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為什么說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

    為什么說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謂散文的形散意不散其實很好理解。

    我給你打個比方。

    比如說,你現在要寫一篇散文,老師給你命的題是:真實遠遠勝過虛假。

    那么你會怎么寫呢? 你不管怎么寫也不能偏題是不是,必須得圍繞這個主題寫對不對。

    也就是中心思想是“真實遠遠勝過虛假”

    散文的好處是,你可以用任何角度,任何方法,只要你不脫離這個中心思想,這就是所謂的“神不散”即,不能脫離了主題,導致別人都不知道你寫的什么,甚至于你脫離了主題之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什么,這怎么行呢?對不對。

    “神不散”就是說,你不管怎么寫,你起碼得讓人知道你想表達的是什么,這也是寫文章最基本的。

    “形散”是指什么呢? 散文不像是詩歌戲劇或者是小說,散文沒有固定的格式,比如說寫詩歌,你得知道音律或者是節拍什么的,對不對?我就不拿外國詩比,就拿我們中國的古詩比。

    如果是你得寫古詩的話,要求是很高的,首先是格律,然后是每個字的意義揣摩對不對?

    這就是詩歌的要求,很嚴格。

    還有小說,如果你寫小說的話,起碼能讓人看得懂你在講一個什么故事對不對? 那么你的敘述角度,是怎么來安排的呢? 講故事,就必須得讓人看得懂故事才行,對不對,所以說小說也有一套固定的故事。

    小說主要是用敘述和描寫這兩類,來讓故事情節“動起來”,這也是格式。

    你不必糾結于我上面舉得例子,你只要知道詩歌和小說這兩種文體它是有固定格式的就行,我就是這個觀點。

    那么散文呢? 散文就沒有固定格式了。

    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它既不要求格律對仗,也不像小說那樣必須得有一個脈絡順序,不管是倒敘插敘,等等的,總之小說得要為了故事服務對吧。

    散文你完全可以“瞎寫”,你可以東寫一句,西寫一句,只要言之有物,只要能做到讓別人知道你是圍繞“真實遠遠勝過虛假”這個主題寫。

    你甚至可以把散文寫成詩歌。

    這就是平日里老師常說的散文詩,也可以把散文寫的偏重記敘某件事,也可以把散文寫的偏重議論某件事,也可以把散文寫的偏重于說明某個道理,等等……

    我換用,小學的時候,老師常對同學們說的一句話:寫作文不要偏題就行,想怎么寫怎么寫。

    所以說,其實我們小時候寫的第一篇文章肯定就是“散文”,比如說“難忘的一件事” 雖然說這個命題是讓同學們敘述某件事,但實際并不是記敘文, 因為老師往往會說:你們再寫完這件事之后,結尾的時候,發表下自己的觀點,(比如說,敘述某兩個同學打架) 但往往在敘述這件事完了之后,小學生肯定會發表下自己的看法:即議論這兩個同學大家對不對! 該不該。

    這就實際上變成了散文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為什么說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

    散文中的形散而神不散是什么意思最好講

    閱讀(828)

    形散而神不散就是"形散神聚",這是散文的重要特點。所謂"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散還指它的表現方法不拘一格。組織材料,結構成篇也比較自由。所謂"神不散",主要是說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確而集中。散文

    散文

    改寫成散文

    閱讀(287)

    光彩奪目的春天來了,西塞山美得像仙境一般。那粗大的樹枝吐出了嫩芽,遠遠望去像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綠紗衣。五顏六色的花兒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它們散發詁陣陣幽雅的芳香,在柔和的微風中歡快地舞蹈,彈奏著一曲曲美妙的音樂,把西塞山點綴得超凡脫俗

    散文

    李清照哪年去世

    閱讀(491)

    李清照大家都很熟悉,不少人能夠背誦她的不少詞,但我們了解李清照多從她的一代“婉約詞宗”的角度,對她血肉豐滿的人生不太了解。本文在學習的基礎上,對相關資料作了歸納整理,力求簡明扼要,材料翔實,內容豐富,客觀完整地展現李清照的人生和個性。

    散文

    求李清照的資料及詩詞及評價

    閱讀(338)

    李清照畫像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濟南章丘人,婉約派代表詞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傳世。紀念館座落在泉城——山東濟南大明湖畔。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夏日絕句》等。李清照(1084-約1151),

    散文

    姜夔的作品有哪些

    閱讀(475)

    姜夔(kuí)(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的書法創作:他的《續書譜》仿效孫過庭《書譜》而撰寫,但并非《書譜

    散文

    李清照有何成就?

    閱讀(524)

    1、藝術特點上李清照對詩詞的分界看的很嚴格,她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主張詞必須尚文雅,協音律,鋪敘,典重,故實。李清照詞擅長白描手法,用字自然淺顯而音節和諧、詞意婉轉,經常在尋常詞語中創出新意,在文學詞壇中獨樹一幟。2、在

    散文

    姜夔比較好的詩詞

    閱讀(374)

    1、揚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散文

    秋天的回憶敘事散文關于友誼

    閱讀(288)

    自從長大以后我總是笑的很艱難,很難看。所以我一般不笑,而她卻笑得很輕松,象一只柔弱的豆娘在如鏡的池水里輕輕一點,然后笑容就在她的臉上蕩漾開來,有時候一個漣漪還沒結束,另一個漣漪又已經開始,她便象一個頑皮的孩子做了壞事一樣得意地咯咯笑

    散文

    散文:秋天的遐想急需

    閱讀(277)

    秋天的遐想秋天,金黃的楓葉,看到浪漫的詩意了嗎?秋天,婆娑的樹影,看到柔美的情懷了嗎?秋天,收獲的稻谷,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了嗎?秋天,充滿了微笑,感受到人間的溫情了嗎?1在這個秋天的日子里提起筆,總有些昏黃的凄迷。這樣的凄迷,卻總是令一些文人墨客有

    散文

    及求一篇《秋天》改寫的散文

    閱讀(299)

    秋天的秋天在夏天的余熱快要完全散盡的時候,我遇見了那個女孩,那個像秋天一樣輕曼的女孩。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秋天。??認識秋天是一個偶然的偶然。我在給哥哥打電話的時候,不小心撥錯了號碼,結果打到了秋天那里。??-喂,哥哥!??-呃,對不起,請問您找

    散文

    有沒有關于秋天的散文

    閱讀(284)

    雨不但可觀,更可以聽。聽聽冷雨。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尋尋覓覓》),聽上去是那么凄涼,凄清,凄楚。還有她的《添字采桑子·芭蕉》描繪到坐聽雨打芭蕉聲的情景:“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

    散文

    作文我的未來不是夢800

    閱讀(271)

    我的未來不是夢道路坎坷,有起有伏;人生似月,有缺有圓;水靜如鏡,亦有波瀾;天亦多變,有陰有晴。——題記“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歌聲再次飛揚,夢想在心中綻放。在

    散文

    我的未來不是夢作文600字

    閱讀(260)

    (一)未來,在我的眼里,它應是美好的,甜蜜的,幸福的。它是理想的代名詞,是信念的燈火,是黎明的曙光。它常常會伴隨著許多美好事物出現在我的夢中,令我無限向往。它仿佛擺動著柔美的舞姿,踏著歡快的腳步,從四面八方向我走來。它離我是多么近呀,仿佛一伸

    散文

    廉潔從教作文

    閱讀(289)

    作文還要抄啊,我教你寫吧。設計新穎別致的標題吸引讀者文題是文章的窗口,是概括文章內容的言簡意賅的語句。讀者讀一篇文章,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題目。好的題目,如人的眼睛,能傳情顯神,讓讀者“一見鐘情”,過目難忘。所以,同學們在作文時,如非命題

    散文

    散文中的形散而神不散是什么意思最好講

    閱讀(828)

    形散而神不散就是"形散神聚",這是散文的重要特點。所謂"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散還指它的表現方法不拘一格。組織材料,結構成篇也比較自由。所謂"神不散",主要是說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確而集中。散文

    散文

    改寫成散文

    閱讀(287)

    光彩奪目的春天來了,西塞山美得像仙境一般。那粗大的樹枝吐出了嫩芽,遠遠望去像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綠紗衣。五顏六色的花兒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它們散發詁陣陣幽雅的芳香,在柔和的微風中歡快地舞蹈,彈奏著一曲曲美妙的音樂,把西塞山點綴得超凡脫俗

    散文

    席慕蓉散文珍品集

    閱讀(315)

    二十年來油畫及素描作品回顧展。七月應邀赴港參加文藝夏令營。十月散文集《寫給幸福》由爾雅出版社出版。一九八六年繼續野生植物之寫生旅行,登石門山初識臺灣高山植物。四月與陳其茂、楚戈作三人巡回聯展,于數縣市文化中心展出。七月應香

    散文

    席慕蓉散文理解(急)

    閱讀(335)

    《貝殼》1、“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

    散文

    席慕蓉散文《母子》

    閱讀(449)

    幼小的孩子抬起頭來對她說:“媽媽,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孩子只有三歲,對他來說,“世界”不過就是家里周圍那幾條小小的巷子罷了,可是,他卻非常嚴肅而且權威地向她再說一遍:“真的,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媽媽!”她不禁微笑,俯身抱起了這

    散文

    以遇見主題的1000字散文

    閱讀(373)

    佛說:修500年才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同枕,三世修一世。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愿用今世的一千次回眸和你相伴一生!一直自認在修佛,只愿修得與你長相廝守。一直自認在念佛,只愿念得與你生生世世共枕眠。直到與你錯過才知道,修

    散文

    《朝花夕拾》任意一篇散文的主要內容

    閱讀(393)

    1、《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只小隱鼠。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但我對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