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詩句表達對待一個人或事厭倦,想逃避
1、終日厭厭倦梳裹(宋·柳永·《定風波》)
2、雅懷厭倦臺司(宋·劉克莊·《沁園春》)
3、啟人厭倦(宋·李曾伯·《沁園春》)
4、故知厭倦有時焉(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5、繁燈厭倦作閑游(宋·蘇轍·《次韻王鞏上元見寄三首》)
6、自料俗情應厭倦(宋·施樞·《東天目》)
7、繁燈厭倦作閑游(宋·蘇轍·《次韻王鞏上元見寄三首》)
8、過從勿厭倦(宋·曾鞏·《答裴煜二首》)
9、我獨厭倦思移居(宋·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
10、揚光厭倦落尺眼(宋·張镃·《陸編修送月石硯屏》)
二、怎樣面對討厭的人
直接告訴對方避開,敬而遠之而第二種做法,就是當看一個人不舒服的時候,有的人就會選擇逃避或者假裝看不見,懶得理你,只要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就好。
對厭者敬而遠之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要強迫自己去喜歡一個自己原本不喜歡的人,我們能做的只是,無論對方多么令人討厭和不舒服,但當我們跟對方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穩,而不會讓不好的情緒擾亂自己的心空。
可能我們還是無法喜歡對方,可是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工作、一起共同來做事情。改善關系,學習之不妨從討厭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有學者稱,討厭,是一種未被改良的社會情緒。
其實,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討厭之人必有可學之處。有評論家說:最討厭的人是世界的另一個我。
此話不假,最討厭的人的優點是有待發現的幽靈。討厭是一種感性的說法,如果我們理智地看待,幾乎最討厭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之處。
人們的普遍應激反應是同情弱者、討厭強者。強大者必有討厭之處,最討厭的對象往往是因為強大而獲罪。
美國哲人愛默生講了一句話,他說: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討厭。人們用討厭的模式來取得某種平衡和平等,從而適應強者生存的達爾文生態環境。
之所以有最討厭的人存在,因為那也是個我們不能勝任的人。沒有任何道理不去學習他。
因此,從討厭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是對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討厭是剎車,學習是踩油門,在經濟提速的歷史快車道,討厭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機的滯速車道中,學習則使人進步。
中國人不只會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善于仇人眼里出魔鬼喜歡一個人,他就是天使;厭惡一個人,那他就是魔鬼。事實上,摒棄世俗的眼光,心平氣和地思考,我們所討厭的人,他們真的一無是處?恰恰相反,他們的許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學無定規。那些走在前列的人,開啟的是學習模式。
可人們也會擔心,我終于變成我所討厭的人。這種風險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當你變成你所討厭的人時,你就成功了。
其實,你可以選擇性的學習,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討厭的存在這個世界是由二元組成的,在大自然中,我們總會發現這種相生相克二元對立的現象,在一棵毒草的附近,你就會找到相對應的解藥,而這樣的二元特質在我們人類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所謂的好與壞、優點與缺點都共同存在。
當我們在一個人身上找到一大堆的缺點和不喜歡的理由時,請千萬不要忘記了,在那個人的身上肯定也隱藏著好的一面,只不過他可能不是在這樣的環境**現出來,而是在家、或者在朋友面前、或者其他別人特定場合才展現出來。就如我們自己一樣,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同樣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優點,在某些人或者環境下,我們會展現我們的其中一個面,而當我們回到家或者換了一個其他的環境,我們可能就會展現其他不同的面向。
而在不同的環境當中,我們總能找到跟我們相同或者認同自己的人,而同樣的,你也會發現也有的人不一定會認同你、喜歡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適應社會,社會不會來屈就你,見到喜歡人的就多聊兩句,討厭的人就點點頭,打個招呼,其實也不是很難,想要成就自己,就要為所不能為,千萬不要得罪小人,否則會毀掉你美好好一生,不是危言聳聽,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哦!!學會寬容你討厭對方是因為對方的一些行為、表情、習慣讓你產生不好的感受,那么當你看到他時,我希望你同時知道,他跟你一樣擁有很多不同的面向,而你所看到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面向而已,我希望你也能同時看到他背后隱藏的那些可能存在的好的部分,那些其他人可能會欣賞的部分。
因為一個人是無法在另一個人面前完完全全展現自己的,哪怕是你最親密的人也不太可能,就如同你我一樣,現在此時此刻我們彼此展現的也只是我們眾多的面向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在眾多的經典書籍中名垂青史的王侯將相,作者都會描寫這個人的心胸如何的寬廣、虛懷若谷,其實說的就是他能容納別人所不能容納的人、事、物,甚至容納的量度和廣度都比一般人要來的多得多,而且很多在旁人看來一無是處的人他也同樣能接納;這就說明這個人對自我的接納度是非常高的,當一個人能看到自己更多的面向,并能接納自己,那么他所投射在外部世界的事實就是他的心胸更加寬廣,能接納更多的人、事、物,甚至不會因為看到別人身上的一個缺點而全盤否定那個人,因為他能看到那個人生命里更多的面向。
古人云:成大事者,心必寬廣之,說得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價值觀、生活方式、認同感的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模式。
細數身邊,總會有討厭的人存在。其實我們背后都可能是被別人討厭、被別人非議的對象,不論是職場上、家庭里、朋友圈、傳播媒介上都會產生。
老一輩人說,少說話,多做事,看看人家愛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后面的永遠是相對論,而不是他的婚外情。改善你的討厭情緒,改善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可能自己不發覺,但在與人相處的交往過程中,俗話說旁觀者清上述所列場景,在我們的周圍時常發生著,那如何才能化。
三、如何面對討厭的人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是凡人總會有些地方會惹著別人。即便你圓滑無比,毫無球刺,也總有人看你不順眼,這就是人性的微妙。現在人與人之間關系已被看成為一種藝術,里面有著太多太多的學問,俗話說不經事則不長智,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求一種捷徑,能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簡單。這條路在哪里? 如果討厭的人是你的伙伴 ,如果兩個人性格都像烈火,那一遇到摩擦或爭執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生爆炸,最后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而已,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可如果有一方肯退一步,愿意去扮演水系的角色,那么結果勢必會比較樂觀一點,相信“火”終究會被“水”收服。 也許你每天都會接觸一個陌生的人,記住,不管別人對他的評價如何,你千萬不要帶任何的偏見去待他,你可以假設他是友善的,這樣他才可能成為你的朋友。 在和別人發生口角的時候,應該主動和別人“say sorry”、打招呼,學會發掘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并學會包容他的缺點,這樣心態就能放平衡,處事會更積極。
在職場中不要帶上“我認為”的字眼去看待任何事情,對待任何人。“我認為他什么地方都在針對我。”這僅僅是“你認為”罷了,而你有可能會為此失去信任,失去朋友 。
在職場。如果討厭的人是你的老板。
就是在意見上如果和老板有分歧,或他哪些地方看你不順眼,注意,在任何時候你一定要給老板臺階下,畢竟他是你的老板,所以絕對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和他發生口角,哪怕責任都在他。你可以回來的時候再跟他說你不開心啊,不痛快之類的。要學會怎么樣讓老板感覺你在給他臺階下,這樣老板才會覺得你會是個懂得察言觀色的人。
聰明的人總會自我,因為他聰明所以才是你的老板,你必須認清這個事實,即使他有些地方不如你,但總有一個地方是你無法超越的。識時務者為俊杰。
面對討厭的人,你無法理解的人,關系僵持的人,你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多看看別人的優點而不是死咬缺點不放,學會寬容。
2、尊重對方,關心對方,多贊揚對方,不要不舍得開金口。
3、和攻擊性較強的人相處,對方的話不必放在心上,除了侮辱人格時應義正嚴詞外。
4、在關系僵持或惡化的時候,一定要主動表示友好,不要愛于面子、難為情。
5、不要來硬的,要投其所好,如果對方喜歡搓一頓,那么就私下請他搓上一頓,改善關系。
6、人際溝通的能力很重要,人際適應的能力更為重要,學會境平心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如何對待討厭的人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