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什么的散文詩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

    什么的散文詩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

    中國現代、當代作家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每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隨后連續發表《孔乙已》《藥》《阿Q正傳》,成功地塑造了阿Q這一典型形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不朽名著。

    1923年集成小說集《吶喊》,為革命現實主義的新小說奠定了基礎,其后又發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說和《藤野先生》《范愛農》《野草》等著名散文。

    “四·一二”大屠殺后,定居上海,專門從事寫作,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先后主編刊物和寫作雜文《記念劉和珍君》《“友邦驚詫”論》等,此外還翻譯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國作家的作品。

    他是現代世界文壇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國后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

    (1)作品集簡況:

    ①小說集兩部:《吶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歷史小說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舊事重提》)

    ④散文詩集一部:《野草》(1927)

    ⑤雜文集十六部:

    《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集》(1922-1933)《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1934-1936)《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⑥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原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等作品。

    (2)魯迅小說集所收作品

    ①《吶喊》:《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免和貓》《鴨的喜劇》《社戲》。

    ②《彷徨》:《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涓生、子君》《弟兄》《離婚》。

    ③《故事新編》:《序言》《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懷舊》。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

    “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三十年代和林語堂一起鼓吹“閑適幽默”小品,抗戰時期曾任偽職,著有《自己的園地》及《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

    柳亞子(1887-1958)江蘇吳江人,現代著名詩人。

    工于舊詩,尤長于七言,詩詞具有愛國精神,著有《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現代文學家、學者。

    首先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揭開了“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的序幕;發表新詩集《嘗試集》。

    對“五四”運動有一定貢獻。

    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國現代杰出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

    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一署郭鼎堂。

    四川樂山人,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

    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女神》。

    抗日戰爭時期,創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歷史劇。

    解放后,發表了《蔡文姬》等戲劇,著有《奴隸制時代》等書,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葉圣陶(1894-1988)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

    他編過《小說月報》和《中學生》等刊物,1921年,他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組織“文學研究會”,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倪煥之》,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出版的長篇小說之一。

    童話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有《小記十篇》。

    茅盾(1896-1981)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

    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浙江桐鄉人。

    1921年與鄭振鐸、王統照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主編《小說月報》。

    1927-1928年第一次用“茅盾”作筆名發表了中篇小說《幻滅》(《幻滅》《動搖》《追求》是茅盾的《蝕》三部曲)。

    1932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吳蓀甫、趙伯韜);此外發表了《林家鋪子》《春蠶》(《春蠶》《秋收》《殘冬》是茅盾的《農村三部曲》)等名著。

    1940年到延安講學,寫了《見聞雜記》。

    1941年,創作長篇小說《霜葉紅于二月花》,劇本《清明前后》等。

    茅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是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

    郁達夫(1896-1945)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浙江富陽人。

    “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主編《創造月刊》。

    1921年完成了其處女作:短篇小說《沉淪》。

    1923年寫了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和《薄奠》,這是他創作發展的高峰。

    1937年以后,積極參加抗日活動。

    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隊殺害。

    田漢(1898-1968)字壽昌,湖南長沙人。

    我國革命戲劇奠基人和戲劇改革運動的先驅者,我國早期革命音樂、電影、戲劇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他的新歌劇《揚子江的暴風雨》,為革命歌劇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他還同音樂家聶耳、冼星海、賀綠汀合作,創作了《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優秀歌曲,其中《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新中國的國歌。

    解放后,創作了話劇《關漢卿》《文成公主》等。

    朱自清(1898-1948)現代散文家、詩人。

    字佩弦,江蘇蘇揚州人。

    祖籍浙江紹興,文學研究會成員。

    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他的優秀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綠》都選入中學教材。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

    筆名西諦。

    福建長樂人。

    1921年與茅盾、王統照發起成立我國第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

    先后主編《小說月報》《文學周刊》和《世界文庫》。

    1937年寫成長詩《瀘溝橋》。

    短篇小說集有《取火者的逮捕》。

    文學研究著作有《文學大綱》《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等。

    瞿秋白(1899-1935)現代作家、政治活動家、文藝理論家。

    原名爽,又名霜,出身于江蘇省常州一個破落的書香人家,是中國**早期領導人之一。

    1935年5月18日英勇就義,作品有《瞿秋白文集》。

    聞一多(1899-1946)現代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本名家驊,湖北浠水人,早年參加“新月社”,著有詩集《紅燭》《死水》。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

    合作有解放前創作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建國后創作的話劇《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等。

    因話劇《龍須溝》的創作1950年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方志敏(1900-1935)現代革命家,江西省弋陽人。

    青年時代寫過《嘔血》《哭聲》《我的心》等。

    在獄中寫出著名散文《可愛的中國》《清貧》和《獄中紀實》,是我國革命文學中的珍品。

    冰心(1900-1999)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

    福建福州人,早在“五四”時期她就開始文學創作活動,加入“文學研究會”。

    小說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詩集有《繁星》《春水》;兒童作品有《寄小讀者》。

    解放后,她又寫了《再寄小讀者》和《歸國以后》《櫻花贊》《我們把春天吵醒了》等散文集。

    夏衍(1900-1995)現代劇作家,浙江杭州人。

    原名沈端先。

    1930年他翻譯高爾基的長篇小說《母親》,1936年寫成報告文學《包身工》和著名劇本《秋瑾傳》《上海屋檐下》。

    抗戰后寫出《愁城記》《法西斯細菌》《芳草天涯》等劇本。

    建國后,改編了《祝福》《林家鋪子》《我的一家》等劇本。

    柔石(1902-1931)現代小說家,浙江寧海人。

    “左聯”五烈士之一,原名趙平復,主要作品有小說《二月》(肖澗秋、陶嵐)《為奴隸的母親》《希望》《舊時代之死》,長詩《血在沸》,散文《一個偉大的印象》等。

    胡也頻(1093-1931)現代作家,福建福州人。

    “左聯”五烈士之一。

    作品有中篇小說《一幕悲劇的寫實》,長篇小說《到莫斯科去》和《光明在我們的前面》。

    巴金(1904-)現代著名作家。

    原名李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寫成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

    后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后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職。

    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又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

    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1951年《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

    臧克家(1905- )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

    歷任《詩刊》主編。

    他的第一本詩集是《烙印》,其主要作品有詩《老馬》。

    諷刺詩集《寶貝兒》、小說集《掛紅》、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等。

    他的短詩《有的人》被廣泛傳誦。

    趙樹理(1906-1970)現代小說家和人民藝術家,山西沁水縣人。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登記》等。

    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被譽為“山藥蛋派”。

    張天翼(1906- )現代作家。

    原籍湖南湘鄉,出生于南京。

    代表作為諷刺短篇小說《華威先生》,長篇小說有《鬼士日記》,短篇小說有《從空虛到充實》,兒童文學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大灰狼》等。

    吳伯蕭(1906-1982)現代散文家。

    原名熙成,山東萊蕪人。

    其代表作有散文集《煙塵集》《出發集》《北極星》等。

    其中《歌聲》《記一輛紡車》都是優秀散文。

    馮鏗(1907-1931)現代女作家。

    廣東省潮州人。

    “左聯”五烈士之一。

    她寫有詩集《春雷》,短篇集《鐵和火的新生》、中篇小說《最后的出路》等。

    周立波(1908-1979)現代作家,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

    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

    解放后,他參加《解放了的中國》彩色影片攝制工作,再次榮獲斯大林文學獎。

    另有長篇《鐵水奔流》《山鄉巨變》。

    他創作的短篇小說《湘江一夜》獲1979年短篇小說一等獎。

    殷夫(1909-1931)無產階級早期優秀詩人,“左聯”五烈士之一,廣東省潮州人。

    原名徐祖華。

    詩作有《血字》《五一歌》《我們是年輕的布爾什維克》等。

    艾青(1910-1996)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出身于一個地方家庭。

    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聯盟”,同年被捕。

    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其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戰爭期間,寫了長詩《向太陽》《火把》。

    解放后又寫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贊歌》等。

    姚雪垠(1910-1999)現代作家。

    河南鄧縣人。

    《李自成》是他的代表作,是“五四”以來第一部長篇小說歷史小說。

    曹禺(1910-1996)現代劇作家。

    湖北潛江人,原名萬家寶。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國后,又創作《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和改編《家》等著名劇本。

    何其芳(1912-1977)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四川萬縣人。

    1935年畢業于北大哲學系。

    代表作有詩集《預言》,散文集《畫夢錄》,文藝論文集《關于現實主義》,小說戲劇集《刻意集》。

    著名詩作有《生活是多么廣闊》《我為少男少女歌唱》等。

    楊朔(1913-1968)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山東蓬萊人。

    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時江山》,還有散文集《海市》,長篇小說《洗兵馬》等。

    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等都是優秀散文佳作。

    孫犁(1913- )現代作家。

    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平安縣人。

    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淀》;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

    他的小說寫景的抒情熔于一爐,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楊沫(1914-1995)現代女作家。

    1914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陰縣。

    1937年發表《浮尸》《怒濤》等幾篇揭露日寇侵華罪行的短篇小說,1950年出版描寫抗日的中篇《葦塘紀事》。

    1958年出版的優秀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寫成長篇小說《東方欲曉》,1978年還出版了短篇小說選《紅紅的山丹花》。

    周而復(1914- )1914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旌德縣。

    他的代表作:報告文學《諾爾曼·白求恩片斷》、長篇小說《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

    梁斌(1914- )現代作家,原名梁維周,河北省高蠡縣人。

    1927年參加革命,1934年以高蠡暴動為題材寫成了第一個短篇小說《夜之交流》。

    1958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紅旗譜》第一部,1963年出版了《播火記》(《紅旗譜》第二部)

    徐遲(1914-1996)現代詩人、報告文學作家。

    原名徐高壽;浙江省吳興人。

    他前期作品有詩集《二十歲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寫了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

    1978年寫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獻給全國科學大會的厚禮。

    柳青(1916-1978)現代小說家。

    原名劉蘊華,陜西吳堡人。

    代表作是1959年發表的反映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長篇小說《創業史》《梁生寶》。

    此外《種谷記》《銅墻鐵壁》等長篇小說也較有名。

    劉白羽(1916- )現代作家,北京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政治委員》,中篇小說《火光在前》,特寫集《早晨的太陽》。

    田間(1916- )現代詩人,安徽無國人,原名童天鑒。

    1934年參加“左聯”,1935年出版《未明集》《中國牧歌》等詩集。

    抗日戰爭期間,寫出《給戰斗者》等詩篇,被譽為“時代的鼓手”,建國后出版《我的短詩》《天安門贊歌》等十幾部詩集。

    郭小川(1919-1976)現代詩人。

    河北豐寧縣人。

    抗戰時期他開始寫詩,主要作品有詩集《平原老人》《甘蔗林――青紗帳》《投入火熱的斗爭》以及長詩《將軍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詩選》。

    秦牧(1919-1992)現代散文家,原名林覺夫,祖籍廣東澄海,生于香港。

    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長河浪花集》、小品文《貝殼集》,童話集《蜜蜂和地球》,以散文體裁寫成了文藝論文集《藝海拾貝》。

    散文集《長街燈語》也較有名。

    魏巍(1920- )現代作家,原名鴻杰,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

    其代表作是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

    此外,還有詩集《黎明風暴》,文藝隨筆《路標》。

    他的長篇小說《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杜鵬程(1921- )現代作家。

    陜西省韓城縣人。

    他在長、中、短篇小說創作中都獲得顯著的成就。

    195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保衛延安》是我國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懷同志感人的形象。

    此外還有中篇小說《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說《工地之夜》《夜走靈官峽》《第一天》《延安人》等作品。

    李季(1922-1980)現代詩人,原名李振鵬,河南唐縣人,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楊高傳》。

    1945年以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出了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馬烽(1922- )現代作家,山西孝義縣人。

    其主要作品有《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電影劇本《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長篇小說《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等。

    曲波(1923- )現代作家。

    山東蓬萊人。

    1957年出版了其代表作長篇小說《林海雪原》。

    其后又創作長篇小說《山呼海嘯》等。

    賀敬之(1924- )現作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

    1942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的我國每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金。

    建國后,寫了《回延安》《放聲歌唱》《西去列車的窗口》等有名的詩篇。

    袁鷹 現代散文家,原名田仲洛,江蘇淮安人。

    代表作有散文集《風帆》《井岡散記》。

    茹志鵑(1925- )現代女作家,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于上海。

    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剪輯錯了的故事》,其中《剪輯錯了的故事》榮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創作獎。

    李準(1928-2000)現代作家,河南省孟津縣人。

    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李雙雙小傳》;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老兵新傳》等。

    其中《老兵新傳》攝成電影后,曾榮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

    他的長篇小說有《黃河東流去》。

    王愿堅(1929- )現代 作家。

    以善于描寫革命歷史題材著稱,山東諸城人。

    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是《黨費》。

    其代表作還有短篇小說《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

    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編寫電影劇本《閃閃的紅星》,深受讀者歡迎。

    唐弢(1913-1992)現代著名作家、魯迅研究家。

    原名唐端毅,浙江鎮海人。

    1933年起,在魯迅影響下,從事雜文寫作,1938年,參加了《魯迅全集》校編工作。

    代表作有《唐弢雜文選》,散文詩集《落帆集》,論文集《向魯迅學習》。

    碧野(1916- )現代著名作家,原名黃潮洋,廣東省大埔縣人。

    1935年加入北平作家協會,抗戰時期參加過游擊隊,并開始創作。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陽光燦爛照天》,散文集《月亮湖》。

    峻青(1922- )現代作家,原名孫俊卿,山東海陽縣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黎明的河邊》《膠東紀事》等。

    散文集《秋色賦》,長篇小說《海嘯》,短篇小說《黨員登記表》《老水牛爺爺》等。

    翦伯贊(1898-1968)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維吾爾族,湖南省桃源縣人。

    代表作有游記體散文《內蒙訪古》。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通縣人。

    十三歲就開始創作,十七歲就發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青枝綠葉》,1979年以后寫的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短篇小說《峨眉》分別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

    王蒙(1934- )當代作家,北京人。

    其處女作是長篇小說《青春萬歲》。

    他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影響很大,從1976-1981年發表三十多篇作品。

    其中《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聲》分獲1978、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中篇小說《蝴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蔣子龍(1941- )當代作家,河北滄縣人。

    其成名作是《機電局長的一天》。

    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榮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一等獎,《開拓者》榮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劉心武(1942- )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

    其短篇小說《班主任》榮獲1978年全國短篇小說一等獎,長篇小說《鐘鼓樓》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張潔(1938- )當代女作家。

    其處女作《從森林里來的孩子》和后來寫的《誰生活得更美麗》分別獲1978、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高曉聲(1928- )當代作家,江蘇武進縣人。

    代表作《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分別獲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李存葆 當代作家,山東五蓮縣人。

    其報告文學《將門虎子》榮獲自衛還擊戰全軍征文一等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山中,那十九座墳塋》都是優秀作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什么的散文詩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

    散文

    求贊美樂山大佛的詩句

    閱讀(688)

    宋乾道九年(1173),陸游攝理嘉州政事,寫了《謁凌云大像》:出郭尋幽一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泉鏡正涵螺髻綠,浪花不犯寶趺塵。始知神力無窮盡,丈六黃金果小身。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覽凌云山,寫了《凌云九頂》:聊為

    散文

    席慕容的散文有哪些

    閱讀(272)

    席慕容主要的詩歌:《七里香》《戲子》《一棵開花的樹》《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折疊著我的愛》《河流之歌》《時間草原》《水與石的對話》《我》散文:《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同心

    散文

    五篇席慕容的散文

    閱讀(239)

    1、畫出心中的彩虹——席慕容對整個城市的色彩,我們目前還無能為力,但是,對我們自己的家,我們可以想辦法給它加一些色彩。在孩子幼年時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他一些豐富的色彩經驗,第一個環境就是他自己的臥室,最好能用調和的色彩,就是看起來

    散文

    席慕容散文摘抄100句

    閱讀(372)

    1、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記》2、我曾踏月而來只因你在山中山風拂發拂頸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華裳——席慕容《山月》3、你走吧,我總要習慣一個人。—

    散文

    席慕容的散文詩賞析

    閱讀(311)

    鄉愁席慕蓉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賞識: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

    散文

    求席慕容兩篇散文的賞析

    閱讀(313)

    原文:、窗前的青春青春有時候極為短暫,有時候卻極為冗長。我很知道因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輕過。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樣,凝視著四季都沒有什么變化的校園,心里猜測著自己將來的多變化的命運,我也曾和你一樣,以為,無論任何一種,都會比枯坐在教

    散文

    (繁華落盡,韶華易逝)是什么意思

    閱讀(546)

    繁華落盡,韶華易逝:榮華富貴(有一天)會消散不見,美妙的青春年華容易逝去不再返回。繁華:此處指榮華富貴。韶華:韶華就是指美好的時光,一般在文章中多用作形容時光,也指青春年華。此句說明榮華富貴不過一時,年華易逝,人生百年,應該好好珍惜時光,不虛

    散文

    燈的散文詩

    閱讀(287)

    燈燈火幽冥,晨粲粲。難回往事,眾里不為尋她,暮然豈回首?時間,不待人.............燈芯依然明了。黃岡中學語文老師黃茗

    散文

    答謝中書書1000字以上的白話散文

    閱讀(393)

    山川秀麗的景色,自古以來都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真所謂“山水美景,人人皆愛。”抬頭仰望,高高的山峰聳入云端,好似擎天大柱。低頭俯視,清澈的溪水靜靜流淌,似活潑的小姑娘,一邊唱著,一邊舞蹈著,使人頓時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而藍寶石的顏色又太

    散文

    關于草的散文

    閱讀(365)

    徜若昨天不是因事從小西山走過。我還以為草木沒有發芽。我還以為春天迢遙無期。天是溫暖的,陽光沐金。坡體酥軟,踩上去像是肌膚的彈性。小草已經破土。星星之綠,近看遙卻無,尚未形成叢簇,一根根細針般醒目,刺癢我心,憐愛著,喜悅著。小西山,說是山

    散文

    語文常識

    閱讀(247)

    1.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2.五經:《詩》、《書》、《禮》、《易》、《春秋》3.六藝:禮、樂、射、御、書、數4.《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5.“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6.“四庫”:經

    散文

    寫篇重慶火鍋文章

    閱讀(355)

    這是一篇記敘文,希望能幫助你曾兩次去重慶游玩,領略過山城迷人的風采和重慶人的豪爽性格,然而最使我難忘的是重慶的火鍋。重慶火鍋以麻辣著稱,素以大盆代鍋,盆里是翻滾的紅湯,湯面上漂浮著麻椒、花椒,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來的作料。這樣紅紅的鍋

    散文

    關于重慶方言的文章

    閱讀(283)

    重慶方言大全[附普通話對照]1、動物:渠算兒(蚯蚓),丁丁貓兒(蜻蜓),爪母兒(蚱蜢),格蚤兒(跳蚤),Ning啊子(知了),缺管兒(青蛙),巢沖(蛔蟲),偷油婆(蟑螂),雀雀兒(小鳥),照雞兒(蛐蛐兒);2、身體部位系列:哈老殼(腦袋),瞎孔(胳肢窩)(勒個讓我

    散文

    重慶作文300到600字

    閱讀(290)

    美麗重慶我的家鄉是美麗的重慶。有人愛叫它“山城”,有人習慣叫它“火城”,有人稱它“霧都”,還有人叫它“橋都”。重慶群山環繞,依山傍水,洪崖洞是重慶一大特色,在洪崖洞可觀吊腳樓、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

    散文

    席慕容的散文有哪些

    閱讀(272)

    席慕容主要的詩歌:《七里香》《戲子》《一棵開花的樹》《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折疊著我的愛》《河流之歌》《時間草原》《水與石的對話》《我》散文:《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同心

    散文

    五篇席慕容的散文

    閱讀(239)

    1、畫出心中的彩虹——席慕容對整個城市的色彩,我們目前還無能為力,但是,對我們自己的家,我們可以想辦法給它加一些色彩。在孩子幼年時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他一些豐富的色彩經驗,第一個環境就是他自己的臥室,最好能用調和的色彩,就是看起來

    散文

    席慕容散文摘抄100句

    閱讀(372)

    1、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記》2、我曾踏月而來只因你在山中山風拂發拂頸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華裳——席慕容《山月》3、你走吧,我總要習慣一個人。—

    散文

    席慕容的散文詩賞析

    閱讀(311)

    鄉愁席慕蓉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賞識: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

    散文

    求席慕容兩篇散文的賞析

    閱讀(313)

    原文:、窗前的青春青春有時候極為短暫,有時候卻極為冗長。我很知道因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輕過。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樣,凝視著四季都沒有什么變化的校園,心里猜測著自己將來的多變化的命運,我也曾和你一樣,以為,無論任何一種,都會比枯坐在教

    散文

    名著或者是散文摘抄與評寫

    閱讀(289)

    1.命運是時代拋起的飛鳥,時代是歷史嶄新的腳步。2.呼喊是爆發的沉默,沉默是無聲的召喚。3.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4.逆境,不是痛苦;順境,不是幸福。5.歡樂是人生的驛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6.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他卻把香味留在那腳

    散文

    借動物寫人的散文如高爾基的海燕

    閱讀(287)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

    散文

    有哪些贊美森林的詩歌散文

    閱讀(443)

    森林贊美詩:1、春天比任何時候都好晨光沙漏一樣漏下來高樹與灌木有序沐浴著陽光的恩澤鳥雀合唱護佑的眾神,傳來春天的佳音鳥兒對森林是恪守承諾的對每一朵花至少要唱兩遍,每個四月有“云雀來叫醒甜蜜的晨光”每一滴露水,要噙在金黃的喉嚨鳥

    久久热在线视频