禽。

    白衣居士訪,烏帽逸人尋。

    佞佛將成傳,耽書或類淫。

    長懷五羖贖,終著九州箴。

    良訊封鴛綺,馀光借玳簪。

    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蘆白疑粘鬢,楓丹欲照心。

    歸期無雁報,旅抱有猿侵。

    短日安能駐,低云只有陰。

    亂鴉沖曬網,寒女簇遙砧。

    東道違寧久,西園望不禁。

    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

    數須傳庾翼,莫獨與盧諶。

    假寐憑書簏,哀吟叩劍鐔。

    未嘗貪偃息,那復議登臨。

    彼美回清鏡,其誰受曲針。

    人皆向燕路,無乃費黃金。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韓愈【唐】

    十月陰氣盛,北風無時休。

    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

    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

    犬雞斷四聽,糧絕誰與謀。

    相去不容步,險如礙山丘。

    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

    男女喧左右,饑啼但啾啾。

    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暫開霽,過是吾無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衛荊州》

    岑參【唐】

    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來。

    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開。

    城邊宋玉宅,峽口楚王臺。

    不畏無知己,荊州甚愛才。

    《送江陵黎少府》

    岑參【唐】

    悔系腰間綬,翻為膝下愁。

    那堪漢水遠,更值楚山秋。

    新橘香官舍,征帆拂縣樓。

    王城不敢住,豈是愛荊州。

    《初發江陵有懷》

    張九齡【唐】

    極望涔陽浦,江天渺不分。

    扁舟從此去,鷗鳥自為群。

    他日懷真賞,中年負俗紛。

    適來果微尚,倏爾會斯文。

    復想金閨籍,何如夢渚云。

    我行多勝寄,浩思獨氛氳。

    《江陵府初試澄心如水》

    盧肇【唐】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虛。

    莫測千尋底,難知一勺初。

    內明非有物,上善本無魚。

    澹泊隨高下,波瀾逐卷舒。

    養蒙方浩浩,出險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盡不如。

    《臘夜雪霽月彩交光開閣臨軒竟睡不得…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李群玉【唐】

    月華臨霽雪,皓彩射貂裘。

    桂酒寒無醉,銀笙凍不流。

    懷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竟夕吟瓊樹,川途恨阻修。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

    劉禹錫【唐】

    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

    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

    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寄荊南嚴司空》

    劉禹錫【唐】

    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

    前籌得上策,無戰已成功。

    漢使星飛入,夷心草偃同。

    歌謠開竹棧,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釋,投人念鳥窮。

    網羅三面解,章奏九門通。

    卉服聯操袂,雕題盡鞠躬。

    降幡秋練白,驛騎晝塵紅。

    火號休傳警,機橋罷亙空。

    登山不見虜,振旆自生風。

    江遠煙波靜,軍回氣色雄。

    佇看聞喜后,金石賜元戎。

    《江陵嚴司空見示與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劉禹錫【唐】

    南荊西蜀大行臺,幕府旌門相對開。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陣役風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錦浪秋經白帝來。

    不是郢中清唱發,誰當丞相掞天才。

    《重送鴻舉師赴江陵謁馬逢侍御》

    劉禹錫【唐】

    西北秋風凋蕙蘭,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

    《酬元九院長自江陵見寄》

    劉禹錫【唐】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閑栽樹比封君。

    金門通籍真多士,黃紙除書每日聞。

    《自江陵沿流道中》

    劉禹錫【唐】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謠有漁父,風天氣色屬商人。

    沙村好處多逢寺,山葉紅時覺勝春。

    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為神。

    《江陵寄翰林韓偓學士》

    貫休【唐】

    久住荊溪北,禪關掛綠蘿。

    風清閑客去,睡美落花多。

    萬事皆妨道,孤峰謾憶他。

    新詩舊知己,始為味如何。

    《送姚洎拾遺自江陵幕赴京》

    貫休【唐】

    捧詔動征輪,分飛楚水濱。

    由來真廟器,多作伏蒲人。

    舍魯知非愿,朝天不話貧。

    沙頭千騎送,島上一蟬新。

    莫使身侵貴,無矜貴逼身。

    玉階凝正色,蘭苑漲芳塵。

    鑾輅方離華,車書漸似秦。

    流年飄倏忽,書札莫因循。

    涼雨鳴紅葉,非煙閉紫宸。

    憑將西社意,一說向荀陳。

    《送崔秀才游江陵》

    朱慶馀【唐】

    樽前荊楚客,云外思縈回。

    秦野春已盡,商山花正開。

    鷗驚帆乍起,虹見雨初來。

    自有歸期在,蟬聲處處催。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白居易【唐】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

    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

    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

    簈星州乘送,艛艓驛船迎。

    共載皆妻子,同游即弟兄。

    寧辭浪跡遠,且貴賞心并。

    云展帆高掛,飆馳棹迅征。

    溯流從漢浦,循路轉荊衡。

    山逐時移色,江隨地改名。

    風光近東早,水木向南清。

    夏口煙孤起,湘川雨半晴。

    日煎紅浪沸,月射白砂明。

    北渚寒留雁,南枝暖待鶯。

    駢朱桃露萼,點翠柳含萌。

    亥市魚鹽聚,神林鼓笛鳴。

    壺漿椒葉氣,歌曲竹枝聲。

    系纜憐沙靜,垂綸愛岸平。

    水餐紅粒稻,野茹紫花菁。

    甌泛茶如乳,臺粘酒似餳。

    膾長抽錦縷,藕脆削瓊英。

    容易來千里,斯須進一程。

    未曾勞氣力,漸覺有心情。

    臥穩添春睡,行遲帶酒酲。

    忽愁牽世網,便欲濯塵纓。

    早接文場戰,曾爭翰苑盟。

    掉頭稱俊造,翹足取公卿。

    且昧隨時義,徒輸報國誠。

    眾排恩易失,偏壓勢先傾。

    虎尾憂危切,鴻毛性命輕。

    燭蛾誰救活,蠶繭自纏縈。

    斂手辭雙闕,回眸望兩京。

    長沙拋賈誼,漳浦臥劉楨。

    鶗鴂鳴還歇,蟾蜍破又盈。

    年光同激箭,鄉思極搖旌。

    潦倒親知笑,衰羸舊識驚。

    烏頭因感白,魚尾為勞赪。

    劍學將何用,丹燒竟不成。

    孤舟萍一葉,雙鬢雪千莖。

    老見人情盡,閑思物理精。

    如湯探冷熱,似博斗輸贏。

    險路應須避,迷途莫共爭。

    此心知止足,何物要經營。

    玉向泥中潔,松經雪后貞。

    無妨隱朝市,不必謝寰瀛。

    但在前非悟,期無后患嬰。

    多知非景福,少語是元亨。

    晦即全身藥,明為伐性兵。

    昏昏隨世俗,蠢蠢學人黎。

    鳥以能言者,龜緣入夢烹。

    知之一何晚,猶足保馀生。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白居易【唐】

    岐路南將北,離憂弟與兄。

    關河千里別,風雪一身行。

    夕宿勞鄉夢,晨裝慘旅情。

    家貧憂后事,日短念前程。

    煙雁翻寒渚,霜烏聚古城。

    誰憐陟岡者,西楚望南荊。

    《憶元九》

    白居易【唐】

    渺渺江陵道,相思遠不知。

    近來文卷里,半是憶君詩。

    《嘆元九》

    白居易【唐】

    不入城門來五載,同時班列盡官高。

    何人牢落猶依舊,唯有江陵元士曹。

    《雨雪放朝,因懷微之》

    白居易【唐】

    歸騎紛紛滿九衢,放朝三日為泥涂。

    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無。

    《藍橋驛見元九詩(詩中云:江陵歸時逢春雪)》

    白居易【唐】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聞微之江陵臥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題四韻》

    白居易【唐】

    已題一帖紅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憑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圖遙慰病中情。

    到時想得君拈得,枕上開看眼暫明。

    《重題西明寺牡丹(時元九在江陵)》

    白居易【唐】

    往年君向東都去,曾嘆花時君未回。

    今年況作江陵別, 惆悵花前又獨來。

    只愁離別長如此,不道明年花不開。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杜甫【唐】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

    吾賢富才術,此道未磷緇。

    玉府標孤映,霜蹄去不疑。

    激揚音韻徹,籍甚眾多推。

    潘陸應同調,孫吳亦異時。

    北辰征事業,南紀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熏風行應律,湛露即歌詩。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尊前江漢闊,后會且深期。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諸公及舍弟宴書齋》

    杜甫【唐】

    渥洼汗血種,天上麒麟兒。

    才士得神秀,書齋聞爾為。

    棣華晴雨好,彩服暮春宜。

    朋酒日歡會,老夫今始知。

    《江陵望幸》

    杜甫【唐】

    雄都元壯麗,望幸欻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風煙含越鳥,舟楫控吳人。

    未枉周王駕,終期漢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發云臺仗,恩波起涸鱗。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

    杜甫【唐】

    更欲投何處,飄然去此都。

    形骸元土木,舟楫復江湖。

    社稷纏妖氣,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

    雨洗平沙靜,天銜闊岸紆。

    鳴螀隨泛梗,別燕赴秋菰。

    棲托難高臥,饑寒迫向隅。

    寂寥相喣沫,浩蕩報恩珠。

    溟漲鯨波動,衡陽雁影徂。

    南征問懸榻,東逝想乘桴。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經過憶鄭驛,斟酌旅情孤。

    《山館(一作移居公安山館,編入江陵詩后)》

    杜甫【唐】

    南國晝多霧,北風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遠宿云端。

    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

    雞鳴問前館,世亂敢求安。

    《得舍弟觀書自中都已達江陵,今茲暮春月末…情見乎詞》

    杜甫【唐】

    爾到江陵府,何時到峽州。

    亂難生有別,聚集病應瘳。

    颯颯開啼眼,朝朝上水樓。

    老身須付托,白骨更何憂。

    《送田四弟將軍將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節度…郡王衛公幕》

    杜甫【唐】

    離筵罷多酒,起地發寒塘。

    回首中丞座,馳箋異姓王。

    燕辭楓樹日,雁度麥城霜。

    空醉山翁酒,遙憐似葛強。

    《奉送卿二翁統節度鎮軍還江陵》

    杜甫【唐】

    火旗還錦纜,白馬出江城。

    嘹唳吟笳發,蕭條別浦清。

    寒空巫峽曙,落日渭陽明。

    留滯嗟衰疾,何時見息兵。

    《玉腕騮(江陵節度衛公馬也)》

    杜甫【唐】

    聞說荊南馬,尚書玉腕騮。

    頓驂飄赤汗,跼蹐顧長楸。

    胡虜三年入,乾坤一戰收。

    舉鞭如有問,欲伴習池游。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諸公》

    杜甫【唐】

    老年常道路,遲日復山川。

    白屋花開里,孤城麥秀邊。

    濟江元自闊,下水不勞牽。

    風蝶勤依槳,春鷗懶避船。

    王門高德業,幕府盛才賢。

    行色兼多病,蒼茫泛愛前。

    《江陵節度陽城郡王新樓成王請嚴侍御判官賦七字句同作》

    杜甫【唐】

    樓上炎天冰雪生,高盡燕雀賀新成。

    碧窗宿霧濛濛濕,朱栱浮云細細輕。

    杖鉞褰帷瞻具美,投壺散帙有馀清。

    自公多暇延參佐,江漢風流萬古情。

    《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杜甫【唐】

    汝迎妻子達荊州,消息真傳解我憂。

    鴻雁影來連峽內,鶺鴒飛急到沙頭。

    峣關險路今虛遠,禹鑿寒江正穩流。

    朱紱即當隨彩鹢,青春不假報黃牛。

    馬度秦關雪正深,北來肌骨苦寒侵。

    他鄉就我生春色,故國移居見客心。

    剩欲提攜如意舞,喜多行坐白頭吟。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庾信羅含俱有宅,春來秋去作誰家。

    短墻若在從殘草,喬木如存可假花。

    卜筑應同蔣詡徑,為園須似邵平瓜。

    比年病酒開涓滴,弟勸兄酬何怨嗟。

    《奉送蜀州柏二別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行軍司馬佐》

    杜甫【唐】

    中丞問俗畫熊頻,愛弟傳書彩鹢新。

    遷轉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宮臘送荊門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報與惠連詩不惜,知吾斑鬢總如銀。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韓愈【唐】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上憐民無食,征賦半已休。

    有司恤經費,未免煩征求。

    富者既云急,貧者固已流。

    傳聞閭里間,赤子棄渠溝。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我時出衢路,餓者何其稠。

    親逢道邊死,佇立久咿嚘。

    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適會除御史,誠當得言秋。

    拜疏移閤門,為忠寧自謀。

    上陳人疾苦,無令絕其喉。

    下陳畿甸內,根本理宜優。

    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麰。

    天子惻然感,司空嘆綢繆。

    謂言即施設,乃反遷炎州。

    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

    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讎。

    二子不宜爾,將疑斷還不。

    中使臨門遣,頃刻不得留。

    病妹臥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別,百請不頷頭。

    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慚羞。

    黽勉不回顧,行行詣連州。

    朝為青云士,暮作白頭囚。

    商山季冬月,冰凍絕行輈。

    春風洞庭浪,出沒驚孤舟。

    逾嶺到所任,低顏奉君侯。

    酸寒何足道,隨事生瘡疣。

    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

    生獰多忿很,辭舌紛嘲啁。

    白日屋檐下,雙鳴斗鵂鶹。

    有蛇類兩首,有蠱群飛游。

    窮冬或搖扇,盛夏或重裘。

    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雷霆助光怪,氣象難比侔。

    癘疫忽潛遘,十家無一瘳。

    猜嫌動置毒,對案輒懷愁。

    前日遇恩赦,私心喜還憂。

    果然又羈縶,不得歸鋤耰。

    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

    棲棲法曹掾,何處事卑陬。

    生平企仁義,所學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儔。

    何況親犴獄,敲搒發奸偷。

    懸知失事勢,恐自罹罝罘。

    湘水清且急,涼風日修修。

    胡為首歸路,旅泊尚夷猶。

    昨者京使至,嗣皇傳冕旒。

    赫然下明詔,首罪誅共吺。

    復聞顛夭輩,峨冠進鴻疇。

    班行再肅穆,璜佩鳴瑯璆。

    佇繼貞觀烈,邊封脫兜鍪。

    三賢推侍從,卓犖傾枚鄒。

    高議參造化,清文煥皇猷。

    協心輔齊圣,致理同毛輶。

    小雅詠鹿鳴,食蘋貴呦呦。

    遺風邈不嗣,豈憶嘗同裯。

    失志早衰換,前期擬蜉蝣。

    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因疾鼻又塞,漸能等薰蕕。

    深思罷官去,畢命依松楸。

    空懷焉能果,但見歲已遒。

    殷湯閔禽獸,解網祝蛛蝥。

    雷煥掘寶劍,冤氛消斗牛。

    茲道誠可尚,誰能借前籌。

    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李花贈張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韓愈【唐】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見桃惟見李。

    風揉雨練雪羞比,波濤翻空杳無涘。

    君知此處花何似,白花倒燭天夜明, 群雞驚鳴官吏起。

    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迷魂亂眼看不得,照耀萬樹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 對花豈省曾辭杯。

    自從流落憂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誰論哉。

    力攜一尊獨就醉,不忍虛擲委黃埃。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李端【唐】

    露下晚蟬愁,詩人舊怨秋。

    沅湘莫留滯,宛洛好遨游。

    飲馬逢**,離家值白頭。

    竟陵明月夜,為上庾公樓。

    《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

    獨孤及【唐】

    冢司方慎選,劇縣得英髦。

    固是攀云漸,何嗟趨府勞。

    楚山迎驛路,漢水漲秋濤。

    鶱翥方茲始,看君六翮高。

    《題江陵臨沙驛樓》

    司空曙【唐】

    江天清更愁,風柳入江樓。

    雁惜楚山晚,蟬知秦樹秋。

    凄涼多獨醉,零落半同游。

    豈復平生意,蒼然蘭杜洲。

    《江陵晦日陪諸官泛舟》

    錢起【唐】

    節物堪為樂,江湖有主人。

    舟行深更好,山趣久彌新。

    尊酒平生意,煙花異國春。

    城南無夜月,長袖莫留賓。

    《送馬明府赴江陵》

    錢起【唐】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極目澄秋景。

    萬室遙方犬不鳴,雙鳧下處人皆靜。

    清風高興得湖山,門柳蕭條雙翟閑。

    黃花滿把應相憶,落日登樓北望還。

    《送江陵元司錄》

    韓翃【唐】

    新領州從事,曾為朝大夫。

    江城竹使待,山路橘官扶。

    片雨三江道,殘秋五葉湖。

    能令詩思好,楚色與寒蕪。

    《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

    韓翃【唐】

    主人持節拜荊州,走馬應從一路游。

    斑竹岡連山雨暗,枇杷門向楚天秋。

    佳期笑把齋中酒,遠意閑登城上樓。

    文體此時看又別,吾知小庾甚風流。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韻(照字)》

    權德輿【唐】

    津亭風雪霽,斗酒留征棹。

    星傳指湘江,瑤琴多楚調。

    偏愁欲別處,黯黯頹陽照。

    《送人使之江陵(賞字)》

    權德輿【唐】

    嘉招不辭遠,捧檄利攸往。

    行役念前程,宴游暌舊賞。

    征軺星乍動,江信潮應上。

    煙水飛一帆,霜風搖五兩。

    紛紛別袂舉,切切離鴻響。

    后會杳何時,悠然勞夢想。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武元衡【唐】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齠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冬日,漢江南行將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書》

    武元衡【唐】

    五部擁雙旌,南依墨客卿。

    關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煙景迷時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馮月吐,蘆雁觸羅驚。

    浦樹凝寒晦,江天湛鏡清。

    賞心隨處愜,壯志逐年輕。

    舟楫不可駐,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許言兵。

    蘭渚歇芳意,菱歌非應聲。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連營。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紀事書情呈十二韻》

    竇鞏【唐】

    自見人相愛,如君愛我稀。

    好閑容問道,攻短每言非。

    夢想何曾間,追歡未省違。

    看花憐后到,避酒許先歸。

    柳寺春堤遠,津橋曙月微。

    漁翁隨去處,禪客共因依。

    蓬閣初疑義,霜臺晚畏威。

    學深通古字,心直觸危機。

    肯滯荊州掾,猶香柏署衣。

    山連巫峽秀,田傍渚宮肥。

    美玉方齊價,遷鶯尚怯飛。

    佇看霄漢上,連步侍彤闈。

    《江陵孝女》

    張籍【唐】

    孝女獨垂發,少年唯一身。

    無家空托墓,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起廬無舊鄰。

    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

    《留別江陵王少府》

    張籍【唐】

    迢迢山上路,病客獨行遲。

    況此分手處,當君失意時。

    寒林遠路驛,晚燒過荒陂。

    別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一柱觀》

    張說【唐】

    舊說江陵觀,初疑神化來。

    空山結云閣,綺靡隨風回。

    奈何任一柱,斯焉容眾材。

    奇功非長世,今馀草露臺。

    《楚歌十首(江陵時作)》

    元稹【唐】

    楚人千萬戶,生死系時君。

    當璧便為嗣,賢愚安可分。

    干戈長浩浩,篡亂亦紛紛。

    縱有明在下,區區何足云。

    陶虞事已遠,尼父獨將明。

    潛穴龍無位,幽林蘭自生。

    楚王謀授邑,此意復中傾。

    未別子西語,縱來何所成。

    平王漸昏惑,無極轉承恩。

    子建猶相貳,伍奢安得存。

    生居宮雉閟,死葬寢園尊。

    豈料奔吳士,鞭尸郢市門。

    懼盈因鄧曼,罷獵為樊姬。

    盛德留金石,清風鑒薄帷。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淫辭。

    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宜僚南市住,未省食人恩。

    臨難忽相感,解紛寧用言。

    何如晉夷甫,坐占紫微垣。

    看著五胡亂,清談空自尊。

    誰恃王深寵,誰為楚上卿。

    包胥心獨許,連夜哭秦兵。

    千乘徒虛爾,一夫安可輕。

    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梁業雄圖盡,遺孫世運消。

    宣明徒有號,江漢不相朝。

    碑碣高臨路,松枝半作樵。

    唯馀開圣寺,猶學武皇妖。

    江陵南北道,長有遠人來。

    死別登舟去,生心上馬回。

    榮枯誠異日,今古盡同灰。

    巫峽朝云起,荊王安在哉。

    三峽連天水,奔波萬里來。

    風濤各自急,前后苦相推。

    倒入黃牛漩,驚沖滟滪堆。

    古今流不盡,流去不曾回。

    八荒同日月,萬古共山川。

    生死既由命,興衰還付天。

    棲棲王粲賦,憤憤屈平篇。

    各自埋幽恨,江流終宛然。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江陵的散文詩快點

    散文

    魯迅的作品哪些適合6年級小學生看的

    閱讀(1060)

    魯迅的作品《野草》《朝花夕拾》《狂人日記》適合6年級小學生看對于小學生來講,還不會理解其內在的深刻含義,只有反復閱讀,隨閱齡的增長與知識面的擴大,會了解深刻含義。《朝花夕拾》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全文

    散文

    一至六年級課本有哪些魯迅的文章

    閱讀(36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少年閏土》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小說:《故鄉》《藥》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記念劉和珍君》《文學和出汗》《“友邦驚詫”論》《為了忘卻的記念》《拿來主義》《中國人失掉自信

    散文

    關于桃花的美文描寫

    閱讀(314)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無毛,葉柄長1.0CM-1.5CM.花單生,先葉開放,幾無柄,多粉紅色,5瓣.花期3月-4月,6月-9月果熟.變種有深紅.緋紅.純白及紅白混色等花色變化以及復瓣和重瓣種.1、花果林里的桃花開了,粉紅粉紅的

    散文

    關于桃花的作文桃花長什么樣子

    閱讀(312)

    描寫桃花的作文遠看像一片粉白色的海洋,近看是一朵朵粉白色的桃花。小小的綠葉子輕輕地托著粉白色的五片花瓣,每片花瓣和另一片花瓣的中間各有一條小細縫,小小的綠葉子就從這條小細縫里露了出來,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朵紙做的粉白加綠的花。綠葉

    散文

    贊美桃花的散文詩歌

    閱讀(331)

    桃花簾外春意暖,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憐人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憑欄人向

    散文

    描寫桃花的形狀的作文

    閱讀(289)

    春天到了,桃花開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看桃花。一走進公園大門,我就聞到了一陣清香,芬芳撲鼻,我拉著爸爸媽媽順著香味走過去。走啊走,我們一直走到桃花館,來看桃花的人真多啊,人山人海的!我抬頭一望,好美的桃花啊,一大片的桃花

    散文

    散文詩這一文體有什么特點

    閱讀(349)

    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本質上它屬于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

    散文

    積極向上的抒情散文詩200字左右

    閱讀(434)

    岳陽樓記范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

    散文

    幫我寫篇散文詩只要好給你100分

    閱讀(265)

    我的快樂是一彎彩虹(即時原創)我的快樂是一彎彩虹,靜靜地沒有言語。它燦燦地掛在我的心里,千萬啊,不要心焦!它是我忠誠的侶伴。心底幻著熱烈的情思,想那雨后云淡風輕的藍天,映你頭上的、濃郁的烏絲。它月影一般輕輕地,從你心坎輕輕走過。它把你的

    散文

    歲月懷想(散文詩)

    閱讀(273)

    春風別去遺往事,夏雨連綿又添思早春色已忘,夏日風晴怎來往。借詞窮口,推委斷航,千里之外,無非各抒由章。況世情薄泊,奈煙花繁昌,渺渺塵埃遮蔽濁目寸光。曾以蓮比玉琳瑯,透清月,淀沁冰,襲寶珠璧鑲,風月寶鏡中,再遇夢里一對鳳求凰。不思量,日日雨顛狂。

    散文

    中學生自己寫的關于春的散文詩

    閱讀(285)

    清明時節,心里總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一種惶恐悵惘的憂傷。不知什么時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浸濕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過我寒戰的軀體,匯集在我的心房,波濤洶涌,洋洋灑灑,匯成了一條思念的河。把我帶到了生離死別的

    散文

    介紹蘇州的散文詩

    閱讀(262)

    蘇州印象只一眼,蘇州就把我融化了。出了火車站,抬眼望去,最常見的臨時休息點在蘇州居然溫婉成了優柔可愛的一排“亭子”,我醉了,一頭栽進了蘇州的懷抱……生在北國,這還算是我第一次來到南方的城市。到處是水,不是河就是湖,這樣那樣的橋一會兒一

    散文

    初一作文追尋生命中的那份感動800

    閱讀(445)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無法忘卻,每當我們拾起它時,心里總涌動著一絲久違的沖動,這便是感動……曾記得,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感動——勞累時,父母遞給你一杯牛奶是感動;受挫時,朋友的一聲安慰

    散文

    巜家》作文800個字左右

    閱讀(265)

    世界上總有這么一個地方,在狂風雨肆孽的時候,給我們以庇護;在心靈疲憊時,供我們能夠休憩;在我們孤單無助時,帶給我們以安慰;在我們垂幕之年時,還要苦苦追尋,夢中喃呢;這就是家,那個聽起來就感到溫馨而又踏實的伊甸園。鳥兒飛的再遠,最終會返回巢穴;魚

    散文

    贊美桃花的散文詩歌

    閱讀(331)

    桃花簾外春意暖,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憐人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憑欄人向

    散文

    散文詩這一文體有什么特點

    閱讀(349)

    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本質上它屬于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

    散文

    描寫風景的散文詩

    閱讀(322)

    秋景有人說:“秋天真美!”我聽了特別想去尋找秋天。秋天在田野里。田野里的稻子都熟了,黃澄澄的,仿佛是一塊大金子。東邊,人們開著收割機,正向這邊開來,他們讓每一粒稻子都進了倉庫。秋天在樹林里,各種樹木的葉子都黃了,一片一片地落在了池塘、地

    散文

    我要三首散文詩就行了

    閱讀(265)

    推薦席慕容詩集《無怨的青春》無怨的青春在年青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她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一聲再見也要在心里

    散文

    找以(秋)為題的散文詩

    閱讀(261)

    與秋有關秋天到了!她來的時候-------或許就是在某日不經意間抖動的枝頭,染了黃,悠悠地墜落在帶著露水的青石旁。一葉落,而知秋;或許就是在那天午后突然陰霾的空氣中,合著風,涼涼地鉆進我襯衣的縫隙中,瑟瑟秋風今又是;或許就是在那晚明朗的月華下,

    散文

    三首描寫秋天的散文詩

    閱讀(381)

    1、《故都的秋》——中國現代作家郁達夫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

    散文

    秋天的散文詩

    閱讀(277)

    與秋有關秋天到了!她來的時候-------或許就是在某日不經意間抖動的枝頭,染了黃,悠悠地墜落在帶著露水的青石旁。一葉落,而知秋;或許就是在那天午后突然陰霾的空氣中,合著風,涼涼地鉆進我襯衣的縫隙中,瑟瑟秋風今又是;或許就是在那晚明朗的月華下,

    散文

    寫母親散文詩

    閱讀(305)

    你好,寫母親的散文詩像冰心的《繁星春水》里就有很多,值得一讀。冰心用最熾烈的語言謳歌母親,把母愛宣揚為至誠至大,至高至上的偉力,把母親宣揚為孕育著一切的“萬有之源”,而當不安寧的心靈需要安慰和歸宿的時候,母親又成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